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一劍蘊空安天人,萬法無咎,巡山校尉,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揮手自茲別,歸無咎的步履反而愈發輕快了。
道途中種種競爭,往往愈靠近終點,想要完成目標就愈困難。行百里半九十,大抵如此。
但世事無絕對。
譬如現在的歸無咎,步履愈發輕快,每往上數階、數十階,轉身回眸凝思一陣,便灑然拔劍,隨手解題。
如此再三往復。
阻路難關既破,歸無咎的後半段“天懸大道”之旅,反而走得容易了。
回首相望,歸無咎最近繪下的七道圖形,乍一看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三朵劍意之形。唯有道行高深之人仔細辨別,才能發現其中深藏的細微差異。
面對不同的問題,歸無咎竟是用同一種意象包打天下。
無它,這三劍是歸無咎現階段創造能力的頂點,道中圖畫既然是對自己實證經驗的總結和昇華,那麼只要選取合適的角度切入,總能落實到這三劍意上。
接下來的路,歸無咎已經一眼望穿。
決定接下來能夠走多遠的要素,一是看自己功行、才具是否足夠高明,二是看操持的“實證法門”尚有多大的進步空間。
這兩點,歸無咎有著充分的信心。
一路長驅到底,已成定局。
在前進之路上,歸無咎所繪三劍劍意,未必要做到完全比上一幅更出色,而是計其得而不計其失,只消有所心得、有所新得便可。遇到難以兩全之處,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同樣可以歸納於進步之中。
走走停停,驀然回首時,歸無咎已經走完了八十餘丈的高度。距離最後的頂點,只餘十餘丈。
只不過,軒轅懷之後,一連三四十丈旅程,尚未見到下一個先賢遺蹟。
九十丈高度。
當第四十五幅劍意圖案完成時,歸無咎身畔金光一閃,終於再度浮現出一行字跡:
“花下聽經清有味,水邊契道靜無聲。”
“越衡冷鏡霄。”
出現了。
越衡宗二祖、三祖、五祖在先前道途之中均已顯露形跡,唯餘四祖明道妙鴻天尊不見蹤影。歸無咎心中卻知,這一位必不可能屬於止步第九周匝道、卻晉階天尊的行列。暫時不見,定是還在前方。
儘管心中同樣以臻至斬分大道為目標,但歸無咎心中對於已經證得此位的先賢,總是有幾分尊重的。
不過唯有這位妙鴻天尊冷鏡霄,這兩日在歸無咎的心中,形象突然變得真實有趣起來。
說來話長。
紅雲小會相聚之初,原陸宗林雙雙對於旁人的心思極為靈敏,已讓歸無咎暗暗稱奇;而秘境之中一番交易、取得玄種之後,林雙雙氣息變化,歡欣之餘突然變強,歸無咎心中已猜出七八分。
而最終和“元元”戰後,離開枕道碑時,和林雙雙突如其來的一式交手,以及她的臨別之言,則讓歸無咎徹底確認。
林雙雙,乃是和妙鴻天尊冷鏡霄同一種資質。
九竅玲瓏卻又天真爛漫,“拈花易,落葉傷情”,一身功行隨著情緒的起伏飄忽不定。
想到越衡宗內排位供奉、無數弟子頂禮膜拜的越衡四祖,當年登上天懸大道時乃是如林雙雙現在的小娃娃形象,不免讓人生出一種兼具幻滅、荒誕、溫暖、真實、有趣的感覺。
大道不枯,大道不孤。
不過歸無咎有一點未曾忽略。妙鴻天尊既然在天懸大道中走的如此之遠,卻並未聽說她駐世時,曾經將《通靈顯化真形圖》的完道之途大大推進。
難道天資高絕如此,也不敢說定能做到?又或者,如同自己走上“天人立地根”的道途,妙鴻天尊將她的創造力用在了別的法門中,此時尚不為外人所知?
......
別過妙鴻天尊遺蹟,歸無咎抬頭一望,此時距離山巔不過十丈。
而現在他左手邊的這副圖畫,卻是和先前那幅狴犴一般,甚為龐大,高不下五丈。換言之,再往上走,直接便可到達九十五丈的高度。
其上尚有人何人?
歸無咎滿懷期待,快步上前。
凝聚精神,仔細往這一幅“仙人對弈圖”凝望半晌,稍作構思,依舊繪成一幅,第四十六道《三劍意圖》。
圖畫成形,果然未教歸無咎失望。非但又有所出,而且眼前這一行金光燦然的字跡又別開生面,為先前四十餘人留字所未及。
“紅塵為衾醉相擁,與子偕歸大道中。”
這一行字跡一看去,有兩處特色極為顯眼。
其一這字跡比先前所見大了許多,每一字幾乎足有一尺見方;其二這一行字前半句和後半句,筆跡截然不同。
前半句如棉如絲,極盡柔魅;後半句卻剛正不二,鋒芒畢露。
再一看落款:“藏象嚴侗暉、穆子衿。”
竟是二人同入天懸大道,同題一偈;一人題上半句,一人題下半句。這一偈情意綿綿,道中見情,兩人的關係可想而知,正是一對資質高絕、風華絕代的道侶。
歸無咎立刻想起來,這兩人不是別人,正是以“有情法”寄枯心劫,八萬年前雙雙成就天尊,藏象宗歷史上除了開派祖師以外最重要的人物。
原本藏象宗在九宗之中排名靠後,正是在二人手中,將道法一舉推進到距離完道尚餘最後一步的境地,坐穩九宗三甲之位。
不過二人之子也同樣成就天尊。但歸無咎回想先前所見之偈,並未想起藏象宗有哪一位以嚴為姓。
稍稍感慨,再拾級而上。
九十七丈,九十八丈。再解兩題,不過卻並未有留字顯現。
再往上去,歸無咎一怔。
此刻他站立之處,已經是百丈盡頭。可是歸無咎的左手邊的石卷中,卻空空蕩蕩,一無所有。
歸無咎一蹙眉。
剛剛在藏象宗道侶字跡顯形時,他停頓下來略微觀望一番。抬頭可見,隱隱約約尚有三幅圖案。
剛才自己依次解決了兩幅,最後一幅卻突然不知所終。
消失了?還是,題目本身就是無題?
