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小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極限反殺,穿越:從八佰到巴頓,巴小頓,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軍工兵小心翼翼趴下去用探針戳啊戳啊……
折騰十多分鐘,發現這特麼是一根大洋釘!
這是有病嗎?挖個坑,在這裡埋一顆洋釘進來!
日本工兵隊長一陣頭疼。
地雷的作用,原本就是阻滯行軍,威懾作用大於實際殺傷作用。
這種真真假假的部署,這點工兵不太夠啊……
現場指揮的軍曹雖然嘴上沒有催促,但是不耐煩的表情溢於言表。
“轟!”
一個工兵被炸飛了!
這特麼的,這什麼意思?
難道還有“反工兵地雷”?
火車站離指揮這場戰鬥的長谷大隊長聽說之後暴怒,大聲命令,讓去弄幾十個戰俘過去趟地雷,再不然,就地抓一批中國老百姓!
幾分鐘之後,聯隊長打電話過來,把長谷臭罵一頓。
旁邊租界裡,幾十上百部照相機攝影機對著這裡,你八格牙路的你想死你滾遠點!你好歹你也得注意點形象,你不用這些下三濫的招數,你就不會打仗了嗎?
長谷川鬱悶地想,之前這些招數,不都是你們認可甚至拼命吹捧認為這需要廣泛推廣……
儘管心裡鬱悶,長谷大隊長對著話筒也只能嗨嗨嗨。
曲阜路方向上的工兵又折騰了大半個鐘頭,長谷決定調整方案,不等北側和東側這個方向了,決定還是單方向沿著復興路自西向東發起進攻!
長谷大隊長其實是有過那麼一絲遲疑的。
中國軍隊有能力把這個真真假假的雷場部署到曲阜路附近,那他們在復興路兩側,在主體建築正西側,也部署點雷場,難道有什麼困難嗎?
可他們為什麼在這個方向上門戶大開,似乎像是等著我們從這裡進來。
但也只是一絲遲疑而已,看著時間已經上午九點了,長谷川點點頭揮揮手,去吧去吧!速戰速決!
作為日軍的指揮官,是沒有愛惜士兵生命慣例了,尤其是笨得像豬隻知道拿命填拿命堆的乃木希典被奉為軍神之後,日軍各級軍官在找死這條路上,那算是回不來頭了。
西側進攻方向,日軍迅速實施炮火準備。
四行主體建築西側那堵牆700米處,兩處三層高度建築物的屋頂上,很勉強地部署了兩個炮兵陣地,各配置了一門大正11年式37毫米平射炮。
這種炮來拆牆開窗效果最好,而且距離越近效果越好,畢竟這種小口徑平射炮的有效射程是1000米之內。
但是要防備對面中國軍隊的狙擊手、輕重機槍火力以及槍榴彈,在這個距離進行火力配置,很顯然日軍是經過計算的。
使用平射炮,也是最大限度避免曲射線路一個失誤把炮彈掉進公共租界造成傷亡。
四行倉庫正西那堵牆雖然堅固,但又扛得住多長時間的炮彈轟炸呢?
兩輛89式中型坦克一前一後。
前面的距離四行倉庫主體僅僅200米左右,這也是欺負中國仿製的擲彈筒由於密封閉氣較差,最大距離其實也就是200米左右,兩隊鬼子拿著鐵板在坦克兩側極其囂張,嚎叫著挑釁,試圖用這種方式吸引國軍狙擊手和輕重機槍火力點暴露。
後面那輛89式中型坦克,就是準備壓制拔除國軍暴露的狙擊手和火力點的。
不得不說,1937年的小鬼子步兵,不管單兵作戰能力還是群組作戰能力,那都是可圈可點的。
也就是四行倉庫位置特殊,小鬼子很多火力裝備和戰術套路受到了限制,否則他們可能真的早就拿下來了!
長達三十分鐘的炮火準備,硝煙幾乎籠罩了整個四行倉庫。
蘇州河北岸圍觀人群心急如焚,但除了哭泣和咒罵,他們完全幫不上忙。
隨著一炮一炮接一炮的轟炸,四行倉庫西側的那堵牆出現坍塌和豁口了!
埋伏在坦克側後方的日軍,以及埋伏在西側建築群背後的日軍開始發出了歡呼聲和浪笑聲,似乎四行倉庫這個花姑娘,被他們扒下了衣裳……
從二層到五層,大大小小的豁口,一個接一個出現。
坐鎮火車站指揮部的長谷川並沒有親眼看到戰場的情況,但不重要,對於他而言,這都是提前計算和推演的結果。
看了看手錶,長谷川提起手,命令拆牆開窗為目標的炮火準備停止,步兵,上!
