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85皇家外科醫學院,重生,然後成為大科學家,趙師雄,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要說陳慕武幸運吧,他趕上了一場大罷工。

你要說陳慕武不幸運,他又成了英國曆史上最大一場罷工的見證者。

罷工的根本原因,當然是礦主和工人們之間階級矛盾。

但是直接原因,則是各種因素匯聚到了一起。

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從那時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多年。

蒸汽時代,人們用燃燒煤炭的辦法驅動蒸汽機。

電氣時代,人們又用燃燒煤炭的辦法來發電。

縱使是老天爺賞飯吃,給英國這個不大的島國賦予了充足的煤炭資源。

但是經過一百五十多年的開採,煤礦淺層的那些較易獲取的煤炭,基本上被開採了個差不多。

雖然淺層之下依然有著大量的煤炭資源,但是開採起來的難度就大了不少,英國的煤炭產量也就跟著逐年下降。

到了一戰開打,英國的戰爭機器全速運轉,全國各地工廠的產能拉滿,英國的煤炭就主要供應國內。

再加上戰爭導致海路不通,煤炭出口量大幅降低,進一步刺激了其他國家煤炭工業的發展。

英國的煤炭產量雖然一年比一年少,但總的來說,還是供大於求。

戰爭結束之後,國內的煤炭需求量下降,英國想要繼續出口剩餘煤炭來換錢,卻發現美國、德國甚至波蘭都成了煤炭大國,自己家的煤,沒人買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為了拯救德國的經濟,搞出來的那個道威斯計劃中有一條,讓德國用出口免費煤炭的方式,來償還法國和義大利的戰爭賠款,進一步拉低了歐洲煤炭的價格。

“重鑄帶嚶榮光,吾輩義不容辭”的財政大臣丘吉爾,又非要恢復英鎊的金本位地位,讓匯率虛高的英鎊過於堅挺,更不利於英國的商品出口。

種種因素加到一起,英國的煤礦主發現,自己的利潤怎麼就突然變低了?

利潤變低,那就只能壓榨煤礦工人。

不但要降低他們的工資,還要延長他們的工作時間。

這件事情越鬧越大,最後直接鬧到了英國政府那裡。

工會聯盟和英國政府之間展開了拉鋸式的談判,直到1926年5月1號,國際勞動節這一天,談判破裂,罷工最終開始。

罷工的主要人員當中,除了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煤礦工人之外,還有聲援和同情煤礦工人的其他行業的工人。

按理說,這次罷工對劍橋郡這個既不是礦產城市,又不是工業城市的學術之城,影響應該是相當之小才對。

唯一不方便之處,可能就是交通會受到罷工的影響。

但偏偏就是這一點,還被倒黴蛋陳慕武給趕上了。

沒拿到訂製的加速器零件,陳慕武、考克羅夫特,連同那輛查德威克找來的卡車,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重新回到劍橋大學之後,陳慕武只能一邊把那篇路徑積分的論文收尾,一邊聽身邊的各種人,談論這次大罷工的訊息。

交通不暢,郵路中斷,同樣影響了報紙的運輸。

現在的劍橋大學,連《泰晤士報》和《每日郵報》都收不到了。

當然,因為印刷工人也是聲援煤礦工人而參與罷工的一部分,所以就連這兩份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其版面和印數也沒能在罷工期間逃離銳減的命運。

但總還有訊息靈通人士,劍橋離著倫敦又不遠,只有五十英里。

如果乘坐汽車,只需要花費兩三個小時。

甚至對騎行健將愛丁頓來說,五十英里這個距離都算不了什麼。

陳慕武送給他的那輛改裝腳踏車,讓愛丁頓如虎添翼。

讓他在一天之內,就能騎著腳踏車從劍橋去倫敦打個來回。

從最原始資訊傳播方式——口口相傳當中,陳慕武大概瞭解到了英國各方面在此次罷工中表現出來的具體態度。

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站出來呼籲工人們趕快結束罷工,回到勞動崗位上去。

首相鮑德溫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和平而快速地解決這次罷工。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保守黨內,有溫和派自然也有強硬派。

強硬派的代表人物,是還不知道自己也是罷工原因中一環的財政大臣丘吉爾。

他覺得首相鮑德溫理性得有點過頭了,不如直接派出士兵。

而作為最大的在野黨,工黨同樣不是鐵板一塊。

名字中就帶有“工”字的工黨內部,自然有一部分人支援工人們去維護自身利益。

但是還有人數更大的另一部分人,害怕這次罷工,可能會讓他們和那些聲援罷工的蘇連共嗯主義者聯絡到一起,從而損害該黨的聲譽。

畢竟之前麥克唐納內閣倒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封季諾維也夫書信,讓英國人認為工黨是共嗯國際的英國代理人。

他們現在是矯枉過正地不想和蘇連人之間扯上一絲一毫的聯絡,更害怕這次罷工的工人當中,真的出現幾個真正的革*者,讓英國走上沙俄的老路。

到時候白金漢宮上紅旗飄,喬治五世一家被處決,上議院和下議院被解散。

沒了議會,哪裡還有什麼執政黨和在野黨?工黨不也就跟著沒有未來了嗎?

