第二百九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會是非常重要的發現!
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會是非常重要的發現!,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不吃小南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王浩坐在辦公室裡很凝重的看著手裡的一份報告。
那是關於反重力區域和外界沒有形成強烈空氣迴圈對流的研究報告。
正常來說,反重力區域的空氣會不斷上升,周邊的空氣會不斷補充進來,就會形成一定的空氣迴圈對流,可過去的實驗過程中,並沒有發現過類似的現象。
這個研究還是比較簡單的。
何毅帶領實驗組很快就設計了幾套方案,並針對性的進行研究。
透過跟蹤帶有標記的特殊氣態分子,並用特殊的攝像機做記錄,他們有了明確的結論。
何毅正做著報告,“在反重力區域的最邊緣,特殊氣態分子的常規密度比周圍高出十幾倍。”
“同時,高分子密度也讓分子交換的速度大大降低。”
“最邊緣的位置,就像是具有一種特殊的磁性,讓周圍的分子被吸引過去……”
他一邊說著,一邊指著報告上的一張圖,圖上顯示的正是反重力區域場的橫切面,橫切面的半圓形邊緣,密密麻麻的都是小黑點。
其他位置的小黑點則稀疏很多。
何毅說道,“空氣交換還是存在的。”
“這個特殊區域,並沒有影響到常規的分子運動,但我們發現分子運動過程中,似乎更‘喜歡’接觸這一層區域。”
王浩思考著點點頭,不由露出了期待的笑,“和我預想的差不多。”
“這裡存在特殊的薄膜層,有一些奇特的物理性質。”
他繼續道,“看來我們是找到方向了。我們要做的力場疊加實驗,主要針對的疊加力場邊緣,會不會產生一些特殊的物理特性。”
何毅也跟著點頭,心裡同樣滿是期待。
之前王浩交代說要做疊加立場的實驗,實驗組裡很多人都不知道具體目的是什麼。
實際上,他們做過好幾個力場疊加的實驗,每一次都證明反重力場不能夠疊加,只能夠把場力區域連線在一起。
現在研究組每個人都非常期待,因為他們發現了新的特殊物理現象。
那麼力場疊加以後,特殊物理現象可能會有更明確的表現。
何毅忽然想到了之前王浩讓他思考論證一下‘強湮滅力’的問題,再聯絡到現在的物理發現,頓時不由得驚訝道,“這……這不會是強湮滅力吧?”
王浩抬起頭微微一笑,“也許是,也許不是。”
“我們暫時能確定的就是,它是一層特殊的薄膜層,具有很奇特的物理特性。”
“而我能確定的,也只是它和強湮滅力相關,是否是強湮滅力也不能百分百確定……”
這就是確定的內容。
王浩能肯定的只是‘和強湮滅力相關’,他們的研究走在了正確的方向上。
這就足夠了。
他已經對於接下來的疊加力場實驗非常期待了。
何毅也同樣如此,他甚至還非常的激動。
薄膜層,已經表現出特殊性態,強湮滅力則是新的物理現象,絕對是非常驚人的發現。
過去的兩年時間裡,反重力實驗組並沒有太大的成果,他們在反重力的研究上,並沒有質的突破,唯一的突破只是更換了材料,也讓製造出的反重力場強度更高。
但是,材料是超導材料公司製造出來的。
從這個方向來看,他們就好像淪為了實驗材料特性的研究組,而不是專門做頂尖研究的實驗組。
現在進行一項全新的研究,甚至是全新的物理探究,自然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
於此同時。
國際物理界焦點依舊是‘暗物質’。
‘暗物質’的熱度持續不斷,還是和王浩、帕森斯,分別發表了兩篇完全不同的論文有關。
王浩的研究論文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暗物質的存在。
來德利-帕森斯則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論證了暗物質的存在方式,甚至還聯絡了希格斯力場,說明暗物質存在於宇宙的各個部分,和物質形成的原因直接相關。
在論文正式發表出來並引起國際熱議以後,帕森斯最開始是非常忐忑的,後來發現有好多學者支援自己,他就到各種場合闡述起自己的理論。
他甚至還去了好幾個頂尖搞笑,比如,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大學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演講,去闡述自己的理論。
在不斷的宣傳下,有更多的人支援起了帕森斯的理論。
輿論上也出現了很多聲音,“暗物質當然存在,帕森斯才是正確的。”
“誰也不能否認王浩的權威,他是湮滅理論的創造者,他以數學的方式發現了湮滅力,但是,任何一個學者都不可能不犯錯誤,在暗物質的研究上,王浩是錯的。”
“來德利-帕森斯,是非常優秀的理論物理學家,他也被認為是湮滅理論的第三人……”
“在完成了暗物質的研究後,他也許已經超越了保羅菲爾-瓊斯……”
這當然只是少量學者的說法。
只要對比保羅菲爾-瓊斯以及來德利-帕森斯的成果,甚至只對比兩人發表論文的數量以及影響因子,就能發現來德利-帕森斯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之所以有些學者會吹捧帕森斯、貶低保羅菲爾-瓊斯,只是因為保羅菲爾-瓊斯是在西海大學做研究而已,好多研究還是和王浩合作完成的。
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在很多西方學者眼裡,保羅菲爾-瓊斯能稱作是‘半個叛徒’,甚至一個弦理論的頂尖天才,湮滅理論的‘二號’人物,竟然到中國的大學工作,不是叛徒是什麼呢?
