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心追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章 軒轅劍,救世秦皇,塵心追月,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嬴政呆了半晌,這才驚訝地問道:“這周武王陵,居然有九層?”

李斯點頭說道:“聽師尊說,的確有九層。而武王棺槨,安放在中間的第五層。”

“那裡是什麼樣子?”嬴政好奇地問道。

“草民也未曾去過,所以不得而知。”李斯說道,“吾二人跟隨師尊只來過這前兩層。”

說話間,三個人陸續到達了下面的平地上。

地面很平整,根本感覺不出是在山腹之中。

不遠的前方又出現了兵俑,但隱隱地看到後面的影子,便知道這裡的數量很多。

果然,走近之後,一排排的兵俑呈現在眼前,像是軍隊的陣列。

荊良沒有停頓,從兵俑中間的一條過道繼續向前走。

嬴政與李斯跟了上去。

嬴政向左看看,向右瞧瞧,仔細觀察著兵俑,腳步也慢了下來。

兵俑是陶製的,但均未有什麼破損之處,可見陶俑很是堅固。

奇怪的是,這些兵俑不僅衣著、動作不同,就連長相與表情也各不相同。

從整體上看,這些兵俑確實像是軍隊裡面的一個陣列,可仔細觀察的話,這些兵俑又不像是在列陣迎敵。

嬴政思索間,三個人已經穿過兵俑的陣列。

幾具棺木出現在了眼前,都是並排豎著排列著。

不過,看棺木的外觀,並不算上等,應該是陪葬用的。

至於裡面躺著的,想必也應該只是一些奴婢。

墓穴即使被盜,恐怕盜墓者也會空手而歸,畢竟這裡只是第一層。

繞過了幾具棺木,空間變的狹小起來,也看見了石壁。

荊良走到石壁邊,回頭看向那幾具棺木。

在其中一具棺木所對應的位置上站定,荊良轉身摸向中間的一個石塊。

看似普通的石塊,卻被荊良旋轉了一週,然後擰了下來。

中間露出了一個孔洞,與之前圓坑邊沿的孔洞極為相似。

原來那些棺木是這個作用,是為了指向機關的所在。

不等荊良開口,嬴政便說道:“荊大哥,又輪到寡人了吧。”

“呵呵。”荊良笑了笑,說道,“那便還要勞煩王上。”

嬴政這次有了經驗,不慌不忙地拿出玄鐵螺,放進那個孔洞之中。

咔……

左側五尺之外,山壁上出現了一道筆直的細縫。

荊良上前抓住一個石塊,向外一拉,竟是一道石門向外開啟。

“這是第一層的密室,王上。”李斯在嬴政的身側說道,“每一層陵室中,都有一間密室。”

不用問,每層的密室中定然都存放著不同尋常的寶物。

荊良走進了密室,點燃了四周的照明燈火。

嬴政與李斯隨即也進入了密室。

一些品色普通的珠寶堆放在一個石臺上,看樣子是用來答對那些盜墓賊的,但並沒有失竊,所以看的出,這裡沒有盜墓者光臨過。

正中間的石臺上,一把暗黃色的佩劍豎立著擺在一個木架上。

佩劍的兩側,各擺放著一部書籍,青綠色的封面,古香古色。

李斯上前拿起了其中一本,向嬴政遞了過去。

“王上,這便是《易經》的上卷,主材料是由青銅所造,非玄鐵螺不可開啟。”

“上卷?”嬴政問道。

李斯點點頭,說道:“《易經》共有三部,而另兩部,存於其它的陵室層級之中。”

“那就拿著這部上卷,去其它的層級找全了吧。”嬴政說道。

“王上,暫且還不可去其它層。”李斯說道。

“為何?”嬴政不解地問道。

“師尊叮囑,每次入陵,只可進入一層,待達成條件後,方可進入下一層。”李斯說道。

“是何條件?”嬴政接著問道。

“王上不是見到這裡的兵俑了麼。”李斯說道,“王上需要將這些兵俑仿造出來,達到一定的相似度,便可以進入第二層了。”

