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5見不得人的實驗,重生,然後成為大科學家,趙師雄,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物理學的開山祖師之一,牛頓會受到物理學家的尊敬是真的,但關於這位牛爵爺的笑話同樣也不少。

除了牛爵爺炒股賠錢、牛爵爺打壓競爭對手、和牛爵爺一起吃飯必須站起來敬酒等等等等,最有名的還要當屬那個物理學家捉迷藏。

說是一群偉大的物理學家們,死後在天堂中捉迷藏,倒黴蛋兒愛因斯坦是抓人的那個,他先數了一百個數。

數完以後剛一睜眼,他就看到牛頓就現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

愛因斯坦覺得牛頓可能是看不起自己,也可能是怕他這個晚輩在捉迷藏遊戲裡一無所獲會丟了面子,所以才站在那裡“任君採擷”。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送上門的機會,愛因斯坦不可能不要,於是他向前幾步衝上去,就一把抱住了呆立在原地的牛頓:“爵士,我抓到你了!”

“不不不,”被一個白頭髮白鬍子的怪人抱住,牛爵爺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處變不驚地指了指自己腳下:“你抓住的不是我,你看看我現在站在什麼上面?”

疑惑不解的愛因斯坦,順著牛頓手指的方向低頭望去,發現牛頓腳下是……

“爵士,您正站在一米乘一米的正方形地板瓷磚上。”

“沒錯,”牛頓這次點了點頭,“一米乘以一米,那就是一平方米。

“牛頓站在一平方米的面積上,那就是牛頓每二次方米。

“所以你抓住的不是牛頓而是帕斯卡,和我牛頓有什麼關係?”

覺得自己被這個為老不尊的物理學前輩所戲耍的愛因斯坦,感覺智力受到了侮辱。

他越想越氣,越氣越想,到最後怒火攻心,脾氣上來以後忍無可忍,抬起腿來一腳就把牛頓從那個一平方米的瓷磚上踹了出去。

然後愛因斯坦才一邊大吼著發洩心中憤怒,一邊再次把牛頓按倒在地:“說,你說你現在還是不是帕斯卡?爵士,我要提醒你,你現在的腳底下可沒有一平方米的瓷磚了!”

愛因斯坦覺得自己勝利在望,沒想到牛頓比他還要氣定神閒。

他向自己的後輩點了點頭,仍然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身手了得,有兩下子!說的沒錯,我現在確實不是帕斯卡了,但是阿爾伯特,你忘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你剛剛的這一腳,正好把我踹出去了一米遠,所以你現在抓住的依舊不是我牛頓,而是牛頓·米,也就是我的英國後輩,焦耳。”

……

這個段子還有各種各樣的衍生版本,比如說抓住了伏特,結果發現伏特身下壓著安培,所以這人不是伏特,而是伏特每安培等於歐姆。

愛因斯坦剛想改口說歐姆,沒想到剛剛還壓著安培的伏特,在一瞬間又緊緊抱住了身下的安培,說他們現在不是歐姆,而變成了伏特乘安培等於瓦特。

愛因斯坦又要改口叫瓦特,結果瓦特又說他現在已經在原地站了好幾秒,所以已經不再是瓦特,而是瓦特·秒,變成了焦耳。

在更加完整的版本里,還有焦耳一把壓住了阿伏伽德羅,從焦耳變成了J/mol,成為自由能的單位,也成功地讓亥姆霍茲和吉布斯兩個人扭打起來,互相指責這是對方。

然後為了不兩敗俱傷,亥姆霍茲和吉布斯兩個人聯手把開爾文勳爵踹到了焦耳身下,同時把阿伏伽德羅給擠了出去。

這樣一來,J/mol就變成了J/K,從自由能變成了熵,讓愛因斯坦趕快借此機會去抓住克勞修斯。

還有就是安培把自己身體拉成了一條直線,因此產生了磁場。

愛因斯坦還在糾結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應該是高斯還是特斯拉,結果這倆人也一人抱住了一塊瓷磚,說他們現在已經變成了磁通量,讓愛因斯坦去抓韋伯。

