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勝三郎(二),乾隆四十八年,一萬隻熊貓,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新看了一眼坐在一旁低頭吃粥的勝三郎,轉身低頭對利吉耳語了幾句,才對眾人說道:“都起來吧。”

眾人這才起身,繼續喝粥。

利吉這時候站了出來,對眾人道:“你們這些傢伙,都是餓了很長時間的……”他停頓了一下,貌似回憶著什麼:“對,營養不良,大人就是這麼說的。所以大人讓你們這幾天先喝粥來讓肚子適應一下,過兩天還有飯糰吃。”

眾人一聽立刻興奮了,包括萬造在內的許多人開始回憶上一次吃大米飯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光是煮粥都用精米,看來大米飯也差不到哪去。”

勝三郎心裡想著,連他自己也是一樣,平日裡吃的都是玄米,也就是糙米飯。至於精米,那是大商人和將軍才能吃到的吧。

這年代武士吃的雖說比普通人好,但也就那麼回事。比如石高54萬的熊本藩主細川重賢在其所著的《肥後侯訓誡書》中就寫道:

“三餐之外,可時時稍進點心,以為養氣。切不可吃酒。三餐湯菜,如膳所役人所備,朝夕食素,一湯一菜,午間可用魚等,亦不過一湯二菜。”

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平日吃飯也不過兩菜一湯,而且還滴酒不沾。

這年月,有糙米飯配個煮豆腐外加一條小魚,再來個味噌醬湯,那就是大餐了。

這時只見利吉向自己走了過來,勝三郎放下了粥碗,看著他。

利吉走到勝三郎身前,蹲了下來,對勝三郎問道:“聽你口音,不是陸奧的人啊。從哪來的?”

“在下是近江人。”

利吉瞪大了眼睛看著勝三郎,繼續問道:“近江?近江的武士跑到我們弘前來做什麼?”

“我,我想來這裡幫忙救災的……”勝三郎有點不好意思。一片好心打算來幫忙,結果自己差點被餓死,還讓災民給救了。有點丟面子啊。

“武士老爺們只顧著自己,哪有閒心管我們這些窮人!”一旁的萬造忿忿不平的說道。旁邊的七八個農名聽了這話,也十分贊同,紛紛大罵起不管領民死活的津輕家。

而勝三郎只能默然不語。

話說自德川幕府開幕以來,為了對抗“切支丹”(天主教)的傳入,一直實行鎖國政策,對外貿易寥寥無幾。

所以即便是再努力發展城市,在經濟閉關自守的內迴圈條件下,能夠起到的效果也不怎麼樣。因此,支撐著幕府每年財政運轉的收入大頭還是來自田賦,也就是由農村收上來的年貢。

大阪和江戶這幾個大城市的繁華,則是建立在廣大農村的血汗奉獻之上。

被掠奪、被忽視的鄉村,加上絲毫不見輕鬆的年貢,在浮華而虛幻的盛世之下,農民們逐漸被徹底掏空,以至於這些農民無論怎麼拼死拼活的在田間地頭努力,他們也很難攢下哪怕是最基本的積蓄。一旦饑荒到來,這些農民便立刻陷入了絕境。而來自幕府的漠視,也讓饑民們得不到任何的救濟。

利吉和萬造這些饑民們,平日裡遭受著嚴重的剝削和壓榨,且因為饑荒來臨時得不到救濟而憤怒,但他們也僅僅只是看到了自己和所在的村子的情況。由於遇到了趙新的救助,他們沒有再繼續向江戶的方向流動,所以更嚴重的景象他們還沒有看到。

後世被稱為島國朱子學問家的杉田玄白在其著作《後見草》中,詳細的描述了他的所見所聞:“東北一帶的南部、輕津等地災情尤為嚴重,每日都有大量的災民棄業逃荒而去,而且猶如雨後的蘑菇一般,一片片的從農村冒了出來。然而,更殘酷的是,逃荒到他鄉也沒有餘糧救濟災民。每日皆有一千到兩千人被餓死在街頭,之後又被棄於溝壑之中。”

是的,如果趙新再往南走,到了陸前、仙台一帶的話,就會在路上看到大片倒斃在街頭巷尾的逃難農民。

講述了自己的情況後,勝三郎向利吉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你的這位大人是哪家的貴人?”

