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百四十七章 相持,狼煙晚明,解衣唱大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百四十七章相持

轉眼小半年過去了。

孫杰早已全軍前出南部,與盤踞保寧府的張虎對峙上了。不過,除了還沒正式開戰時善勾機歪打正著的那場“柳邊驛大捷”以外,半年來除了個位數級別的斥候接觸戰,雙方並沒有發生什麼實際上的成規模戰鬥。

孫杰不是不想打,他是真的沒本錢打不起。南津關像一個虎視眈眈要擇人而噬的巨獸橫在當道,孫杰估計,若是強攻,怎麼也得付出三千五百左右的傷亡:輔兵死一千,重傷致殘兩千、戰兵連死帶殘一個營。這還僅僅是破關,後面還要頂著城頭火力強渡嘉陵江才能摸到保寧府的南牆!照這麼個打法,縱然把張虎擊潰趕出保寧,孫家軍也會大傷元氣,沒個五六年恢復不了——這年月,遍地狼煙,怎麼可能有五六年的時間養傷?所以,強攻的話,孫家兩百年的基業,可能就毀在自己手裡了!

所謂慈不掌兵,世襲將門的孫杰絕非捨不得死人。若是到了最後關頭,他可以毫不猶豫的像孫家祖先一樣以身殉國。連自己都可以馬革裹屍,沒什麼捨不得死人一說。但他不願意徒勞無功地白白犧牲部下——尤其是,他完全沒有發動攻擊的本錢。

最初制訂的計劃是,拿到足夠支援大軍行動的糧草與人力,再得到節制陝西兵馬的軍權,孫杰會做堂堂之陣,以本地丁壯為主、自己的輔兵隊為輔,強攻保寧——讓本地民壯承擔大部傷亡,自己的部隊就可以始終保持高昂的戰力,等把張虎趕出劍州後再根據陝兵的情形,能戰則堵,不堪戰則避,自己本部透過長途追襲戰將張虎打掉。這種攻擊方式的核心實質是用人命換糧食:正面硬剛,用幾天時間和幾千人命為代價,迅速奠定未來的勝利。

按照第二次修訂的計劃,如果有差不多的糧草民壯支援,孫杰會在南部縣留下一到兩個營堵住張虎南逃竄向鹽亭的去路,冒險把主力機動到蒼溪,甚至更遠的劍州,把張賊的糧草儲備搶到手,然後由北向南打。打的時候讓開嘉陵江主航道,留條路給張虎跑,這樣,張賊便不會做魚死網破的血拼,自己部隊的傷亡就可以始終保持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隨後就簡單了:各營輪流滾動,一路死死咬住的銜尾追擊,草木皆兵的張部潰兵勢必處處破綻,每一處破綻都被狠狠撕下一塊肉,幾百裡下來,這股流寇就會像陽光下的雪水,甚至不一定能撐過陝省的臨洮府便灰飛煙滅掉。這種打法的實質是用糧草消耗抵消人命的損失:大縱深、遠距離機動無疑會消耗掉大量糧草物資,但出其不意的攻擊會獲得很好的戰術效果。

然而事與願違,除了開始運來的那一半糧草,後面便再也沒有成規模的補給輸送了。至於民伕,更是不要想:糧草不夠,無法支援軍事行動,負糧的民伕除了幫忙吃飯便再沒其他用處。孫杰算過,按照3個民伕攜行物資可以支援一名戰兵半個月行動的標準*,手裡的糧食滿打滿算只能支撐機動到劍州城下,若是一擊不勝,就該輪到自己冒著被張賊南北夾攻的風險走投無路了。所以,前出到南部與善勾機匯合後便只能駐紮下來,戰兵們每日兩餐、輔兵一干一稀、千把川省民伕每日一餐,等待張虎露出破綻。

反觀張虎一方,要人有人要糧有糧,前方有險可峙,退路後顧無憂,既不會傻到跑出城跟孫杰打野戰,又沒必要攻擊除了一群戰兵啥財貨都沒有的南部,再加上第一次造反沒啥經驗不知道下一步該作何打算,故而也就跟孫杰耗上了。

川省的官員們也逐漸看明白了這個態勢:只要孫杰在,自己便無需擔心張賊進犯。水患後本身就不富裕,再加上蜀王隔三岔五的添亂,孫部糧草的供應便有一搭無一搭地懈怠下來,算算日子,催得緊時就湊上幾百石給孫杰發過去……

朝廷裡更熱鬧了,對孫杰頓兵不戰的指責逐漸多了起來。不過,大家也都知道:聖上對孫家的信任是無以復加的,而且,每隔十來天,孫杰的軍情便用四百里快馬報到京師(最快的標準是六百里,八百里加急只是個傳說,那樣的話,每一站的人和馬都會跑死的),參考川省官員們的報告,孫杰缺糧,難以展開軍事行動是客觀事實,所以一開始絕大部分言官除了嚷嚷幾句,也沒太過分。不過,日久生變,終於有人耐不住性子了。

