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 實驗重大發現,理論研究初步完成,投稿《自然》雜誌!,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不吃小南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已經有了實驗以後,再做同樣的實驗,很快就有了進展。

何毅拿著最新的報告,帶著激動說道,“合金鋼材質地金屬,透過特殊薄層後,表面上最高的磁場強度為0.2t。”

“銅製金屬,最高磁場強度為0.07t。”

“同時,實驗進行了後續測定,發現磁場強度隨著時間而降低,並很可能呈現出類似於冪數型下滑的曲線。”

“所以保守估計,金屬透過特殊薄層,激發出的瞬時磁場強度很可能超過1t。”

何毅的話音明顯十分激動。

研究團隊上下都知道,眼前的發現非常的重大,很可能是發現了一種新的物理現象。

王浩拿過報告仔細看了一眼,他主要看的是磁場強度的資料記錄,只列為掃一眼表格,他就知道何毅說的沒有錯,瞬時激發的磁場強度很可能超過1t,只不過是因為磁場強度下降速度快,再加上檢測有延遲,最高檢測到0.2t。

0.2t,資料已經相當高了。

如果做一個資料對比的話,一般的永磁鐵,比如鋁鎳鈷合金磁鐵、鐵氧體磁鐵,散發出來的磁場強度在0.4~0.7特斯拉之間。

0.2t,已經接近了永磁體的強度。

王浩點頭道,“我們的研究重點就在於特殊薄層。”

“接下來繼續實驗,繼續做檢測,爭取能拿到更精確的資料。”

當針對一項全新的實驗,並且有已經有了全新的發現,肯定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

更何況,研究已經找到了方向。

研究中心內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有了新的發現,新發現具體是什麼他們並不清楚。

但是團隊的核心成員們,卻知道肯定和強湮滅力有關。

王浩一直都在研究強湮滅力,設計實驗的目的就是想找到和強湮滅力有關的現象。

在有了新發現以後,研究中心也馬上召開了內部會議,參會的都是團隊的核心,包括何毅、顏靜、向乾生等人。

會議首先還是對新發現做報告,包括實驗檢測到的氣體分子流動情況,包括反重力區域內的特殊薄層分佈,也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資料。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金屬材料,被激發出強磁性的發現。

向乾生帶著激動肯定道,“這種特殊薄層的物理特性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一則,它具有吸引氣體分子的作用,阻礙了反重力場內部和外界的空氣交換。”

“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達到了一種平衡。”

“我認為這並不是巧合,也不可能如此巧合,我們之前已經做了實驗,發現控制的風力並不能影響到反重力區域,簡單來說,針對空氣流動來說,反重力場的效果就像是不存在一樣。”

“再加上現在金屬物體展示出的強磁性,我認為下一步的研究,必須要製造出強度更高的特殊薄層,也就是創造出更高強度的疊加力場。”

顏靜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現在有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只有金屬材料展示出磁性,而其他材料沒有任何的反應?”

“這是實驗問題,還是說,不會給其他材料造成影響?”

王浩聽罷點頭肯定了顏靜的說法,“這個點很重要。我們不確定是否對其他材料造成影響,所以必須要第一時間做檢測。”

下一步方向確定下來。

研究中心就是安排迅速對透過特殊薄層的物質做出檢測,有人提出直接把檢測磁場強度的裝置放在疊加力場內部,但最終還是被否決了,因為反重力場會對於裝置執行造成影響。

另外,這個方案想要實施也不容易。

現在最快的辦法就是,把檢測裝置放置在實驗裝置旁邊,就可以直接做出檢測。

所以實驗團隊乾脆就搭建了一個臨時的安全屋,把檢測裝置放在了安全屋旁邊。

因為實驗進行了很多次,安全問題是有一定保障的,王善慶教授乾脆就直接在安全屋工作。

第二天進行的實驗就有了結果。

在實驗進行過程中,王善慶教授就舉著一個材料,興奮的喊道,“27高斯!”

“有資料了!”