“到時你自然會知道的。我們這位大人,那是天神一般的人物啊。”利吉小心的回頭看了一眼趙新,面帶驕傲的讚歎著。

勝三郎走過來的時候,趙新還在想事情,沒有注意到有人走近。幾天過去了,這一路的所見所聞,讓他十分感慨。沒想到古代的饑民居然是這個模樣。打個比喻的話,就像是一群群的殭屍。

就說他救助的這三十多人,骨瘦如柴就不說了,除了那個剛救下的勝三郎穿了身舊棉衣,其他人都是一身破麻衣;好一點的還穿個草鞋,大部分人連鞋都沒有,全光著腳。

趙新正在琢磨是不是再回去一趟。他覺得糧食數量還夠,衣服、鞋、鋪蓋都得買一些,不然這些人活不過這個冬天。

話說趙新現在總有一種打遊戲的感覺,眼前這些陌生人似乎都是遊戲裡的NPC;除了利吉夫妻,其他人的生死其實他不太在意。

不過,趙新的心裡總會冒出一個聲音,這樣做不對、救人一命勝造......

另外,讓他最犯難的一個事,就是這些人以後怎麼安置?

巖木山是重災區,往北就是海邊的青森;往南?現在所有的災民都往仙台、江戶跑,可以說,往南這一條路上,全是災民。

如果召集一幫人去隔壁帶清搞三搞四的搞一搞……?

還是算了,除了錢要啥沒啥,暫時搞不動。

自一六四一年以後,島國的對外貿易港口只剩長崎一個了。幕府之所以這麼做,主要目的就是禁止島國人離開島國。

從陸奧走到長崎?天啊!還是算了吧。

到底怎麼辦?現在整個兒一越幫越忙,乾脆給這些人留下幾千斤糧食,自己開溜吧……

趙新正開始歪樓發散著思路,耳邊卻有人大聲道:“非常感謝。若無大人您的搭救,我現在也是個死人了。”

“啊。”被打斷思路的趙新嚇了一跳。他一看,正是被救的勝三郎正跪伏在面前表示感謝。於是他連忙扶起勝三郎,道:“不必在意。這樣的年景,誰都不易。”

勝三郎覺得趙新的口音很怪。利吉曾對他說趙新是個貴人,他覺得不像。趙新的腔調很像江戶口音,但又不完全是。

於是他鼓起勇氣,斟酌的問道:“閣下的穿著很不尋常,我遊歷關東之地,從未見過閣下這樣的髮飾和衣衫樣式。”

“哦,你說這個……”趙新摸了摸腦袋,還是毛寸式樣的短髮。再看看對面的勝三郎,哦,人家是月代頭,據說島國男子成年後都要剃成這樣。

“我的確不是此地人士,只是聽說火山爆發,災荒嚴重,所以過來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不容對方多問,趙新話鋒一轉,問道:“聽說你是近江的武士,怎麼會來這裡呢?”

勝三郎很不好意思,本想著來這裡幫人卻什麼也沒幫上,差點把自己搭進去,結果還被災民給救濟了。自己的這次外出歷練修行看來很失敗啊,勝三郎不禁有些灰心。

於是又是一通噼裡啪啦的講述,趙新也瞭解了勝三郎的情況,他覺得勝三郎這人心地不壞,難得還能想到來幫助災民。

不如把這些人甩給勝三郎吧?

趙新想到這裡便道:“你看現在天氣也很冷了,雖說吃的還夠,可後面再有收留下來的新人,我目前這點糧食還是不太夠的;況且你看他們都衣衫襤褸,連雙鞋都沒有,這會凍出病的。”

“是啊。”勝三郎也是十分感慨。“那麼我能協助您做些什麼?”

趙新道:“你先跟大家熟悉幾天,瞭解一下情況。然後我要再去運一些糧食、衣服、鞋子來。唔……我大概要離開五,十幾天吧,你就幫我管理一下這些人。”

勝三郎低頭想了想,他覺得只要糧食夠吃就問題不大,很爽快的答應了趙新的請求。

幾天之後,趙新這支難民隊伍已經擴大到了三百人。

他們這群人並沒有停留在原地或再是向南走,而是轉頭一路向北,來到了青森町附近的樹林中。

趙新分別向利吉和勝三郎交待完事情,並將之前採購的糧食交由利吉和勝三郎管理。

等把把事情都交待完畢,趙新便轉身向密林深處走去。心說拜拜吧您哪!

等走了差不多三百多米遠,他便找了一顆大樹,左右四下檢視了半晌,隨即掏出玉佩,一轉眼人已消失不見。

而不遠處,趴在灌木叢中偷看的勝三郎已經是目瞪口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

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煌未央

[西遊]農業大學生和她的畢業論文

花菇一朵

香如故

慕如初

一生遺憾終

蘇沁年

北宋詭事錄

金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