更多的人則注意到了另外很關鍵的一點--
理論分歧。
“湮滅理論內部第一次產生了分歧,而且還是在王浩和其他研究者之間。”
曼徹斯坦大學著名教授羅尹-赫本,在推特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透過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任何一項有影響力的事物,包括國家、宗教、學派,也包括學術、理論等等,真正發展起來以後,內部都會產生矛盾和分歧。”
“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
“以史為鑑,我們可以斷定,暗物質的學術爭議具有標誌性意義,代表湮滅理論內部的分歧加大,後續逐漸形成兩個不同的派系……”
羅尹-赫本說的當然是歐美派和東方派。
值得一提的是,羅尹-赫本不是物理學家,而是一名專注於研究歷史、人文科學以及哲學的學者。
……
所謂‘湮滅理論內部分歧,並形成不同派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來德利-帕森斯。
在發表了暗物質的研究論文後,帕森斯獲得了大量學者的支援,頗有一種成為‘湮滅理論歐美派’領軍人物的趨向。
這讓帕森斯的社會地位以及影響力大大提升。
好多媒體記者都來採訪帕森斯。
在幾次採訪報告後,帕森斯也知道該說什麼,才能夠引起輿論熱議並獲得更多支援,“我的研究當然是正確的,我對此非常確定。”
“我承認,在湮滅理論領域,王浩很有權威,但他可不是百分百正確。”
“這次,我才是正確的,湮滅理論的發展,需要個更多的人參與。在物理理論方向,阿邁瑞肯擁有豐富的人才,我們將會一起把湮滅理論推向高峰……”
這就是內容核心。
帕森斯強調的是,阿邁瑞肯的學者一起研究湮滅理論,未來的學術貢獻也會超過理論的創造者王浩,至於什麼‘東方派’,就根本不需要特別提及了。
類似的說法很容易引起爭議,也同樣能會讓更多的人支援帕森斯,因此他都感覺自己成了學術明星,不斷有人喊出支援的口號,不斷有媒體記者採訪,還接連上了廣播、電視報道。
等等。
帕森斯很享受這種生活,他甚至有一種感覺--自己已經不比王浩差了!