其他人頓時都看了過去。

何毅乾脆快步走過去,激動的問道,“有資料了?”

“27高斯!”

旁邊有個參與實驗的研究員,趕緊拉著何毅往外走,“何主任,注意安全!”

反重力實驗還是有一定危險的,最初的危險來自於冷卻液,以及高壓電流。

現在實驗的電流更高,出現一點‘漏電’的情況,都可能會造成巨大的風險。

另外,危險還新增一個‘不確定的高磁場以及放射性危害’。

那些透過特殊薄層的物質都要進行安全處理,因為他們不確定出了產生磁場外,是否還產生了其他變化。

比如,放射性就是一種可能。

王善慶喊了一聲以後也沒有再喊,他很認真的繼續進行檢測,但臉上明顯非常的激動。

等實驗結束以後,他迫不及待的報告說道,“有好幾個材料都檢測出了磁性。”

“雖然磁性非常的微弱,有的甚至只有幾高斯,而且很快就弱化消失了,但已經能夠確定,所有材料都會激發磁場,磁場強度不同,只是因為材料性質不同。”

王浩聽著也深吸了一口氣,臉上都有的露出了輕鬆的笑。

如果只是金屬材料產生了磁場特性,他感覺以理論很難做出解釋。

但所有材料都產生了磁場性特性,就說明特殊薄層對於所有材料都是有作用的。

那麼理論上就說的通了。

王浩馬上做出決定,“把新發現給上級做報告。”

“還有,繼續實驗,拿到更多的資料,我們接下來要準備論證後續實驗工作了。”

……

科技處的反應速度非常快。

徐保功看到反重力實驗組報告,也意識到新發現很可能非常重要。

他第一時間就聯絡了相關的專家,讓他們跑一趟西海大學,看看具體情況。

來西海大學的專家組由三個人組成,領隊還是個老熟人--吳暉院士。

吳暉見到王浩馬上苦笑道,“王浩啊,我感覺最近幾年時間,我就是給你打工的,每年都要跑這邊幾趟。”

“誰讓您可是專家啊?”王浩打趣。

吳暉好笑道,“你可別埋汰人了,除了你以外,誰敢說是反重力研究的專家啊?”

他把話題引到了正題上,“我看你們的報告說,是在研究反重力區域特性的時候,發現材料透過邊緣區域可以激發磁場?”

他說著都覺得很有意思,甚至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王浩道,“和我一起去看看實驗就知道了。”

這個實驗說白了就只是製造反重力場,因為使用的都是高溫超導材料,實驗消耗的並不大,只要有足夠多的電力和冷卻液,就可以不斷的進行實驗。

王浩乾脆讓研究中心再進行一次實驗。

當確定透過特殊薄層的材料確實激發了磁場特性以後,專家組三個人都感覺很不可思議,他們驚訝的討論著,“這絕對是個重大發現。”

“完全搞不懂其中的原理,這種疊加立場的設計,難道能讓邊緣產生特殊的力場?”

“這很有可能是新的突破!”

專家組的幾個人一起看了實驗資料、聽了報告。

現在的發現就是,材料透過疊加力場邊緣的特殊薄層,能夠激發出磁場特性。

磁場特性強度和材料材質有關。

鐵製品,表現出的磁場強度最高,大部分金屬製品表現出的特性也很高。

像是塑膠、木製品,甚至是液體,也可以產生磁性,但效果極為微弱,基本上都是以高斯為單位的。

磁場強度的定義裡,高斯(gs)和特斯拉(t)相差一萬倍,以高斯為單位的磁場強度是非常微弱的,比如,地球磁場強度大約為0.5~0.6高斯之間。

等實驗報告結束以後,吳暉和王浩一起談著實驗發現問題,“王院士,你覺得這個發現代表什麼?”

