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二章 到底誰才是核物理專家?,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不吃小南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浩建議邱會安研究黎曼猜想,是因為黎曼猜想是高次質點函式的基礎,就和湮滅理論質量點的構造直接相關。

那並不是在開玩笑。

他當然知道黎曼猜想的難度,但研究黎曼猜想並不表示要去證明。

事實上,一些以黎曼猜想為基礎的推論,要比證明黎曼猜想本身,對於質量點構造更加有意義,反倒是黎曼猜想的證明,不一定會有多大意義。

當然了。

數學上來說,黎曼猜想的證明是非常有意義的,但針對質量點構造、以質量點構造基礎來聯絡湮滅力特性並聯系科技研發的方向上,數學基礎的嚴謹與否並不是那麼重要。

有證明肯定是好的,但最大的希望還是能推匯出一些東西。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試著研究看看。”

王浩給邱會安做了解釋,建議道,“能有一些結論是最好的,沒有也沒關係。”

邱會安這才有了信心。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邱會安和丁志強就一直在王浩的辦公室裡工作。

王浩是在不斷的看資料、學習,他們則是專注於自己的研究。

當有人碰到問題的時候,師生三人會針對進行討論,有了結果就會記錄下來。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個多月。

之後王浩不得不忙碌起來,他離開了西海大學,乘車去往幾百公里外。

那是一座臨時的實驗基地了。

這座實驗基地是臨時修建的,就處在沙漠的邊緣區域。

當王浩到實驗基地的時候,基地已經有很多人了,各種裝置也都運送過來,還來了好多其他所的專家學者。

他們要進行一次非常重大、需要特別保密的實驗--利用f射線點燃核反應堆。

這是f射線特性研究的一部分。

當牽扯到核反應堆,就肯定不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單獨的實驗了,參與方還包括核物理工程研究所、科技部重大專案司以及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現在f射線的發生裝置,還是最初製造的臨時裝置,新的裝置依舊在製造中,會在原來的裝置做完了所有實驗才會啟用。

原來的裝置所製造的強湮滅力場強度不高,自然也影響到了f射線的強度。

雖然製造出的f射線強度不高,但達到了可研究的標準,‘臨時裝置’也是非常昂貴的,只考慮一點,‘裝置使用的螺旋磁場部件,都是拆卸小型託卡馬克裝置得到的’,就能知道裝置有多麼昂貴。

這麼昂貴的裝置,自然是要物用其極。

在所有計劃中的實驗都完成以後,臨時裝置還要進行最後的兩大實驗。

這兩個實驗也是要求最高、最危險的,一個是極壓實驗,一個是核控實驗。

極壓實驗,就是讓裝置持續運轉,利用螺旋磁場一直給內部強湮滅力場‘充能’,強湮滅力場受到螺旋磁場影響,因為場力沒有宣洩口,就會反作用於內部的反重力場(弱湮滅力場),反重力場的強度也會不斷的增加。

之前的實驗是不敢讓反重力場一直增加的,最主要就是擔心,強度達到一定值的時候會出現意外。

比如,劇烈爆炸。

比如,發生一些不可預料的物理現象,導致實驗變得不可控。

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另外一項實驗,則是檢驗f射線的燃核特性,讓f射線照射核反應堆,看是否能起到點火或其他效果。

顯然。

當牽扯到核反應堆,實驗也是非常危險的。

不過在仔細討論過以後,大家還是一致決定先進行核控實驗,因為核控實驗針對裝置本身,就只是正常製造出f射線而已,有危險的地方在於核反應堆。

這方面,核物理工程研究所就非常有經驗了。

所以實驗前兩天的會議,大多是由核物理工程研究所主導,賈樹民院士就在會議中,說起了實驗佈置,他在白板上畫了圖做了標記,並介紹道,“我們在距離五公里外的地下,放置了一個超小型的核反應堆。”

“這種超小型的核反應堆,使用的是丰度為百分之九十一的濃縮鈾材料,但大家可以放心,爆炸是可控的。”

“正常來說,爆炸只會掀起不超過十米的沙浪,距離太遠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透過直升機觀察。”

“另外,我們並沒有放置引信。”

賈樹民說著看向王浩,問道,“王院士,這個距離上,f射線能精準命中嗎?”

