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上郡遭災,長平長平,楚秦一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後一站是曲沃。這裡各國民眾混雜,各種勢力交錯,情況最為複雜。由於山外就是韓國的主要戰略區汾水平原,防禦壓力十分沉重。但這裡也有優勢:在別的地方,招賢榜幾乎沒什麼反應,在這裡,從張祿離開開始算,只不過一個來月,就有上百人前來應聘,附近的居民也有往這邊移動的跡象。弄得曲沃令不勝其擾。

張祿和皮綰的到來算是為曲沃令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曲沃令缺乏人手,張祿和皮綰就用自己帶來的人協助曲沃令來安排經濟事務,讓曲沃令繼續負責他擅長的城防工作。張祿和皮綰進行分工,張祿負責處理移民事宜,皮綰負責處理農技人才問題。

張祿讓手下人登記移民擅長的技能,以及家族人口等一般資訊。凡擅長農業生產的,一般就近安置在絳山南簏那一片小盆地中;而擅長手工業的,通常安置到安邑,讓安邑令為他們安排住處和工場。

張祿按照招賢榜的明示,給歸順的移民各賜一爵。但按照秦法嚴格地組織起來。分配了聚居地和耕地,忙了不少日子。這些移民所居之處都不遠,不存在如秦人那樣水土不服的情況。

從安邑到曲沃的途中,張祿就看中了絳山南簏這一小片盆地。盆地夾在絳山和太行山之間,涑水從盆地中流過。北面一道山谷,彎延曲折,山上是晉國國君的墓地。絳山不太高,但也不低,足以構成防禦屏障。南面涑水流出盆地的地方,也收窄為一條山谷。如果以盆地為依託,只要守住一個山口和一道谷口,安邑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萬一這裡失守,也有足夠的預警在涑水出谷口處構築第二道防線!曲沃雖然堅固,但它位於晉國的國防前線,守衛的是唐、翼之地的晉國故地,和秦國現在要守衛安邑的戰略目標,並不吻合。

當協助曲沃安頓制定好移民安置策略後,張祿和皮綰一起返回安邑。那些被安置在安邑的手工業者數十戶,拖家帶口,隨著張祿返回。張祿有意如遊山玩水般,領著皮綰祭拜了晉國曆代國君的陵墓,轉過山口。張祿道:“若於此設縣,雖十萬之眾不能過也。”

皮綰道:“今九縣民猶不足,若另設一縣,豈有民哉!”

張祿指著山丘後面的盆地道:“若募民耕於此,可得萬戶。”

皮綰眼前一亮,的確,這裡十分荒涼,但具備耕種的潛力。尤其令他振奮的是,曲沃面臨的巨大的防禦壓力,如果將防線退到此處,壓力將明顯將減輕。不過他有些黯然地道:“兵家雖曰若此,然曲沃,名城也,焉得棄之。”

張祿道:“若於谷中新建一城,其可乎?”

皮綰聞言,頓時高興了,道:“別設一城,以衛安邑,必無礙也!”

張祿道:“願尉細尋其蹤,妥籌築城之所。”

第二天,全體露營於涑水出山口處。皮綰指著那個喇叭形的谷口,道:“吾得矣!於此築城,背山而面水,雖數萬人,足以當之。”

張祿道:“今曲沃兵才五百,城不可廣,惟堅耳。廣則守不備,反為敵乘。若民漸庶,乃稍稍廣之。”

皮綰道:“守之言是也。”當即在涑水河邊,以步丈量,規劃起城池的建設來。

從谷口出來,就是安邑。安邑令早已得到張祿的通知,要他在城周圍劃出一塊地作為司工之所。

安邑內城外郭,一條小河從城東穿過。由於是都城級別的大城,宗廟區、工場區、居住區、商業區、兵營、校場,都有規劃。雖然魏在百年前將都城遷往大梁,但安邑也是魏國重要的戰略區,長期保持著都城的規模,直到十八年前被割讓給秦國,全體魏人集體離開。

秦人入駐後,人口嚴重不足,把官府設在內城中,外郭只得任其荒廢。河流兩岸都是遷來的秦人,把原來的聚邑開發成田畝。郭城的其他地方几乎成為荒地。

安邑令就在郭城的一角劃出一片區域,供這幾十戶人家入住和做工。這裡房基猶在,四壁尚存,略加修葺就可以住人,倒也省了不少人工。這幾十戶人家從尚存的房舍中,挑選出比較完善的,各自入住,卸下各種工具和日常用品。

安邑是這片區域重點保證的地方,人口還算多,約有數千戶。雖然比起安邑繁盛時期差得很遠,但比安邑其他各縣要強不少。府庫談不上充實,勉強支應幾十戶工人的飲食也還可以。張祿讓安邑令從秦人中找出一個懂做工的,安邑令反覆尋找,皆不可得。最後張祿只得從工匠中招聘了一名通秦國文書的,作為自己的工曹。