當吳暉稱呼‘王院士’,自然就變得認真了,他是帶著工作任務來的,需要知道一些詳細情況。

王浩道,“強湮滅力。”

“強湮滅力?”吳暉聽的一愣。

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強湮滅力’不是個陌生的詞彙,早在一年、兩年前,王浩就一直和何毅、向乾生等核心人員,討論過‘強湮滅力’問題。

他是希望其他人能帶來一定的靈感,以便能找出和強湮滅力有關的物理現象。

其他人就完全不一樣了。

吳暉還是第一次聽到‘強湮滅力’的說法,他驚訝的說道,“強湮滅力。我看過你的理論說反重力場,就是弱化湮滅力的作用,降低空間擠壓效果。”

“所以說,強湮滅力就是增加空間擠壓效果?”

“你們說的那個疊加力場邊緣的特殊薄層,就是製造出了增加空間空間擠壓效果的區域?”

王浩思考著說道,“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這樣理解。”

“但實際上,我們並不能確定特殊薄層就是強湮滅力場,這還需要很多的研究。”

吳暉問道,“王院士,在你看來,它是不是強湮滅力場?我還是相信你的判斷。”

“不是。”

“不是?”

吳暉感到非常的意外。

王浩仔細想了一下,才說道,“這樣說吧,在我看來,特殊薄層並不是強湮滅力場,而是強湮滅力場的一種邊緣表現。”

“我們並沒有製造出強湮滅力場,只是製造出了一種邊緣效應。”

“現在我們就是根據這種邊緣效應來研究強湮滅力場……”

吳暉點頭道,“不管是強湮滅力長也好,還是強湮滅力場的邊緣效應,總之你們的研究和強湮滅力有關。”

王浩笑道,“這樣說也沒錯。”

“那我就明白了。”

等專家組的幾個人離開以後,王浩又開始論證起了接下來的實驗工作。

他們的主要方向就是製造出強度更高的疊加力場,看是否能讓物質透過特殊薄層,來展示出更強的物理特性變化。

實驗收集了三個方向,一個方向就是以現在的50%反重力場裝置為基礎,去製造出四重或四重以上的力場疊加效果。

另外,就是製造橫向反重力場的包圍性疊加。

換句話說,就是把橫向反重力場包圍在另外一個大型的反重力場內。

橫向反重力場有個優勢就是強度高,他們可以製造出強度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反重力場,再被另外的力場包圍,疊加在一起很可能效果更好。

第三種就是製造不同強度的反重力場疊加,實驗相對就簡單很多了。

這三種實驗都需要進行,就能拿到一系列的資料,即便不能發現更多的材料物理特性變化,也能根據同一種材料激發磁場強度的數值,對比研究其於反重力場強度疊加之間的關係。

每一種研究都是需要大量實驗經費支援。

另外,也需要製造新的裝置,新裝置還要進行論證,就需要更多的時間。

……

研究中心方面,短時間已經不可能有更多的發現。

王浩回到了梅森數實驗室,認真思考起理論問題,有新的物理現象發現,其理論基礎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像是超導相關的研究,必須完善了理論基礎,技術才會有飛躍式的突破。

現在王浩唯一知道的是,疊加力場邊緣的特殊薄層,和強湮滅力直接相關。

但是,為什麼疊加力場邊緣,會產生特殊薄層呢?

其中的物理原理肯定是需要探究的。

這是和實驗有關的研究內容。

另外一方面,強湮滅力的作用,倒是有了很大的進展。

在否定暗物質的研究中,王浩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也就是強湮滅力場環境下,粒子或物質的外在物理性態會弱化。

“現在又發現了強湮滅力邊緣效應,會激發物質的磁性……”

“那麼,就和彈性問題類似,突然性的擠壓,會造成彈性形變效果。”

“這種擠壓力的消失,形變自然會恢復,恢復的過程產生了外在效果,也就是產生了磁場。”

“如果持續性的擠壓,並且超過了一定的強度,彈性形變就會變成非彈性形變,徹底的改變物質的物理特性……”

“粒子的最終變化,就是物理性態弱化?”

