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陶邑晉貢,長平長平,楚秦一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送走了公子郚,陶守灶猶豫難定,把幕僚們召集在一起,討論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典客府行人也參與了討論。鑑於聊、攝、令廬對陶的重要性,以及這種重要性尚未被秦王庭所認知,經過討論,大家統一了認識:作為陶守,灶有義務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供決策者考慮。
至於公子郚來訪的事,大家一致認為應該透過正式渠道上報秦王,以示毫無私情。
然而咸陽遠在千里之外,如何上報呢?在上報期間,應如何處理公子郚呢?能不能公開地說公子郚到達了陶呢?
經過反覆討論,大家認為,公子郚入陶的事,不能向別國公開。因此不能以此為由,讓各國開放道路。那以什麼名義呢?客卿灶剛剛就任陶守,可以向秦王和穰侯告成,並運輸一批貨物到秦國。這被認為是一個主意。主辦人是現成的:陶丞。作為灶的幕僚和助手,陶丞參與,甚至策劃了陶守的一切公開和不公開的活動,親自到壽迎接公子郚到陶,對整個事件的瞭解比灶還要清楚。行人也隨之出發,公開的名義是交涉各國關口事宜。
計議已定,第二天就付諸實施。陶守親往館驛,告知公子郚,自己已經派人向咸陽報告,請公子稍候,等待咸陽的指示。另一邊,陶丞將各大商家集中到一起,討論向咸陽告成的事。有機會進行這種長途旅行,特別是到十分神秘的秦國去,大商家們都本能地認為是一種機會,紛紛投名前往,置辦貢品。數名驛卒乘小船,以商人身份先行隱蔽出發,趕往秦國,報知此事。
三天後,十艘大船滿載貢品和民夫,五百衛兵由陶尉親自率領,乘船前後護衛,陶丞和隨從十餘人押運,浩浩蕩蕩從陶邑渡口出發,出菏澤入濟水溯流而上,經滎陽轉入黃河,再到洛陽。這一路,經過了好幾處魏國亭障,多有留難。陶丞和行人軟硬兼施,商家們也各顯神通,好歹有驚無險。
到了洛陽以後,這群人以籌措車乘的名義在洛陽周圍住下,直到一支秦軍出殽道前來迎接。
這一千人乃是入陶的那名五大夫的親營,與陶丞和陶尉都十分熟悉。幾月不見,各自唏噓。陶丞並沒有向五大夫說明公子郚的事,只引五大夫觀看了各運輸的貨物,引薦了同行的商家。
由於貨物較多,秦軍在五大夫的率領下,繞行洛河河谷,趨往秦地。大家都沒有注意到,陶丞和行人混在前往咸陽的商旅中,從北道搶先進入了秦地……一過函谷關,兩人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函谷關安排他們乘船直到咸陽,分別向典客府和相府報告。
這時已經退朝,秦王已經去了不知道哪座行宮。兩處訊息都報到魏冉那裡。
自從相府的辦公場所從望夷宮搬到咸陽宮後,魏冉回來時,開始也在咸陽宮裡辦公。但幾乎所有政府機構都在咸陽宮,每天人多雜亂,魏冉十分不耐,索性把辦公地點設在自己的府中。魏冉已經很久沒有回家住了,要回家還專門叫人收拾了一番。
魏冉幾天前就得到驛卒潛行回咸陽報告的訊息:陶邑將於近日回咸陽告成,有貢品多船。那名五大夫就是魏冉在朝堂申請派出的。現在貢品未到,主持告成的陶丞和行人隱蔽先跑回咸陽了。魏冉情知有異,立即召見二人。
兩人由典客引導到了相府。天色已晚,魏冉請他們共進晚餐,邊吃邊談。魏冉坐在中間,典客坐在東道,陶丞和行人坐在西席。
陶丞從懷中取出貼肉收藏的文書,印鑑已經被汗水浸得湮漫不清。魏冉小心取下印鑑封泥,開啟文書。一邊看,一邊聽陶丞報告道:“有趙公子郚者,於數日前突訪陶邑,陶守不敢擅接,乃遣行人往探,驗得節符、文書無誤,遂遣臣引入陶邑。公子郚言,願以聊、攝、令廬三城,易秦故取趙之藺、離石、祁三城。陶守以為,得聊、攝、令廬三城於陶、剛、壽甚有益,然不敢擅為,密令臣入咸陽面報。”
行人則詳細地描述了公子郚的節符各種細節,確認是趙國節符無誤;並言使臣一行,禮儀嫻熟,非尋常可為。
魏冉聽完兩人的介紹,把手中的文書遞給典客,典客也檢查了印鑑和簡牘,確認無誤,方才開讀。才看了幾句,就停下來,道:“臣聞於行人,所言節符之狀,與臣所知無二;折衝樽俎,非尋常可比,必貴人不能辦也。”
魏冉聽了,轉頭對陶丞道:“前言入京告成,是詐乎?”
