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青州一統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章青州一統,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明月共舉杯,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國與來國的戰爭,從五年前,也就是神武二年就開始了。
這場戰爭開始時,只有梁、來了梁國參與。
但到了後面,隨著戰爭的越發激烈,尤其是梁國在這場戰爭中投入的兵力達到了五十萬,並且出動的先天宗師增加到了五位之後。
以來國的實力,就已經抵禦不住梁國了。
來國只是一個兩郡之地的小國,在梁國入侵之後,更是丟了一半領土,只剩下一郡。
這點實力,哪怕傾盡全力,算上民夫,最多也只能拉出十幾萬兵馬,遠不如梁國。
先天宗師倒是多一點,來國有著兩位先天,底蘊不錯,但還是比梁國差的遠。
因此,為了自保,來國向徐國進行了求援,將這個徐州霸主,給拉進來這場戰爭中來。
有著徐國入場,來國確實是抵禦住了梁國的入侵。
徐國給來國派來了三十萬大軍,還有兩位先天宗師,這支援兵加上來國本身的力量,實力已經不比梁國差多少了。
事實也是如此。
徐、來兩國合力之後,不僅止原本在戰場上節節敗退的趨勢,甚至還抓住了機會,擊敗梁軍,打了幾個小勝戰,收回了一些丟失的城池。
而梁國雖然做出了反擊,但面對佔據守勢的來、徐聯軍,也是無能為力,始終突破不了戰線。
最終,梁國與來、徐兩國的戰爭,就這麼僵持住了。
誰也擊敗不了誰,誰也不願意退讓,誰都覺得自己堅持下去之後能贏……
於是就打成了如今這麼個純拼國力,就看誰堅持不住的爛戰。
對於這麼個局面,事實上,除了當事三國之外,周邊各國都是樂於見得的。
畢竟梁國強勢,原本就擁地十一郡,算上佔據的來國一郡,就整整十二郡地盤了。
再加上它國內超過十位的先天宗師,百萬以上的常備大軍,四五千萬的人口,以及極具擴張的野心……
這麼一個危險的龐然大物,就在自己邊上待著不動,任誰都會感到心裡發毛。
而現在則好了。
這個可怕的野獸,已經盯上了自己的獵物。
恰好,這頭獵物,也並非沒有還手之力,而且還有一個強大的幫手,能跟在一起抵禦可怕的獵食者。
兩邊鬥起來,誰也奈何不了誰,這場戰爭就這樣無休止的拖延下去。
在沒分出勝負前,周邊誰也不用擔心,梁國這頭獵食者掉過頭來,來尋自己的麻煩。
這不。
因為梁國被拖住了手腳,寧國可以安心發展自己的內政,慢慢恢復自己的實力,為它重新一統揚州的野望積蓄力量。
楚國這邊則可以放手西征,不用擔憂來自北境的壓力。
甚至周國那邊,也可以趁著東境安穩的機會,抽出兵馬來南征,一舉擊破了漢中國,收回了自己的漢中三府失土。
就連梁國北邊的趙國,這個冀州霸主,聽聞也趁機發動了一場針對冀州境內小國的戰爭,最終收穫頗豐的樣子。
簡而言之。
梁國被拖住了手腳,周邊各國都鬆了口氣,然後趁著難得機會,都在發展自己。
可如今,束縛住梁國手腳的來國被滅了。
對方又吞併了一國,疆域達到了驚人的十三郡之廣。
並且來國被滅之後,青州境內,也就只剩下東北區域的一些小國,不在梁國的掌控之內了。
這些小國基本都只有幾府、甚至幾縣的疆土,就如陸淵西征時,曾掃平的那些西南夷小國一樣,兵微將寡,根本不可能是梁國的對手。
