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雲之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朕只想要GDP 第310節,朕只想要GDP,初雲之初,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長子流著眼淚,胡亂的點點頭。
皇后見了他,並沒有過多的同他道什麼生活瑣碎,只是言簡意賅的告訴他:“做個富貴閒人,不要結交軍功貴族,不要再收納門客。在你面前說六皇子壞話的,統統都是想要你命的奸人,你只管把名字記住,遞到六皇子面前,他會處置的。”
皇長子抽泣著應了聲。
皇后厲聲道:“當著我的面發誓,你一定能做到!如若不然,我在九泉之下,魂魄都會不安!”
母親如此疾言厲色,皇長子嚇了一跳,趕忙如實做了。
“我今日如此,是命數,與人無尤,不關旁人的事。”
皇后的那口氣就此瀉了一半,神色疲憊的柔和下來:“你治的是儒家,最為講求孝道,我死之後,要像對待父親辭世一樣,為我服斬衰三年,不出門,不宴客,兒啊,你能做到嗎?”
皇長子用力的點頭,紅著眼睛道:“母后,兒子一定能做到!”
皇后像是應聲,又好像是在嘆息:“那就好。”
她側過頭去,心想:三年,應該足夠讓世人將目光從一個被過繼出去的皇子身上挪開了。
而以六皇子的能力,也必然能夠徹底掌控朝局。
是日下午,皇后起駕回宮。
皇帝聽聞此事,卻也沒有前去探望,而皇帝沒有去,其餘嬪妃又怎麼敢去?
尤其是因為昌華公主的事情,皇后可是同貴妃結了怨恨,即便雙方都不約而同的將那一頁掀了過去,但是不是真的掀了過去,誰知道呢。
倒是皇后的親信忠心耿耿,特意去向主子回稟:“如今朝中已經有人在向陛下進言為六皇子選妃了,娘娘,我們是不是……”
皇后回想起這件事情,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曾經她是想要在貴妃身邊的雙紅身上下一點微末功夫的,但是想在再去想這件事,只會覺得可笑。
何必呢。
也不只是雙紅,她面前隱約浮現出另一張面孔來……
皇后坐直身體,吩咐道:“你去請一個人來這兒,我有話要同她講。”
……
皇后好像跟從前不一樣了。
這是從前的皇長子妃,如今的墨家鉅子之女雲葳見到她之後的第一個想法。
大抵人都是會變的吧。
雲葳按部就班的行了禮,立在皇后的病床前,沒有過多的言辭。
皇后知道她的性格,也不在意,而是開門見山的問她:“陛下是否有意將你嫁給六皇子呢?”
雲葳微微一怔,繼而搖頭:“陛下起過這樣的心思,但是很快就改變了主意。變法中有一項是移風易俗,他不能在下令民眾改革風氣的同時,讓後繼之主娶自己曾經的長嫂為妻。”
皇后點點頭,又問:“那麼,新的六皇子妃,仍舊會出自墨家嗎?”
雲葳點頭:“確實如此。”
皇后問道:“這是墨家與周國締結合約的一部分嗎?”
談及此事,雲葳短暫的遲疑了幾瞬,頓了一頓,才道:“確實如此。”
皇后瞭然的接了下去:“你們想透過墨家信徒與這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結合,將墨家的主張推廣出去,再以國母的身份影響下一代君主,是嗎?”
雲葳默然不語。
而這本身就是一種附和。
皇后輕輕笑了起來:“墨家這次準備推出來的女孩兒,是跟你一樣出眾的人嗎?”
雲葳的姿態很謙遜:“她的才幹和聰慧遠勝於我。”
皇后終於嘆了口氣:“那麼,我來告訴你最終的結果——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她說:“六皇子的秉性,與他的父親如出一轍,或許在細微末節的地方有所不同,但是在馭使臣下方面,他們是同一種人!”
