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私鹽開中法,大明求生記,拉拉袖,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章子俊的想法還是要搞私鹽,繞過官府加入到各地幫派、造反農民軍走私的行列中,大量收購餘鹽,再利用自己官府身份,去掉中間環節,從鹽場直接運往桂林可省掉一大半的鹽價,目前的鹽價高昂主要是最後環節出了問題,把原本只有二分銀的鹽價一路加價,首先是被鹽場司令員,從七品,司丞一員,從八品,管勾一員,從九品這些官府提高二兩銀,這些鹽銀除了抽取一成餘下上交到巡鹽官員手中,除了朝廷規定的稅外,還有“鹽勾、鹽商、鹽牙、當地大戶提升到了一斤鹽三錢銀,這還不算,廣西的情況又跟別地不同,除了交通不便翻山越嶺的高昂運輸因數外,還有靖江王府的壟斷後,直接把鹽弄到老百姓吃不起的地步。如果自己去搞一個鹽場弄的大一點,把析鹽結晶區的鹽田增多,產鹽量還會提高不少,成本會更加降低。
私鹽,即相對官鹽而言,違反官府禁令私自生產販售的食鹽稱為私鹽。自唐起鹽利所得已居全國賦稅之半,北宋時期,鹽利佔全國賦稅的三分之二,到了元朝,“國家經費,鹽利居十之八,而兩淮鹽獨當天下之半”。直至如今,朝廷官府的財政收入“其半取給於鹽”,往後對鹽利會越加依賴。食鹽專賣的弊端之一便是官鹽不僅估價高,而且質量低劣。同官鹽相比,私鹽則物美價廉,如從嶺南販至江西的私鹽“純白不雜,而賣錢二十”,民眾更歡迎此類私鹽,造成官鹽滯銷,於是官府便以政令強賣於民,為了防止私鹽。朝廷《戶律》規定“犯私鹽者,不論多少,杖一百,徒三年”,另外還規定“有軍器者”、“拒捕者”等加重情節。《律例》針對貧民為生計所迫販賣私鹽的情況有特別規定,“若貧難軍民,將私鹽肩挑揹負,易米度日者,不必禁捕”,如允許年齡在六十以上,十五以下的老幼,或殘疾、婦女等在註冊之後,每日赴場買鹽四十斤挑賣。但不乏有地方官吏貪圖緝私政績,將此類貧難軍民當作販私查禁,甚至加以刑訊逼供而致人死亡的事件發生。
目前沿海的鹽場已經採用鹽池的方式,宋元時期海鹽才出現了“曬曝成鹽”的曬鹽方法。當前海鹽的生產,曬鹽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推廣,到永樂年間,開始廢鍋灶、建鹽田,改蒸煮為日曬。所以海鹽的產鹽量大輻度提高,而鹽價卻沒有降下來,反而越來越高。
廣東陽江鹽場是有許許多多大小鹽場組成,其中雙恩場為最,灶戶一千二百七十三戶,灶丁二千七百七十三丁……鹹水場灶戶一百八十九戶,灶丁三百三十七丁。雙恩鹽場共二十一廒,分佈在陽江沿海各地,章子俊作為朝廷都察院的大臣,又有手握鹽場開採權,自然聯絡上了總督都御史秦紘,雙方進入了“深入交流”,原本運往梧州的陽江餘鹽全部改運到桂林大圩,談判的結果每引抽銀一錢,數量不限,把現在的沙扒鹽場經營權買斷,所產每引鹽抽取三分銀給廣東以助軍資,一錢為朝廷稅收,由大圩鹽道衙門收取。這樣的話,一引鹽的成本不到三錢銀,加上運輸搬運,人工管理到達大圩也不到六錢銀,從大圩分銷到整個廣西最偏遠的地方,鹽商再加一倍的話,按一引鹽二百斤計,每斤鹽只不過六個銅錢。如果在桂林周圍的話,每斤鹽就是四個銅錢,價格降下來也不是什麼好事,如果鹽商、大戶、靖江王府還是囤積壟斷,把這樣低價的鹽銷往到湖南、江西、貴州怎麼辦?這就要開具一個鹽引“憑證”,首先要把鹽商固定化,一個鹽商指定一個銷往地,從大圩鹽道衙門交鹽錢後會出具一張鹽引“憑證”,這張“憑證”上寫明瞭此鹽銷往縣、鎮一級所在地,不得銷往別處,如果鹽商第二次前來就要出具上一次銷往當地官府的憑證,證明上一批鹽已在當地銷售,接下去可購買下一批。如果發現沒有當地官府出具的回執,就取消了這個鹽商的經營權。
