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九章 大明:當漁翁它不香嗎?,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便宜老爹的泰山封禪,朱見濟肯定是要參加的。
面子、排場。
得給老朱紮起。
而且他來到大明後,幾次出北京都是去打仗,來去匆忙,還沒工夫欣賞這個時代沒被工業汙染的美景——畢竟這個時代,到處都是荒山野嶺。
窮鄉僻壤出美景。
所以朱見濟安排了彭時去廣西都司後,比朱祁玉更早出了紫禁城,帶著東宮所有女卷,慢慢悠悠的往泰山去。
一路遊山玩水,好不愜意。
天是湛藍的。
雲是潔白的。
水是透明的。
美景帶來的心曠神怡,讓朱見濟一度遲疑著應不應該在大明搞工業化,畢竟環境破壞了,就是後人來買單。
【鑑於大環境如此,
最終還是沒動搖決心。
該工業的還是要繼續工業起走。
至於環境汙染破壞,在化工行業發展時,自己作為大明之主,有足夠的權力讓下面的人注重保護,而且大明走在世界前列,沒必要採取先發展後治理的方式了。
可以一邊發展一邊保護。
雖然要禪位了,朱祁玉發現他還是很苦逼,兒子已經遊山玩水去了,他還得繼續呆在乾清殿處理瑣碎政事。
而且他有自知之明。
別以為禪位了就可以躺平的享受餘生。
還得繼續幫兒子治理政事。
畢竟目前為止,兒子在官員除拜、水利工程以及賑災救災方面,毫無興趣,而且表現出來的能力,也還略有青澀。
隨著中秋抵近,京畿的文武官員開始陸續出發前往泰山。
而中樞重臣會最後出發。
畢竟政事不能耽擱。
出發前一日的下午,戶部尚書陳循帶著左右侍郎呂原和李霜來到乾清殿求見,當時教坊司的女伎剛被宣召到乾清殿。
按說,這三位財神爺應該識趣而退。
但他們沒有。
因為有重大的事情,必須請陛下聖裁。
無他,黑廣路的前期準備到了最關鍵時刻。
國庫裡的資金已經準備妥當。
工部派出去堪稱地形、規劃路線、繪製設計圖紙的人員也在數日前全員返回京畿,並將之遞交工部,工部今日把款項預算書交到戶部了。
但是否撥款,太子殿下不在,那就得請陛下聖裁。
因太子殿下批示過,工部戶部協作,黑廣路必須儘快動工,今日不請陛下聖裁了,明日去了山東,一來一回,又得耽誤一個多月時間。
朱祁玉也不惱怒。
他現在這個年紀,對女色需求也有,但沒年輕時那麼喪心病狂了。
讓教坊司女伎回去。
結果他這個操作,還給他省了麻煩。
因為教坊司女伎剛走,兵部尚書于謙就到了,也有要事——關於安南戰事和廣西都司那邊的一些情況,也得請朱祁玉聖裁。
戰事優先。
戶部三位財神爺趕緊讓於少保先上奏。
于謙道:「今日緊急軍報,安南那邊,駐紮在順化府、新平府、昇華府三地的那股流亡政權,已經派兵主動出擊黎思誠的南征大軍,而且首戰告捷,流亡政權的升龍營以一萬兵力,摧枯拉朽的擊潰了安南的三萬精銳,在回龍營、順化左右衛和昇華衛的配合下,更是將安南的防線徹底打穿,如果黎思誠找不到定海神州去收拾殘局,很有可能發生一場東都保衛戰。」
朱祁玉笑了,「升龍營只
有一萬人,能將安南三萬精銳摧枯拉朽,是配備廣西都司的老式東風步槍,已經交到韓水平手中了?」
于謙道:「是的,請陛下指示,廣西都司和雲南沐家軍要不要趁機去蠶食安南的地盤?」
東北都司和承宣布政使司,已經完全建立起來,幼軍也從東北拉回京畿,並且派出了數千精銳拱衛太子去泰山。
東北都司在錦衣衛的配合下,又有東北承宣布政使司施行仁政,女真部族目前沒有造反的跡象——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女真敢造反,東北都司和錦衣衛就敢殺!
絕不給女真一點脫離大明的希望。
既然打下來了。
而且黑廣路即將動工,哪能讓東北脫離大明中央政權的掌控。
幼軍南歸後,黔國公沐琮也回了雲南。
有他坐鎮沐家軍,可以對安南出兵。
朱祁玉想了想,「安南那邊的事情,是太子的佈局,朕不好去幹擾,而且咱們若是讓廣西都司和雲南沐家軍出兵的話,黎思誠會死得很快,這樣就沒法消耗流亡政權的力量,朕認為我們應該繼續按兵不動,坐收漁翁之利即可。」
頓了一下,「但東風火器出現在升龍營中,這個事情咱們還是要追查一下,免得那位看出了我們的心思,他要是不打安南了,太子就白忙活了。」
于謙道:「那便派幾個人去查一下廣西都司。」
演戲嘛。
朱祁玉道:「於少保認為誰去比較合適?」
于謙不假思索,「都察院左都御史張鵬,他的身份地位比較合適,讓安南和流亡政權知曉,咱們大明很重視這件事。」
張鵬,左都御史,還是帝師。
這身份地位跑去查廣西都司,足見朝廷對東風火器外流的重視,而且張鵬也是東宮黨,和彭時交往比較頻繁,方便讓外人去猜想這事廣西都司如何應付過去的。
如此才能合情合理。
朱祁玉大笑了起來,「太子不讓少保致仕,果然是明智的!」
于謙搖頭自嘲的笑了笑。
這些事,太子殿下早就想到了。
哪需要自己來想。
陳循看戰事的事情聖裁了,便上前一步,「陛下,工部那邊關於黑廣路的預算書已經出來了,目前從黑龍江流域修到京畿,所需要的人工、錢糧、材料費用,約莫在三千萬兩左右。」
這可是大明當下大半年的國庫收入。
可以說是天大的手筆了。
朱祁玉眉頭一跳,「這麼費錢?」
陳循嘆道:「這還不算費錢的,畢竟從黑龍江流域修到京畿,工部線路選擇比較寬鬆,一路上大多是平原,耗錢和耗工的地方主要是搭建橋樑,等以後修京畿到廣西段時,那才叫燒錢,搞不好還要開山,微臣估摸著,從京畿到廣西的官道,沒個一兩億兩白銀,就別想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