“沒問題。”

王浩先是肯定的點頭,隨後補充一句,“即便是一次無法命中,也可以再來第二次、第三次。”

會議室不少人笑了。

賈樹民也笑了一下,繼續問道,“可是沒裝引信的,確定能引燃嗎?”

“只能說,理論上是可以的。”

王浩道。

雖然只是個不確定的回答,但還是讓核物理所的學者們感到驚奇。

他們來參與實驗之前,根本不知道要做什麼,結果到這裡才知道,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要研究一種新射線的性質。

那還不是真正的‘射線’,而是強湮滅力的延伸,被稱作是‘f射線’。

這種‘f射線’的性質很奇特,甚至理論上可以點燃核反應堆,就更加讓人驚奇了。

核反應堆可不是火藥、燃料,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粒子反應,即便是容易點燃的高丰度核裂變反應堆,簡單可以理解為原子彈,也需要中子源作為引線的。

原子彈的常規點火方式,就是利用裂變產生的中子,去轟擊其他的鈾235原子核,從而引起新的裂變反應,如此持續進行的就是裂變的鏈式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熱能。

現在說有一個‘場力延伸的射線’,直接就能引燃核反應堆,實在讓人感到很驚奇。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人,倒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他們對於f射線的特性,已經做了很多次的研究,也做過無數次的論證。

他們無比相信,f射線能夠點燃核反應堆。

現在也只是真實實驗論證。

當然,實驗可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具有一定的風險,必須要在實驗前仔細論證。

王浩來到了基地以後,大部分時間就是在做論證,和其他人一起討論,實驗中可能會發生什麼,近而把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為了能讓核物理所的學者們,對f射線更多一些瞭解,他還簡單說了一下,理論上具體會發生的什麼,“f射線能夠大大加快核燃料的衰變速度,可不止是一倍、兩倍,也許幾十倍、上百倍。”

“只要是被照射到鈾235,就有機率可能產生中子源。”

“換句話說,一瞬間可能有很多中子同時爆發,大大加快反應速度……”

這句話說出來,讓核物理所學者們的表情都凝重了很多。

若是初期反應速度過快,即便是核反應堆固定了大小,爆炸也可能會更加強烈。

這就像是一小堆火藥。

如果是分開慢慢燃燒,也只能看到一些火星,反過來堆在一起,就可能形成劇烈的火焰。

他們也以此仔細論證,爆炸是否可能出現不可控風險。

……

實驗前一天,最後一次會議。

會前。

王浩和賈樹民、段建書等人閒聊著,說起強湮滅力研究的難度。

“最主要的難點不是實驗,而是理論基礎。”

“核物理研究有完善的理論,主攻的就是技術,而強湮滅力……”

“這個方向,國際所有的論文加在一起,也只有幾百篇,其中絕大部分內容都毫無意義,真正有價值、有含金量的,兩隻手肯定數得過來。”

“而我們的研究,到現在為止,還是世界第一無二的,所有都需要自己去探索,根本談不上方向可言。”

段建書聽著點頭,問道,“那有下一步的想法嗎?”

王浩道,“我還是想從理論入手。”

他解釋道,“這個研究最難的地方就是沒有理論基礎,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我都在做基礎的研究,主方向就是構造質量點。”

“如果能完善質量點的基本構造,就能以此聯絡湮滅力,從而做出一些理論上的分析。”

段建書聽著苦笑道,“難度太高了。你前一段時間,做的高次質點函式,就和這個有關吧?”

王浩點了點頭。

“也沒辦法,技術發現需要理論支援。”賈樹民說道,“不過f射線的研究能到這種程度,技術上,已經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了。現在的點火實驗,不就是這樣?”

