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故事換酒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大秦國相,一兩故事換酒錢,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隔了一會,胡亥才驚疑道:“這......應該不可能吧?”
“造反的怎麼可能是底層的人呢?”
“不應是楚國貴族嗎?”
嵇恆冷笑一聲,淡淡道:“楚國貴族的確有反心,但他們不會去當出頭鳥。”
“各國變法之後,出現了一大批恆產者,商賈大富也好,貴族豪強也罷,亦或者那些匠人、胡人,他們都是有一定身家的,因而他們的承受能力其實比外界想象的要高。”
“但尋常黔首不同。”
“他們一旦活不下去,是真的活不下去。”
“甚至於......”
“若是靠賣田、賣妻、賣子、賣自己,能讓家中有人活命,他們都絕不會起來造反,但如果把什麼都賣掉,依舊活不下去,那留給他們的,就只有最後兩條路了。”
“要麼死。”
“要麼反!”
“他們已無其他選擇。”
“但造反是死罪,而且會株連全族。”胡亥下意識道。
聞言。
嵇恆卻是笑了。
這‘季公子’還真是腦回路新奇。
他冷聲道:“連今天都活不下去,誰還會在意明天的死活?”
扶蘇眉頭緊皺,他沉思片刻,凝聲道:“我非是質疑,只是有所疑惑,先生是如何得出黔首會反的結論的?我也算看過不少書,卻從未見過書中有提及黔首造反一事。”
“還請先生解惑。”
扶蘇恭敬的朝嵇恆行了一禮。
嵇恆嘆息一聲。
他前面其實說的很清楚。
天下已變。
但無論這位季公子,還是這位伯秦,依舊用著過去的觀念,他其實能夠理解,畢竟自己的說法,過於聳人聽聞,也過於驚世駭俗,他們一時的確難以接受。
而且他若沒猜錯,這兩位貴公子,恐怕就沒見過底層人,又如何能感同身受?
甚至於......
這兩位貴公子眼中,就沒有黔首的概念。
嵇恆押了一口酒,調整了一下心神,淡淡道:“書上的確沒有。”
“但並不意味著沒有發生。”
“大爭之世五百餘年,諸侯貴族過於耀眼,將所有光芒都吸收了去,以至史書上只記有諸侯顯貴,並不見底層的黔首奴隸,而且在那個動盪的亂世,底層人的死活沒人在乎,也沒人會在意。”
“充其量就一條賤命!”
“經過五百餘年的動盪,天下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只不過有些變化,暫時不為世人察覺,但並不意味著沒有。”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
“在爾等眼中,或許只是貴族中最底層的‘士’崛起了。”
“殊不知覺醒更多的是底層!”
“周天子威望尚存的時候,知識被上層貴族完全壟斷,底層根本沒任何機會接觸。”
“但隨著天子失權,諸侯間開始圖強爭霸,各國開始大興討伐,在這天下動盪的時期,原本被上層貴族壟斷的書籍,隨著一些小國的覆滅,以及城池的毀滅,開始大量流落到外界。”
“而後促就了百家爭鳴的出現。”
“在不少士人眼中,大爭之世是士的盛世。”
“讓處於貴族底層的‘士’崛起,將原本的世卿世祿貴族,徹底給壓了下去。”
“這種看法並不完全準確。”
“因為這其實是貴族對大爭之世的看法。”
“只不過貴族掌握了天下話語權,而這個看法,在貴族中本就無比正確,所以這個說法被視為了真理,如你們兄弟二人一般,你們日常接觸的人,都非富即貴,所以對此是深以為然。”
“但天下人數最多的是黔首!”
“然則無人過問過他們,也無人在乎他們的評價。”
“因為你們是貴族。”
“你們的眼中只看得到同一級的存在。”
“最底層的黔首奴隸,你們根本就看不到,又何談去在乎了?”
“我今日便明確告訴你們。”
“百家爭鳴下受益最多的是黔首。”
聞言。
扶蘇跟胡亥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一抹凝重。
扶蘇正襟危坐。
他知道。
嵇恆真正的講課開始了。
嵇恆深吸口氣,汩汩的痛飲了幾口,這才繼續道:“百家爭鳴初看,的確是士的盛會,各種先賢學問,層出不窮,但伱們恐是忘了,諸子百家是如何形成的,在諸侯征伐之中,大量貴族家道中落,甚至是破滅,這些曾經身穿錦服的人,又豈會甘於為黔首?”
“正是因他們不甘為底層。”
“所以才促就了士人口中的‘學在四夷’。”
“即私學氾濫。”
“誠然。”
“舊貴族都有著一股傲氣,有著一襲脫不下的長衫。”
“招收的多為家世不錯的豪強子弟。”
“兩者其實是各取所需。”
“但在戰亂時期,豪強崛起的快,覆滅的更快。”
“不少豪強覆滅後,為了維持生計,只能為吏,或者為師,選擇‘為師’定然要將知識向下傳播,即真正傳導到了最底層。”
“在這方面儒家做的最好。”
“儒家講有教無類,前期還稍有點門檻,但隨著儒家子弟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多儒家弟子開設私學,這些儒家弟子,就徹底放棄了要求,只要能提供幾塊肉脯,皆可入門求學。”
“到如今儒家弟子已遍及天下。”
“而這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方面其實是百家爭鳴。”
“靠入門拜師,終有其侷限,影響力有效。”
“而百家爭鳴不同。”
“各家大家齊聚一堂,爭論學術,這才是真正的啟發天下。”
“或許在你們眼中,這對黔首並無用處,一不能參與其中,二不能學會識文斷字。”
“實則不然。”
“底層民眾有耳有眼,他們能聽能看能感受。”
“百家爭鳴對士而言,只是在爭論學術高低,但對旁觀黔首而言,這是在開民智。”
“而且是天下大家在為他們開民智。”
“底層人大多喜歡巷議。”
“因而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
“天下民智由此開!”
“底層人的確不識字,也不會寫,但聽大家的言論,對思維的啟發,實則遠超識文斷字。”
“在過去,底層人的確愚昧無知,然在百家爭鳴之後,他們民智漸開,已有了自己的認知,只不過現在還不為天下洞悉,但當他們正式映入天下人眼簾時,定會震撼整個世間。”
“因為在這數百年的戰爭中,他們已明白了一個道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