結果韋伯在原地又做起了俯臥撐,他告訴愛因斯坦自己一會高一會低,已經產生了感應電動勢,所以是伏特的樣子了。

然後又是伏特抱住密立根再次變成焦耳,焦耳壓著赫茲成為了普朗克,普朗克找到祖沖之變成約化普朗克,說是海森堡說約化以後就不是他自己,愛因斯坦有問題就去找海森堡。

愛因斯坦問海森堡在哪兒,普朗克說這個可就不能確定了。

段子是一個不錯的段子,也比較考驗看這個段子的人的物理學功底,當初曾經廣泛流傳於人人網上,還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版本。

但現在陳慕武向維特根斯坦講出來的話,就不太合適了。

不是說他不想和這位哲學家繼續拉扯下去,而是因為出現在這個段子當中的物理學家們,有很多都還沒有進天堂,依舊在世界上活得好好的,比如愛因斯坦、特斯拉、普朗克還有海森堡。

段子最後那個有關不確定性原理的梗也不能用,因為現在這個原理不姓海森堡,而是姓陳。

藉著天色已晚的由頭,陳慕武終於能從維特根斯坦的住處脫身。

能說服這位跟著劍橋大學一起去比利時參加索爾維會議,算是解決了陳慕武的一塊心病。

只要是愛因斯坦如果又要在會議上提出來量子力學和因果論之間的事情,陳主任就決定要請維特根斯坦出馬。

與其爭論量子力學完備不完備,符不符合因果關係,還不如把寶貴的會議時間,拿來討論一些更有意義的物理學問題。

這不能說他是年青人不講武德,偷襲愛因斯坦那個四十九歲的老人家,只能說是陳慕武不求傷人,但求自保而已。

隨著溫度一天天的升高,夏天也一步一步地朝著劍橋大學走近。

這個夏天對於陳慕武來說,他的主題是送別。

先是去倫敦送走了結束英國蜜月之旅的小居里夫婦,然後又送走了暫時離開自己身邊回到美國,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去擔任物理學教授的奧本海默。

和奧本海默在劍橋分別之前,陳慕武還再次交給了他一筆錢。

雖然奧本海默回國是為了替陳慕武賣股票,但離著美股崩盤還有一年多的時間,趁這段日子再買入一些,仍然能夠賺上一筆。

同樣想要回國的施汝為倒是依然留在劍橋,這不是因為他臨時改變了主意不想走,而是因為自從英國和蘇連斷交之後,想要在這裡辦去蘇連的簽證和購買途經西伯利亞的火車票,都變得比之前要麻煩許多。

為此陳慕武還特意問了問,卡皮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結果對方給出來的回答是,渡過英吉利海峽去法國——反正坐火車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回到歐洲大陸上。

不過施汝為留在英國的這段時間裡,陳慕武倒是幫他採購了市面上所能買到的各種理工類的教科書,時間跨度一直從中學到大學,以及各種基礎實驗所需要的器材。

雖然陳慕武是想要在斯德哥爾摩開設學校,可畢竟他的力量有限,能來到歐洲的留學生相對於國內那麼多適齡學生來說只是鳳毛麟角。

多帶回去一本書,哪怕只能讓國內的教材編寫得更完善一點點,這本書就算是完成了它的使命,陳慕武和施汝為的努力也沒有白費。

奧本海默和施汝為離開了劍橋,趙忠堯和考克羅夫特都各自在海外安裝粒子加速器,替卡文迪許實驗室賺著外快。

再加上時值暑假時期,英國本地的學生和工作人員們,也都離開學校或是回家和親人團聚,或是去國內和歐洲的一些地方度假消暑,留在劍橋大學的陳慕武反而成了孤家寡人。

他原本也可以選擇回到位於倫敦的那個家裡,跟著母親和大哥一起過這個時長一個多月的假期。

可陳慕武偏偏選擇了留下來,要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裡靠著自己的一人之力做實驗。

沒有幫手在旁邊給他提供協助,對陳慕武來說不是困難,反而還是一種機遇。

這不是因為他像電影和書籍裡那樣,是個想要獨自一個人做那些見不得人的邪惡實驗的大反派。

但不得不說,陳慕武打算自己做的這個實驗,到現在來說確實有些見不得人。

查德威克今年年初剛得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喬安娜和茱蒂絲。

暑假一到來,他把實驗室的事情安排妥當之後,就帶著一家人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還把實驗室裡各個地方的全部鑰匙都給了陳慕武。