不用費多少力氣,梁國就能攻滅他們,再開拓兩郡之地,一同整個青州。
若真如此,那麼梁國,就將成為整個九州之內,第一個統一一個大州的國家。
統一一個大州,這可是至上古三帝以來,就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或王朝能做到的事情。
梁國能做到,不僅能據擁十五郡之地,擁有遠超任何一個天下大國的地盤。
這是足以令整個天下震動的事情。
“要是真讓梁國做成此事,而且還讓它沒有任何約束阻擋,那天下諸國頭上,可就憑空多出了一座大山了。”
陸淵看完了北邊緊急送來的信件,放下手中信紙,忍不住喃喃說道。
統一一個大州,這是天下所有君主,心中都夢寐以求,想要做到的事情。
就如他自己。
北逐周國,南征諸夷,西並漢中、西川,用兵近十年,也才打下了如今揚州三郡之地。算上北邊雍州的襄陽郡,也僅有三郡半而已。
整個揚州,算上那些還沒征服的夷國,加起來一共大約有十七郡左右的地盤。
楚國只在其中佔據了三郡,還不到全部的五分之一,距離統一揚州,還差了不知多遠。
不只是楚國。
九州其它各國,除梁國外,那些大國霸國,多一點的如周國,佔據一州八九郡的地盤。少一點的如寧國楚國,才佔據了三四郡地盤。
而梁國如今,光是實控的地盤,就有十三郡之地。此外馬上就能再多兩郡,全據青州。
只論實力,已經超過了天下各大強國,實力屬於獨一擋,隱然有了橫掃天下,統一九州之勢。
這麼一個可怕的敵人出現,任誰心中都會感到不安。
陸淵也是如此。
好在他雖然有些不安,但倒也沒太過畏懼,整體依舊還是比較輕鬆,甚至有些樂於見得。
“梁國有著一統青州之勢,這固然令人憂慮。但最該為此感到擔心的,反倒並不是我楚國。
畢竟楚國與梁國之間,並不直接接壤,中間還隔著寧國的襄陽郡。
有寧國作為屏障,梁國就算想要南征,先打的也是寧國,而不會是我楚國。
此外,梁寧之間,還有著長江天險。
梁乃北人,擅騎射步卒,不擅舟船,沒有水師,梁國縱有百萬雄兵,望著那滔滔江水,也只得嘆息而歸。
在梁國組建大規模損失之前,實際上並不用擔心它的威脅。”
上一次,也就是前越隆慶二十八年時,梁國發動的那次南征。
當時梁國前後動用了五十萬兵馬,論起用兵規模,持續的時間,完全不下於今次的滅來之戰。
可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除了靠著雄厚兵力,奪走了越國廣陵郡位於江北的三府之地外,就再沒任何收穫。
面對長江天險,五十萬梁兵屯於江北,被越國十萬水師牢牢阻隔,想盡辦法也未能突破防線,渡河南下。
到最終,也不過因為周國的入侵,逼的越國承認現狀,把江北已經被梁國實質佔據的廣陵三府之地,割讓給了梁國。
動用了五十萬大軍,持續了三四年,不知耗費了多少錢糧,最終收穫卻只有這麼一點,不可謂不寒磣。
同樣的事情,還出現在周國上面。
三十萬周兵,屯於江北,始終沒能南下,慢慢耗盡了氣力,被越國領著一眾麾下諸侯找到機會,奮而北伐。
最終被打的大敗虧輸,丟了大半個襄陽郡和小半漢中郡,真可謂悽慘。
從以上兩個例子,便能看出,長江天險對於揚州的庇護,有多麼的強悍了。
在敵人沒有水師之前,長江就是天然的城牆,無人能夠跨越。
而有著這個依仗,加上楚國五萬水師已經成型,陸淵對於江北的威脅,自然不會太過畏懼。
同理,擁有十萬水師,在長江上優勢更大的寧國,對於已經崛起成勢的梁國,也不會有太多的害怕。