陶丞道:“非詐也。陶守入陶四五月,政事略清,秦律略通,財貨皆辦,亦當告成也。惟趙使之事,不敢稍洩,但令臣等二人知而已。”
魏冉道:“此事已成,吾與典客皆知,汝二人辦事甚當。惟告成之事亦不可廢,趙使之事,仍不可洩。汝二人星夜出關,再入陶伍,隨行入關,告成於王。”
二人應喏。不敢稍怠,匆匆吃了晚餐,領了節符,再出宮來。連夜乘船到了函谷關。休息半宿,天一亮,就急忙出關,迎上陶邑的運輸隊伍。十艘大船的貨物大約需要五十乘輜車才能一次運完,而籌集和裝卸五十乘輜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時,他們才剛剛走到南陵。兩人有意在人前人後忙碌,讓大家都能看見。除了少數人,沒人知道他們倆曾經離開過。
大隊走了一天,才出了殽山。出征陶邑時大軍的營地還在。只不過出征時是初冬,現在已是初夏了。大家就在營地裡露宿了一夜,第二天進了陝縣。陶丞很貼心地讓過去陝縣的刑徒,現在陶守的親營就地解散,各自回家看望。陝縣縣令設宴招待了陶邑的官員及五大夫一行。陶尉在半年前出發時還是大夫領陝尉,半年後就升為官大夫領陶尉了,比自己還要高半級,縣令故意做出羨慕嫉妒恨的樣子,引得陶尉十分高興。
貨物到了陝縣,陝縣令清點了貨物清單,通報入咸陽。第二天,相府傳來教令,全部貨物運往咸陽,告成於秦王。
陶邑是穰侯的封地,又是秦的飛地,陶的告成與南陽等大不相同。按照教令,押送的軍隊旌旗招展,陣容整齊,把五十乘輜車護在當中(這也是為什麼頭一天陶丞放陝縣的刑徒們回家的原因之一,他們走不出這種效果!)
一車車貢品再次被裝上船。五隻小船各十人在前面開道,五隻小船各十人在後面壓陣,十艘大船滿載貢品和民夫,由秦人搖著槳划著,夾在中間。其他人護著基本清空的輜車往咸陽進發。大約黃昏時,車船都到了渭河津口。在相府的參與下,早在渡口附近騰出一間兩進的院落用來暫時停放貨物。眾人休息一夜,第二天向秦王獻貢。
第二天,五大夫早早起來,帶著陶丞和陶尉一起入朝。他們作為外臣沒有上朝的資格,只能守在宮門外聽召。主持親營的公大夫則在臨時住所指揮裝車、運輸、列陣等一系列具體工作。
五大夫入朝後,先見到魏冉,立即向他報告,陶丞和陶尉都已經在宮門外等候;陶邑上貢的物品馬上裝車運到。魏冉表示了自己的感謝。
上朝後,魏冉把陶邑晉貢的事當作一件重要的事說了。秦王也表示了首肯。
在議論了一些日常工作後,宣佈散朝。隨後侍郎來報,陶的貢物已至宮外。秦王命太子代自己去清點貨物,擇好的送幾樣到太后的甘泉宮中;由於這是穰侯封地的晉貢,其他的就都送到相府交給穰侯收管。魏冉謝過秦王。秦王就帶著魏冉和羋戎先行去了甘泉宮,太子和涇陽君、高陵君到章臺宮前清點貨物。
秦王等三人進了甘泉宮,早有人通報進去。太后傳令,三人就到後殿參見。於是三人一路穿過一道側門,進入後殿。早有女官迎在階前,引入房中。
太后就在屏風前的一張席子上,倚著小案,半坐半臥。見三人進來,也不起身,只懶懶地對三人道:“婦老矣,憊懶無賴,歲歲見下矣,恐命不久也。”
魏冉道:“臣前所進魏醜夫,其堪用否?”
太后聽到魏醜夫的名字,臉上倒顯出笑容來,道:“是兒誠可玩也。汝從何而得?”
魏冉道:“是臣多方留意,方才覓得。”
太后道:“誠盡心矣!若非議大事,倒應呼醜夫出!”然後一揮手,四周侍候的女官都退出門去,把門也關緊了。
太后道:“趙使之事,吾思之再三,誠恐有詐!未知爾等所議。”
魏冉道:“典客府行人再三查驗,未見其詐。”
太后道:“縱使臣無詐,寧使命無詐乎?趙得吾地,不歸濟東三城,奈何?”
魏冉道:“趙若背信,秦必伐之!”
太后道:“若地近於秦,猶可伐也。今遠在千里之外,伐之不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