陳代理主任現在是整個卡文迪許實驗室裡許可權最高的人,他可以自由出入實驗室裡的任何地方,當然也就包括裝有各種各樣實驗器材的倉庫。

陳慕武彷彿像進入超市購物那樣,推著一個手推車,在裝有器材的架子上挑挑揀揀。

他拿了真空泵,拿了一個阿爾法離子源,又拿了能夠產生電場和磁場的各種裝置,還拿了一塊硼的結晶。

相比於化學性質非常活潑的鋰和鈹這些金屬元素,硼作為非金屬元素要穩定的多。

雖然為了確保阿爾法粒子不會在空氣中被電離,實驗要在真空的環境下進行,鋰和鈹的氧化機率會很低。

但是把它們加工為靶金屬薄片的操作同樣也不能在空氣條件下進行,和化學性質更穩定的硼相對比,還是後者更簡單容易一些。

拿了這麼多化學藥品和儀器,陳慕武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前不久小居里夫婦當中的弗雷德裡克的那番話說進了他的心裡,他打算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看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否能夠復刻出原時空中博特在1930年做出來的那個出了中子的實驗。

1930年還沒有粒子加速器,所以博特所使用高能阿爾法粒子,肯定不是在粒子加速器上完成的,而只是用最簡單的電場加速而已。

那對陳慕武來說,這個實驗就變得簡單得多,他沒必要獨自一個人去拆開佇立在劍橋大學的那臺粒子加速器,去把那個能產生質子的粒子源給拆下來,研究怎麼才能換上一個產生阿爾法粒子的放射源。

他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依葫蘆畫瓢,重新復刻一下博特的實驗裝置就可以。

所謂阿爾法粒子源,其實就是一個裝有釙-210的鉛盒而已。

在早年間,盧瑟福指揮做出來的那個用阿爾法粒子轟擊金箔的實驗當中,他的兩個學生蓋革和馬斯頓所使用的粒子源中裝的不是釙,而是鐳。

相比於能同時放射出阿爾法、貝塔和伽馬三種射線的鐳,釙-210只能釋放出大量的阿爾法粒子和少部分的伽馬粒子。

所以只需要經過簡單的篩選,然後再透過一個小孔的準直器,就能得到大量的阿爾法粒子用以做實驗,比之前的鐳要方便許多。

當然最方便的還是鋂,只是這種超鈾元素還沒有被發現,陳慕武給劍橋大學建造的那臺利用靜電高壓加速的粒子加速器可不行,必須要上價格更貴的迴旋加速器。

何況,如果陳慕武現在真能搞出來了超鈾元素的話,就算斯德哥爾摩那邊的諾貝爾獎評委會再不情願,也必須要把諾貝爾獎再次頒發給陳慕武了。

從釙-210中篩選出阿爾法粒子之後,再讓這些粒子透過一個由電磁場組裝而成的速度選擇器,便能得到一束方向和速度都相同的阿爾法粒子流。

讓這些阿爾法粒子轟擊到由硼晶體制作的靶子上面,就能得到一束博特所說的“伽馬射線”流,但其實就是大家一直都在尋找的中子。

硼有兩種穩定的同位素,分別是硼-10,和硼-11,前者在自然界中的丰度是20%,後者是80%。

阿爾法粒子轟擊硼-10,會生成一個氮-13和一箇中子。

B+α→N+n

然後半衰期為十分鐘的氮-13並不穩定,又會再次進行衰變成碳-13,順便釋放出一個正電子+β

而阿爾法粒子轟擊硼-11,會生成一個碳-14和一箇中子+n

碳-14就要穩定不少,半衰期是五千多年,不用再去考慮後續的衰變反應。

而且碳-14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被科學家們發現出來,這可是除了氫的同位素之外,為數不多的還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元素,而且還是一得就是兩年。

196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的是利用碳-14進行年代測定法。

第二年196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的則是利用碳-14測定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碳迴圈。

兩種核反應都會生成中子,所以陳慕武沒必要去區分自己拿的這塊硼晶體裡有多少硼-10和硼-11,反正最終的結果都是殊途同歸。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誰說鮫人不在貓貓食譜上

雲山有意

大國崛起:我有金手指

上官傅

讓你當江湖大佬,你成了軍閥?

動物園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