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六章 賈詡的助攻,我給玄德當主公,臊眉耷目,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賈詡當然不會以為劉儉是要殺了他。
他只是在瞬息之間就猜出了劉儉的用意。
「將軍的意思是,經過上一次的會戰,牛輔與賈某都被將軍生擒,賈某乃是聲名不顯之人,這天下除了董相國之外,並不會有人關心賈某的生死,或許連相國本人也不會特意關注,所以將軍打算偽造賈某已死?」
劉儉哈哈笑道:「不會很難的,畢竟你現在是用馬截的身份在我營中活著,我從現在開始會封閉你的訊息,至於前番大戰被生擒到我營中的西涼兵,我會放一部分人出去。」
「不過在放他們離開之前,我也會想辦法把你已經戰死,牛輔被我生擒的流言在他們當中散佈開來,讓他們帶著假的訊息返回董卓那裡。」
「我不敢說你的死訊會一直欺瞞住董卓,但只要咱們運籌得當,短時間內沒有人能夠識破,而這段時間,你就是馬截。」
賈詡細細的思慮良久之後,不急不緩的,點了點頭。
確實,按照劉儉的這個方法的確是可行的。
畢竟自己這個人平時在西涼軍中就不怎麼搶眼。
若說在西涼軍中,誰會對他賈詡有那麼一絲絲的關注,也不外乎就是董卓,牛輔,李傕等寥寥數人而已。
只要自己現在做到足夠低調,那麼以劉儉目前的實力,還有如今中原的混亂程度,董卓完全沒有時間去探尋他是真死還是假死。
這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最後賈詡又細細的思慮了一會兒。
「將軍的意思是,我若「死」了,則我兒在雒陽城中已無甚用處,若是安排合適的人舉薦他去往蜀中護送劉焉三子,則他便可以藉機離開雒陽,尋機回返涼州祖宅,然後再暗中將我家中親眷帶往河北。」
劉儉滿意地點了點頭。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不累呀。
不過,賈詡似乎還是有些不放心,他小心翼翼地問劉儉道:「只是,就算是詡「死」了,但又如何能讓董相國答應遣送劉焉的三個孩兒回返蜀中?而就算是相國答應了遣返,又如何能碰巧讓吾兒護送陪同他們去往蜀中?」
劉儉很是鄭重地道:「此事你儘管放心,我也不瞞你,雒陽之中,我有我的人脈,也有我的渠道,我說能將這趟公事落在你兒身上,那就一定可以落在他的身上。」
賈詡這個人非常的懂時務,該問的事情問,不該問的事情,多一句也不問。
既然劉儉如此肯定,那想來就是可以的。
畢竟就賈詡看來,劉儉並不是那種信口雌黃的人。
遙想劉儉當年前往雒陽,幾無人脈,短短几年,就在雒陽城中混的風起雲湧,上到劉宏袁基袁術,中到曹操陰修,下到越騎營一眾,劉儉在雒陽城中確實交到了大批的人脈。
而這些人脈之中,現在依舊有很多人在雒陽任職。
所以稍加分析就能夠知道,劉儉確實有能力推動這件事情。
賈詡言道:「將軍如此恩義,賈詡若不能諫言,恐有負將軍!」
「文和有何良言見教?」
「見教不敢,只是想幫將軍謀劃下一步的戰事,依照賈某對相國的瞭解,牛輔戰敗之後,相國此時必然心存猶豫,他心中想與將軍請和,但偏偏又落不下顏面,所以必然會再派能征慣戰之將來征伐將軍,只要將軍能夠打贏下一波的進攻!則相國必然會主動與將軍求和,到時候將軍便可佔據上風了。」
劉儉的臉色一寒:「我為袁兄報仇,與董卓勢不兩立,如何能和?」
賈詡本來對劉儉挺看好的,但此時劉儉居然這麼一幅面孔,賈詡心中開始暗自嘀咕:
這是裝的吧?
應該是裝的吧。
別,別裝了!裝大了就露了!差不多得了!