“國家的強大,一定需要這種君主,也唯有他們這種人,能夠成就霸業,但是這種品性是絕對利己的,且只會利己,絕對不會利人。”
“朝臣也好,后妃也罷,都是被他馭使的物件,卻絕對不能夠分享獨屬於他的權柄,這是他的逆鱗,如若有人想要觸碰,一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墨家想要隨心所欲地塑造一個符合自家理念的後繼之君,這是多麼天真的想法啊,你們把皇帝的想法放在哪裡呢?讓他將對於後繼者的塑造欲擱置,去成全你們嗎?如果他能做到,那豈不就是聖人了嗎?”
雲葳聽得愣住,卻下意識反駁道:“可是陛下的確答應墨家,周國儲君的正妃,只會是墨家女子……”
皇后聽得微笑起來,這是一種不含惡意的譏誚:“我的長子也曾經是眾人認為的未來儲君,你也曾經是他的正妻,那麼現在,你來告訴我,你能夠真正影響到他的決定嗎?”
雲葳遲疑了。
皇后給出了答案:“你做不到。”
“你可以透過言辭,亦或者武力讓他短暫的屈服,但你無法改變他內心深處的想法和在外的行徑——你是這樣出眾的女子,尤且改變不了一個無能的皇子,又怎麼能指望一個如你一般的女子,去改變一個雄才偉略的君主?”
“你又怎麼能保證,墨家的女子,一定能為六皇子生下儲君?”
“陛下能夠承諾的,也只是墨家女子為儲君正妃,這聽起來的確很美好——但是你所得到的,跟我昔日得到的,有什麼分別?”
皇后將自己的傷疤赤裸裸的展現在她面前:“我是陛下的結髮妻子,我的母家足夠強盛,我為陛下誕下了嫡長子,可是也同樣是我,今日一敗塗地,你,亦或者是那個出眾的墨家女子,又何必耗費幾十年的光陰,去重複我的失敗,飽嘗我曾經品嚐過的苦澀?”
“再則,”她深深的看著曾經的兒媳婦,若有所思道:“你從小跟隨你父親行走諸國,是個識見不凡的女子,你應該也是有自己的志向的吧?只是你錯誤的把自己的志向投射在了儲君之妻這個華而不實的位置上。”
雲葳面露沉思,幾瞬之後,真心實意的向皇后深施一禮:“還請您教我!”
皇后道:“進入皇家的後宮,希望以後妃的身份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我不能說這條路是死的,只能說,在當下兩代周國帝王的後宮裡,是個不可能實現的幻夢。”
“皇后只是皇帝的一個附屬,無法真正的發出聲音,生死都在皇帝一念之間。”
“你應該去前朝,用你的才幹和能力去謀一個官職,像男人一樣站在朝堂上。本朝封爵,並不僅僅限於軍功,有大功於世同樣可以,而這樣的功勞,墨家難道會缺少嗎?”
“我知道墨家有人在朝中為官,有人依靠功勳得到爵位,但他們不是你,如果你想在墨家之外,走一條女子的路,那就儘管去吧。”
“不要被皇后是小君的光環所迷惑,也不要被貴妃位同宰相的虛榮所打動,寧願以女子的身份擠進朝堂,做一個芝麻小官,也不要貪圖後宮中這所謂的富貴!”
雲葳臉上顯露出思索的樣子,不時的蹙一蹙眉,她有不解,有疑惑,還有釋然,但是皇后卻不想再跟她說什麼了。
“這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姑且說給我覺得值得的人聽,可能是對的,當然,也有可能是錯的,你且自行斟酌去吧。”
她擺擺手,示意雲葳可以出去了。
後者神情有些複雜的看著她,由衷的向她行個大禮,退了出去。
皇后靠在隱囊上,發出了一陣輕咳,緩過那口氣之後,又道:“你也可以走了。”
雙紅自帷幔之後出來,神色狐疑,又彷彿若有所悟。
她問:“娘娘讓我來聽這一席話,是有什麼目的呢?”
皇后停頓了片刻,才笑著回答:“沒有什麼目的,只是出於一點歉疚。”
為我先前想要將你拉下水的想法。
說了這麼久的話,她已經很累了,但是看著這個年輕的小姑娘,還是強撐著道:“你的家世,能夠跟我比擬嗎?”
