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五十四章 教育興國,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日小朝會,只有九卿參與。

朱見濟給眾人免禮後,笑道:“朝鮮李氏的國王李娎還在京畿,是朕下旨讓他留下的,至於用意,禮部陸尚書,你可點過他?”

陸瑜出列,“提點過,他李娎一直沉默,或者裝糊塗。”

朱見濟頷首,“茲事體大,他自然不敢透露出半分立場,但如今可由不得他了,如今我大明休養生息五年有餘,需要外擴,但更需要固守神州,而朝鮮半島比中南半島更重要,將來若是有外邦強大於中國,掌控了朝鮮半島,就能以朝鮮半島,從海路和陸路兩線進擊,威脅我中國兒女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有必要,將朝鮮半島變成大明的承宣布政使司,徹底而牢固的掌握在手中。”

陸瑜有些為難,“陛下,我天朝上國一直是禮儀之邦,而朝鮮作為藩屬國,又最是聽話,現在要對他們下刀,怕是有損天朝上國的形象啊。”

兵部尚書何健道:“我倒是覺得陛下言之有理,從世界堪輿圖看,朝鮮確實有可能成為外邦勢力威脅我泱泱神州的跳板,其戰略地位和朝鮮、日本、呂宋島形成的島鏈一樣重要,若是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那麼一時的禮儀之邦名聲受損,我覺得是值得的。”

杭敏道:“臣附議。”

除了刑部尚書董方,其餘九卿們紛紛附議。

登基已經十一年,朱見濟早被朝中臣子安排得妥妥當當,只要不牽扯到土地兼併問題,連陸瑜都董方都絕對支援朱見濟。

沒辦法,朱見濟的功績和能力擺在這裡。

不牽扯根本利益,就沒人和朱見濟作對。

陸瑜有反對出兵朝鮮的意思,不過是因為他是禮部尚書,是天下酸儒之最的人罷了,還固守著陳舊的觀念。

董方又是習慣性的支援他。

不過九卿十一人,除了于謙今日沒來,共有八人支援,此事基本上就塵埃落定了。

陸瑜還是堅持他的看法:“陛下,對藩屬國出兵的話,影響巨大,以後誰還願意以藩屬的身份臣服於我大明,能不出兵就讓李氏王朝拱手讓出朝鮮為好,如果實在無法達到,非得出兵,還請陛下找一個完全的理由,以服天下人心,以封世間悠悠眾口。”

朱見濟微微頷首。

老實說,只要不牽扯到土地兼併的問題,陸瑜這個禮部尚書還是很合格的,尤其是在科舉像高考制度的改革中,陸瑜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經過五年的修養生息,現在大明境內大學林立。

各地官學每年一考。

考中的人依然稱為舉子,但會根據成績和屬地,進入相應的大學學習相關的知識,比如工科、理科、醫科或者軍事方面的,甚至天文地理無所不含。

而在大學裡深造三年,又會有一次大學舉子的京考。

在京畿舉行。

這一次京考之中,一般只有各大學的績優者赴京過著獨木橋,然後朝廷會根據選擇佼佼者為進士,直接進入京畿各部門當官,或者到地方縣衙、州衙、府衙甚至承宣布政使司任職。

基本上就是科舉。

京考落榜的,和各大學一般的舉子一樣,進入朝廷設定的各大下沉部門任職,根據他們在大學主攻的方向合理的安排。

簡而言之,就是京考進士是公務員。

前景遠大。

一般舉子大學畢業後,根據成績和能力,有的能進入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和戶部稅務司下沉的部門任職,也是公務員。

基層的,所以前景不算遠大。

還有一部分,則進入地方官學、醫院、鍊鋼廠、採煤礦之類的機構,算是事業編。

但待遇其實是差不了多少。

前景嘛……

更難一點。

而這個科舉的改革,頒行天下之時,天下的讀書人為之沸騰,甚至有讀書人入京請命,然後陸瑜就出馬了。

陸瑜挺著老朽的身軀,帶著他的門生好友在全國巡查了一番,和各地的大儒、書香世家徹夜長談,挨個說服,才讓科舉改革得以施行。

朱見濟知道,陸瑜有他的心思:投之以桃。

教育改革,我們讀書人支援了。

那麼土地兼併問題的改革,陛下你是否要報之以李,多考慮一下我們讀書人的利益,到時候不要一刀切,也要給我們讀書人一點生存的空間。

畢竟大部分讀書人,就靠土地生活,讓他們去行商,還不如殺了他。

原因很簡單。

讀書人從來就看不起商賈。

這是傳統思想。

對陸瑜這個想法,朱見濟能夠理解,畢竟陸瑜是禮部尚書嘛,又是天下士林之首——嗯,這個身份地位不以學識為標準。

因為他是禮部尚書,在教育改革之前,就是科舉事宜的一把手。

所以朱見濟近些日子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土地兼併問題的解決中,如何照顧到讀書人這個群體。

畢竟陸瑜已經做出瞭如此之大的犧牲——禮部支援教育改革,就意味著對科舉的放權,而科舉,本來就是禮部最大的權力。

沒了個權力,禮部的地位甚至低於刑部和農部了。

這是大明走向工業化改革的大勢所趨。

畢竟禮部在近現代國家體制中,就是外交部而已。

想到這朱見濟道:“陸尚書言之有理,所以朕打算擇日宣見李娎,把事情擺明了給他說說,如果他能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抉擇,自然皆大歡喜,如果他不願意放手,那找藉口理由出兵朝鮮這事,還得請禮部那邊多多想一下了,陸尚書,到時候可能又得讓你勞碌些許時日。”

這是給陸瑜面子和臺階。

陸瑜大喜,“老臣領旨。”

朱見濟繼續道:“我大明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基本上都是外擴為主,少不了要和外邦打交道,禮部責任重大,陸尚書,你可要多注意保重身體啊,朕可不想看見如李文獻公之尚重現啊。”

李文獻公,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實。

累死在都察院的公事房裡。

追封文淵閣大學士,諡號文獻,文官諡號第五,以李實的功績,其實有點勉強,但他畢竟是累死的,而且都察院的下沉工作,李實確實貢獻巨大。

所以朱見濟稱呼為李文獻公,這是對李實的巨大褒獎和尊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只想算命,你卻讓我當國師

我要吃月亮

唐末狂人錄

蒼穹之魚

世與實與誓

囚長生

從戰國開始掌控山川

雪山藏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