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西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初領兵父子深談,三國之徐州梟雄,醉酒西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陶謙是真的急了,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讓陶應根本沒有插話的機會。
一直等他說完了,陶應才開口解釋。
“父親不必擔心,孩兒又豈是魯莽之人,怎麼可能用自己的性命去冒險?”
“不去冒險?用三千兵士去攻打白波谷,這不僅僅是冒險,是送死啊!”陶謙又來了。
他對次子陶應是非常上心。
長子陶商就不是做官的料,將來整個陶家,靠的還是這個次子。
能不能光宗耀祖,封妻廕子全看陶應。
所以對於陶應的成長,他格外注意。
“父親試想,郭太楊奉等率領黃巾殘餘,來到白波谷之後,是否有侵州掠縣,傷害百姓之行為?”
“這……這倒未聽說過……”
“當年黃巾百萬之眾,也不敢兵叩洛陽,而他們區區一萬殘兵,竟然敢來到河東,這不是送死嗎?”陶應又問。
聽完陶應這番話之後,陶謙終於不再那麼急躁,認真思索起來。
這細細一想,郭太楊奉還真有些與其他黃巾殘餘不同。
白波谷並不是一個好地方,前有幷州刺史丁原屯兵周邊,現在有司隸校尉張溫大軍環伺,他們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之所以還在,就是因為他們並沒有侵州掠縣,搶劫百姓,這才讓朝廷一直容忍,或者說並沒有把他當一回事。
可是不搶劫,又哪裡來的糧草呢?他們所帶的糧草,又能支撐多長時間呢?以後怎麼辦?
“子合,你的意思是?”
“郭太楊奉其實在等待朝廷的招安,孩兒這一次只要兵馬一到,再放出陛下的善意,定然會不費一兵一卒,迫使他們歸降!”說到這裡,陶應笑了笑,“父親,這個功勞可是非常輕鬆的,孩兒怎麼能不爭呢?”
“子合,雖然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未戰先慮敗而後慮勝,萬一情況有變……”
“孩兒隨父征戰足有兩年多,參與大小數十戰,父親也見過營中的兵馬皆為精銳,雖只有三千,若是真打起來,也不懼白波谷一萬賊眾!”
“子合,你實話告訴為父,是否還有其他目的?”片刻之後,陶謙突然問道,“我知你做事謹慎,從不冒險,現在已被陛下封為長水校尉,即使再立新功,斷無可能再升遷,此次出兵縱然得勝,也只是幫了大將軍,這些你不會不知道!”
“父親英明,孩兒當然有想法!”陶應向陶謙行了一禮。
後世對漢末諸侯評價時,大多都認為陶謙只是個老好人,能夠坐擁富饒的徐州,是因為運氣好。
其實錯了,陶謙才是真正文武雙全的儒將,而且,能做到知人善用。
總之,在歷史上留名的那些諸侯,沒有一個簡單之人。
“父親,昔日平定北宮伯玉叛亂時,每一仗我們都打得非常艱苦,而董卓、曹操、孫堅三人,他們卻打的比我們要輕鬆的多,所立的戰功也比我們多,這是為何?”
“你倒還考校起為父來了,不就是因為他們麾下統兵大將多嗎?”
“父親說的沒錯,董卓麾下有李傕、郭汜、華雄這樣的猛將,也有張濟、徐榮這樣的智將,他們完全能夠單獨統兵。而曹操麾下,夏侯惇、夏侯淵驍勇無比,曹仁、曹洪也能單獨統兵。孫堅麾下更是有程普、黃蓋、韓當、祖茂這樣智勇雙全的大將。而父親麾下有誰?只有我們父子二人陣前衝殺。黃巾之亂已經被平定五年了,而郭太楊奉輾轉多地,至今未被剿滅,他們麾下一定有善於統兵的良將,這是我們的機會!”
說完之後,陶應靜靜的望著陶謙,他知道這番話陶謙要消化一下。
慢慢的,陶謙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子合,你長大了,為父很欣慰!”
常年打仗,看到別人麾下衝陣的猛將,統兵的良將,陶謙怎能不動心?
可是沒辦法呀!
軍中將領不少,但真正能稱之為猛將和良將的是少之又少。
而且這些良將發現之後,你能拉攏過來嗎?
人家是為朝廷效力的,等著陛下封賞的,除非是你的家將。
可是他們陶家底蘊太淺,根本就沒有家將。
從那些身份低下的黃巾殘餘中尋找,的確是最好的辦法。
“父親,那母親那裡還勞煩父親解釋一番,莫要讓她為孩兒擔心!”
“這你就放心吧!”陶謙點了點頭,然後又叮囑道,“你第一次獨自領兵,一切都要謹慎,密林、山谷,乃行軍之大忌,宿營當選開闊之處,切要注意水源,不可結草紮營,進軍有度,敗兵不可窮追,退兵必有斷後……”
“父親放心,孩兒兵書戰策也讀了不少,隨軍打仗也有兩年多,這些早已爛記於心!”
“但也不可驕傲!”陶謙故作生氣,這個兒子什麼都好,就是有時太過自負,必須隨時敲打。
“孩兒謹記父親的教誨!”
洛陽城一座不太起眼的酒樓,荀彧、荀攸、郭嘉三人又聚在一起飲酒。
荀彧和郭嘉現在都是閒人,荀攸雖然是黃門侍郎,但現在陛下身體欠佳,很少臨朝,他基本沒有多少事。
“子合出兵了,奉孝以為,這一次有幾分勝算?”荀彧問道。
“至少在七成以上!”
“你為何如此篤定,白波谷郭太楊奉可有一萬兵馬,就算他們是烏合之眾,但佔據著地利優勢,想要勝之,也不容易啊!”荀攸說道。
“公達,我如果說,此戰子合可不費一兵一卒,就能盡全功,你信嗎?”
“不費一兵一卒……”荀攸皺起了眉頭,不過很快,他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奉孝是說,此戰當以攻心為上!”
“不錯!”
荀彧也很快想明白了。
“奉孝,論戰場應變,我與公達皆不如你也!”
“但若論大局,運籌帷幄,我可不如你們兩個啊?”
“哈哈哈哈!”三人都發出了爽朗的笑容。
“奉孝,你既然胸中已經有了良策,為何不隨子合前去?”
在出兵之前,陶應的確請過郭嘉,讓他出任軍中主簿,但郭嘉沒有答應。
“我懶散慣了,不喜歡軍中的生活!”
“我看你並非不喜歡,否則為何要讀那些兵書?你是在觀望,看一看這個陶子合,是真正的才俊,還是隻會紙上談兵!”荀彧反駁道。
“知我者,文若也!”
“哈哈哈哈!”
三個人又是一陣爽笑,開懷暢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