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寧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四五章 永樂級戰列艦;詭異的新敵,後明餘暉,神州翰林院的寧海,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皇家海軍相仿,大明海軍現在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缺乏足夠的高速中大型戰艦。

但英國海軍至少有為數眾多的重型巡洋艦,而大明海軍向來輕視重巡,迄今在役的重巡僅有6艘——因為大明不像英國那樣有數量眾多的海外殖民地,同時海軍上下也一致認為條約型重巡的價效比很低。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大明海軍建造了大量的中小型戰艦,目前在役的輕型巡洋艦多達27艘,驅逐艦更是足足有172艘,位居世界首位,而且這些中小型戰艦都比較精良、新銳,整體水平相當高。

與之相比,其它國家的海軍序列中含普遍留存著許多歐戰時期的老舊驅逐艦。

在大明海軍原本的規劃與設想中,當海軍條約到期以後,就應該著手批次建造新銳的高速戰列艦,但仍然不考慮建造重型巡洋艦。

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海軍裝備有數量不少的重巡,可大明海軍認為以重巡對抗重巡並不划算——重巡的價效比很低,遇上戰列艦會被吊打,而美國船廠的產能要多於本國,這樣抗衡較量註定是吃虧的。

因此,大明海軍希望建造一級廉價的小型高速戰列艦,能夠以一敵多的對付美國海軍的重巡,而這樣一艘戰列艦的造價並不會大於兩艘重巡。

鑑於美國人喜歡集中運用重型巡洋艦,所以這種廉價小型戰列艦不需要太多,大約三艘足矣。

不過,A艦隊的慘敗讓大明海軍上下在短暫的狂歡之後意識到未來海戰天翻地覆的大變。

幾乎就在當天夜裡,酣暢淋漓的慶賀宴席之後,個別將領和技術官吏就敏銳地意識到了兩點:

第一,戰列艦的決戰意義有所下降,但其巨大的噸位使之成為絕佳的武器搭載平臺,應該考慮讓戰列艦裝備大量的防空武器,讓其為航母空襲艦隊撐起堅實而嚴密的保護傘。

第二,海軍需要專業的中小型防空戰艦。理論上,標準排水量四千噸到五千噸的輕型巡洋艦是防空效能上的最優選擇。防空驅逐艦雖然更便宜,但搭載的武器相應的也少。

有意思的是,現在都已經在舾裝的兩艘新型戰列艦才剛剛擬訂好艦名,此前都是以代號來稱呼的。

依照大明海軍慣用的年號命名規律,新艦要挑選龍朔之後的強盛時代。

不過之後就是武則天篡位,以及安史之亂的混亂時期了,並沒有合適的年號可供選擇。

再往後,有宋一朝基本上與“強盛”二字不沾邊,明人向來喜歡拿趙宋開玩笑,所以也不妥。

元朝暫時選擇性忽視,所以眼下應採用的年號就來到本朝了。

考慮到如果出現意外,洪武號沉沒對於軍民士氣的打擊可能會比較大,所以新型戰列艦便正式敲定為永樂級,一號艦永樂號、二號艦宣德號。

單獨一艘的龍朔號戰列艦是大明海軍在戰間期技術進步的綜合體,她作為技術驗證艦,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先天性問題。

這些問題在解決之後,永樂級就成了諸多先進技術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現如今大明工業的巔峰水平。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精密、最龐大的兵器,還有什麼能比戰列艦更可體現一國之技術呢?

永樂級為平甲板船型,球鼻艏,方形艉,標準排水量4.12萬噸。

在如今的大型戰艦上應用方形艉不多見——海軍兵器格致院研究發現,戰艦航速達到30節時,方形艉可以比傳統的圓形艉減少大約4%的阻力,同時能讓戰艦的穩定性有所提高。

缺點是低速航行的表現不如圓形艉,但海軍方面最終採納了方形艉的設計。

同時,球鼻艏也可以顯著減少興波阻力,效果大約是6%-8%左右。

眾所周知,法國人的鍋爐技術一直都位居前列,而在率先研發出增壓鍋爐之後,更是獨步天下。

明人從中汲取了相當可觀的寶貴經驗,並造就了同樣一流的動力系統。

永樂級的動力配置為八座高溫高壓鍋爐,四座蒸汽輪機,四軸推進。

蒸汽過熱器可以將蒸汽加熱到420℃的誇張溫度,輸出的蒸汽壓力高達35㎏/c㎡。僅僅依靠八座鍋爐就能輸出18萬匹馬力之多,過載時更是能突破20萬匹馬力大關。

這樣澎湃的動力使得永樂級在設計上就可以達到33節的速度。

不過按照常理,她的試航速度肯定要超過設計航速,尤其是設計師低估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球鼻艏和方形艉的組合所帶來的減阻效果。