王浩仔細思考著。

他覺得自己的思路是正確的,粒子會受到湮滅力的影響,一時間的湮滅力增強,會對於原子核、電子的相互作用產生影響。

當強湮滅力效果消失,影響自然也就會恢復,過程中原子內部的變化,很可能會散發出磁場效果。

如果強湮滅力一直持續,並強度超過一定的界限,就很可能會給原子帶來‘不可逆轉’的變化。

“湮滅力增強,粒子活躍度增加,同時,內部力場強度增加,原子的性態反倒會更加穩固,也就表現出對外物理性態弱化……”

王浩不止是進行思考,還進行了一定的數學構造工作,也就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構造出強湮滅力給粒子帶來的變化。

他只做了簡單的描述,隨後就找到了海倫和陳蒙檬,說起了自己的想法,“你們遇到的問題,我有了個新想法。”

“強湮滅力給粒子帶來的影響,第一表現很可能是原子核、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單單的論證原子核內部,或更微小粒子的變化。”

“另外,粒子性態弱化,很可能和強湮滅力環境下,粒子的穩固構造有關……”

“還有,當粒子穩固到一定階段,本身也可能關聯到強湮滅力,不過這個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並不一定是準確的。”

王浩指導性的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其中有些內容是真實的,有些還停留在‘想法’階段,但對於海倫、陳蒙檬進行的初步研究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

之前海倫和陳蒙檬的研究,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但缺少‘性態變化’的過程。

換句話說,她們的論證缺少過程。

現在從原子核、電子相互作用影響的角度出發,就能夠以數學的方式描述並推匯出作用過程。

女研究員,投入研究的時候也是很瘋狂的。

當找到了明確的方向、方法,海倫和陳蒙檬日以繼日的待在工作間,不斷的討論、不斷的記錄研究,研究進度也快速提升。

兩週後,海倫和陳蒙檬一起把歸納好的研究論文交給了王浩。

王浩花費了兩個多小時,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下,也忍不住讚歎起來,“太精彩了!”

“最初論證了強湮滅力作用下,原子核、電子之間的作用變化,甚至推匯出,可能會產生磁場特性?”

這一點是王浩沒有想到的。

他根本就沒有說起疊加力場邊緣薄層讓物質產生磁場的發現,結果海倫和陳蒙檬竟然依靠論證推匯出來了?

陳蒙檬有些期待的問道,“王老師,你覺得我們的結論正確嗎?我和海倫討論了很久,都覺得強湮滅力很可能會讓粒子對外產生磁場特性。”

王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朝著兩人豎起大拇指。

接下來的論證都是圍繞強湮滅力會使得粒子內部穩固、對外性態弱化去論證的。

比如,強湮滅力能夠增強強力作用,同時會讓質子、中子的結合更加緊密。

比如,穩固粒子對外‘放射性’損耗會降低。

‘放射性’指的不是衰變,而是對外散射的光波,以及一些對外的物理特性。

等等。

王浩把研究論證中的數學內容,從頭到尾的梳理了一遍,指出了幾個小問題,再讓她們回去簡單做了一下修改。

之後就可以投稿了。

這一篇論文的名字是個大標題,直接就叫做《強湮滅力》,分開兩部分分別作為海倫和陳蒙檬的博士論文。

主體研究論文則直接進行投稿,作者就是海倫和陳蒙檬,她們一起並列一作。

王浩則是通訊作者。

因為是一篇物理理論研究論文,他下意識就要投給《科學》雜誌,隨後想到了上一次的事情。

《科學》一起發表了兩篇暗物質相關的論文,而且兩篇論文內容還是截然相反的。

王浩頓時做出決定,直接把《科學》雜誌拉入黑名單,把論文投給了《自然》雜誌。

《自然》雜誌,曾經也有過合作。

至於審稿不審稿之類,因為是學生的論文,王浩倒是覺得正常審稿也可以,畢竟論文也不急著發表,間隔一個月、兩個月發表,也是能夠接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愛和爆肝,砍翻廢土

細胞瓊脂

假期兼職被抓,問我洛陽鏟好用嗎

愛打拳的王師傅

篝火收容公司

倒騎小白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