經過幾個月的連續奔波,所有的人都疲憊不堪。小奴發現自己的月經停了,也不知是累的還是懷孕。悄悄告訴了鄭安平,鄭安平安慰道:“定是有身,現安居,應無礙也。”

蓋聶的身材迅速長高,聲音也變粗了。每天掛著的鐵劍已經快變成短劍了。只有他生龍活虎,一定沒有疲勞的樣子。雖然每天只是吃炒粟,依然練劍不輟。

陳四依然每天把途經的山水畫成地勢圖冊。他原來所繪的圖冊,由穰侯取走,交內府高手重繪數十套,還將其中的內容合繪於一匹完整的白帛上。現在如果回去,估計穰侯又要忙活一陣子。

新來的四個屬吏,除猗吏是武士外,只有蒲吏是文書,還有兩個,一個是工人,一個是商人,甚至都不是秦人。

安邑的驛站成為張祿的臨時辦公處所。安邑令要把自己的官府讓出來,張祿不允,堅持住在驛站中,便於向各縣傳達教令。按理,河東尉應該組織河東的戍衛軍,但考慮到安邑的糧食困難,皮綰放棄了從各縣徵集軍士的想法。一切的一切,都要等到今年收穫了再說。

張祿讓文書起草了一份給秦王的報告,告知自己這幾個月的工作。報告寫得很長,用了十幾片竹簡。封好後送回咸陽。

十天後,相府的教令傳來:“河東守卿祿,所行皆辦。著設府於蒲坂,近於咸陽,以備諮詢。”

本以為可以安定下來的鄭安平和小奴,發現又要上路了。鄭安平告訴張祿,小奴可能懷孕,張祿告訴他,這個教令雖說是相府發下的,但可能是秦王的意思,不能耽擱;如果實在走不了路,就只能把小奴一個人留下——這肯定是不可行的。沒有辦法,只能一起上路。張祿要給小奴佣乘輜車,小奴說在車上震著可能更不好,還不如走著。途中,張祿讓鄭安平、蓋聶乃至五旺都去照顧小奴,不用管自己。一行人又匆匆趕回蒲坂。

眾人一路上並不著急,邊走邊觀察糧食生產情況。看到黍稷都長勢良好,山坡上已經牧上牛羊,心裡稍稍放心。沿途找各縣鄉里的升官叮囑了糧食生產的事,要他們務必不能放鬆。到解縣時,讓鹽商們收購鐵農具和幼畜,先運到安邑交割。

但等他們到達蒲坂時,才知道秦相的使者已經在這裡等待了好幾天了。

魏冉派人找張祿,是告訴他,上郡今年出現嚴重旱災,除了靠河的幾畝地外,其他農戶幾乎絕產!為了救災,魏冉讓張祿緊急開始修路工程,徵發上郡的壯丁到河東就食。

張祿臉色發白,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河東的糧食還不足呢,又要支應上郡!他問使者道:“上郡當徵幾何?”

使者道:“上郡之眾也,五萬戶。若皆徵,恐河東難支也。必也一萬!”

張祿道:“願與尉丞議之。”

就在蒲坂破舊的館驛中,張祿、皮綰、鄭安平,以及陳四、芒未等人開始核算。河東九縣,有四縣是故秦縣:汾陰、皮氏在西河東岸,魏和吳則在河曲北岸,正好在河東兩翼。離上郡最近的就是皮氏,幾乎過河就到。張祿首先問皮綰道:“皮氏之糧,可支幾日?”

皮綰老老實實地回答道:“皮氏,邊邑也。但以積糧為務。今不用兵者數年,倉廩盡滿。十萬之眾,可支三月。”

張祿道:“若此則大計可定矣。安邑地廣而民稀,諸事皆廢。若得其民,其勢可興。今有上郡之民入境,正聚民而興之時也。若尉能支三數月,事可成也。非獨皮氏,汾陰、魏、吳,皆故魏地,而秦早得之,聚民積糧,亦當此數。安邑得尉之教,粟之外,植以黍稷,亦可少補其缺。其有缺者,就與鹽商糴之!”皮綰也在心裡盤算了一番,覺得可行。眾人又仔細商議了整個過程的細節,決定放棄從蒲坂溯涑水而上的計劃,從汾陰、皮氏開始修路,先通往安邑;再從安邑往回修。

計議已定,張祿告訴使者說,十天以後,可以接一萬人,從夏陽滁州渡河至汾陰,開始修路。使者很滿意地回去了。

要上工地了,小奴沒辦法跟著,只能讓他留在蒲坂,委託給蒲令安頓;蒲令自然不敢怠慢,給小奴騰出一座小院,派人侍候。其他人都沿河向北,趕往汾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雙壁

SSD

佐櫻黑穿越成小櫻

白梁慄

大明:萬壽帝君修仙了!

冰霜布林

何不上雲霄

司雨情

遼東百戶,隻手遮明

青綠色鸞鳥

大明:國舅兇猛

潛水泡泡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