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二五章 要看大明的態度,大明1805,王子虛,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巡洋艦的問題解決了之後,剩下的驅逐艦就真的是沒有什麼好爭執的了。

驅逐艦本來應有的問題,還基本都在巡洋艦的標準上延伸出來了。

驅逐艦的總噸位限制也很快就確定在了十萬噸的數額上。

緊隨其後的是潛艇的總噸位,被限制在了五萬噸。

這樣各國海軍的作戰艦艇的總噸位,就被限制在了七十五萬四千噸。

主力艦加上航空母艦的噸位佔到了四十萬零四千噸。

最後是關於軍艦退役、替換、訓練,以及建設和交易的標準。

本著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標準,各項規定也都被陸續制定了出來。

到目前為止,各國的艦艇總噸位,都處於低於總限額的狀態。

普魯士、露西亞、奧地利等國是正在全力建設,尚未完成全部的艦隊規劃。

英國、法國、西班牙三國在戰爭期間的海軍艦艇噸位是超過了這個限額的。

但是在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三國陸續退役了大量老舊艦艇,讓噸位斷崖式的下降了。

所以目前並未列明哪些國家需要馬上退役哪些艦艇。

只是做出了規定,當一個國家用完了每一類艦艇的噸位份額後,那新艦艇下水的同時,必須退役不小於新艦艇噸位的舊艦艇。

並且同時規定,所有高速戰列艦的使用時間不低於二十年,次級主力艦和老式裝甲巡洋艦以及航空母艦的使用時間不低於十五年,驅逐艦和潛艇的的使用時間不低於十年。

在現有艦艇壽命沒有達到規定的使用時間之前,除非因為戰爭或者意外事故導致原有的艦艇沉沒或者損壞且無法修復,不得用新艦替換老艦。

同時成立所有國家代表參加的監查小組,共同監督所有國家的艦艇建設和退役情況。

所有簽約國不得將本國現有的艦艇銷售、租賃、贈送給任何其他國家。

所有簽約國不得為其他國家建設作戰用艦艇。

最後的兩條艦艇歸屬變更的限制,是法國人要求新增的。

塔列朗說出這個要求之後,奧地利的梅特涅就忍不住詢問和確認:

“禁止各國轉讓艦艇,可以理解為防止透過轉讓艦艇的方法,空出份額建設新艦艇對吧?

“禁止簽約國為其他國家建設艦艇,是為了防止各國以為其他國家建設的名義開工,等到建成艦艇之後徵召為本國海軍使用嗎?

“任何艦艇都不允許交易,不允許為他國建設,這種要求過於嚴苛了。

“在條約上限制不得徵用不就行了嗎?”

在原有歷史上,一戰後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也禁止了簽約國轉讓現有艦艇。

但並沒有禁止為其他簽約國和非簽約國家建設新艦艇。

只是要求這些外貿艦艇的標準也不得超過條約規定的範疇。

同時針對英國人在一戰期間徵用原本為奧斯曼建造的阿金庫爾好戰列艦,禁止簽約國在戰爭期間徵用為其他國家建設的艦艇。

也就是說,條約不能禁止戰艦交易,原因很簡單,這涉及到了賺錢的事情。

誰跟錢過不去,那就是跟所有國家過不去。

只不過,一戰之後主要泰西國家都廢了,然後馬上又來了經濟危機和大蕭條。

再加上海軍主力艦噸位從一兩萬噸直接膨脹到了四萬噸以上,建設和使用方面的成本大幅度的膨脹,與低階和傳統艦艇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導致非簽約國家已經沒有能力去購買合使用大型主力艦了,以至於一戰之後到二戰之前都再也沒有出現過涉及到主力艦的對外貿易。

現在這個世界的泰西海軍條約上,法國人要求完全禁止簽約國之間和對外的艦艇貿易。

法國人的實際意圖,其實根本不在條約內容本身。

所以法國代表塔列朗聽到梅特涅的質疑之後直接就回瞪了他一眼:

“我們各國能夠建設的艦艇,能夠與大明的艦艇相競爭嗎?

“你們正在或者即將使用大明技術設計建設的艦艇,能夠允許你們自由的出售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做出這樣實際上並不會損害各國利益的規定,卻有助於讓大明預設和支援我們簽訂的這份條約!”