戶科給事中喬南星(字尚白)給聖天子上了一道《十可慮》的摺子,表面上表達的是對川省戰事膠著的憂慮,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位喬大人矛頭指的還是孫杰在儲存實力:“……八可慮,夫將也,慨然奮勇,破釜沉舟,百二秦關可破、頓兵不進已逾半載,果缺糧否?試問半載耗糧幾何?九可慮,兵為將有,只知將命而不知有國、十可慮,國戰怯、私戰勇,其受兩百年天恩豈無羞慚無地之愧哉……”正途出身、專業找碴兒的喬大人筆鋒如刀,字字誅心,輕飄飄一句話就把孫杰此前的勝利說成“私戰”,若不是顧忌孫家根深葉茂在朝中頗多奧援,指不定還會罵出什麼難聽的話來。

其實,喬南星此舉也並非全然是譁眾取寵。喬大人有個同年好友蔣元標(字時瞻),幾個月前接替了俞朝智,時任陝西道監察御史。為了討蔣大人歡心,臨洮府曾給他組織過一場表演:一個壯漢手持大刀接連斬下三顆牛頭——這位威風凜凜的大將,便是蘭州中護衛指揮使盧光宇。盧將軍太符合蔣大人對武將的認知了:大字不識、力大無窮、滿臉橫肉、對自己還畢恭畢敬!聊到張虎,盧將軍輕蔑地一撇嘴:“倘是遇到某,能在某刀下走過三合,某便是狗子養的!”擲地有聲的樸實話語給蔣大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說的太好了!武將嘛,上陣殺敵才是唯一的正途,運籌帷幄那是咱們飽讀詩書的文官的事,輪得到你想那麼多麼?給本官衝就是了!兵嘛,死多少本大人拍著胸脯給你補多少……

本著為國求才的美好願望,蔣大人有意栽培盧光宇,所以跟京師的幾個好友說了自己的想法。經過一番認真的計劃分工,喬南星是負責帶頭開火的。

果然如大家所料,聖上還是為孫杰開脫,於是兵科給事中高世揚出場了:“臣素聞寧夏中護衛指揮使盧,忠勇無二,其人之勇不遜關張,在陝有‘百人敵’之譽。臣願保舉該使平逆,與孫帥共收南北夾擊之效!”

聽到有人才能幫孫杰夾擊張虎,聖天子斷沒有不準的道理。考慮到已經跟張虎糾纏了半年的孫杰的感受,聖上把言官們要求給盧光宇刻一方“平逆將軍印”的奏摺留中了。一個月以後,以工部侍郎修偉(字宏範)為帥、直殿監(給皇宮掃地做衛生的)內監安玉貴為監軍、寧夏中護衛指揮使盧光宇為將的平逆大軍便雄赳赳地從陝西向南進發了。

大明是一個補丁帝國:為了防止布政使按察使沆瀣一氣就打個巡按御史的補丁、為了防止他們扯皮再打個巡撫的補丁、為了杜絕幾個巡撫之間的互撕就打個經略的補丁、因為衛所兵不能戰就打個以民為兵的補丁、為了防止武將縱兵擾民畏敵怯戰,就打個臨時指派文臣領兵的補丁、為了防止文官霸道武將胡鬧或者兩個傢伙聯手貪汙軍費,就再打個太監做監軍的補丁……

這一路大軍威風凜凜,尤其是盧光宇,為了顯示勇武,每到一處繁華的所在,總是把上衣脫個精光,在馬上給大人們耍一陣花刀,把一眾州縣的文官們看得如痴如醉,紛紛揮毫賦詩為其一壯行色——好吧,其實大家都知道盧將軍是誰推薦的,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嘛,多表現些支援,未來自己這個雞蛋筐裡被蔣大人挑出的骨頭便會少些……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如果沒有本地文官在場組織的話,見到大軍的百姓們往往逃散一空,甚至南巴寨、著泥寨(今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陽湯寨等寨子如臨大敵般地緊閉了寨門,村民們執械上牆,防賊一樣防著自己的官軍,把盧將軍氣得怪叫連連,若不是有修大人攔著,早就在陝西境內大打出手了!也委實怨不得盧將軍生氣,這般百姓實在太過不知好歹:大軍平逆總要吃喝,對不對?拿了你些豬羊雞犬難道不是理當如此麼?大軍的物資總要有人運,抓幾個人抬一段又怎麼了?

常言道,兵貴神速。平逆大軍以日行十幾裡的平均速度,終於在三個多月以後接近了廣元,這時,孫杰已經把張虎趕出了保寧府。如此大功怎能讓孫杰獨得?盧大將軍二話不說便發動了對廣元的襲擊,從而留下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這是古代將領計算後勤保障的一種通行的演算法。輔兵與戰兵比例為1:1時,攜行物資單程極限為18天、2:1時為25天、3:1時為一個月。因為民伕自己也要吃飯,時間越久,負糧人吃掉的就越多,能夠揹負的總量固定,替戰兵攜帶的額外物資就越少。如果考慮到回程,則要減半、沒有現成的官道可走時也要減半、需要透過山林等艱苦地形時至少再次減半——密林中在不迷路的前提下,行軍速度可能每天僅僅兩三里而已。孫杰這還是把自己的輔兵當作半個負糧民伕計算後的結果。

【節日陪娃,停更幾天。讀友們節日快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荒年別人吃觀音土,他有空間做農場

阿樂的房子

神詭大明:靈能飛昇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棠九

綠腰兒銷骨海棠嬌

飛簷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