但面上,賈詡還是恭敬地道:「將軍與袁士紀手足情深,此事天下皆聞,將軍為袁士紀報仇,興兵討董,仁義之名已是遍佈天下,縱然袁士紀在天有靈,也必知曉欣慰了,只是袁士紀雖喪於相國之手,但實則是有人暗中使計!使袁士紀喪於相國之手,而這真兇,將軍心中也知道。」
劉儉並未作答。
賈詡也不多勸,又轉回話題道:「將軍善於用兵,定然已經知曉了,相國派遣何人來與將軍作戰吧?」
劉儉道:「斥候回報,董卓派遣胡軫為大都護,呂布和華雄為左右都督,三路兵馬已經離開南陽邊郡,正奔著此地前來,我現在心中憂愁,恐延津不足矣守,但若是往中原去,又該在哪處城池駐守呢?」
賈詡言道:「胡軫,呂布,華雄三人所率兵馬,大多皆為精銳騎兵,將軍若是要與其三人野戰,必敗無疑。」
賈詡這話雖然讓劉儉心中頗為不爽,但他也知道對方說的是事實。
己方的兵馬若是在平原之地與那三人的部隊野戰,必敗不說,搞不好都容易被衝殺的全軍覆沒。
所以,尋一堅城固守,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是,我應該去哪裡呢?」劉儉皺眉道。
賈詡言道:「中原城池之中,凡堅固城池,如今皆在一眾反董卓的牧守手中,似劉岱,張邈,橋瑁,鮑信等人,將軍可使兵與他們會和,然後借其城池而守,在藉機破胡軫呂布等輩。」
劉儉聽了這話,當時就表示反對。
「此些人皆與袁紹合謀討伐董卓,實乃禍亂天下之魁首,我誓不與此些人為伍!」
聽了劉儉的話,賈詡似是毫無反應。
看來,劉儉的反應似乎早就在賈詡的預料之內。
他慢悠悠地道:「既然將軍不願意與這些人合兵,那賈某就再為將軍推薦一個人。」
「誰?」
「將軍何不與陳王劉寵合兵?」
「陳王?」
賈詡點頭道:「陳王在黃巾之亂時,就開始糾集流民組建軍隊,打造軍械,特別是弩器,據聞陳王命陳國的工匠打造甚多,袁紹起兵之時,據聞此人也率領軍隊屯於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雖不知其意究竟乃是針對相國還一眾牧守,但毫無疑問,此人也有撥亂之心,不過此人終歸是漢室宗親,與將軍同出於劉氏血脈,你們二人合兵一處,正應時勢。」
劉儉恍然地拍了拍額頭,心中暗道:是啊!這麼一個重要的諸侯王,自己怎麼把他給忘記了?
「只是我與劉寵從未有過交集,此人心性如何,又是否可信,又是否真心扶漢,我全然不知。」
賈詡淡淡道:「當此時節,將軍休問陳王是否真心扶漢,只問其勢可也。」
劉儉疑惑地看向他。
「不論劉寵心性,如何,但只要將軍肯與他合兵,劉寵必然願意,這個天下,他拒絕誰都可以,但唯獨不能拒絕將軍。」
劉儉急忙道:「為何?」
「黃巾亂時,劉寵招募四方流民,與國相駱俊將流民整編成了兵馬,還打造器械,乘著亂世,勢力大增,但祖宗有制,諸侯王無治政治兵之權,封國內的諸事,皆委任於國相,但劉寵卻乘亂跟朝廷反著幹,不論他這麼做的理由為何,他都是違背了祖制,就憑他敢自成軍隊這件事,先帝殺他一百次都不過份,但也就在那個時候,將軍向先帝諫言,給天下諸侯王以開府之權,才使得劉寵之所行,由忤逆而變成了名正言順。」
「故而,將軍就是劉寵的恩人,甚至可以說是救命恩人,陳王若是還想要名聲,對將軍
之所請就不能置之不理。」
劉儉恍然地點了點頭。
雖然自己當年是為了整頓望族,而向天子諫言給諸侯王開府,但確實在無形中幫了劉寵一把,而且此事天下皆知,劉寵若是拒絕了自己,那才真是忘恩負義。
所以,不論劉寵想還是不想,他都必須接納自己。
「然後呢?我與劉寵合兵之後?又當如何看勢?」
賈詡語氣平靜地道:「劉寵雖然豪勇,但畢竟年邁,陳國地處中原,與袁氏相臨,陳國的精兵強將,早晚都會被袁氏兼併,與其等到袁氏兼併,倒不如由將軍先並之。」
「不可!」劉儉一聽這話,頓時怒了:「陳王乃我同宗,更是我叔伯輩!我焉能行此不義之事,此事斷斷不可!」
賈詡頗為無奈地看著劉儉,心中不免給自己畫了一個問號……
他現在這個樣子,應該是裝的吧?
天下難道真的有如此善良重義之人?
應該是裝的……
也好像不是……
到底是不是裝的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