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大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七章:風君治水,大周守藏史,青色大花,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對出仕越國之說,風允毫無想法。
他高高拋起《大禹賦》,化作無數的篆文飛入那半空中的大禹虛影當中。
大禹治水,疏渠化道,引無數洪流入海。
而風允此時就是要以《大禹賦》的力量,勘測水道,在越國重現大禹之德。
相比起九州之地來說,這越國水患來得突然,但後勁尚弱,若是越國上下一心,不出半月就能壓制水患。
而隨著風允利用大禹虛影觀測水道。
風允望向司馬:“治理水患非我一人能成,還需諸位幫忙。”
司馬立即道:“不知風君有何安排?”
風允道:“我聞越國為大禹祭祀之國,有巫舞傳承。”
“正巧餘在《山海圖》中觀察白狐青鳥之象,對越國有了更多的瞭解。”
“越國崇尚青鳥圖騰,此鳥名為冶鳥。”
司馬聞聲,點頭道:“冶鳥乃是越國圖騰,而白狐乃是宗親嫡系,大禹的象徵。”
相比白狐,這冶鳥在越民的祭祀中,更為普遍。
而巫裡也有這冶鳥之舞。
“還望越巫能組織越民,一同跳這冶鳥之舞,到時大禹規劃水道,冶鳥也可震翅起風,推動洪水順著水道而逝。”
“這…這真可行?”司馬瞪大眼睛,有些摸不著頭腦。
雖然文人異術,多有奇異,不像是武道那般直來直往。
但也不會這樣奇異的。
“風君是從《山海圖》中有所悟?”範上士不禁問道。
風允微微搖頭。
“我只是盡我所學,憑我一人可沒有推動整個越國水患消去的實力。”
先天之輩都因為這水患而苦惱,何況是風允這個文人二流。
他只是想借助所有越民的力量罷了。
司馬抱掌一禮。
“那就有勞風君了。”說罷,他望向一旁的大巫。
大巫緊忙道:“我這就去通知眾巫……但,庶民怎可行巫舞?”
他看向風允,為難道:“之所眾巫行舞,再叫些士族子弟一同,如何?”
風允眸微瞌,輕聲道:“餘隻是給出方法,用與不用全在諸位。”
風允本想說讓奴隸也一同起舞,但此番看來,是不可能的。
但連庶民都不舞,只依靠那撮士族子弟,有什麼用。
風允神情自若,不再言語。
大巫面色一慌,可是他又無法做主。
“風君竟在此!”一道蒼老卻渾厚有力的聲音傳來。
“大巫神!”
周圍的庶民們紛紛低頭。
而大巫和司馬紛紛上前行禮:“大巫神。”
大巫神是一位蒼老,但健碩的老者,渾身都是羽毛飾品,手上更是拿著一柄羽毛竹節,他掃了司馬一眼,就見目光移向風允。
他道:“老夫正尋風君,卻不想司馬比老夫的動作要快上不少。”
風允聞聲,則道:“不知大巫神尋餘何事?”
大巫師深深一拜。
大巫和司馬一驚。
大巫道:“大巫神,怎可……”
大巫神擺手,低首道:“越國水患,我為越國大巫神,卻無法為越民祈福,消退洪水。”
“如今唯有請風君出手,方可有救越希望,不然,只能……”
他的話微微一滯。
風允並不準備追問,但一旁的司馬卻道:“是大卜,煉氣士,比大庭之人還不可信,怎能讓他出手呢。”
司馬覺得自己莽撞,他想改口說些什麼,但是看風允毫不在意的樣子,就閉嘴不言了。
風允雖不動聲色,卻是沒想到,原來大卜在越國士大夫之中,是這樣的地位。
風允將之前與大巫說的方法告知了大巫神。
大巫神將手中的羽毛竹節遞出,捧在風允的面前,直接道:“老夫還需操持國祭之事,這洪水之事,風君持冶鳥竹節,無人敢不從之。”
風允聽之,緩緩接過竹節。
隨即命令道:“大巫聽令,引庶民舞冶鳥之舞!”
“大巫尊風君令。”
既然大巫神已經首肯,他們這些大巫也順勢而為。
巫,雖有如士大夫一般的地位,但巫卻不需氣運,而需民心之信,即使是大巫神,也會順遂民心,以此掌命。
“舞冶鳥之舞!”大巫高聲大呼。
而隨著大巫起舞,一股奇異的力量也籠罩而下。
“越民起舞!”
那些庶民們,跟隨著大巫的步伐,竟然也有模有樣地行冶鳥之舞,而隨著冶鳥之舞,一股股青色的力量衝出,化作一隻只幼小的青色小鳥。
“嗡!”大禹虛影目光一凝,那些青色的小冶鳥紛紛飛起,落於尾後。
大風起,其洪水也在不斷隨著冶鳥飛過的地方流動,變得有序起來。
見狀,司馬一聲令下。
“去召集越民來!”
可想得甲兵無權,隨即對風允道:“風君且治水,老夫去會稽城中召集越民。”
風允道:“何地起舞皆可,可讓大巫在城中領舞。”
“諾!”司馬一應,就緊忙而去。
大巫神道:“就由我在會稽行冶鳥之舞罷!”
說完,也抽身而去。
範上士好奇觀望,他在越國待了幾載,倒是甚少有機會看見這樣的壯舉。
“越民一定要起舞嗎,誠心祈福難道不可?”
對於範上士的詢問,風允道:“越國,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祠。”
“其越國本就是為了祭祀帝禹的地方,舉國而祭,《大禹賦》之力若還無法壓制水患,那餘也無能為力也。”
風允如是說著,一尊白狐虛影緩緩凝聚。
“帝禹虛影走遠了,我且乘舟而去,不知可有舟?”
範上士聞聲。
“風君且等。”就見其去尋一甲兵,很快,一群甲兵就抬著一艘木舟而來。
“風君請。”
望著水面晃盪的木舟,風允揮手,那白狐就一躍而上,籠罩在木舟之上,讓木舟增添了一絲神異,也在這洪水當中穩定下來。
風允這才入舟。
而範上士也隨之上舟,拿起竹竿,為風允泛舟。
“就勞煩範上士了。”風允說畢,就拿起那本《大禹二十八宿》細細觀看。
大卜曾說,大禹治水,就是依照二十八星宿的範圍,勘探了二十八山,以此引導洪水,治理天下。
那如今,他也可以一試,看看越國可有星宿眷顧。
如此,就在越民們行冶鳥之舞時,大量的青色冶鳥飛來,捲入風允的周圍,引導著四周的水流,讓其順著《大禹賦》規劃的水道流去。
若是遇到阻礙,冶鳥們就會群聚而起,銜起那些山石樹枝,將其丟到需要堵住的水口。
如此,順著洪水,這會稽下游的水勢越發地順暢,連帶著上流的水位都下降不少。
而每每風允所到之處,聽聞到的越民們紛紛攜帶家中為數不多的食物,來河岸上,聲聲呼喚風君,希望風允能收下一些食物,以作感恩。
而一連半月,風允也是在這樣的補給下,來到了越之東,河海交接之處。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