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色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人生在於選擇,我行百家道,硃色之月,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市易司就在官府的辦公區域,大夏重視商貿,而只要與行商有關的一切就都要涉及到市易司,因此這裡的辦公時間人群絡繹不絕。
一群小吏們正忙前忙後,進行著登記等等工作。
寧子期覺得不能什麼事都讓秦錦初去做,他主動上前,對著其中一名胥吏問道:
“這位外郎,貧僧想在長葛府立一間寺廟,不知要如何去做?”
那被問到的胥吏態度並不好,他抬起來看向寧子期,尤其是在他那一身洗的發白的僧衣上多看了兩眼,眉頭一皺,不耐的道:
“想要建一家寺廟?這個簡單,只要你在長葛有自己的地,再交上一百兩銀子即可。”
“不過上面有規定,寺廟道觀不許建在鬧市區,若是想建在鬧市區,那就不歸我們市易司管,你要去找鴻臚寺。”
胥吏的語氣中多有嘲笑,似是在問和尚你有錢嗎?
對於這胥吏語氣中的嘲諷意味,寧子期倒也不至於動怒。
他現在可是轉世的‘大德聖僧’,那是有‘德行’的僧人,豈會因這點小事就心生波瀾。
倒是秦錦初見著這胥吏的頤氣指使,心有不快,她來到寧子期身旁,聲音冷淡問道:
“我記得之前不需要這麼多銀兩才對。”
秦錦初氣勢迫人,有那常年指使下人特有的自信與貴氣,話一出口,就有貴女的壓迫感。
她這話也如在審問,似是在問這胥吏,你收這麼多錢,是不是想要自己貪墨?
這裡可不是永安縣那個小縣城,這裡的刑獄司司長是真正的法家之人。
若是在長葛犯事留下證據,法家之人是絕對不別親疏,公正斷案的。
那胥吏面對秦錦初的強勢嚇了一跳。
他見著秦錦初氣質不同凡響,尤其是那衣服看似樸素,但實則面料絕不是普通百姓人家能穿的起的,當即就是氣弱了幾分:
“這位姑娘可不要亂說,我哪裡敢貪墨,姑娘你也應該知道,幾天前有天降異象,佛祖顯靈,最近求香拜佛的人都是多了不少。”
“這幾日來,長葛府也來了許多的和尚想要建寺廟,這收的銀兩自然就比過去多了不少。”
寧子期明白了,原來是拜佛的人多了,就來了一堆假和尚想要撈錢,市易司見和尚變多,便是也提高了價錢。
秦錦初這時側過頭來看了寧子期一眼,那天降異象的始作俑者是誰,她在清楚不過。
寧子期這時搖頭,似是無奈的對那胥吏道:“貧僧卻是沒有這麼多銀兩。”
他兜裡一個銅板都沒有,那是真比臉乾淨不知多少,是絕對的‘貧僧’,這一路從永安縣來長葛府,還是靠著秦錦初養活的。
秦錦初此時柔聲道:“大師是世外高人,錢財乃身外之物,這一百銀兩也不多,小女便為大師付了。”
說罷,秦錦初拿出一張有皇家錢莊認證的銀票,遞給了那胥吏。
寧子期覺得這姑娘真上道,是個可造之材,剛才他那話看似是對胥吏說的,其實就是對秦錦初說的。
雖然秦錦初穿著一身文士服,看不到她的身材曼妙,但寧子期覺得這姑娘的腿真美,他想再用力點抱住!
胥吏接過銀票驗證了一番,他看了看秦錦初,又看了看寧子期這個長相俊美的和尚,似是懂了什麼,眼中滿是豔羨。
這該死的看臉世界!
支付完了銀兩,接下來還需要在城中有一塊地,才好建立寺廟。
房產交易也是在市易司進行,就與現代的中介一樣,市易司有一塊地方張貼著城內準備售賣土地房產的資訊。
寧子期找了一番,選中了一些比較便宜的土地房屋,準備一會兒去看看,挑一個適合的。
倒不是寧子期要給秦錦初省錢,而是寧子期想要建一間屬於自己的寺廟,是為了接下來的修行。
自然寺廟越是偏僻越好,也能省下一些麻煩,沒人來上香那就更好了。
秦錦初找了個本地人,付了一些銅錢,讓其帶著自己和寧子期一起去看看這些售賣的房屋土地,好從中挑選。
離開市易司,秦錦初牽著自己的馬,聲音輕柔道:“這市易司的胥吏態度有些不好,還望大師不要在意。”
“當今聖上兩年前下達了一則告令,允許賣官鬻爵,不過這個官只限制在吏的範圍內。”
“許多商人富戶都是花錢買了爵位和官位,市易司的胥吏更是搶手,所以他們的辦事效率有些低下,態度也不怎麼好,這些人都是買來的官。”
寧子期聞言倒也能理解,這就是買個鐵飯碗的公務員嘛。
雖然大夏重視商貿,但是商人的地位依然不高,許多有了錢的商人自是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
元和帝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把爵位和吏位放在明面上,讓這些人花重金購買,藉此斂財。
官與吏是兩個不同的系統,官員有品級、有地位、有權力,而吏則是官府機構的底層工作人員,與普通百姓沒有區別。
所以這事除了儒家人頗有微詞外,到也沒招太多官員反對。
寧子期想著這些,宣了聲佛號道:“貧僧自是不會對這些在意。”
秦錦初輕笑一聲:“小女明白,大師是得道高僧,自是不會為這紅塵所擾。”
“但大師不在意,小女卻在意的很呢。”
輕靈的笑聲迴盪,她牽著白馬,跟在僱傭的本地人身後,當先走去。
寧子期雙手合十,他望著秦錦初的背影,皺眉凝思。
兩人之間有著氣運的連線,這讓寧子期對秦錦初的思緒有著敏銳的感知。
他察覺到秦錦初似是在壓抑著什麼,她的內心深處有著一片如深淵般的恐怖黑暗,如今秦錦初的溫柔,只是她給人的表象。
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寧子期大略的看了三處房產,最終選了其中一處。
這座宅院佔地面積不大,後面有兩個廂房可以住人,前面的主屋稍微改造一番,就可以糊弄成一個小寺廟。
見寧子期選好,秦錦初支付了一百五十兩銀錢,收下地契,把這裡買了下來。
寧子期對大夏的居民生活也有一個基本瞭解,普通民家一月收入大概是二兩銀錢,如果想買下這個宅院,也需要數年的不吃不喝。
但一般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除去吃喝花費還有賦稅,其實每月也剩不下什麼錢。
長葛府還不算是特大的城市,但哪怕是這樣一個偏僻的宅院,也不是一般人家買的起的。
哎,真是什麼年代都要為房子發愁啊!
就在寧子期感慨時,秦錦初直接將那地契塞給了他。
望著手中的地契,寧子期不再怨恨社會。
現在我也是有房產的人了,果然人生在於選擇而不是努力,找好富婆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這時的寧子期也開始思考晉升之事。
他當了九年和尚,對佛家的修行瞭然於心,按他估算,估計用不了半個月時間,就能完成小說家要求的對應門派的修行。
其次是小說家關於記錄的日常修行,因為只是從第一境晉升第二境,要求也不高。
這一路行來,光是從秦錦初那裡聽到和記錄的一些見聞,就差不多完成了晉升所需。
最後則是寫一篇文章在一定範圍內流傳,對此寧子期也有了一個取巧的方法,這也是他接下來要去做的事。
等這件事完成,他就可以前往葛天山的那處洞府,學得陰陽道的六爻之術,之後他就要拋棄和尚身份,去當個神棍的算命先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