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歸咸陽,長平長平,楚秦一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再三權衡,張祿放棄了親自探查軹道的想法,全力把這支部隊渡過河去。

儘管事先做了充分準備,但每天還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攪得眾人頭疼不已。但無論過程如何艱辛,結果是完美的:二萬秦軍連同輜重在五天內全部從孟津渡口過了河。

過河後的軍營就設在渡口旁邊的河灘上。兵曹和公子繒的主要工作成為給參戰計程車兵所在的縣擬寫功勞簿,各營的功曹集體參與此事。從遠往近,寫定一個縣,就讓那個縣的縣尉帶著本縣士兵回鄉。等全部秦軍都渡過河時,已經走了好幾個縣計程車兵了。

葉縣計程車兵雖然被胡陽臨時徵為親營,還選拔了親衛,但胡陽現在沒在,這些處置也都沒有正式文書,加之大家都認為胡陽命不久矣,所以沒有把葉縣計程車兵和親衛按親營處理,但從優敘認了他們的功勞。鄭安平的功勞是明顯的,估計一定會再加至少一爵至官大夫,可以擁有五十人的親營,王齕和司馬靳都建議鄭安平從胡陽的親衛中挑選五十人作為自己的親營。鄭安平去招募時,葉縣人多數不願長期離家,對長住咸陽有心理障礙,最終只招到五人。其實想著要從葉縣往咸陽遷移五個家庭,鄭安平的頭也是大的。

又停留了兩天,所有的民軍都遣散完畢,各家軍官帶著各自的親營以及關中各縣的民軍,穿過殽函道,返回關中。這些被敘功計程車卒不少,但足以敘功的軍官其實不多,除了鄭安平外,只有十來個人,而且多是大夫;司馬靳和王齕雖然都曾攻城拔寨,並斬獲了千餘首級,但部下也有傷亡,兩相折抵,都只被評為“平”,不能晉爵;——當然,部下數千士兵能夠獲得至少一級功勞,也算是一大收穫。陳四肯定是可以晉爵的,但這是因為他目前的爵位是士級的不更,不算軍官,不按軍官的標準敘論。

公子繒和張祿的報告早就報到咸陽。他們到達陝縣時,接到咸陽的教令,張祿放下大眾,速歸咸陽。眾人心頭一緊,不知道咸陽發生了什麼事。張祿不敢耽擱,帶上黃歇和鄭安平等人,找陝縣借了車乘,急馳入函谷關,到渭水乘船,回到咸陽。到咸陽後,相府的使者已經在驛站等候,他讓其他人都回館驛,張祿上車馳去。

車到胡陽的宅前停下。張祿見是胡陽的事,倒放下一大半心。使者上前叩門,有人出來,把張祿帶進去。一間偏房內,竟然是謁者王稽。

王稽見張祿進來,起來行了禮,帶著張祿去後宅探望胡陽的傷勢。王稽來到階前報道:“客卿張祿請見!”少時,隔簾一個婦人的聲音道:“請客卿!”

兩人上了臺階,進入房間裡。胡陽在東邊壁下安席,席前放了一架屏風。西壁下一排婦人,見二人進來,微微行禮。屏風前是胡陽的夫人,亦屈膝行禮,把張、王二人帶到屏風內,自己留在屏風旁邊。

這才幾天,胡陽的小腿已經完全黑了。發熱已經停止,氣息衰微;神志是清醒的,但已經十分遲頓。見張祿進來,似乎是要致意,但已經抬不起手來。張祿上前行禮道:“不意中更重傷若此!”

胡陽搖頭道:“臣以勞累,引發舊疾,幸賴張卿,得歸死席上。”張祿馬上明白,胡陽不願把自己的死與這次遠征掛鉤,找的由頭是引發舊疾。他會意道:“邯鄲秦軍均已歸鄉,敘功已畢,得功者數千人。敝友鄭氏、陳氏皆有功。謹德中更!”

胡陽道:“卿家鄭、陳,為功甚大,惜不能對之!”他揮手讓夫人離開,夫人出來,把西壁下的妾婦們都叫出後門,把門關上,自己坐於階前,妾婦們都離得遠遠的。

胡陽道:“上黨可通邯鄲。惟道險難行,此張卿建功之時也!”

張祿道:“必不敢負中更之望!”

胡陽道:“卿之所通道也,非只兵家賴之,生民亦賴之。幸勿忽也。”

張祿道:“謹喏!”

胡陽道:“臣病矣,不復睹秦之盛也,恨之,恨之!卿其勉之!”

張祿道:“中更勿憂,必有後福!”

胡陽道:“臣之見,盡付於穰侯……”這些話,好像耗盡了胡陽最後的氣力,聲微難聞。

張祿道:“中更且安養,臣等且退!”

兩人退出,王稽到後門請夫人回來,兩人辭去,回到廂房內。張祿問王稽:“謁者何以守於此?”

