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力壓群雄,回到過去當學閥,蟄雷,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回中華職業教育社,其實並不像程諾一開始想的那樣,只是為了培育產業工人,興辦實業而設立。
文化人是少,很珍貴,可就業機會它也不多,好不容易吃上公家飯也得拖半年以上的工資。
強如庚子賠款辦學的青華學校,校長周寄梅為了指導學生就業,專門發起職業演講活動,聘請專家進校講演職業問題,如王正延的「職業教育」、伍朝樞的「法政」、董顯光的「新文學」等,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就業而設立,就差弄個「三方協議」。
甚至為了進一步指導就業,青華學校的教務長直接率領學生赴美考察,專門收集各種職業指導材料,為此還特意徵求學生意見後彙編成刊物,到後面直接成立就業指導委員會,幫助學生就業。
老大哥們都過得緊巴巴,其他地方上的院校更不用提了,何況家家都開設有法學專業,以當時這個環境,談法治根本就是個笑話。
所以即便青華學校前身是「遊美學務處」,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前往美國深造,亦有造就「領袖人才」的目標,總得有人留下提前吃上國內這鍋飯,此次成立中華職業教育社他們的校長周寄梅也前來參與。
望向參會的眾人,周寄梅不急不緩:「以我們青華學校為例,派出的留學生中有百分之八十將專修工業技術、農學、機械工程、採礦、物理及化學、鐵路工程、建築、銀行、鐵路管理以及類似學科,另外百分之二十將專修法律及政治學。」
「據我們學校內部調查,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職業與留學期間所學專業存在嚴重的錯位現象,工程與醫科情況尚好,可在農科、工程等方面,很少有學生選此就業。」
作為主事人,黃岩培快速記錄著筆記:「周校長提出的問題很有代表性,我相信對於其他學校而言,這也是共性困難,諸賢又有沒有解決辦法?」
蔡遠裴站起身,抬手微笑道:「我看青華學校的「高四演講」就挺不錯的,讓學生們加深對社會需求的理解,不用盲從社會潮流選擇熱門專業,這種系統的輔導與幫助值得推廣。」
按照青華學校的學制,分為中等、高等兩科,學生在校學習八年:中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因為就業演講只針對高四學生,所以被戲稱為「高四演講」。
周寄梅可不光是說說罷了,私下裡已經做了不少,幫助很多學生選擇了正確的專業。
比如國學大師吳雨僧最初打算學路礦等實學,後來又想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新聞出版,他的繼父認為英文容易就業推崇英文專業,還是周寄梅瞭解學生,看出了他的文學天賦,便推薦了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如此為我國紅學研究發展保留了一個重要人才。
此外還有被稱為中國現代兒童教育之父的陳鶴琴也是在他的指導下,從醫學改為了教育學。而這還只是眾多學生的縮影。
對於青華學校的這位周寄梅校長,程諾是相當尊敬的,青華也是在他任上著手由「遊美學務處」改建為國立大學,所以在其觀點上進一步延伸:
「兩位校長的觀點我深表贊同,以時勢之所需,擇定一科,以專其業,達到學以致用、造福人群的目標。所以我的意見是建議我們同時成立職業指導部,調查當地所需職業與學校學生情況,安排人手給予畢業生講演,幫助他們進行擇業就業。」
「對於滬市範圍之外的地區,我們不妨在《國民》雜誌大眾副刊上設立「教育與人生」欄目,刊登職業指導專號,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外面的資訊。」
這裡倒不是說程諾故意起了私心,而是《國民》雜誌大眾副刊就是更為合適。名氣比他大的,學術沒他強;學術比他強的,規模又比他小。
真要是能借助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力量,那雜誌將很
快鋪滿大半個國家,科普效果勢必要更好。
下面的人聽到後交頭接耳,一時間場面有些混亂。
原本有部分人是比較反對的,看站起來的是個黃口小兒,那肯定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肯定又是些空話廢話。
不過等聽完竟覺得有些道理,左右打聽之下原來是近半年學術界風頭正盛的程教授,立馬態度就轉變了,這就叫做名人效應。