主炮為三九式十三寸(416㎜)三聯裝,四十六倍徑,配套的試製三九式特種穿甲彈重達1410㎏,初速740m/s。

這種穿甲彈的彈重係數為0.63,是徹徹底底的超重彈,彈頭處包含有一顆特殊的鎢合金鋼珠…或者說“球”,穿甲能力極其誇張。

海軍方面認為初速稍低的超重彈反倒能起到奇效——在遠距離炮擊時,更加彎曲的彈道能以更大的落角砸在對方的水平裝甲上,一發入魂。

其防護效能不亮眼,其舷側主裝甲帶厚度為304㎜,內傾16°;炮塔正面則為416㎜;水平裝甲較好,達240㎜。

得益於動力系統的先進性,永樂級戰列艦的動力艙段相對來說較短,節省了很多噸位——換言之,在相同噸位的情況下能搭載更厚的裝甲。

至於副炮與防空炮,原本計劃的配置被緊急叫停了。

A艦隊的慘敗警醒了大明海軍——戰艦防空武器必須加強,現有的火力遠遠不足!

永樂號和宣德號的效能無疑是優越的,但昂貴的造價也讓海軍方面苦不堪言,諮政院也非常不滿,因為這兩艘新型戰列艦的建造費用已經超支了三成。

於是乎,諮政院方面也大力推動取消三號與四號艦的建造,以之為基礎建造一級大型航空母艦。

反正,航母不用裝備昂貴的艦炮和裝甲,只是需要額外採購艦載機,而且剛剛的戰例不是證明了航母才是大勢所趨嗎?

翌日,早晨。

暮冬時節的南京仍然陰冷,縱然陽光普照,可卻無法阻擋那裹挾著溼氣的北風。

按往常來說,大年初十的京城本應稍稍淡去年節時的喜慶紅火,直到幾天後的元宵節才會重歸熱烈。

不過,迫不及待的朝廷一早就公佈了讓人們歡欣鼓舞的捷報,晨報和早間新聞都詳實講述了這場輝煌的勝利。

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大即是強,戰列艦那可是鋼鐵山丘一般的國之重器,怎麼會被嗡嗡嗡的飛機輕易擊沉呢?

有些人對此表示質疑,因為實在是太超乎常理了。

雖然多數質疑言論沒有惡意,但也不排除夾雜著一些別有用心的想法。

密切關注著輿論動向的外緝事廠對此持不同看法,部分官吏認為應該去揪出這些刻意攪亂人心的傢伙。

然後…一個誹謗罪的名頭肯定是跑不了的,殺雞儆猴。

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覺得現在就急吼吼的抓人反倒會顯得朝廷沒底氣——就像被揭穿謊言之後無能狂怒的做法。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沈瑜就是持反對看法的一員。

“呃…總不能就這樣置之不理吧?”

“等過些天再動手,不對,不該主動去逮人,應該下帖傳喚,把姿態放高。”

紫禁城,文華殿。

內閣例會一如往常的召開,閣臣們個個都是大忙人,時不時就會遇上急事而耽誤些時間,所以往往總會有人遲到片刻。

“有事沒料理完,多拖了一會,諸位久等了。”餘慎華今天最後一個到場,看著還在惦記著其它事。

“哎,謹榮你不來今兒這會都沒法開。”李光遠一邊翻著面前的卷宗一邊笑道。

“是這樣的,暹羅方面態度還不明確,我們在交涉中已經盡力了。現在來看,軟硬兼施都沒能行,只能等待其改變主意了。”

暹羅長期以來都是親明的,也時常朝貢,但隨著西方勢力入侵,自身危急的它就開始千方百計的謀求儲存自身了。

與歷史上相仿,暹羅三個雞蛋跳舞的本事爐火純青,所以至今都掌握著主權。

明軍借暹羅最南端的北大年府登陸馬來半島,安南王家陸軍也借路暹羅北部向西邊的英屬緬甸大舉進攻。

暹羅方面深知現在大明這一方勢大,所以即使別國兵馬過境也依舊保持克制,只在外交上小小的質詢了一下,甚至都沒抗議。

但他們本質上仍持觀望態度,不想早早的站隊。

“很圓滑,不值得寄予厚望。”高慶魁微微頷首,“外交努力暫時作罷,只要防止其倒向西方即可。”

現在不入夥,想著等大局已定時再來分一杯羹?做夢!