王稽道:“王命,中更起時,或有遺言,乃命謁者朝夕守之,但有所言,必報也。”

張祿道:“此可報於王也。”

王稽道:“分所應當!”兩人就在廂房內,寫好胡陽與張祿的對話,放在一旁。王稽讓張祿一旁休息,張祿道:“久不聞謁者教,今得其便,願請教之!”王稽連稱“豈敢”。兩人便開始談些閒話。張祿粗略地介紹了自己在援救秦軍的情況,王稽則介紹了胡陽回來這幾天,秦國的朝政。忽然,王稽道:“秦和喜事,舉國皆知,獨卿在洛陽,或未聞也。”

張祿道:“何喜?”

王稽道:“太后賜婚於楚太子!”

張祿道:“女家誰何?”

王稽道:“正是秦王幼女!”

張祿對秦王的家事一無所知,問道:“秦王年逾五旬,太子與公子繒皆長,其女年幾何?”

王稽道:“秦王艱於子嗣,雖數生兒女,然多夭。所成人者,但二男一女耳。二男者,卿所知也。一女者,王四旬所出,性聰慧,王甚愛之。今當及笄。太后與太子游,甚愛之,命王以女嫁之!”

張祿道:“王其允之?”

王稽道:“王甚孝,太后親命,焉得不許!惟王愛女甚,不願其出也,願太子長居於秦。”

張祿道:“太子其允之?”

王稽道:“太子焉敢復言。太子傅言,左徒,其父執也,當報之,而告之於王也!”

張祿道:“多此一言。焉有秦王嫁女於太子,而楚王不知者?”

兩人就秦王嫁女的事宜談論了多時,張祿發現,好像太子與王女已經都見過面了,而且相互還很對眼。這倒讓張祿嘖嘖稱奇起來。他有些期待地想知道,黃歇對這事是什麼態度。

來接班的謁者準時到來,王稽向那名謁者示意,中更和張卿進行了簡短的交談,均已記錄。謁者點頭同意,讓王稽回宮報告。張祿也跟著王稽一起離開,去館驛休息。

張祿到達館驛時,穰侯派來的使者已經在等他。張祿更了衣,就跟著使者離開。

使者把張祿帶來魏相府中,魏相的家人開啟門,把張祿接進去。少時,魏冉一身便裝出來了。兩人見過禮,相對而坐。

魏冉先向張祿道了辛勞,再問了軍隊和士卒的情況,當聽說敘功人員達到數千人,十分高興,道:“吾之所慮者,在農事之不足也。今春復得數千頃田,是必有獲。”然後問道:“卿家二子同往中更營中,其敘功乎?”

張祿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承中更抬舉,各敘一功。”

魏冉道:“卿家陳氏所繪山川地勢圖卷,甚利於圖。吾將復為之功。”

張祿伏拜道:“君侯抬愛,臣當謹謝!”

魏冉道:“卿之視中更,所居時長,其狀何如?”

張祿道:“中更傷勢危重,氣息奄奄,非安養難起也。”

魏冉道:“武安君以為毒火攻心,不可回也。豈料調養數日,竟熱退神清。實有天祐!”

張祿道:“然吾觀傷勢垂危,正衰邪勝,兇吉正未定也。”

魏冉道:“卿所言是也。然中更於病危之際,乃獻計於王,言上黨有道通於邯鄲。”一邊說,一邊取出一幅圖卷認真看起來,道:“是以陳子所繪圖卷改繪。”指著圖道:“陳子從閼與而下,三日而至邯鄲。”

張祿道:“臣在洛陽,亦聞魏軍出於南陽。使臣所報,亦不過三二日。”

魏冉道:“韓軍之入上黨,是在南陽;魏軍之下上黨,乃從山右。是有二道可通上黨也。而中更復言,或曰太原之通邯鄲也,亦過上黨。是復有三也。”

張祿道:“臣願鑿通道路,直達邯鄲。”

魏冉看了一眼張祿,道:“陶邑水路四達,亦通邯鄲,然兵少力微,難以為也。若得廣陶邑……”

張祿道:“陶邑,商賈之地,民素刁頑,不習征戰,而好內鬥。縱有十萬,未可一戰也。”

魏冉道:“民不習戰,在官府教之!陶,臣封邑也,素不習戰,臣之罪也。今當多責習之。”

張祿道:“坐賈行商,多蓄僮僕,輕鄉土而重利益,其行與農家大不同,難以習戰。昔商君之變法也,重農而抑商,良以此也。陶,天下之中,商賈盛行,莫之能抑;四野雖闊,常有水澇之災,耕種為難,農家反少。縱以秦法抑彼重此,亦恐難為也。”

魏冉道:“張卿但知其一,未得其二也。商賈僮僕眾多,舟車多行千里,體捷而便,不練而為精銳;且耳目天下,上至廟堂,下至草莽,無所不聞。若能收而用之,天下不足征伐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宮鬥劇裡當皇子

請吃一碗草莓

我一個刁民,怎麼就當皇帝了

墨染天下

我,擺爛王爺,父皇要我造反

方南難難

獸王們的絕美小嬌妻

犯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