雙紅搖頭:“不能。”
皇后遂道:“那麼,當你走進跟我一樣的名利場,參與你來我往的廝殺後,又怎麼能夠得到比我更好的結果呢。”
她躺了回去,雙目無神的看著帷帳上的精緻花紋:“桌上有兩本數算書籍,你帶著走吧。我言盡於此。”
雙紅有些躊躇的撓了撓頭,遲疑著向她行了個禮,從桌上撿起那兩本書,匆匆離開了。
皇帝從太醫處知曉皇后大限將至,也只是默然片刻,下令讓貴妃去送送她,自己卻沒有去的意思。
雙紅不解的問:“陛下這是什麼意思啊?”
全貴妃告訴她:“是出於最後的一點憐憫的感情和慈父胸懷。”
明兒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後繼之君,她會是將來的太后,讓她去見證皇后瀕死的落寞與寂寥,打消可能會有的怨望,對於皇后的兩個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
說到此地,全貴妃神色黯然:“深宮之中,誰不可憐呢。”
雙紅撇嘴:“奴婢看,唐昭儀那賤人就不可憐!”
全貴妃為之失笑。
她幾不可聞的嘆了口氣,卸掉了大半釵環,站起身來:“走吧。”
是日晚間,皇后薨逝。
她的死亡,就像是一滴雨落到了海面上,短暫的泛起一片漣漪,幾瞬之後,迅速歸於平靜。
第218章
皇后的葬禮辦得十分簡薄——相對於她的身份而言。
雖然皇長子已經被出繼,雖然昌華公主此時尤且在禁足當中,但誰也無法否認,皇后是皇帝的原配發妻、大周的皇后。
她得到了一個皇后應該有的喪儀,但除此之外,沒有得到任何例行的對於母家的加恩,就連她的諡號,也是中正平和——孝和皇后。
皇后薨逝,對於周國來說算是一件大事。
一位國母的喪儀,在外朝由禮部和宗正寺、太常寺聯手操持,在內則由全貴妃與殿中省、尚宮局共同籌備。
因為六皇子在外朝的炙手可熱,全貴妃不得不對這場喪儀當中的每一處不合規制的簡薄進行挑剔,力求不要因此給兒子身上增添汙點,叫人覺得自己母子如此猖狂,連亡者的身後事都要有所削減。
皇帝誠然有著冷酷無情、翻臉不認人等等足夠讓人心涼的缺點,但是他同樣也有著讓人寬心的優點——那就是該承擔責任的時候,他不會推諉逃脫,反而會迎難而上。
譬如此時此刻,在冷眼旁觀過全貴妃的態度,確定其恭順謙和一如往昔之後,皇帝主動接過了輿論上可能會有的、針對貴妃母子的抨擊,自己下令申斥禮部喪儀籌備的規格過高,戶部的花費又太過甚。
如此一來,他難免要在史書上留下一個生性吝嗇、毫無夫妻恩義的惡名,但也的確使得貴妃母子擺脫了當下的道德困境。
並不是我們得理不饒人,不肯放過逝者,而是陛下鐵了心要這麼做,我們也沒辦法。
全貴妃聽聞皇帝下詔,著實鬆一口氣——他願意把這個鍋接過去,算是再好不過——雖然這個鍋本來就是因他而生的。
倒是雙紅,眼見皇帝如此冷酷的對待發妻,難免回想起當年全貴妃一夕之間一落千丈的慘狀,又不禁因為那日皇后的言語,而對她生出了幾分微妙的同情。
“逝者已矣,陛下如此,孝和皇后也怪可憐的……”
全貴妃聽罷,卻是搖頭:“不,皇后其實並不在乎這些。”
對於皇后的死,她隱約有所猜測,卻不會對雙紅講。
全貴妃只是說:“我是一個母親,皇后也是一個母親,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死亡已經不可避免,身後事又算什麼?若是能以此為兒女換來一份庇護,總歸是值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