埋伏在坦克兩側和低矮建築群後面的小鬼子們,舉著鋼板掩護下,迅速往豁口處架設雲梯,第一梯隊的日軍哇哇怪叫著開始往上衝鋒了!
200多個鬼子步兵大部分集結在西側建築群裡,部分槍法好的日軍依託地形,舉起步槍透過硝煙做著瞄準,準備向硝煙中的槍口焰火處開槍。
更多作為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的日軍隱蔽著,耐心等待著,一旦第一梯隊得手,他們就要高喊著板載衝進那座樓房……
平射炮和坦克火炮暫停射擊,做好壓制拔除對方火力點的準備。
奇怪的事,倉庫裡的中國軍隊並沒有動用輕重機槍射擊,只是在視窗和牆上的射擊垛口利用步槍進行零星射擊,什麼情況啊,難道他們放棄了?
一切好像都快要結束了……似乎不應該有什麼懸念了。
直到租界西側一座高樓上的多國使領館觀察團成員驚呼,他們奇怪地發現,四行倉庫主體建築群東側,突然升騰起了煙霧,而且奇怪的是,那些煙霧是中國士兵跑到天台上自己丟的煙霧彈,以及點燃了早已準備好的廢橡膠,一瞬間白煙黑煙籠罩了那個方向。
他們應該是干擾天上盤旋的日軍偵察機,可他們在那裡藏了什麼寶貝不想讓日軍偵察機發現呢?
長谷川的大隊部設在火車站內一棟堅固的建築裡。
堅固,但沒有高度,看不到戰場上發生的狀況,戰鬥規模太小,就連沙盤都沒做,長谷川手頭只有一張淞滬城區交通圖。
就連軍部也沒想過戰場會開在這個地方,所以那一帶的詳細地形圖以及各個建築物內部構造,長谷川手頭還沒有。
戰鬥剛剛打響,特高科就派人送來了這一帶的雨汙管網走線圖,這是長谷川昨天晚上接到任務時候要的,參謀們以及情報部門效率還是很高的。
其實不一定用的上了,因為昨天大隊部做過推演,最終結果是,四十分鐘到六十分鐘結束戰鬥……
但長谷川還是攤開地圖,淞滬是江南水鄉,又是國際化城市,號稱“東方小巴黎”,眾所周知,巴黎的市政排水管廊建設那是全球領先的,防止城市內澇的排水管廊,內部都可以划著小船走!
地圖上看,淞滬這座城市的雨汙管廊建設確實優秀!尤其是此處,火車站附近,更是密密麻麻。
長谷川不禁在想,如果他作為防守方,他來防守這座車站,那他絕對不會輕易丟棄這個車站,跑去那個租界死角去表演作秀!尤其是這個密密麻麻的排水管廊,這就是一個四通八達的調兵通道啊!
如果說在這個火車站的排水管廊裡,隱蔽一批士兵……
“轟轟轟!轟轟轟!”
一陣密集的爆炸聲從四行倉庫方向傳來,震的長谷川面前的桌子都嗡嗡顫抖。
難道說已經拿下了?不可能啊!
長谷川看了一眼時間,炮火準備結束才過去五分鐘!
不對!
剛剛那好像是中國軍隊的82迫擊炮!還是三發急速射!
沒有試射就三發急速射?
“轟!轟轟!轟轟!”
這好像是中國軍隊木柄手榴彈爆炸的聲音!或者是槍榴彈?
“轟!”“轟!”
這兩聲巨響,好像還是集束手榴彈?
“報告!”
機要參謀神色慌張地衝進來,報告道:“遭遇中國軍隊的埋伏!”
“埋伏?”
長谷川疑惑了一下。
“這裡!這裡!還有這裡!”
機要參謀指著地圖上光復路北側的建築群說道:“大量建築裡都有中國士兵!”
“不是已經清理並且部署有暗哨嗎?”
“他們埋伏在下水管道里,我們發起進攻的時候他們趁亂衝出來的!”
“混蛋!亂七八糟的!你不是說在建築裡嗎?”
機要參謀結結巴巴地描述著,他也是聽現場士兵打電話報告的,那邊也是慌慌張張說的亂糟糟的。
可能唯一能夠看清楚全貌的,就只有XZ北路旁邊,距離四行倉庫東側建築群只隔了一道鐵絲網和一條馬路的國銀大廈了,這座位於公共租界的大廈,正是各國使領館觀察團選擇的一處高樓。
為了避免流彈,觀察團所在觀察平臺也做了沙包掩體,那個位置的視角雖然被建築物部分遮擋,但還是清晰地看到,當中國士兵在建築物樓頂釋放干擾煙霧的時候,東側建築物群內,建築物之間的地面上,開了個洞!