楚寧兩國一些憂慮,或許會有,但要說有多麼擔心,那純粹是多慮了。
相比於他們,反倒是北邊處於平原,沒有多少天險防護,同時又和梁國接壤的周、趙、徐三國,才要更擔心些。
其中趙、徐兩國還好,雖然和梁國接壤,但與兩國之間,其實同樣也隔著一條大河。
此河雖然不及長江險峻,甚至在寒冬時,還會在河面結冰,但到底也算個天險,只要用心防備,還是能起到極大防護作用的。
同時趙、徐兩國互相接壤,若梁國真的北上,兩國互相援助,加起來實力並不遜色於梁國。
梁國想吃下他們,沒那麼容易。
可週國就不同了。
周國與梁國接壤的地方,是河南郡與南陽郡,這兩郡可都是肥沃之地,絲毫不下於寧國的豫章、臨海二郡。
兩郡加起來有著千萬戶口,向來是周國提供兵源賦稅重要之地。
同時這兩地和梁國之間,還沒多少天險阻隔,可謂一馬平川,毫無阻礙。
梁國大軍向西,不用費半點力氣,就能打到兩郡首府,奪下這兩塊地盤。
“再加上週國現在面臨著蕃人雪災,國內一半兵馬不得不抽調到西境,造成了其它地方的兵力空虛。
如此一來,梁國想要攻打河南、南陽二郡,就更加容易輕鬆了。
有著這麼個巨大誘惑的,梁國只要有著一統天下之志,就不可能不動心。
到那時,西有蕃人,東有梁國,面對這兩大強敵,縱橫周國實力強大,怕也是左支右絀,疲於奔命,難以支撐了。”
陸淵想到這,心中就不由一動。
原先他便做好了準備,打算在這兩年休養,把國內錢糧兵馬整訓好後,就趁著周人兵馬被牽制在西境的時間,北上奪下漢中郡。
這個計劃原本成功率雖然高,但考慮到周國強大的底蘊,其實也不能百分百保證萬無一失,還是有著不小失敗機率的。
可如今,若是還有一個梁國在東邊牽制周國,把周國注意力進一步分散,削弱其能調動的兵馬,使其南境空虛。
那麼這個偷襲計劃,成功率便大大增加了。
百分百不敢說,但九成以上的機率奪下漢中郡,然後使得周國無法出兵奪回,陸淵還是有較大把握的。
而只要能奪下漢中郡,那麼楚國便可遮蔽西、北,不用擔憂外界危脅,專心向南,一攻略揚州諸郡了。
至於如果梁國真的奪取了河南、南陽二郡,會不會變得勢大難治,這點也不用擔心。
若真有那一日,那麼面對這麼個威脅,北邊的趙、徐二國,西邊的周國,南邊的寧國,還有陸淵的楚國,自然不可能放任這麼一個大敵安然成長。
到時五國伐梁,甚至九州伐梁,都將輪番上演。
爭霸不是玩遊戲,沒誰會毫無所動的坐視梁國,慢慢壯大崛起。
在他還沒成長起來之前,各國就聯合一起,先將其削弱擊滅,才是正常操作。
而面對五國,甚至九州各國聯手,縱然梁國統一了青州,甚至奪下了周國的河南、南陽二郡,也不可能是天下諸國的對手。
梁國的地理位置,周邊所面臨的局勢,實在太差了。
世人逐鹿天下時,常言的金邊銀角草肚皮,梁國恰恰就佔據了那個肚皮的位置。
周邊緊臨各國,可四處出擊,攻略天下。
但同樣的,天下各國也可以四面而擊,打的梁國疲於奔命。
相比之下,楚國所在的揚州,位居九州之南,又有長江天險依仗,地理位置與國防壓力,比之梁國就勝出不知多少了。
絕對屬於金邊一流。
一條長江,就能令陸淵從容擊敗各國,慢慢統一揚州,隨後積蓄足夠力量,北上爭奪天下。
當然,真要等到那一日,最快也是數十年後了。
現在,還是先解決楚國財政問題先。
……
正當陸淵收到了皇城司奏報的時候,梁國攻滅了來國的訊息,也在其它各國間流傳。
事情正如他所猜測的一樣。
各國瞭解之後,瞬間意識到,梁國統一青州的時間,不會太遠了。
一個真正的一州霸主,即將在天下的舞臺上上場。
而處於梁國周邊的各國,紛紛不由大為震恐。
