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西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陶子合當世俊傑,三國之徐州梟雄,醉酒西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生謬讚了!”陶應立刻起身,給這名文士行了一禮,“不知先生是……”
他雖然不認識這幾個人,但可以肯定,都是名人。
今天能在大將軍府出入,除了朝廷的官員,肯定是當世名士。
“子合,這位便是南陽名士何顒何伯求先生,你既知他讚我叔父為王佐之才,卻不識得何伯求先生!”荀攸介紹道。
“原來是伯求先生,失敬,失敬!”陶應再次行禮。
“不敢,不敢!”何顒也拱了拱手,畢竟他現在已經辭官,而陶應是長水校尉,禮不可廢,“我空有學識,卻無子合之志也!”
“伯求,你素有識人之才,今日不妨評一評子合!”另一位文士笑著對何顒說。
“公業,此言差矣,今日有文休和子將在,我又豈能班門弄斧啊?”
陶應一下子明白了,被稱為“公業”的人是鄭泰,何進推薦其為尚書侍郎,但因看不慣朝堂的腐敗,棄官。
而旁邊的另外兩個文士,則是在汝南辦月旦評而出名的許劭(字子將)和許靖(字文休)。
後世人評論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其實這是許劭給出的評價。
《後漢書》記載說曹操年輕的時候,曾經置辦厚禮,很謙遜的求許劭為他看相,許劭看不起曹操,因為曹操是閹宦之後,不肯說,結果曹操直接把劍搭在了許劭的脖子上。
許劭不得已就說:“你是清平之世的能臣,亂世中的英雄。”曹操聽完之後,就高興的走了。
《資治通鑑》和《三國志》對此都有記載,只不過稍稍有些出入,但大體意思相同,無論是奸雄,還是梟雄,其實都可以稱作英雄。
聽到大家要讓許劭來評價陶應,許多人都過來了,包括曹操。
只不過許劭看曹操的臉色並不好,畢竟曹操用劍逼過他,那就是對他的侮辱。
但曹操對此並不在意意,他非常滿意許劭對自己的評價。
“下馬可安民,上馬可平亂,文韜武略,當世俊傑!”許劭緩緩的說道。
“子將先生謬讚了!”陶應趕緊行禮。
現在陶應需要名聲,但不能太過,猥瑣發展是正道。
當然對於這樣的評價,各人心裡都有看法。
但有一點,那就是陶應將來的仕途不會差。
畢竟是文武雙全,小小年紀,便立下許多戰功,被陛下封為長水校尉,而父親陶謙又剛剛封侯,將來的發展,能差嗎?
袁紹表面帶著微笑,但心裡卻不以為然。
而袁術的不服氣已經寫在臉上了。
他是袁家的嫡子,根本就看不起像陶應這樣的小官宦子弟。
許劭的月旦評他也不屑一顧。
何顒,他更是非常反感。
因此對陶應就沒有半點好印象了。
何進似乎感覺到,他把陶應給忽略了。
其實請陶應過來,完全是看在陶謙的面子上,因為張溫對陶謙很是賞識。
如果沒有這樣的關係,他哪裡會想到陶應。
不過現在他覺得,自己似乎應該重視一下了,畢竟能夠讓許劭、何顒欣賞的人,沒有普通的。
眾人離開之後,何進專門把陶應留了下來。
“不知大將軍留末將有何吩咐?”
“子合,黃巾餘孽郭太、楊奉,聚集匪兵上萬,在河東郡白波谷一帶,以前丁原的大軍屯於周邊,他們不敢妄動,如今丁原北上雁門,郭太、楊奉恐成為帝都之隱患,陛下打算派蹇碩領兵,恩威並重,迫使其降。然蹇碩乃一閹宦,如何懂兵?子合文武雙全又身經百戰,不知可否擔此重任?”
“大將軍之令,末將萬死不辭!”聽完何進這番話之後,陶應沒有任何猶豫,大聲說道。
“好,好,果然是當世才俊陶子合!”何進一看陶應答應的這麼爽快,也非常高興。
這件事他發愁,但是陶應太清楚了。
本來是陛下劉宏讓何進出兵,而何進又推舉西園校尉蹇碩。
西園軍是劉宏專門為保護自己,或者說是保護他的兒子和皇權設立的,又豈能輕易派去剿匪。
後來還是張揚和張遼前去,勸說郭太、楊奉,接受了朝廷招安。
此時的張遼和張揚都是上軍校尉蹇碩的麾下將領,功勞自然記在了蹇碩的頭上。
皇帝一高興,蹇碩的權力越來越大,而何進的兵權也就慢慢縮小了。
陶應之所以毫不含糊的接受這個命令,一是因為他清楚,此時的郭太楊奉,是盼望朝廷招安,他們很有眼光,黃巾根本就沒有出路,這份功勞簡直躺著就能掙來。
而更重要的是,陶應知道,楊奉手下有一員良將,徐晃,那可是被曹操稱為有周亞夫之風的。
現在自己最缺的就是良將啊!沒有將領,將來怎麼打天下。
陶府在洛陽城絕對是一個小門小戶,儘管陶謙已經封侯了,可是天子腳下,你才真正知道,你的官有多小。
不過,自從大將軍何進給兒子辦了滿月宴之後,這陶府可就熱鬧起來。
因為大家都知道,陶恭祖生了一個好兒子,文韜武略,當世俊傑。
這可是許劭的評價,許劭看人,什麼時候有錯。
而陶應說的那些富有哲理的話,也都傳播開了。
當得知陶應還沒有婚配的時候,媒婆也就上門了。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皇帝下了一道聖旨,讓陶應率領麾下三千兵馬,前去征討白波谷黃巾餘孽郭太楊奉。
這一下陶謙有些急了,郭太、楊奉麾下可有上萬兵馬,就算他們是黃巾餘孽,戰力很低,可人數太多了。
兒子就帶三千兵馬去,那不是羊入虎口嗎?
更著急的是陶應的母親甘氏,她哭哭啼啼的,讓陶謙一定要想辦法,不能讓兒子去,去就是送死啊!
陶謙能想什麼辦法,聖旨都下了,還能改?
但被夫人鬧得沒辦法,直接去軍營找兒子。
“父親,您怎麼來了?”
“我要是不來,怕是再也見不到你了!”陶謙怒氣衝衝的說。
“父親,您說的這是什麼話,我不是好好的嗎?”陶應已經猜到了原因。
“現在好好的,過段時間,還會好嗎?”
“父親是擔心孩兒兵敗?”
“豈止是擔心,三千兵士,就去攻打白波谷,你也不是沒打過仗,這能有幾分勝算?人家的兵馬是你幾倍,而且又佔地利優勢,郭太、楊奉、韓暹、李樂、胡才,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悍匪,你不是去送死嗎?大將軍給你命令的時候,你難道就不提點要求?就不知道要兵?要將?現在陛下的聖旨都下了,還有什麼辦法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