嬴政一臉的鬱悶。本以為老者送了他一堆的好東西,這次來到武王陵,也是將所需之物拿回去便是,哪裡想到還需要達成所謂的要求。

“怪不得最外面擺放了幾個兵俑。”嬴政輕嘆說道,“那幾個,便是讓寡人帶回去仿造用的吧。”

李斯點點頭,說道:“正是。”

嬴政平靜下了心緒,接過這本《易經》的上卷,看了看。

這部古籍裝在了一個約兩寸厚的盒子裡,入手頗有些分量,也微有些涼,看上去,似乎是有一層青銅的外殼包裹著,背面的右下角有一道凹痕。

“想必這部上卷,原本也並未存放於此吧?”嬴政問道。

李斯看著嬴政,欣然說道:“王上果然猜到了。”

嬴政的嘴角向上翹了翹,說道:“你昨晚回來,說你們去見了前輩,而整整一天的時間,定不是僅僅商量些事那麼簡單,現在看來,你們是提前來到這裡,做了些準備。”

“王上有何根據?”李斯也是微笑著問道。

“切不說那幾個兵俑剛剛搬到那裡不久。”嬴政說道,“單是這部《易經》,便絕非凡物,若陵墓共有九層,怎麼被安置在最易潛入的第一層?”

“呵呵,看來王上的敏銳,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啊。”李斯一副很欣然的樣子。

“與先生在一起的時間長了,自然事事都要分析個一二。”嬴政說道,“寡人也是在接過了這部古籍之後,看到上面並無灰塵,才確定了這一點。”

李斯又將另一部典籍拿了起來,說道“王上,這一部,是《神農經》中的《農糧經》。”

嬴政接過《農糧經》,兩部古籍在手,拿著已經有些吃力了。

這兩部古籍從外觀來看,差不多少,只是《農糧經》要輕上一點。

嬴政將兩部古籍放到了石臺上,問道:“先生,這兩部古籍要怎麼才能開啟?”

李斯將其中一個翻了過來,指著後面的凹痕說道:“將玄鐵螺放在上面,按一下便可。”

嬴政按照李斯說的,將玄鐵螺拿出,放在了古籍盒子背面的凹痕上,微微用力一壓。

並沒有什麼變化。

嬴政剛想要問什麼,只聽李斯說道:“王上再翻過來,將其開啟吧。”

嬴政將古籍翻轉過來,正面朝上,用手去揭上蓋。

上蓋很輕易地便開啟了,可就在剛才,嬴政用了很大的力氣也毫無反應。

嬴政一眼便看見了裡面的書籍。

嬴政輕輕地將《易經》拿了起來,仔細地端詳。

這是一本青銅書,但按重量來看,應該並不是由完全的青銅製成的。封面是青銅色,還有些發灰,不知道是年代久遠的問題還是因為其它原因。

封面上面一個字都沒有,也沒有九鼎上的那種符號,非常平整。

嬴政心中一片激盪,便想要翻開封面,卻還是翻不動。

這次沒有問李斯,嬴政將古籍翻轉過來,果然見到後面的右下角,同樣有一個凹痕。

嬴政剛要將玄鐵螺放在凹痕上,李斯抬手,匆忙說道:“王上,不可。”

嬴政疑惑地看著李斯,問道:“為何?”

李斯說道:“這可是王上專屬之物。吾二人在場,不便開啟。”

嬴政點點頭,表示知曉,便又將青銅書翻轉了過來。

看來這規矩還算嚴格,自己這個天承者的繼承人,也算是有些特權。

嬴政將青銅書放進了盒子中,回手又拿起了另一部古籍。

同樣的方式,嬴政開啟了盒子。

這部典籍是《神農經》的其中一部——《農糧經》

封面還是一個字都沒有,但顏色淡了很多,接近於灰白色。

厚度也比《易經》薄了一些,重量輕了一些。

嬴政本可以開啟這本古籍的,因為這部古籍,李斯和荊良是可以看的,甚至二人可能已經看過。

但嬴政並沒有開啟,同樣放回了盒子之中。

將兩部古籍裝進了布袋,嬴政用手指了一下那把劍,問道:“這把劍也是需要帶走的麼?”