歸無咎恍然明悟,以無題為題,那該是匯通萬有,無所不包之意,將先前所有提出的問題混同為一,一歸於無。
紅雲小會之旅,這是最後一步了吧?
歸無咎放下心中枷鎖,坦然以待。以自己走到這一步的資質,相信無論這最後一步能否完成,自己在完道立法之上的能力、潛力,都不可動搖。
既然如此,以平常心為之便可。成之我幸,失之我命。
放開神意,涵詠精神。
半刻鐘後,思慮既詳,歸無咎自忖已有把握。
取出更加沉著有力的“山河萬里”,一筆一劃,簡單勾勒起來。
先前所作《三劍意圖》,恰好有四十九幅。
而現在的這一幅,卻是與前四十九幅完全不同。
前四十九圖中的優長、發明,須得於此圖中盡數展現;而前四十九圖中的缺憾、不足,卻須件件避過。沉浸其中,看似不過短短數筆,卻不知用了多久。
山巔之上,不見日月。歸無咎只覺得作成一圖,天光忽明忽暗,變幻了三次。
終於,最後一筆落在劍柄。圓滿,成形。
第五十幅《劍意圖》,成。
可是歸無咎卻並沒有大功告成的喜悅,反而覺得心裡空落落的,更有一種捉摸不定的奇怪感覺。似乎連他這個作者,也無法判定這一幅圖是成功,還是失敗。
若說失敗,歸無咎自忖並無疏失;但若說是成功,卻又覺得少了些什麼。
正在歸無咎為之傷神時,空中似有一道異光閃爍,這幅《劍意圖》神韻之豐滿,似乎充盈了幾分。
歸無咎一愕,此刻圖畫已成,“山河萬里”早已歸於鞘中。不知為何竟能生出這樣一道感應。
又是幾息過去,《劍意圖》之中氣息愈來愈盛!
歸無咎猛然抬頭,才發現天懸大道底部,從自己的第一幅畫“水中葫”開始,全部的創作一件件的消失了!
很快,最後一幅具象圖畫雨水圖也消失了。
緊接著,第一幅劍意圖消失了。
第二幅,第三幅.......
而山巔處的這最後一幅圖畫,卻愈來愈飽滿,愈來愈傳神!
十幾個呼吸之後,前四十九幅劍意圖盡數消失,歸無咎心中一顫!所有三劍意中的得失,偏正,未能盡數歸於一爐者,俱被碾成粉末,化作最後一幅圖畫的養料。
成了!
較枕道碑時成就的“巧劍”、“拙劍”、“幻劍”三劍精純不止一籌的三道神通,圓滿無礙,徹底成形。
這三根小劍徹底“活”了過來,化作三道劍氣,騰地鑽入歸無咎掌心之中。
原本“作答”的石壁上,再度變得空空蕩蕩。一左一右,問題是無,答案也是無。
同時,歸無咎的身畔,浮現出兩行字跡。
一行通體純金,飄逸與凝重,兩種相反相合的氣質融合為一:
“百尺竿頭進一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署名“原陸洪初玄。”
這個名字出現在這個位置,歸無咎早已料到。辰陽劍山的完道是上天所授,而真正以人力達成完道的,唯有原陸宗一家。
原陸三祖洪初玄,將原陸宗至高傳承,九塊“一陽真定玄碑”盡數斬成兩截之人。
一劍斷九碑。
九塊殘碑,反而是真正的圓滿。
真正令歸無咎始料未及的是,除了木璃與軒轅懷之外,此時又出現了第三個“白字。”
而且,是出現在天懸大道的最高處。
“一世流年石中火,兩生如夢寂寞心。”
這十四個字,秀中見骨,剛中見柔。論語意,不似修道中人一語道斷,卻像是深閨女子的傷春悲秋之詞。
署名,阮文琴。
阮文琴?
字跡既然清晰存在,很顯然,這人乃是和歸無咎同一輩的絕頂天才。可是最近數次小會未聞其名不說,這姓名之前,竟沒有署宗門之名。
此時,許多思緒,突然被打斷。
那三道劍意入體之後,歸無咎一時氣湧如潮。恍然如悟,是到了留名離開的時刻。
在洪初玄、阮文琴旁邊的空白處,歸無咎駢指作劍,筆走龍蛇:
“一劍蘊空安天人,萬法無咎立地根。”
略一思索,又題名其後:
“歸無咎。”
同樣未署宗門之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