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錦衣衛
忘川錦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章錦衣衛,歷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忘川錦鯉,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建文帝說白了也是個書呆子,最後從朱元璋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靖難之役雙方,朱棣各方面都比建文帝適合。”
“從家的方面來說建文帝,削藩摒棄宗室,這肯定是違背朱元璋意願的,試問誰人建立功業不想福澤子孫後代?”
“從國的方面來說建文帝,朱元璋取消丞相一職那可是下了大手筆的,為的就是鞏固皇權,建文帝剛繼位就成了文官集團的傀儡,這很顯然不是強勢的朱元璋所願看到的。”
“再來看勝利一方的燕王,即保證了宗室的利益,也進一步加強了皇權。”
“為了加強皇權朱棣恢復了錦衣衛,設立了東廠。”
朱元璋:錦衣衛?
“對,朱棣把錦衣衛恢復了,兩者都是因為政治需要恢復的。”
嬴政:這錦衣衛是什麼侍衛?
“原本的錦衣衛是皇帝的二十六親衛之一,主管的是皇帝的保衛工作以及文武百官的上朝禮儀,後面改成特殊機構了。”
“如果朱標活著,或許不用考慮錦衣衛的問題,主要在於朱標早逝,朱允炆軟弱無知,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如果不設立錦衣衛,朱棣都壓不住。”
“朱允炆與朱標不同,朱標出生於至正十五年,早在朱元璋開國期間就已經跟隨在朱元璋的身邊,經歷過開國的那一段腥風血雨。”
“而他的老師更是明朝開國第一大儒宋濂,明朝開國第一文臣李善長,明朝開國第一武將徐達。”
“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朱標,朱元璋將江山交給他,沒有任何的憂慮,但朱允炆則不一樣。”
“朱允炆軟弱到什麼地步呢?”
“朱允炆出生於洪武十年,此時的明朝已經開國,他接受的教育也與其他歷朝歷代皇子接受的教育一樣,是傳統的儒家教育。”
“而他生活的環境,無非就是皇宮,這也就導致朱允炆生性軟弱無知。”
“朱棣拍他的肩膀,他都不敢有任何的反抗舉動。”
“要知道,朱棣雖然身為他的叔叔,但是皇室可不講這一套,畢竟皇室要講這一套的話,每一任新皇帝豈不是都有一大堆要尊敬的人。”
“因為他的爺爺、父親都是皇帝,妻妾成群,輩分在他之上的肯定不少,這皇帝,他該怎麼當?”
“要知道,當年還是太子的漢景帝與吳王的世子劉賢下棋時,只是因為與劉賢爆發爭執,當即抄起棋盤,往著劉賢的腦袋就是一擊,要了劉賢的命,我堂堂的太子,豈是你一個世子能夠挑釁的?”
“就算當時的朱允炆一巴掌扇在朱棣的臉上,他也是對的那一方,但是他卻不敢。”
“軟弱也就算了,他還無知,從削藩上面就可以看得出來。”
“其實如果他有先見之明的話,靖難之役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新君繼位,藩王肯定要見一面新君的,如果他在此時將朱棣拿下,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靖難之役。”
“要知道,從一開始,朱棣就是他唯一的重點關注物件,因為眾多藩王只有朱棣一個人挑釁過他,而且朱棣還有造反的資本。”
“明朝的藩王大部分都在內地,而朱元璋將藩王分封到各地的目地,是為了防止蒙古南下。”
“既然在內地,那麼兵馬的數量肯定不會多到哪裡去,最多的也就只有五萬左右的大軍,而身處邊境的九位藩王個個擁兵自重,其中最重的莫過於朱棣。”
“因為朱棣駐守的北平太過於重要,正對著蒙古,如果遭遇打擊的話,一定是第一個被打擊物件。”
“還有他的軍事能力是眾多兄弟中最突出的,洪武二十三年,不費一兵一卒降伏北元太尉乃耳不花。”
“為什麼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呢?因為他將乃耳不花包圍了。”
“乃耳不花那麼容易被包圍嗎?”
“不是,因為當時正處寒冬,乃耳不花根本沒有想到朱棣敢冒著寒冬進軍。”
“而與朱棣一同進軍的晉王只在蒙古繞了幾圈就撤退,沒有任何的成果,要說成果的話,那就是襯托出朱棣的強悍。”
“送上門的獵物,朱允炆都不懂得抓進籠子裡,要指望他削藩成功?那簡直痴人說夢!”
“就以朱允炆的性格而言,朱元璋不設立錦衣衛都不行,因為朱允炆連一個朱棣都壓不住,更何況跟隨朱元璋一同開國的文臣武將。”
“無論皇帝是否無能,在其他的人看來,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甚至有個別的人見到皇帝還會嚇到腿發軟,因為在傳統的思想裡,皇帝僅次於天。”
“但在開國功臣看來,卻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曾經是皇帝最親近的人,知道皇帝也就是個普通人,皇帝在他們的眼中沒有任何的威嚴。”
“他們之所以臣服於皇帝,只是因為皇帝手中的權力。”
“要是皇帝無能的話,他們會幹什麼呢?”
“會造反,畢竟皇帝這個位置是令無數人嚮往的存在。”
“而朱元璋靠著一個破碗發家,比歷代帝王都清楚江山的來之不易,因此,絕對不允許他的江山有任何的不安定因素。”
“屠殺功臣最需要的是罪名,總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就對功臣進行屠殺,而罪名要去哪裡找呢?”
“指望三法司,也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們是公開的司法部門,倘若叫他們栽贓陷害的話,不到一天的時間,滿朝上下,人盡皆知,而自己一個人又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因此,必須要建立一個特務機構,這個特務機構不但負責抓,負責審,還負責栽贓陷害,錦衣衛就是不二之選。”
“因為錦衣衛原本就是朱元璋的親衛,只對朱元璋負責,保密性相當的好。”
“而且由於平日裡的主要工作不是保護朱元璋,就是監督群臣的儀容儀表,原本在群臣的心裡就有一定的威嚴。”
“事實證明,朱元璋是對的,胡惟庸案、藍玉案,都是一個個明顯的例子。”
“只要有錦衣衛,無論朱元璋想要哪一個人死,錦衣衛都能夠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