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3章棄陳城移都壽春,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撤離陳都的奏疏很快堆滿了楚王的案頭。
這些奏疏之中,不僅將撤離陳都的理由一一道明,更是連下一個都城都為楚王選好了。
理由很多,但歸結起來其實就是一點:陳都守不住了!
的確,面對秦軍越來越兇猛的攻勢,幾乎每日都有數以千計的楚軍士卒倒下,按照這個速度下去,用不了十來天,即便不被秦軍破城,城內的楚軍也勢必會因為傷亡過大而崩潰。
就這還多虧了從趙軍換來的一批軍械,尤其是其中的弓弩箭矢,可是給秦軍造成了大量的傷害。
但也僅僅是傷害而已。
關鍵的援軍方面,魏、齊兩國明顯已經置身事外,唯一可以前來救援的趙國也的確來了,可卻止步於韓之國。而秦國更是無視趙國對韓之國的進攻,一門心思就是要拿下楚國。
顯然,趙國的圍韓救楚的計策並沒能成功。
而趙國的主力還在燕國,要他們放棄已經要到手的燕國南下救楚,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可以說,如今的楚國已經到了內外交困的情況了。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還是楚國自己作的,連續兩道關卡:曾城和新蔡,每道關卡本該都要拖延秦軍至少旬日的,可沒想到,這兩座重要的關卡加起來也沒能拖延到秦軍兩日的時間。
不過,再懊惱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即便將兩道關卡的主官都投入了大獄,也改變不了如今楚國的危局。
既然已經內外交困,陳都也是被破在即,那麼還不如索性放棄掉陳都。
至少還能儲存足夠的兵力,再利用楚國南部的山林水網,拖住秦軍下一步的進攻。
正如楚臣在奏章中所說的:楚王在,朝廷就在,朝廷在,社稷就在。
而真正讓楚王心動的,卻是若干奏章中對於下一個都城的選擇——壽春。
毗鄰著淮河的壽春,有著與鄢郢一般險要的地形,稍加整理之後,便是堅城一座,而且因為臨水而御的緣故,即便秦軍攻來,也根本無法圍困住,這樣一來,援軍可以源源不斷地透過陸路或是水路進入壽春城,也根本不怕消耗戰。
僅僅是這一條,就比如今的陳都要好上不知多少。
可以說,這壽春簡直就是另一個郢都!而淮河卻不似之前的鄢水,想要決淮河之水,來攻殺壽春,那也是不可能的。
從堅固程度上來說,壽春甚至還要比郢都更勝一籌。
當然了,壽春也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距離中原地區更加遙遠了。選擇了壽春,幾乎也就選擇了暫時脫離中原爭霸的舞臺。
這對於一直想要重新回到歷史舞臺的楚國而言,幾乎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楚國在失去了鄢郢之地後,並沒有直接將國都向東遷移至壽春,而是將國都遷移到東北方向的陳都。
只是,事到如今,在國家存亡的面前,什麼重新回到歷史舞臺,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可即便如此,要楚王下這個決心依舊不容易,畢竟撤離容易,想要再回來可就難了。
陳都之外,可也是大面積的楚國國土啊!還是整個楚國最為精華的一部分。
好在,再難下的決定,當刀劍架在脖子上的時候,也很快會有答案。
而秦軍,很快就用實際行動,把鋒利的秦劍架到了楚王的脖頸之上。
在王齕的親自督戰之下,南面城樓幾乎搖搖欲墜,僅僅一個下午的時間,就被秦軍至少登城了十數次,更有一次直接殺到了城樓樓梯處。若非守城的將軍拼死以抗,恐怕秦軍已經攻下城樓的樓梯了。
一旦樓梯被貢獻,下一步
,可就是城門了。
不得已,城內最後的預備隊也被調上了城牆,甚至不少民壯也被徵集起來,送上了城樓。
於是,在傍晚戰鬥稍歇之後,屈、景、昭三族的族老代表三家來到了楚王宮內。
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後,入夜時分,楚王終於答應放棄陳都,前往壽春。
當然,為了讓楚王答應撤離,屈、景、昭三族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以三族之力組織一萬五千大軍,為大軍撤離殿後。
子夜時分,撤退悄然從東門開始。
數萬人的撤離,自然是瞞不過秦軍的眼線的。
不過短短兩刻鐘之後,秦軍的王齕便已經得到而來前線的彙報——楚軍正在悄然撤離陳都。
選擇權再度擺在了王齕的面前,是趁著楚軍撤軍的機會,重創楚軍呢,還是坐等楚軍撤離呢?