能來參加這種會議的都是人精,塔列朗這句話說出來,現場的代表立刻就恍然大悟了。

法國人要求的是簽約國不得為其他國家建設作戰艦艇,但卻沒有規定簽約國不能從非簽約國家進口作戰艦艇。

大明沒有簽約,所以大明可以向任何國家出口艦艇。

與此同時,各國的艦艇相比大明而言,也沒有什麼競爭力。

這條規定無論加不加,各國都只會買大明的艦艇,而不是互相交易。

大明雖然沒有參加條約的討論和簽訂,但是這種國際間的條約卻必須考慮大明的態度。

關鍵是不能違背大明的利益,最好是能夠在某個角度上符合大明的利益。

這樣在條約相關的事務出現在大明相關人員面前的時候,他們才會以預設知曉有這樣一份條約存在的前提去處理,不會故意找麻煩。

如果條約違背大明利益,那大明在碰到相關事情的時候,肯定會無視甚至破壞條約的。

所以大明的態度決定了這份條約能否真正生效。

法國人建議的條款顯然能夠提升大明對這份條約的態度。

有了這樣的理解,所有國家代表也都不再質疑這兩條額外的交易限制了。

到此為止,海軍條約的主要限制,都已經確定下來了。

後續要繼續明確各方面的細節,最後讓專門的文書人員把細節落實到紙面上。

雖然是一群泰西國家簽約,雖然大明根本沒有參與。

但是這種多國之間簽署的條約,檔案的正本仍然只能用大明文。

以大明文版本為準,加上各國自己看的翻譯文字。

最後肯定還要送幾份去國際聯盟備案,送幾份給大明鴻臚寺存檔。

在大明安康七年五月十日,《巴黎海軍條約》終於正式簽訂。

各國代表在正式條約上依次寫下自己的名字之後,都是很明顯的鬆了口氣。

這次持續兩個多月的談判終於結束了。

泰西各國未來二十年的海軍發展規劃都有了明確的規定了。

但是看著這份規定,各國代表的心情又是各有不同。

英國人和法國人多少是有些憂愁的。

最為贊成簽訂條約的兩國,也是最希望將海軍艦艇的總噸位壓縮的更低的。

最終的結果卻與兩國最初的目標相差甚遠。

最初兩國都是準備將高速戰列艦的噸位限制在十六萬噸左右,高速戰列艦加上航空母艦總噸位限制在二十幾萬噸的程度。

現在是單純的主力艦就能放寬到了三十二萬噸……

不過好處是讓露西亞、普魯士、奧地利等狀態還不錯的國家,公開了他們的造艦計劃,並且將造艦計劃限制在了可控的範圍內。

所以英國人和法國人也接受了這種結果。

露西亞人也是稍微有點憋屈。

露西亞的理想目標和計劃都是超過這份條約規定的上限的,關鍵沒有實現最初的在海軍噸位上超過英國、法國,進而取得名義上的最強海軍的地位。

不過好處是取得了與英、法、西等傳統海軍強國名義上相同,實際上更高的地位,弄明白了普魯士這種國家才是未來競爭對手的情況,避免了被全體泰西國家針對的情況。

單就條約本身而言,可能對普魯士是最有利的,條約規定的限額不至於讓普魯士過於壓榨戰爭潛力,對實際的造艦計劃也沒有明顯的限制。

最重要的是,讓普魯士看清楚了英國、法國的頹勢,也看清楚了露西亞才是真正的對手。

所以普魯士和露西亞也能夠接受這種結果。

對於其他小國,或者衰退的國家而言,是保住了名義上與其他國家相同的地位。

但是壞處也很明顯,有些原本不需要建設七十五萬噸戰艦的國家,現在有了一個相同的噸位上限之後,就有了要與其他國家保持軍事,而強行堆滿七十五萬噸戰艦的傾向。

條約的簽訂儀式結束之後,作為東道主的法國人最先召開了內部討論會議。

攝政王儲夏爾將塔列朗等外交人員,黎塞留公爵為首的主要朝廷官員和大貴族,維爾納夫等主要海軍將領,召集到了自己的會議室。

首先一起重新審視簽署後的條約檔案。

主要人員看完之後,黎塞留公爵最先開口了:

“殿下,我現在非常擔心,這份海軍條約……很可能並不會起到限制軍備競賽的作用,甚至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夏爾苦笑著反問:

“黎塞留閣下擔心如普魯士和露西亞這種國家,會用最快的速度把七十五萬噸的海軍艦艇限額填滿,並引起其他國家的跟進嗎?”

