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撫遠建三江米
圓頭圓肚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撫遠建三江米,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圓頭圓肚皮,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著李逸幾人聊的內容,直播間觀眾也討論得熱火朝天。
“真·糯米史詩!”
“咱們是農耕文明,歷史上經歷過太多磨難了,但靠著種地,咱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熬過來了。”
“我知道!最早種稻谷的就是神農氏!”
“袁爺爺就是當代神農!”
“想想真的神奇,幾千年前,第一個想到種植野生稻穀的人,會知道一粒小小的種子,居然能哺育一個輝煌而又偉大的文明嗎?”
“細思極恐,究竟是我們馴化了稻穀,還是稻穀馴化了我們?”
就在觀眾們聊得熱火朝天之際,老闆已經讓人把李逸要的五袋糯米搬出來了。
“圓糯米要麼?”
老闆衝李逸詢問。
“要,有哪兒的?”
李逸扒拉了下糯米袋。
老闆順嘴問:“你要南方產的還是北方的?”
“廢話,當然是北方的。”
李逸疑惑看向他,笑問:“咋滴?想糊弄我啊?”
圓糯米的主要產地都在北方,品質最好的就是東北產的。
南方產的圓糯米,粘性是比不上北方圓糯米的。
老闆顯然也清楚這點,趕忙笑著解釋:“沒有沒有,問習慣了,順嘴問了句。
你是懂行的,我怎麼糊弄得了你?”
說著,他就提過了兩個半袋的樣品糯米,指著左邊的一個介紹:“這個是五常產的……呃,其實是五常當地的糧廠加工的,米是牡丹江種的,品質也不差,我就當五常米賣了。”
他嘿嘿笑了笑,衝李逸使了個眼色,小聲解釋:“都是行業門道,你懂的。”
李逸自然清楚這種門道,不止是在糧油行業這樣,任何一個行業,都有這種情況。
真正的五常大米一年也就能產65萬噸,但全國每年能賣掉1000萬噸的五常大米。
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一年也就產個一兩千噸,但卻能銷往全國,要多少有多少。
不管是加工米,還是過水蟹,都是行業門道,消費者自己也都清楚。
李逸抓起了一把“五常”圓糯米,嗅了嗅香氣,又嚼了幾粒。
沒說什麼,他就又抓了一把旁邊袋子裡的圓糯米,嗅了嗅香氣。
“這是哪兒產的?”
他沒吃,就衝老闆問了句。
“撫遠。”
老闆解釋:“撫遠的米雖然沒五常米出名,但東西是真好,我自己家吃,就吃撫遠的米,質量嘎嘎的!”
李逸捏了幾顆,放進口中嚼了嚼,滿意點頭:“是不錯,到底是雞嘴叨出來的米,也給我拿五袋吧!”
聽到李逸的話,後方的吳壘吃了一驚,趕忙問:“這是從雞嘴裡取出來的米?”
“不是啊?”
李逸愣了下,才笑著解釋:“你開啟地圖看看就知道了,撫遠在雞嘴的位置,是國內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凌晨兩點多就天亮了。
撫遠的農作物,生長週期都比較長,晝夜溫差大,水質也好,品質都不錯。
這個米黏性強,圓潤飽滿,口感也比較好,還是很不錯的。”
“這樣啊!”
吳壘恍然大悟,笑道:“我還以為真的是從雞嘴裡摳出來的呢!”
“怎麼可能?”
李逸也被他的腦洞逗笑了。
趙金麥在一旁聽著,也笑著說道:“撫遠的米在東北還是挺有名的,好像有個建三江大米,就是在那邊產的。”
“對,這不就是建三江的米麼?”
李逸拉開了米袋,看了眼包裝,上面果然寫著建三江三個大字。
“建三江就在同江,富錦,撫遠,饒河中間那一片。”
李逸確定了產地:“那裡屬於是HLJ,松花江和烏蘇里江的匯流的河間地帶,土質很肥沃,是頂級的耕地,產的米品質肯定好了。”
“對,就是那裡。”
趙金麥開心的應了聲,跟著又忍不住好奇問:“誒?逸哥,那東北的米就比南方的米好嗎?你為什麼必須要北方的米?”
“誒?我可沒說過東北的米一定比南方的米好啊!”
李逸笑著解釋:“是北方的圓糯米,品質要比南方的好一些。”
“你怎麼就能斷定北方的圓糯米比南方的好呢?”
吳壘瞧熱鬧不嫌事兒大,跟著追問。
直播間裡,南方的觀眾也在跟著起鬨。
“對呀!憑什麼說北方米比南方米好?”
“我要為南方米打call!”
“氣抖冷,南方米什麼時候才能支稜起來?”
“不好意思,南方人不說支稜。”
面對觀眾的調侃,李逸不慌不忙的解釋:“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品種決定的。
長糯米,也就是秈型糯米,是比較適合在低緯度,低海拔的溼熱地區種植的。
這種稻穀的穀殼比較薄,所以穀粒容易脫落。
而且它比較耐溼,耐熱,耐強光,但卻有個缺點,就是不耐寒。
在氣候溼熱的南方地區,這種稻米可以做到一年兩熟,甚至是三熟。
所以南方種的,一般都是長糯米。
粳型糯米,就是圓糯米,更適合在高緯度,或者低緯度的高海拔地區種植。
這種稻穀的穀殼比較厚,所以穀粒不易脫落。
它比較耐寒、但只能耐弱光,而且不耐高溫。
所以這種稻穀一般都是在北方種植,一年只能收一次。
在東北地區,這種稻穀一年最長甚至可以生長180天。
生長週期長,灌漿充足,這種稻穀的澱粉含量,肯定就比南方稻米高了。”
說到這裡,李逸頓了下,才衝著鏡頭笑道:“所以,不是我說北方的圓糯米好過南方,是因為南方種的比較少而已。
這只是因地制宜的區別,可不是捧一踩一啊!”
聽著他的一番解釋,老闆也笑呵呵的插了句:“也不是咱吹啊!咱們東北的農產品,那質量都是槓槓的,東北那都是一掐都流油的黑土地啊!要不怎麼叫國家糧倉呢?你說對吧?”
“沒毛病。”
李逸笑著點了點頭,抬手指了指米袋,示意:“這東西有點多,我們肯定是帶不回去了,只能麻煩你幫忙安排輛車送一趟了。”
“這都不叫事兒!”
老闆笑問:“還有沒有啥要買的?”
“把那好的豆油,葵花油,菜籽油啥的,都給我裝上,最少一件兒。”
李逸拍了拍手上的米粉:“我還得買點好乾果去。”
3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