若是之前,王齕想也不想就會選擇第一條。
但隨著趙國攻下韓之國已成事實,眼看著秦趙之間國力將發生根本性逆轉,王齕不得不考量第二條路的可能性。
原因很簡單,自己若是此時出擊,當然會給楚軍帶來極大的創傷,但同時,極有可能,會讓還未離開的楚軍徹底地放棄了出走的想法,進而死守陳都。
一旦楚軍死守陳都,即便兵力減少一半,也會對自己的秦軍造成更多的損失,更會拖延自己佔領陳都的時間。
這顯然並不是王齕所願意看到的。
但如果,放任楚軍棄城,自己很快就能得到一座還算完整的陳都城。
唯一的損失,不過是放任了數萬楚軍南下而已。
王齕很清楚,本身自己的目標就僅僅是到陳都為止。而一旦楚軍南下,雖然南方的山林水網會阻止自家繼續攻伐,但同時也將徹底束縛住楚軍北上的可能。
這樣一來,即便是楚軍多了幾萬部隊,也對自己集中精力對付趙國沒有什麼影響。最差的情況,也不過就是在陳都放下三五萬大軍防禦即可。
等自己擺平趙國,即便楚國有再多的山林水網,也勢必阻止不了自己進軍的腳步。
更妙的是,若是能儘快南下陳都,自己甚至可以快速向北,趁著趙軍還沒有解決掉燕國的情況下,重新將趙軍趕出新鄭。
如果說之前的害怕只更多的損失之類的理由還只是能讓王齕稍稍猶豫的話,那麼有可能能將趙軍趕出新鄭的這一點,著實是有些打動王齕了,也足以讓王齕下定決心了。
當即,王齕便下令道:「全軍保持禁安靜,除斥候密切觀察燕軍行動軌跡外,其餘部隊一律不準出擊,絕不允許對楚軍的離開進行任何形式的阻攔,違令者斬。」
「是。」傳令兵立即領命道。
很快,隨著王齕不準襲擊的命令傳遞到位,原本已經摩拳擦掌的眾人也只能按捺住自己的心情,在黑暗中目送著楚軍的離開。
應該說,秦軍的軍紀還是一如既往的優秀。
雖然十幾日的猛攻,已經讓所有的秦軍將士們打出了陣火,但王齕的一道軍令下來,眾將士還是乖乖地待在黑暗之中。當然了,大多數的秦軍實際上對楚軍的撤退是並不清楚的。
只是,楚王對此卻是一無所知,還以為是自己忽然間的撤退已經瞞過了秦軍的眼睛。
當然,這結果都是一樣。
就這樣,楚國大軍幾乎用了一整夜的時間,才從陳都城內撤離完畢。
而秦軍也是罕見地直到卯時三刻,太陽都已經出來許久之後,這才開啟了新一輪的「進攻」。
依舊是衝車開路,箭塔隨行,依舊是浩浩蕩蕩,無邊無際的大軍。
就好像城內還有著無數的楚
軍等著他們前去拼命。
結果自然是顯而易見的,已經人去樓空的陳都幾乎毫無抵抗地就落入了秦軍的手中。
登城、開門、入城,幾乎一氣呵成。
不過短短的三刻鐘的時間,王齕已經騎著高頭大馬進入了陳都城內。
看著城內楚民那驚惶的眼神,即便知道此戰算不得什麼大勝的王齕也不自覺地大笑了出聲。
隨著王齕的笑聲,陣陣喝彩聲終於在秦軍內部爆發開來!
「贏了!」
「勝了?」
秦軍的將士們甚至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洞開著的城門與宮門。
隨之而來的,卻是陣陣歡慶的擂鼓與號角聲,將士們拍打著自己的盾牌,用手中的戈矛錘擊著地面,有節奏地發出著陣陣歡喜的聲音,釋放著連日的壓抑。
王齕當然沒有阻止將士們的慶賀,連日的作戰,受損失的不僅僅是城內的楚軍,攻城的秦軍同樣損失慘重。
相對於數萬將士飲恨在此城之外,如今這樣的慶祝方式,已經是極好極溫和的了。
當然,對於搶劫和屠殺這樣的行為,王齕還是嚴懲不貸的。
畢竟自從自己踏入城內,這裡就已經成為了秦國的一部分,而且,對於即將到來的秦趙之戰而言,陳都將成為極為重要的後勤保障基地。
一句話,陳都不能亂。
好在,陳都畢竟是楚國的國都所在,即便楚王已經將絕大部分的財物悄然運走,但畢竟只有一夜的時間,剩下的東西也足以讓秦國吃頓飽的了。
當即,在完全佔領了陳都之後,王齕很快下令,從繳獲的物資之中拿出一部分犒勞有功之將士,並且即行在陳都城外舉行慶功宴。
其實按照秦國的律法,王齕這樣做,並不算合法。
一則賞賜都應該出自秦王,二則繳獲的物資,也該由秦王統一進行分配,三則慶功宴也該由秦王來組織。
只是如今的情勢下,王齕顯然是顧不得這麼許多了。
這次的勝利,已經是數年以來,秦國好不容易的一次真正的勝利,秦軍上下盼望著一場盛大的慶功宴以暢通心情。
當然,若只是如此,慶功宴自可以等迴歸咸陽後再行舉辦。文學
但問題是,王齕還不準備班師!
正如前面所說的,王齕還需要繼續率軍,趁趙軍燕北之軍還未回返之際,反攻韓之國。..
如此一來,這份慶功宴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這既是拿下楚國陳都的慶功宴,也更是進軍新鄭的誓師大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