“真要中止嗎?我覺得不太好。”林羲對此倍感憂慮,“暹羅不予以全面配合,安南的兵力和給養的調派輸送都很成問題。”

雖然暹羅人現在默許了別國兵馬過境,但終究是不主動配合的。

這給安南王家陸軍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他們的後勤供給很難保證充裕。

“軍部有什麼想法嗎?”高慶魁問道。

“首先暹羅之事必須儘早解決,放任他們這樣左右逢源絕不妥當,可以考慮武力威懾,或者……”

說著,林羲掃視了一圈在場的列位閣臣,平靜道:“督府參謀處有人提出過大致構想——以迅雷之勢突入曼谷,迫使暹羅人屈從。”

“這倒是很強勢。”若有所思的李光遠問道:“可行性有多少?”

“暹羅方面歸根結底只是圓滑,但真要同我國朝作對,那他們又萬萬不敢。軍事上的可行性是九成,傘兵部隊從天而降,極難防備。”

最前邊的高慶魁閉眼斟酌了一會,沉吟道:“這個手段也不是不行,但到底是下策,非必要不考慮,等平定南洋以後再商議吧。”

大明目前的攻略核心是南洋地區,南亞次大陸那邊的優先順序比較低。

目前駐防雲南的明軍以守勢為主、攻勢為輔;倒是安南表現得非常積極,十分熱切的對英屬緬甸展開多路進攻。

這種不正常的積極在大明君臣看來並不恰當,所以暫且讓他們多費些勁吧,後勤困難就困難些,真要是讓他們橫掃了東南亞,到時候還挺難為其劃分勝利的果實。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馬來亞半島的明軍東西兩線齊頭並進,進展神速。

狼狽不堪的英印軍往往是剛潰逃到一個地方,勉強重整旗鼓,才把野戰工事給挖掘完畢,馬上就被尾隨而來的明軍迅速擊潰。

如此,週而復始。

風捲殘雲似的擊敗了防禦瓜拉丁加奴的英印第9步兵師以後,周長風率領的突擊叢集在三月初二又拿下了東海岸重鎮——關丹。

顯然,連吃敗仗的第9師毫無士氣可言,稍作抵抗就飛也似的向南逃竄。

在這樣高歌猛進的境況下,突擊叢集在第二天下午就狂飆突進一樣來到了豐盛港。

這是馬來亞半島南部的最後一城了,拿下它,接下來就會去往海岸邊上與海峽對岸的新加坡隔海相望了。

“……新加坡是英國在咱們這最重要的港城,在防禦一事上經營已久,孜孜不倦,諸多工事於去年年初才正式完工,號稱世界上最難攻克的要塞之一。據估計,咱們之後可能要面對超過六萬人馬,而且有不少永備工事,中大口徑火炮都有一百多門。”

在裝甲指揮車上,趙寒楓拿著最新的戰情簡報向周長風闡述著。

後者仔細翻看著航拍的照片,不以為意地笑道:“再堅固的要塞也是要人來防守的,設施再完備,但守衛者計程車氣全無又有什麼用?”

可就在這時,前方猝然傳來了連串的爆炸聲和槍聲,聽上去是突發了一場激烈的遭遇戰。

“中國步兵正在向西邊靠近!少校!”

“亨德森,帶你的人增援B連!”

“來襲炮火!迫擊炮!!!”

一支不同以往的英聯邦軍隊與東線明軍突擊叢集遭遇了,後者的前導單位還以為這依舊是不堪一擊的手下敗將。

正面牽制,側翼迂迴,緊接著同時衝擊——這一招屢試不爽,英印軍往往一觸即潰。

然而這一次的對手卻格外鎮定?在哨子聲中,以疏開隊形吶喊著發起衝擊的明軍士兵們竟沒能撼他們。

手榴彈的爆炸和密集的子彈撂倒了不少人,最前邊的十多名步兵先後傷亡。

但敵我都無人退卻,轉眼間的工夫,雙方竟陷入了難得一見的白刃戰。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襲從上元開始

抉望

三國:霸王附體,貂蟬為我更衣

天官青龍

請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作家風起

我是劉協,我不做獻帝

青煙慕

拯救大宋,從謀反開始

掛機的阿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