荊良走到那把劍的跟前,很是恭敬地將劍取了下來,將劍遞給嬴政。

“是的,師尊要將這把劍贈與王上。”荊良說道。

嬴政接過劍,這才仔細打量起來。

這一看之下,嬴政頓時驚呆了。

劍身通體都是金黃色,劍柄及劍鞘上都刻印著好多圖案,顯得十分高貴與奢華,入手也並沒有想象的那樣重。

之前,嬴政的注意力都在兩部古籍上,再加上光線昏暗,又都是藍色的火焰照射出的光芒,冷眼看上去,這把劍似乎也是黃銅的顏色,所以嬴政並未在意。

鏘一聲,寶劍出鞘,金光閃閃,氣勢逼人。

“這是什麼劍?”嬴政目不轉睛地看著金色寶劍。

“這把劍,名曰軒轅。”荊良也盯著寶劍,有些呆滯地說道。

“什……麼?”嬴政大驚失色,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這便是傳說中的軒轅劍。”相比於嬴政,李斯顯然淡定的多。

“軒轅劍……”嬴政自言自語道,“傳說中,黃帝的佩劍,帝王的象徵……”

“不錯。”李斯說道,“王上不是知道‘我器’了嗎,傳說黃帝在尋得了‘我器’之後,最大的收穫不是製造殺傷力極強的武器,而是鍛造技藝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於是,黃帝便四處蒐集原料,終於打造了一把絕世之劍,便是眼前這把軒轅劍。”

嬴政略微點頭,但目光還是沒有離開軒轅劍:“後來的傳說,世人皆知。之後,大禹得到了此劍,一統華夏,建立了夏,幾百年後,湯又得到了此劍,建立了商。”

“事情的大概確是如此,只不過,有幾個要點,世人搞錯了。”李斯說道,“幾位帝君得到此劍,乃是贈與,而非偶得或者搶掠。而正因為他們是天承者,才有資格得到此劍,然後一統華夏。並非是藉助此劍的神力,一統華夏。”

“先生是說,此劍也是天承之物?”嬴政終於將目光移開,看向李斯。

“正是。”李斯說道,“這便是周武王留於王上的天承之物,只有改朝換代的救世帝王,才有資格擁有。”

原來這才是軒轅劍的真正功能。

“傳說商湯在得到軒轅劍後,此劍便不知所蹤。”嬴政說道,“現在看來,是商湯留給了周武王,但周武王並未聲張而已。”

李斯點頭說道:“王上猜的沒錯,確是如此。”

“那既然周武王都不曾聲張。”嬴政停頓了一下說道,“寡人也沒有理由宣揚出去。”

說完,嬴政又端詳了一下,然後將軒轅劍用布袋包了起來,小心地放在另一個布袋中。

嬴政感覺,這軒轅劍,才是這次的最大收穫,不由得心中暢意。

“先生,那幾個兵俑怎麼辦?”嬴政收回了思緒,問道。

“最好不要讓外面的兵士來搬運。”李斯說道,“還是交給草民與荊良想辦法,將其運回城中吧。”

嬴政點點頭,沒再多問什麼,但心中卻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火把已經燃的差不多了,四處看了一下之後,確定沒有遺漏什麼之後,嬴政抬腳走出了密室。

李斯與荊良跟著出了密室,原路返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百家爭鳴:這個鉅子有點猛

修行的魚

古代:我和贅婿兄長互換身份

酒白

回到過去做財閥

小魚的命運

匪殿下

壹兩二鍋頭

烽火素瓷情

沉璧影

寒門仕子

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