所以工黨中的大部分人,反而對這次罷工還持有很深的牴觸情緒。

學術之城劍橋郡,再次被捲入到了這件事情當中。

劍橋大學作為英國最頂級的大學,除了能培養出無數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同樣也為英國培養著一代一代地政治家。

那些和英國政府立場一致,希望罷工儘快結束的保守派學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靜觀其變。

而那些受到紅色蘇連影響和鼓舞,站在工人一側的學生們,則是用各種方式聲援著工人們。

對政治話題十分不感冒的盧瑟福,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裡下了死命令,大家都應該一門心思撲在實驗上,誰也不能在實驗室裡談論這件事情,更不能對這件事情發表看法。

他雖然沒點名,但人們都知道,這位主任針對的是那些經常在實驗室談論共嗯主義的幾個人,包括他的愛徒卡皮察。

在盧瑟福的眼裡,陳慕武這個一心撲在粒子加速器上的另一個愛徒,比起不讓他省心的那些學生來,就可愛的多了。

但他不知道,陳慕武同樣是劍橋大學裡最激進的一個秘密組織,劍橋使徒社的成員之一。

在使徒社的每週例行聚會上,大家對這次罷工的討論很熱烈。

陳慕武瞭解到的各種有關罷工的訊息,絕大部分都是從聚會中聽來的。

這些使徒們不但商量著向工會捐錢,支援煤礦工人們繼續和資本家們鬥爭下去,還打算用真名或者筆名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對這次罷工進行聲援。

捐錢這件事,沒人來問陳慕武捐不捐。

雖然在盧瑟福眼中,陳慕武這個學生是卡文迪許實驗室裡最有錢的,所以才遊說他放棄麥克斯韋獎學金。

但是在劍橋使徒社的這幫公子哥兒眼裡,陳慕武拿到的各種獎金,再加上他靠著陳喬治系列獲得的版稅,和從企鵝出版社處拿到的股東分紅,根本不算幾個錢。

不過發表聲援罷工文章,他們還是徵求了陳慕武的意見。

讓大家失望的是,他們的陳兄弟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和之前他參與有關話題討論時同樣消極。

有的人心中甚至開始思考,他們之前只因為陳慕武的智慧,而沒考慮到他的立場,就把他招入使徒社,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