臺下的張蹇清了清嗓子,站出來捧場:「我們職業教育社在一般人眼裡,肯定都希望用來介紹職業,可實際上我們肚子裡明白辦不了這種事,想從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唯有程教授的建議,成立專門之就業指導委員會。」
陳家庚也站起來附和道:「倘若將來我們辦了職業學校,別的學校的學生來唸書,憑怎樣的辦法替他們分科?用怎樣的辦法教導他們養成他們職業界的種種資格?學成以後更有怎樣的辦法使他們走上一條相當的出路?仔細想想這個職業指導,簡直是職業教育的先決問題了。」
有這幾個人帶頭,下面的人也跟著各抒己見,不過總體思想只有一個,那就是贊同籌辦職業指導委員會,組建下屬職業指導部,《國民》雜誌也抓住這個機會,成為這個國家級社團的社刊,地位上再上一步。
作為科學院的下屬雜誌,無形之中也幫助他提高了話語權。
有了這麼一個好的開頭,下面的會議就順暢多了,大佬們各抒己見。
有人將心中所惑講了出來:「職業教育乃東方詞典向未記載之物,部分民眾對其多存疑竇與偏見,認為職業教育單純教人吃飯本領,並無它用,甚至有「飯桶教育」、「奴隸教育」、「作孽教育」的汙名,不知道在座的諸位有何看法?」
黃炎培朝眾人看了看,沉聲道:「正因如此,我們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目的是為個人謀生之預備,為社會服務之預備,也為世界及國家增進生產能力之預備,以祛除坊間僅視職業教育為一種狹義的生活教育之疑惑。」
商務印書館的張元集贊同道:「所謂職業是人類在共同生活下一種確定的互助行為,因此職業教育只不過是用
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個性,獲得生活的供給和樂趣,同時盡其對群之義務。」
蔣夢林總結道:「教育為方法,職業為問題……故職業教育無他,提出職業上種種問題而以教育為解決之方法而
已。」
大家前來肯定都不是來砸場子的,對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前景也都很看好,所說的基本上都是贊同之語。
等到眾人都發言的差不多了,程諾則適時站出來潑冷水,以後人的視角將問題指了出來。
「學生出路單靠教育界是解決不了的,更重要的是要靠產業界來幫忙,具體到課程方面,設定什麼科,定製什麼課程,用什麼教材,也要問問產業界的意見,就算是單純培養學生也要看他們的需求,教員也要從產業界挖掘。按照工作分析法研製職業課程,以社會職業的需要為依據。」
「總而言之就是職業教育雖好,但不能太想當然,要跳脫傳統教育的圈子,從學校走到社會。」
就當然的壬子癸丑學制而言,是非常不適合職業教育的。雖然將教育劃分為初中高三個層次,但其中的實業教育包含初等和中等兩個層次,高等層次的實業教育養成所被歸類為師範教育,彼此間聯絡度太低。
讀完這個階段的實用性教育就可以畢業了,沒有進一步深造的機會,而低一級的普通教育可以升入高一級的實業學校,各級實業學校之間沒有升學聯絡。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反而也是一種優點,在經濟欠發達的時期有助於在短時間獲得技術人才,嚴格區分受教育層次也有利於學生就業,比如
後世某段時間成績好的學生不去讀高中,選擇讀師專,畢業後即工作等。
看到大家都消化的差不多了,程諾進一步補充觀點。
「除此之外,大家也要看到我們崇尚升學的文化心理對職業教育的偏見,我國受傳統觀念影響,民眾對教育的態度依然熱衷於能為人上人的升學主義,僅限於中等階段的職業教育自然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
當然,這個問題現在也有,彼時更加嚴重罷了。
蔡遠裴作為推崇實用教育的首批人,深有感觸:「謬認讀書以外無學問,做官以外無實業,只知學校為士進的階梯,而不明瞭教育為人生的養料,渴望其子弟顯親揚名,榮宗耀祖做大官發大財,就是號稱現代化的人,也希望子弟學成問世可做公務人員,不肯輕易令其學做辛苦而不大賺錢的職業,或從事勞動生產工作。」
聽著這話,有人不禁低下了頭。
有人帶著倔強,詢問道:「依程教授所言,前者很好解決,後者問題該當如何?」
程諾笑著回覆道:「可以考慮將職業教育有一個完整的升學體系,畢業後給予文憑,給予平等的社會地位,因此發展職業教育需要改造社會心理。」
「最起碼,從我們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薪資遠高於當地公務員,對得起流下的汗水。」
後世德國藍領的傳說,不妨從民國開始試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