北邊的冀州趙國,在收到訊息後,立刻停止了在冀州的攻略行動。
隨後將北邊正在征伐諸多小國的二十萬兵馬,全都撤了回來,調往南邊,駐守趙梁邊境。
先前一直支援來國抵抗梁國入侵的徐國,更是一日三驚,不僅將原本援助來國的三十萬兵馬布防邊境。緊接著又在國內展開徵兵,一口氣再組建了三十萬大軍,隨時做好了南下抵禦梁國入侵的準備。
至於西邊的周國,對於此事更加惶恐。
因為他也意識到,在梁國周邊各國間,自己才是最容易受到梁國攻打的那一個。
因此,哪怕為了抵禦蕃人,周國已經在隴西、河西二郡,動用了將近四十萬兵馬。
但周國還是咬牙強撐著,又從國內各地,抽調了十萬兵馬,派往了河南、南陽二郡駐守。
可即便如此,河南、南陽二郡,每郡分派到的部隊,不過十萬人而已。
這點人馬,對於即將統一青州,並且兵馬已經急劇擴張到百餘萬的梁國來說,根本毫無威脅。
沒有長江這樣的天險,只依靠這點人馬防守,梁國只要想,輕鬆就能撕碎這薄弱的防線。
只是這已經是周國所能調動的兵馬極限了。
周國舉國加起來,也不過八十萬兵馬。
這八十萬人,已經有四十萬在西邊,正與蕃人大戰。
在北邊,為了抵禦周國的世敵魏國,也不得不留下十萬兵馬駐守北疆。
另外國都所在的關內郡,以及剛剛奪回的漢中郡,也需兵馬駐守,各自又用去了五萬人。
這前後加起來,已經是六十萬兵馬了。
剩下所能動用的二十萬,周國已經全都派到了東邊,實在是沒有餘裕了。
不過大敵當前,周國也意識到自己兵馬不足的問題,所以也已經下令,讓河南、南陽二郡,就地招募兵馬,準備於這兩地組建二十萬新軍。
如此算上原有的二十萬,一共四十萬大軍,也勉強夠防禦梁國了。
只要能熬過這段時間,那麼等解決完蕃人,將西邊的兵馬調回,也就不用畏懼梁國了。
以上是北邊諸國的動向。
揚州這邊,楚國在陸淵的指示下,依舊沒什麼動作,照常積蓄錢糧,整訓兵馬。
畢竟楚、梁兩國並不接壤,雖然也能感受到北邊危脅,但壓力其實並不大。
倒是寧國那邊,與梁國接壤許多,並且金陵歷代朝廷,其實也與梁國多有齟齬,彼此也算得上世敵了。
所以在得知訊息後,寧國便加強了北邊的防務。
據傳已經打算在原有十萬水師的基礎上,在編練五萬水師,同時在廣陵之地,又增添了五萬守軍,直接將該郡的駐軍增加到了二十萬之眾。
如此算上十五萬水師,水陸三十五萬兵馬,足以護得寧國無憂了。
周邊紛紛擾擾,各有動作。
梁國那邊,倒是如楚國一樣,依舊穩重的很。
除了派兵駐守來國舊地外,剩下的北征大軍,也沒解散,而是繼續朝著東北活動。
看樣子是準備先攻滅青州境內剩下的小國,統一整個青州。
在此之前,梁國應該不會有別的動向。
而在此期間,陸淵派往各地府縣,統計災情的使者,也終於帶著詳細情況回來了。
楚國四郡三十四府,在此次雪災之中,有十一萬三千餘戶百姓受災,其中又有一萬一千餘戶人出現傷亡,死者多達四萬七千餘人。
一場天災,就讓楚國死了一兩個縣的人口。
得到此訊息,陸淵甚為心痛,這損失的可都是楚國的根基和自己的氣運啊。
這麼多人如果遷移到黔中郡,甚至能直接穩定一個府,此時卻白白犧牲了。
這慘痛教訓,足以令人刻骨銘心。
因此他隨後便傳令各府縣,自今以後,各地官府務必做好雪災防禦準備,並將此事與官員政績考核掛鉤,免得那些人對此不上心。
陸淵盡了最大努力,避免今日教訓,來日再度重複。
剩下效果如何,就只能看天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