……
有關‘暗物質爭議’持續不斷,輿論發酵也影響到了西海大學,好多人都在談論的時候,王浩也注意到了輿論。
他公開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談論起了有關‘否定暗物質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輿論上對我的研究說法是不準確的。”
面對記者的採訪,王浩很澹然的說道,“我所做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暗物質不在湮滅理論體系內。”
“準確的來說,是我無法用湮滅體系來構建暗物質的數學表現。”
王浩繼續道,“區別在於,我並沒有否定其他理論對於暗物質的構架,比如弦理論,弦理論用了膜宇宙論,認為暗物質和我們所在的宇宙,並不處在同一膜層,但產生的引力作用是共通的。”
“關於膜宇宙理論,學術上來說,是無法否定的。”
王浩回到了初始問題,說道,“我也注意到了帕森斯先生的研究,其中有些數學構造、邏輯很模湖,但整體上還是通暢的。”
“往往基於這種模湖構架出的理論研究,是很難否定的。這其實就像是宗教一樣,你可以相信,也可以相信佛祖,你也可以拜道教真人,誰也無法用邏輯直接否定神靈的存在,只有相信和不相信。”
“我只能說,我確信自己的研究沒有問題。”
王浩說完滿是不在意的繼續道,“我看到了很多輿論資訊,有好多國外的學者更願意相信帕森斯。”
“他們願意相信帕森斯當然是可以的,願意相信我,當然也是可以。”
“在沒有確定的理論面前,每個人都可以持有不同的觀點,但我個人來說,完全不認可帕森斯先生的研究……”
王浩連續說了一大堆,言論先對還是有些保守,但最後給了一個直接評價,“在我個人看來,帕森斯先生的研究,有些構造、邏輯都很模湖,就像是急於結論的想象,東拼西湊出的內容。”
“中國有一句話說的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更願意相信帕森斯先生,當然也是正常的。”
等王浩全部說完以後,記者馬上又問起他是否有後續研究,以及最為重要的‘天文學質量計算矛盾’的問題。
暗物質的出現就是用來解釋天文學上質量計算的矛盾問題,基於天文觀測得到的質量資料,和基於萬有引力定律所計算得到的資料,存在著巨大的差別。
王浩笑道,“我確實有做這方面的後續研究,對於這個問題也有解釋。”
“但是,這個理論性的研究工作,我已經交給了我的學生,陳蒙檬和海倫,相信她們的能力,足以完成後續研究了。”
採訪到這裡,差不都可以結束了。
王浩說完了內容。
採訪記者也非常的滿意,因為王浩的回答裡有很多亮點。
一個兩點就是,王浩直接否定了帕森斯的研究,認為他的論文是‘東拼西湊’的產物。
另外,王浩把後續研究交給了自己的學生。
這可以理解為,王浩認為研究的重要性不高,認為後續研究交給學生就可以了。
帕森斯,也就和他的學生一個等級,根本用不著他特別出手去做後續研究。
王浩確實是這麼想的,他不會為了帕森斯,為了一些學術爭論,就親自下場去做研究,或者是到處去闡述自己的觀點。
帕森斯,還達不到這個級別,根本不用特別去重視。
在王浩的眼裡,帕森斯就是個‘有些水平’的學者,但這次做的研究,確實有點東拼西湊的意思。
最少王浩不能理解,論文裡面的邏輯思路。
他相信很多頂尖的學者,一定能看出帕森斯論文中的問題,問題並不在於邏輯、架構的模湖,而在於正常的理論研究,不可能有那樣的推導過程。
所以研究肯定是‘以固定結論去完善過程’才完成的。
之所以國際上一些頂尖的學者沒有站出來否定帕森斯的研究,主要是因為‘派系之爭’,帕森斯得到了歐美派的支援,而類似的研究又無法用實驗證實,再怎麼也只是理論爭議,去打口水仗根本沒有意義。
所以王浩還是專注於實驗研究,希望能夠製造出強湮滅力場,才會是給予理論最有力的支援。
力場疊加實驗,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準備。
王浩還是關心起學生的研究,海倫和陳蒙檬做的不錯,她們已經完成了一部分構架,主題內容就是強湮滅力場下粒子的性態收斂。
某種程度上來說,研究同樣是以結論去完成過程,區別在於王浩知道結論是正確的。
但是,海倫、陳蒙檬,可不像是帕森斯,會‘完全不要臉’的填充內容。
她們希望過程更加完善,希望真正依靠推導、數學分析,來得到希望得到的結果。
王浩檢視了一下研究進度,就發現她們卡在了粒子性態變換問題上。
這也是正常的。
強湮滅力並沒有被解析過,只是王浩確定存在的現象,針對強湮滅力對粒子產生的作用,展開也是非常困難的。
想要得出‘強湮滅力作用下,粒子性態弱化’的結論,中間還缺少了很關鍵的環節。
比如,強湮滅力作用下,粒子的第一表現是什麼?