王浩輕輕搖頭,笑道,“幾十億的裝置,用來給核反應堆點火,虧大了啊。”

“哈哈哈~~~確實。”

三人談笑的時候,會議室也來了很多人。

這是最後一次會議,也是對於前面內容的總結,對於整個實驗的詳細分析。

包括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包括核物理工程研究所,所有和實驗直接相關的人員,都會對自身負責的工作進行講解。

整個實驗等於是過了一遍。

之後就是核物理所對於核反應堆爆炸做出分析,也說起了一些常規實驗,拿出了好多的資料,同時,說明了和以往實驗的差異。

差異,主要還是在‘點火’方式上。

以往的實驗使用常規中子爆炸作為引線,而現在的方式則使用f射線,直接引起內部原料的中子爆發,反應就可能會更加的勐烈。

具體勐烈多少,誰也無法準確預料。

等實驗過程捋了一遍,就到了最後的總結時間,會議室裡的負責人們,輪流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並交到一些工作。

王浩首先站起來發言,他總結道,“從核所的常規實驗,對比f射線的點火方式。我認為,爆炸預計會比常規反應速度快五倍以上,也就是反應時間縮短五倍以上。”

這句話說出來,頓時引起了會議室的討論。

五倍,聽起來有些太高了。

賈樹民馬上問了一句,“如果反應時間快五倍,爆炸就會更加的激烈,具體……”

他說著聽了一下。

這時候,就聽到王浩繼續道,“正常來說,會掀起超過三十米的沙浪,爆炸波及反應覆蓋超過三百米,並會引起這裡,也就是五公里外的地面顫動,但幅度並不大。”

“如果距離超過二十公里,就基本上感覺不到了。”

“這是資料分析結果。”

“反應速度更快,但反應會更加的充分,總和爆發的能量會相對強一些……”

“爆炸會釋放出……”

“到時候,距離五公里,可能會看到……”

“我認為……”

王浩連續說了十幾分鍾,有的是直接的資料,有的是對於實驗現象的預計,最後提醒了下安全措施以後,才喝口水坐了下來。

之後等了好半天,會場也沒有人再開口,他有些奇怪的看向了賈樹民,開口提醒道,“賈院士,您來說幾句?”

賈樹民張了張嘴,低頭看了下手裡的東西,有些尷尬的扭頭看向段建書,“建書,要不你說說?”

段建書同樣表情尷尬,他猶豫了好半天,乾脆看向了蔣學文,“蔣教授?”

“咳咳……”

蔣學文用力扯扯嘴角,開口道,“王院士,要不,就到這裡吧?”

“啊?好好~~”

王浩有些莫名其妙的收拾起東西。

核物理所的三個負責人,賈樹民、段建書以及蔣學文則一起看過來,臉上的表情滿是哀怨,剛才王浩一口氣把所有東西都說了,甚至細化到‘實驗具體會發生什麼’、‘爆炸會產生多少焦耳的熱量’、‘震動級別’的程度。

這比他們準備的內容細節太多了。

他們,還能說什麼?

在聽了王浩的總結以後,他們都感覺像是已經完成了實驗,正在做的是實驗總結報告,而不是進行實驗準備。

問題是,到底誰是核物理專家?誰對核反應、核爆炸更瞭解?

怎麼感覺王浩比他們更專業?

等會議結束以後,蔣學文找上了何毅,邊走邊問道,“你們平時實驗前,王院士都是這樣嗎?”

“怎麼了?”

何毅有些不明所以,滿心疑惑的道,“難道你們不是?”

“我們……也是。”

蔣學文扯著嘴角回答了一句,隨後小聲都囔了兩個字,“麻蛋~~”

要是每一次實驗,都能有這麼精細的分析預測,別說是核裂變反應堆的研究,可控核聚變裝置都能造出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雌性墮落後,全星際美男都吻上來

月牙小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