那裡不知道什麼時候挖了個大坑,上面用蘆蓆遮蓋上並且撒上了浮土,而那個大坑裡,是一門迫擊炮!
接著又有一個!又有一個!
居然錯落著有三門迫擊炮,藏在東側那個建築群內!
很顯然座標已經提前做了調校的,一上來三門炮全都是三發急速射!
日軍兩挺用於火力壓制的平射炮陣地瞬間被敲掉!
同時捱揍的,還有日軍的重機槍火力點!
部署在建築物頂上的它們,就是活靶子!
可關鍵是,誰能想到中國軍隊的迫擊炮陣地能夠藏在那個地方!
就在日軍重機槍陣地和平射炮陣地遭到破壞的同時,中國軍隊的輕重機槍火力點才開始肆虐!
操作擲彈筒的中國士兵也開始爬到屋頂上,使用擲彈筒將榴彈噼裡啪啦砸向建築群裡隱蔽的日軍,一瞬間日軍方寸大亂!
但日軍畢竟是準備充分,兩輛中型坦克上開始調整炮口準備對射壓制和精準拔除。
然後,讓大家意想不到的事,突然從滾滾硝煙裡,飛出來好幾個燃燒瓶,噼裡啪啦砸在了日軍坦克上!
燃燒瓶?這是從哪裡飛出來的!
“砰砰!砰砰砰!”
硝煙中,中國士兵衝上樓頂,雙手駁殼槍直接朝著樓頂的日軍士兵摟火!
“突突突!突突突突!”
有人抱著花機關嘩啦啦朝著樓頂的日軍士兵掃射!
地面上,有人拎著集束手榴彈衝向日軍燃燒的坦克!
一個旋轉扔鐵餅的動作,大喊一聲扔了過去,自己就勢臥倒翻滾躲到安全的地方!
硝煙中,端著上了刺刀步槍的中國士兵,魚貫衝進每個建築物!
他們似乎是四人一組,一個渾身都是手榴彈,大喊著拉弦把手榴彈扔進去,爆炸聲之後,他身後衝進去的,一個拿雙手駁殼槍,一個拿花機關,一個端著上刺刀的步槍。
配合的是那麼熟練,像是提前演練過這套戰術……
哦不,其實還是有點生疏的,比如說有個中國戰士太著急了,磚頭塊還在四處亂濺的時候他就衝了出來,結果鋼盔被砸飛了,後面有個看上去像長官的人把他拉到牆角一邊幫他包紮一邊好像還在罵人……
但不管怎麼說,這個戰術非常成功!
建築群裡的日軍完全沒想到居然中國人會從身後冒出來,一下子就被打蒙了炸蒙了!
尤其是兩輛中型坦克與西側建築物頂輕重機槍構成的火力支撐體系被癱瘓掉之後,失去制高點失去火力支撐,日軍已經完全成了案板上待宰之物!
建築群內的日軍傷亡慘重,雖然反應迅速,但中國士兵已經搶先進了建築物,他們在外面就是靶子。
試圖衝進去,那也還是靶子!
站起來試圖撤退,又成了四行倉庫主建築高層上狙擊手的靶子!
好不容易避開狙擊手蜷縮在某個角落裡,頭頂上又被丟了手榴彈下來……
“這支中國軍隊就是他們的敢死隊吧!漂亮!這套戰術太漂亮了!”
一個金色頭髮白人武官舉著望遠鏡感慨唏噓,周圍人也非常贊同他的觀點。
“好像真的有德國教官。”一個頭發有點橘紅的高個子武官側過臉問道:“你不覺得,這是暴風突擊隊的戰術?”
金髮武官仍然舉著望遠鏡不捨得撒手,他輕聲說道:“不是暴風突擊隊,是國際縱隊,有點像馬德里巷戰裡用過的戰術。”
蘇州河南岸,圍觀的中國老百姓們可不懂這些門道,什麼暴風突擊隊,什麼馬德里巷戰,他們不知道,但他們知道的是,國軍弟兄們太給力了,太猛了,太威風了!
有人敲鑼打鼓地大聲喊著勝利了,有人開始燃放鞭炮,群情激昂歡呼雀躍。
但其實槍炮聲還在密集地響著,戰鬥還在繼續著。
“國際縱隊?嗯,也有可能……”橘紅頭髮武官說道:“不過,無論如何,日軍援兵就在火車站,這支小部隊恐怕回不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