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給種子站孫科長“畫大餅”
米花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給種子站孫科長“畫大餅”,被糙漢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閃婚了!,米花花,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到韓摯猶如落荒而逃一般,宋蘭月在背後抿嘴偷笑。
韓摯真有意思!
一想到晚上,宋蘭月臉上也有幾分熱度。
今天晚上,終於可以洞房花燭了!
老支書笑呵呵,“蘭月,那邊就是郵局,咱們趕緊寄信。還要去畜牧站和種子站呢!”
“哎!”宋蘭月應下,跟老支書一起去郵局。
她寫的那封信,並沒有寄送。
宋蘭月把韓摯寫的信,寄出去了。
老支書正在寫信,看到宋蘭月寄信,詫異,“不是不讓你寄了嗎?”
面對老支書的關心,宋蘭月解釋,“韓摯年前收到以前的發小給他寫信,這是他給發小回的信。”
老支書慎重,“給我看看。”
“給,老支書。”宋蘭月遞了過去,她知道韓摯寫信,最後一段加密了。
不知道密碼簿,不可能知道真實內容。
上面只是普通的問候,以及在宋家村的事情,還有骨折的事情,並沒有不當的內容。
“行,能寄了。”老支書回答,特殊時期,特殊對待,一切謹慎為上。
老支書也檢查一遍自己的信,也是一封普通的問候信,是寄給京市的一個普通的工人。
只有老支書知道,那人並不普通。
寄了信之後,老支書帶著宋蘭月直奔畜牧站,結果王站長不在,去隔壁縣弄白豬仔了
於是他們去種子站,訂購的藥材種子到了。
宋蘭月跟著師父學習,能夠一眼辨認出這裡的藥材種子不錯。
總共六種藥材,六個麻袋。
宋蘭月和老支書也不嫌麻煩,一麻袋接一麻袋地檢查,從頭檢查到尾,特別仔細。
種子站的孫科長見狀,哭笑不得,“放心吧,這些種子都是我們從靠譜的農場買過來的,不會坑你們。”
老支書掏出一根菸,遞了過去,“李科長,我知道你們不會坑我們,但我們小老百姓,攢點錢不容易。”
“我們代表村民,得到村民的信任,肩負這個任務,我們要不打折扣地完成,才能對得起村民社員的信任。”
孫科長見老支書這麼說了,他也不好意思繼續說。
“這樣也好,出了我們種子站,有問題了,我也不認。”
宋蘭月檢查完之後,又仔細地用繩子,紮好麻袋。
“老支書,再買點甜菜種子。”
老支書聽到這話,看向孫科長,“孫科長,還有甜菜種子嗎?”
孫科長指了指那邊,“還有隻有兩麻袋,你們要,都給你們。”
宋蘭月連連點頭,“老支書,咱們都要了。”
老支書見宋蘭月這麼說,當即給錢。
每次老支書懷疑宋蘭月的話之時,就想想磚窯廠,再想想養豬場。
尤其是那些白豬,養了三個多月,有長得快的,居然長到了兩百斤。
那些豬,那些紅磚,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剛要走,宋蘭月就看到種子站的工作人員垂頭喪氣進來,“孫科長,這些塑膠膜,下面的人不用,說太貴了。”
孫科長也知道推廣上面的新技術,不容易,也不勉強,“那就算了,放在倉庫裡吧,我再想想辦法。”
東西太多裝不下,老支書去租牛車。
宋蘭月湊過來,看到那些塑膠膜,見獵心喜,真想現在就把這些塑膠膜都買走。
“孫科長,你們推廣塑膠大棚啊?”
孫科長一愣,點頭,“是啊,宋蘭月同志,你們村想要買嗎?”
宋蘭月撓頭,露出靦腆的笑容,“我們老村長的確喜歡嘗試新東西,但聽說塑膠膜貴,我們村那麼偏遠,未必買得起。”
孫科長笑了笑,“哎,這東西,的確金貴。不過,如果你們想要,可以便宜點。”
宋蘭月問:“有多便宜?”
“這一卷,一百米,寬二十米,給五十塊錢就行,另外我們還附贈平菇大棚種植技術。”
見到有人願意做一個“吃螃蟹”的人,孫科長耐心解釋。
這技術好啊!
一畝大棚,估計能產出一萬多斤的平菇。
這年代,平菇還是稀罕的東西,就算一毛錢一斤,就能賣一千多塊錢。
不過,最近村裡經濟真的很緊張,宋蘭月也不好意思開口讓老支書再買塑膠膜蓋大棚。
“孫科長,其實我們想嘗試大棚平菇技術,只是沒做過,心裡害怕。”
“另外,我們不懂技術,顧慮很多。我覺得咱們可以尋求一個雙贏的合作方式。”
孫科長一愣,眼露疑惑,如果有雙贏的好辦法,他早就用了!
反正現在閒著沒事,就聽聽這個女同志說說,“那你說說。”
宋蘭月鬆口氣,只要對方願意聽她說,她有就可能說服孫科長。
就好像之前說服畜牧站的王站長一樣。
“孫科長,你們想推廣技術,也有技術,但沒有推廣的物件和土地,勞動力。”
“我們想多搞點農作物,增加社員的收入,沒有技術,但我們有足夠的勞動力和土地。”
“我們都有對方彼此需要的東西,這就是咱們合作的基礎。你們出技術和蓋大棚用到的工業品,我們出力氣出地。”
孫科長一聽這話,頓時不樂意了,“那你們豈不是得了全部好處?我們種子站白忙活啊!”
宋蘭月見孫科長這麼說,連忙解釋,“孫科長,你們當然不白忙活。只要我們那邊的大棚建好,並且能夠投產,就能種出來很多平菇。”
“這樣就能夠產生經濟效益,有我們這個榜樣在,讓其他村的人,來我們這裡參觀,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收入,可比你磨破嘴皮子到處推廣效果好。”
“我說得好聽,您不信。我舉個例子,你就知道我說的不是瞎話。畜牧站的王站長,您認識嗎?”
孫科長連連點頭,“認識,還是我同學呢!”
“王站長之前還因為推廣白豬養殖,撓破了腦袋,就咱們老支書敢想敢幹,跟王站長合作,一起在我們村裡建立白豬推廣試驗基地。”
“最先買的三十頭白豬,最大的已經長到兩百多斤了!我們村裡和畜牧站共同研究出來的發酵飼料降低了將近七成的成本。”
“我們宋家村就是示範的典型,現在馬上就能出成果了,必然引起轟動,王站長有這樣實打實的成績,更進一步,指日可待。”
“現在我們養豬場擴大,已經蓋好能夠容納七八百頭白豬的養豬場,再過幾天王站長親自把小白豬送到我們養殖場。”
“這可都是真的,不信,孫科長,您待會跟我們一起去村裡考察。”
宋蘭月發揮自己的口才,以現有的成績,稍微誇大一點,然後畫大餅,以此引起孫科長的興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