性態弱化,也只是表現之一,肯定會有其他的性態表現,單獨論證性態弱化,研究就顯示無根之萍,構架就顯得有些空曠了。
……
很快。
何毅率領實驗組已經完成了疊加力場的準備工作,三臺完全相同的反重力裝置被製造出來。
為了能夠更好的觀察到效果,裝置被放置呈現‘立三角’佈局,中間疊加力場的區域,就會呈現出類似於橄欖球的形狀。
實驗準備完畢。
王浩就和何毅、向乾生等人一起,站在二十多米外看著裝置。
新組裝的裝置規模很大,看上去像是個大型三角建築,有近六米的高度,三角的中心以及邊緣裝配著好多複雜的裝置。
那些都是用於檢測的實驗裝置。
何毅簡單的說了一下,“在實驗開始以後,我們會向中間釋放出可用攝像機觀測的氣體分子,來研究氣體分子的動向。”
“同時,也會做一些其他的測試,來研究疊加力場以及邊緣部分的物理特性。”
“還有一些資料,都在資料上了。”
王浩聽著點點頭,就和向乾坤一起走向安全室。
安全室是個小屋子,是特別為了安全製造出來的,牆體都是極為堅硬的金屬,還有防輻射的功能,房門則裝有抗磁、防爆的透明玻璃。
如果實驗發生什麼意外,待在安全屋裡也能保證安全。
當進行一項從未有過的實驗,安全問題還是需要重視的。
實驗場內。
何毅則開始指揮起來,接通了電源以後,實驗就正式開始,負責各部分的實驗人員,也馬上做了報告,“一號裝置,正常,反重力強度百分之五十四。”
“二號裝置,正常,反重力強度百分之五十三。”
“三號裝置,正常,反重力強度百分之五十四……”
“一切正常。”
“中心反重力強度百分之五十四。”
“……”
在報告了各個位置的反重力強度以及其他資料後,測試實驗正式開始。
首先是向場力區域釋放了特殊氣體,隨後利用攝像機記錄起詳細的氣體分子流動。
這個過程會持續十五分鐘左右才結束。
安全屋。
王浩透過厚重的玻璃門,看向裝置中心空曠部分,以肉眼看過去,那裡什麼都沒有發生,一切都非常的平靜。
王浩的腦子裡則開始構建起‘氣體分子流動分佈’,即便是實驗還沒有結束,他差不多已經有結論了。
三個反重力場的疊加,肯定會形成新的‘特殊薄膜’,吸引氣體分子附著,區別只是在於附近氣體分子的密度而已。
“即便是密度存在區別,得到結果也很難分析出什麼。”
“也許,需要新的測試方式……”
王浩忽然眼神一動,馬上拿起對講機,交代道,“何主任,找一些密度不等的物體,放到疊加場力的區域內,看看會不會發生什麼。”
實驗場地邊緣的何毅馬上點頭,“收到!”
他迅速交代下去。
王浩沒有特別去說是什麼物體,實驗人員乾脆就把一些小東西收集起來,一起透過裝置放置到了疊加力場的中心。
其中有鑰匙扣、有水杯、有海綿,還有一些小的金屬零件,還有人脫下了身上的工作服,包著幾個小東西一起放了進去。
這些東西放進去,當然不會出現什麼肉眼能看到的反應。
很快。
實驗結束了。
裝置中心的一大堆小東西被拿了出來,實驗人員則是針對每個東西進行檢測,主要是檢測質量、重量等特性有沒有變化。
當把東西送入檢測室的時候,就有人發現了異常情況,“你們看,這兩個鑰匙扣黏在了一起。”
其他人馬上看過去,“鐵的吧?還有一個是銅製品,怎麼黏住了?”
旁邊馬上有人提醒道,“不要用手碰!”
何毅走了過去,也注意到了情況,馬上說道,“把這兩個東西送檢,看看具體情況。”
等東西送到了檢測室後,其他人也忍不住討論起來。
雖然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發現,但仔細想想可能不一般,鐵製品和銅製品,怎麼會黏在一起?
這些東西中肯定是沒有膠水的。
那是為什麼呢?
王浩聽到訊息也走了過來,他覺得新發現很不一般,就乾脆等在檢測室門口。
研究中心的檢測室,只是個小的房間,專門針對兩個小物件進行檢測,肯定就有了結論。
負責檢測工作的王善慶教授,出來有些驚訝的對王浩說道,“王院士,經過詳細的檢測,兩個鑰匙扣表面都產生了磁場。”
“不過我們能確定,磁場強度是隨著時間而衰減的,但是,到現在依舊有微弱的磁性!”
王善慶說著臉上帶著驚喜,因為他知道新發現可能很有意義。
王浩聽罷只微微思考了一下,馬上做出了決定,“準備新的實驗,找更多的金屬放置到疊加力場的中心。”
他說著停頓了一下,思考著說道,“這樣!”
“設計實驗,讓一部分金屬材料,緩慢的穿過疊加力場的外圍後,就立刻拿出來送檢!”
王浩說完滿是期待。
他相信,這絕對會是非常重要的發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