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儒毒
菲碩莫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章 儒毒,慚愧慚愧,小爺天生富貴,菲碩莫薯,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佑坐在了臺階上,久久無語。
不知何時,戳老師已經離開了,回到悟文堂繼續教書了,只留韓佑一人坐在那裡思考著。
韓佑終於明白這群老博士的意思了。
老生常談,埋汰儒家。
只不過這次舉出了例項,以焚書坑儒為例子。
這些很有可能是“歷史真相”掌握者的老夫子們,又一次摘下了某個時期儒家的虛偽面孔。
要知道秦朝的滅亡原因有很多,國家統一人心卻不統一、繼任者啥也不是,梟雄輩出等等等等。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苛政,秦朝在滅六國之前的大爭之世時,用的是商鞅的嚴刑酷法。
這個沒問題,沒什麼好爭論的,因為結果在那擺著呢,一統天下了。
但是一統天下之後,繼續沿用這種不知變通而且極為苛刻的刑罰,那問題就大了。
大澤鄉起義,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實質意義上的點燃了第一把火,實際上就是因為秦國律法以及政策苛刻的緣故。
在陳勝起義後,無數的讀書人都投到其麾下,其中就包括了孔子的後人。
也就是那時候,儒家弟子開始說秦朝的滅亡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推崇儒學,如果儒學大興,秦豈會滅亡。
其實這個說法明顯是儒家子弟扣屁眼上樓,自己抬自己了,和他們有關係,但是關係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縱觀歷史各朝代,除了初代創始人孔子外,但凡是亂世,或者是打仗的時候,基本上就沒儒生的訊息了,儒學啊、儒生啊,要多低調有多低調,好像全消失了一樣。
但凡是打完仗了,有秩序了,和平了,儒學啊,儒生啊,全跳出來了,哪哪都有他們。
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儒家成為了真正的扛把子。
然而可笑的就在這件事上了,歷史長河之中,多少國朝起起落落,多少國朝滅亡,多少國朝興起。
而在這個階段中,其中大部分都推崇的是儒學,信奉的是儒學,官員也都是儒生。
結果呢,結果這些國朝就延續千年了,開創出盛世了?
不,並沒有。
這就是儒生的虛偽之處,令人最為生理厭惡直接反胃之處。
國朝興盛了,儒生說這事是他們的功勞,因為大家信儒學,學儒學。
國家衰敗了,儒生說因為大家沒按照儒學說的做。
農民起義了,儒生說是因為百姓們沒被教化,沒學儒學。
有人造反了,沒成功,儒生說造反的人不是儒生,不知禮義廉恥。
有人造反了,成功了,儒生擁立新君,說您成功是因為你儒學學的好啊,你前任就是不學儒學,然後才被您幹翻的。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彷彿國朝興盛,就是儒學的功勞,國朝完蛋,和儒學一點關係都沒有,儒學,總是能夠有著完美並且看似合理的解釋與理由、藉口。
更噁心人的是,這群儒生們會捏造、杜撰、修改歷史,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歷史的記錄者,所有的一切,都朝著對他們有利的方向修改。
有一句說的好,叫做你儘管演戲,結果不會陪著你一起演。
就拿唐朝來舉例子,大唐是真正的盛世,原因是什麼?
科舉制度確立,完善了隋朝的科舉制度,使人才能夠更加公正的選拔和任用。
軍功爵位制度,軍伍敢戰,能戰,保家衛國可以出人頭地。
地方制度改革,取消了州縣制度,建立府州制,減輕各地州府的負擔,同時提高了自治與管理水平。
還有農業生產率,商業貿易發展,工業發展等等等等。
這些,和儒學有關係嗎?
要知道儒學最大受益者就是儒生,而儒生一直都瞧不起武人,唐朝大肆提拔基層軍伍,這是儒生想看到的嗎,答案是不。
科舉完善,公正嚴明,更多的寒門弟子就會躋身朝堂,這是儒生以及從小學儒學的世家子們想看到的嗎,答案也是不。
四民分業,士、農、工、商,春秋時期管仲提出來的,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群體劃分為四大階層。
這裡計程車,不是士人計程車,而是軍士,軍伍計程車,其次是農民、工匠、商人,這才是最早士、農、工、商的概念,和儒生雞毛關係都沒有。
結果到了後期,儒生給將軍士的“士”改成了士人計程車,並且將商賈醜化成最低賤的職業。
可唐朝之所以強大,和發展商業體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些,是儒生想看到的嗎,答案,同樣是不。
大唐盛世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因為社會各階層的差距縮小了,不斷的縮小了,國朝更加穩定,令國朝動盪的因素越來越少。
不說別的,就說各個階層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這些是儒生們想看到的嗎,答案,還是不。
不不不,都是不。
那麼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不提儒學,只提儒學的受益者,那些儒生們,他們非但沒有促進國朝的發展,反而成為國朝走向盛世的絆腳石?
咋的,你儒學講孝順,講禮、義、智、信什麼的,其他學派就不講了?
咋的,全世界所有的爹媽,孩子一出生爹媽就告訴孩子得天天作惡嗎,除了儒生外,別人就不知道什麼叫做正義,什麼叫做禮義廉恥?
咋的,你們儒學申請專利了是不是,只有你們可以代表正義,代表是非,代表對錯?
你們這麼厲害,國朝為什麼一個接著一個滅亡?
不知不覺間,下午的第一堂課結束了,鑼聲將韓佑的思緒拉到了現實之中。
他終於知道自己忽略了什麼,在國子監忽略了什麼。
那就是戳老師的那句“集百家所長”。
這些代表著各家的老夫子們,已經沒有太多私慾了,並不是像儒生那般只允許天下有一個學派,那就是儒學。
老夫子們可謂人間清醒,學派不重要,學派的思想核心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務實,重要的是怎麼對國朝有利,怎麼對百姓有利,就怎麼弄,怎麼搞,怎麼去辦,無論是什麼學派,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在國子監蟄伏著,都在這裡任教,哪怕這些人的祖先在戰國時期見了面後互相之間也擼袖子上去就幹。
他們不是為了埋汰儒學而埋汰儒學,而是為了讓百家所長髮揚光大,埋汰儒學,是因為儒學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韓佑站起身,嘴角微微上揚著,步伐輕快的走出了國子監。
見到韓佑微笑著,陸百川好奇的問道:“這般開心,經考拔得頭籌?”
“不錯,第一。”
韓佑哈哈大笑,翻身上馬:“海哥,下拜帖,送去戶部尚書孫守廷孫大人家,問下時間,我要儘快拜訪孫大人,本少爺準備入朝堂,為官!”
陸百川:“不是說月餘才…”
韓佑打斷道:“回去告訴北門御庸,開始存錢,搞了戶部後,本少爺要做一件大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