章子俊很明白這樣做漏洞百出,就像當年的開中法,如果不這樣做又無其它之法,起碼有一個約束,有一個條款可依。如果鹽商不透過大圩鹽道衙門,收購鄰縣大量的低價鹽,販運到邊遠之地,章子俊也沒有辦法。除了把控廣西各地要隘外,最關鍵還是需要大量的供貨。當幾千引鹽、幾萬引鹽,甚至幾十萬引鹽集中在一地銷售,鹽不能當飯吃,除了鹽商外,一般的百姓也不會囤積。
目前的沙扒鹽場有灶戶六十,灶丁二百零六丁,為了多產鹽,章子俊決定擴大鹽田,招收更多的灶戶,建更多的鹽田,首先是準備曬鹽的場地。
建灘都在平坦的沿海荒灘上,按一定的灘池數建造。池埂一般高約半尺,建成一個個方形池,面積從上到下每個方池邊長一般為8步(每步五尺),灘池由上而下逐個挖低,落差一般為3寸,上下池之間開有池門,用以向下流水。底池下築坨臺,俗稱鹽坨,以備儲鹽。灘池周圍挖二面或三面大溝,俗稱鹽溝,以備納潮儲水。向海一面的溝堤,開一水門,設閘以備啟閉。其外再開一“潮溝”,直通於海,用以引潮入溝,備鹽溝納潮用。
鹽灘建成後,還要整灘。將池內泥土挖松,晾乾,再放入海水泡稀,鹽工赤腳在池內將池踩勻,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後將池內海水排出晾乾,用光礅(石制,粗大圓柱形石頭)壓實壓平。
最重要是建結晶析鹽池,當地人採用一些牡蠣、海螺、蛤殼燒碎,磨成粉末狀跟一些細沙泥混合後鋪在池底壓實,等晾乾後成為天然水泥地了,這樣做是在起鹽時不會帶起池底泥沙。充當了水泥的效果。
灘池周圍的大鹽溝挖成後,漲潮時即可開水閘納潮,抓住最高潮位,將潮納滿。
納潮後,用盛水的工具或水車(木製提水工具,鹽灘用水車多以風力和足踏為動力)汲取溝內海水灌入高滷臺(最高圈)內;次日將高滷臺內海水放入二滷臺,再將高滷臺汲滿海水;第三日,將二滷臺內海水放入三滷臺,高滷臺內海水放入二滷臺,再將高滷臺汲滿海水。逐日依此類推,利用日光蒸發水分,提高滷水濃度。為了能更多析出鹽份細分化制滷田,把原本的三級滷臺,分為五級,根據自然蒸發條件,滷水以跑到池底既能飽和,又能足用為宜,謂之定量跑水,又名“卡頭”。
滷水達到一定濃度,即可結晶成鹽。結晶前要將飽和滷水放入結晶析鹽池,當日即可飄花結晶,數日後撈鹽歸坨。在結晶池中還要放置一條跟池子一樣寬的繩子,然後讓人每隔半個小時拉著繩子掃遍池子才行。這樣製出來的就是粗鹽了。
從鹽場運出來的就是粗鹽,用船經西江、潯江、桂江到達大圩,再從大圩特地為沙扒鹽場修的鹽運碼頭上岸進入精鹽加工廠,當然了這些粗鹽不加工也能食用,就是味道有點苦澀,章子俊費心費思投入了那麼多,可不是真的為大明做好事,早就想好了把鹽分成幾個等級,海鹽提純加工比較簡單,只要去掉一些泥沙及海水中的含鈣鎂離子,硫酸根,溴等等,先把粗鹽倒入大鹽池,用淡水稀釋攪拌成濃鹽水後,放入一定量的草木灰沉澱,把漂浮在上面的雜質去掉,流入一個長長的水槽中,水槽可以用磚砌,也可以用石槽,石槽的另一頭放置過濾用的細碎石,經過細碎石後流出來的濃鹽水又流入下一個石槽中,接著過濾,這一次是用沙粒過濾,再接下去就是粗棉布過濾後,這些鹽水排入到大鍋中,慢慢熬幹多餘水分後得到熟鹽,再用石碾子粉碎成末為精鹽。這樣的鹽跟五百年後的鹽沒上面區別。不過代價有點高,費工費時。
另一種細鹽是用運來的粗鹽,放入到一個鹽池中,在底部開有口,口底用幾層竹篾隔開,再用一部分粗鹽加熱後的鹽水,澆淋到粗鹽上面,經過幾次澆淋攪拌後,底部流出來的水就是滷水,就是俗稱的滷水點豆腐的滷水。有毒,喝了會死人,楊白勞就是喝這種滷水死的。
經過這樣處理後,就得到比較純的細鹽,可以大批次生產,章子俊把鹽分為精製鹽、細鹽、粗鹽三種。
精製鹽為六分銀一斤,細鹽為二十紋一斤,粗鹽為五紋。除了粗鹽是草袋及散裝外,精製鹽跟細鹽都是泥瓦罐灌裝。所以在大圩鎮當地,興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瓦罐作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