夏爾顯然是已經想到了這一點。

原本歷史上的華盛頓條約,有要求各國停止建設主力艦的規定。

只有納爾遜級等少數幾艘新船,是因為相互之間的妥協和制衡,被專門列出來被允許在簽訂條約之後建設的。

所以簽訂條約之後,相關國家的絕大部分造艦計劃都被取消了。

這個世界的巴黎海軍條約則沒有相關規定。

所以可以想象的是,條約簽訂下來之後,各國就會開始新一輪的造艦計劃。

條約噸位既是限制,同時也是一個目標……

夏爾反問出來之後,黎塞留公爵也明白夏爾已經想過了,然後帶著幾份憂愁追問說:

“所以殿下,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法國也要跟進嗎?”

夏爾稍微遲疑了幾秒鐘:

“是的,我們法國也是隻能跟進,這也未必會有壞處。

“三十二萬噸的主力艦,對於以前的法國而言其實壓力也不算大。

“法國只是現在狀態不好,不過現在已經在迅速的恢復了。

“雖然殖民地減少了,但是現在工業生產能力也在升級革新。

“建設這些戰艦,也可以算是恢復和建設工業生產基礎的一環吧。

“最關鍵的問題是,既然有了海軍條約的目標噸位,那泰西各國在把這些噸位用完,並形成戰鬥力之前,應該是不會發生戰爭了。

“露西亞和普魯士應該沒有能力同時建設兩艘以上的四萬噸的主力艦。

“更何況現在各國都要獲得大明的支援,都要開始新一輪的造艦技術升級。

“所以他們的造艦速度快不起來。

“他們的三十二萬噸,總共八艘全新的高速戰列艦,至少要用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全形成戰鬥力。

“十年以後得法蘭西,可就不是現在的狀態了,到時候維持八艘同級別的主力艦,也不會有太大壓力了。

“所以我們按照每三年建設兩艘高速主力艦,一艘航空母艦速度持續建設就行了。”

一群官員和軍官們討論了一下,覺得夏爾說的也是有道理的。

每三年兩艘主力艦,一艘航母的速度,當然不算慢,但在這個時代也不算特別快。

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極限造艦速度比這要快多了。

目前的法國應該是能夠承受這種速度的。

現場議論了一會兒,沒有人提出什麼反對意見,都是在夏爾的要求上討論實施的方案。

不過關注外交的塔列朗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殿下,諸位,我們完成造艦計劃的同時,也要看大明的態度。

“大明肯定也能看得出,這份條約其實有促進海軍造艦競賽的可能性。

“大食親王殿下曾經提出過目標,大明海軍總噸位要達到其他國家總噸位的總和。

“如果我們法國,加上英國和西班牙,以及露西亞、普魯士、奧地利三國,都完成了各自的七十五萬的造艦份額。

“義大利完成四五十萬的造艦份額,葡萄牙、奧斯曼完成三四十萬的造艦份額,荷蘭、瑞典等小國也完成了幾萬噸到十幾萬噸的份額。

“那大明就要建設六七百萬甚至七八百萬噸的艦艇才能達成這個目標。

“我認為,這種規模的海軍艦艇,就算是對現在的大明,也應該會有一定的壓力的。

“主要是,對於大明而言,可以有其他手段,避免出現這種極端情況。

“所以我們要看大明是否會出手干涉,是否會對我們已經擬定的條約提出意見。

“大明應該會防備歐羅巴各國各自造艦,完成之後聯合起來使用與大明對抗的可能性。”

塔列朗的話立刻引起了一片贊同之聲。

七百萬甚至八百萬,這個海軍艦艇總噸位資料實在是太恐怖了。

世界大戰中大明和泰西雙方的海軍總噸位也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這種資料,相比傳統海軍的規模,已經有了數量級層面的差距了。

甚至有人把意見可能是再次改變條約內容重籤的最後可能性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世世子之雄途霸業

麻辣土豆絲

風雪滿弓刀

刁笙2

饑荒年,我囤貨隔空投餵女帝

彗星撞飛機

逆骨三兩

墨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