有人支援罷工,就有人反對罷工。

倫敦城內,有一些人把自己的私家車拿來當作共享汽車,方便人們出行。

也有人在這次罷工中看到了商機,組織了私人運營的巴士,企圖在這座基本陷於癱瘓狀態的倫敦城裡大賺一筆。

英格蘭的倫敦和蘇格蘭的愛丁堡,連線這兩個英國最重要的城市的火車,也靠著志願者司機的加入,重新開行起來。

結果那輛行駛在鐵路大動脈上的英國最快的蒸汽機車,“飛翔的蘇格蘭人”號,卻因為罷工工人的破壞,在紐卡斯爾附近出了軌。

在這種情況下,陳慕武寫完了他的路徑積分論文。

盧瑟福不懂,也不想懂這篇論文的內容。

他認為這只是因為罷工導致之前訂購的起電機零件,不能透過鐵路運送到劍橋,導致後續工作無法開展,所以陳慕武閒著無聊,才去寫了一篇理論論文來打發時間。

盧瑟福一直都認為,這種同情罷工應該不會持續多久,除了生死攸關的煤礦工人之外,各行各業用不了多久就會恢復原狀。

他給陳慕武的建議是,讓他等交通恢復之後,自己再派人把論文送到倫敦的皇家學會也不遲。

可是這個好學生偏不同意盧瑟福的想法,表現出一種很急切想把論文發表的態度。

於是陳慕武找來了卡皮察,讓後者開車帶自己從劍橋殺往倫敦。

喜歡熱鬧的卡皮察也早就已經厭煩了被困在劍橋大學和外界相隔絕這種狀態,所以很願意陪好朋友走一趟。

對此,盧瑟福倒是沒提出什麼反對意見,只是叮囑這兩位愛徒,讓他們快去快回,路上注意安全。

一天之內,卡皮察開著車,帶陳慕武往返一百英里。

回來之後,大家都感覺去倫敦走了一趟的卡皮察,好像比原來更興奮了,逢人就說大罷工期間倫敦的景象。

被盧瑟福的大嗓門嚷了幾句,他才有所收斂。

倫敦城裡,《自然科學會報》的編輯們,面對久違的陳慕武有關理論物理學的論文,沒有表現出什麼積極性。

這不是因為他們看不懂論文內容,編輯們只是覺得,就算拿到論文後第一時間排版發行增刊,這期增刊也會被卡在同樣處於罷工之中的印刷廠裡。

儘管已經大幅度縮減版面,但《泰晤士報》和《每日郵報》仍然陷入了事實停擺的狀態。

罷工期間,為了傳遞新聞訊息,倫敦市面上出現了兩份新的報紙,《英國公報》和《英國工人報》。

《英國公報》是英國政府為了宣傳政府觀點而創立的臨時報紙,曾經當過記者的財政大臣丘吉爾,被任命為報紙的總編。

《英國工人報》則是工會聯盟為了應對《英國公報》,鼓舞工人兄弟們士氣而發起的反擊。

但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為了阻止《工人報》的傳播,丘吉爾使用了一招釜底抽薪,他以英國政府的名義,徵用了《工人報》的大部分新聞紙。

《工人報》迫不得已,只能將版面從之前的八面縮減為了四面,仍然不依不饒地堅持著鬥爭。

也是在縮減後的同一天,《工人報》上刊登了一篇聲援英國煤礦工人的文章。

文章的作者沒有使用筆名,他正是那個盧瑟福眼中從來不刺頭的模範學生,陳慕武。

陳慕武在文章中對這些罷工的工人們表示聲援,同時向他們介紹在亞歐大陸的另外一側,中囯,他們的工人兄弟們也一直都在和奴役他們的資本家們做著鬥爭。

去年五月份,仩海和清島的資紗廠,大批工人舉行罷工。

本資本家的行為,比現在英國礦主們要惡劣許多,他們槍殺了罷工工人,激起了中囯國內的公憤。

到了五月三十號,仩海的工人們在公共租界舉行罷工活動,結果被租界當局大肆拘捕。

但是中囯人沒有向資本家低頭,直到現在,仍然頑強地堅持著鬥爭。

陳慕武在報紙上呼籲,希望英國工人們像他們的中囯兄弟們一樣堅持下去,面對資本家們的威逼利誘,決不能屈服。

他之前讓卡皮察開車帶自己到倫敦去,給皇家學會投稿只是幌子。

把這篇文章送到,才是陳慕武真正的目的。

罷工伊始,他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

在使徒社的聚會上,陳慕武的想法變得更加成熟,只是沒和那些公子哥兒們透露出來而已。

他寫的這篇文章,既支援了罷工運動,同時藉著英國民眾對工人們的同情,向他們宣傳了一年之前的“五卅運動”。

此前被當做英國教育的典範,頻繁出現在英國報紙上,陳慕武算不上家喻戶曉,也能算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了。

刊登有這篇文章的報紙,在倫敦造成了很大的轟動。

雖然因為新聞紙被徵用,讓《工人報》沒辦法加印。

但是架不住人們之間的互相傳閱,越來越多的讀者們知道,劍橋大學的陳博士支援罷工,也知道了他們的祖國帶英,在五卅慘案裡,扮演了多麼不光彩的一個角色。

透過《工人報》監視罷工動向的丘吉爾,同樣讀到了陳慕武的這篇文章。

他倒不在意文章裡宣傳的英國政府在中囯辦的那些齷齪事,《每日郵報》上有關印度一個叫甘地的老頭兒的報道,都報道了那麼多年,不也沒掀起什麼波瀾嗎?

丘吉爾的當務之急,仍然是處理罷工問題。

他只是生氣,陳慕武的這篇文章,很可能會鼓舞罷工工人們計程車氣,給自己添麻煩。

在心裡,丘吉爾已經記恨起這個吃裡扒外的中囯人,以後找機會,一定要給他一個教訓。

剛剛上任的民囯駐英臨時代辦陳維城,十分“感激”陳慕武送來的“上任禮物”,估計自己很快要為這篇文章忙得焦頭爛額了。

可是他還不能埋怨,因為他的前任朱兆莘再去義大利赴任以前特意叮囑過自己,只要服務好這個全世界最有名的中囯人,那麼未來升官發財不是問題,他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本駐英國大使館緊急開會,連夜商討針對陳慕武發表的這篇“抹黑”大本帝國的文章的對策。

蘇連駐英國大使館,則是給國內發去了一封密報。

倫敦的皇家外科醫學院裡,一個來自加拿大的蘇格蘭人,亨利·諾爾曼·白求恩,同樣在《工人報》上讀到了陳慕武的文章。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誰說鮫人不在貓貓食譜上

雲山有意

大國崛起:我有金手指

上官傅

讓你當江湖大佬,你成了軍閥?

動物園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