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能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26 選派細作,東晉:我的權臣父親,釣魚能手,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由襄陽向西,即為武當(今湖北丹江口),前梁州刺史司馬勳便是移鎮於此。

要是放在過去,東晉與後趙爭奪襄陽,哪怕桓熙心再大,也不敢拖家帶口的領著五千戶將士家屬沿著漢水溯流而往漢中。

自從慕容鮮卑在遼河流域崛起,有賴其宗族俊彥層出不窮,向東逼迫高句麗稱臣,向西隨即吞併宇文鮮卑、段部鮮卑,遂而南下與後趙爭奪河北。

兩國征戰不休,尤其是公元342年,也就是六年前,前燕慕容氏大敗後趙二十萬大軍,重創羯人國力。

如今的後趙,雖然依舊佔據了北方的關中以及三河之地,即河南、河北、河東。

但已經無力兩線作戰,同時與東晉、前燕交兵,面對前燕的威脅,哪怕是石虎這樣的治國黑洞,也知道要與東晉緩和關係,晉趙邊境因而迎來了短暫的安寧。

就在桓熙前往漢中上任的途中,耳聞後趙、前燕兩則訊息。

先是後趙內亂,太子石宣殺害其弟,秦公石韜。

這出手足相殘的慘劇還得歸咎於石虎的異想天開。

石虎不耐政務,整日沉迷享樂,於是開創性的將國政交由太子石宣與秦公石韜,讓他們二人按日輪換。

此舉引發二人的矛盾,恰逢石虎又有廢儲之心,更使石宣不安。

驚懼之下,石宣派親信楊坯等人刺殺石韜。

石韜被人斬斷手足,刺瞎雙眼,開膛破肚而死。

石宣在葬禮上,不僅豪無悲傷之色,甚至在靈堂直言‘呵呵’,繼而掀開石韜壽被,確認其弟已死,大笑而去。

然而事情敗露,石宣被石虎所擒,憤怒的石虎用鐵環穿透石宣兩額,將其鎖住,又將石宣的飯菜倒入木槽,使其如豬狗一般進食。

但這並不能緩解石虎的怨恨,他將石宣折磨致死,挫骨揚灰,又絕石宣子嗣,其中就包括了深受石虎寵愛的小孫兒。

任憑孫兒拽著自己的衣服,在懷中哭求,石虎始終不曾心慈手軟。

石宣寵臣三百餘人、宦官五十餘人,盡遭車裂,石宣之母杜皇后被廢為庶人,東宮衛士十餘萬,盡數被石虎發配涼州。

石虎棄長立幼,改立十歲的幼子石世為太子,但東宮已遭廢棄,被石虎用來養豬。

發洩過心中的憤怒之後,石虎的身體也終於垮了下去,如今正臥病於鄴城。

後趙國內生亂,本該是前燕出兵河北的大好時機,但恰逢此時,燕王慕容皝病危,死前,慕容皝傳位給次子慕容儁,叮囑慕容儁,要將國事交給慕容恪處置。

慕容恪是慕容皝第四子,因母親身份卑微,自小不受其父重視,直至十五歲從軍,嶄露頭角,隨後屢立功勳,得以專制軍權。

十年前,慕容恪曾以兩千騎兵追擊石虎,斬首三萬餘級。

同年,又在三藏口大敗趙軍,三萬後趙將士,被慕容恪殺傷大半。

前燕這些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慕容恪都有參與,功不可沒,以至於被後世稱為東晉十六國第一戰神的慕容垂,也在這一時期,生活在兄長的陰影之下。

慕容垂是慕容皝的第五子,只是如今尚未改名,依然被喚作慕容霸。

按理說,慕容皝傳位於次子,又以第四子掌權,這般安排早晚會禍起蕭牆。

但桓熙卻清楚,慕容恪不僅智勇雙全,更是德行出眾。

他們這一代人,提前透支了慕容氏的氣運,人才輩出也就罷了,還偏偏尊崇長幼有序,嫡庶有別,生不出僭越之心。

不過桓熙也不懼怕他們,只要能尋得關中大賢輔佐,二人齊心協力,又何懼他們慕容氏。

至於桓溫,最好是老老實實在後方搖旗吶喊,不要往前線添亂。

等到將來北定中原,桓熙分他三分之一的功勞,又有何妨。

當然,只怕桓溫也不會聽從桓熙的安排。

桓熙抵達漢中之時,已經是初冬時節。

幸得朱序、沈勁先往漢中安排住處,才讓隨他而來的五千戶將士家屬有了安身之所。

此前袁喬幕府的僚佐唯有長史、主薄、司馬三人被桓溫召去江陵,另作安排,為桓熙的親信騰出位置,其餘則盡數留任,輔佐桓熙治理梁州。

桓熙以朱序為長史,鄧遐為司馬,桓伊、沈勁為參軍,空出主薄一職,暫時未做安排。

安頓將士一事,交由朱序全權負責,而他自己,則在親自選派細作。

趙歙本是關中人,因北方紛亂,而逃難至梁州。

東晉與後趙並未通商,但私底下的邊境貿易卻不能禁止,趙歙便利用在北方的人脈,做起了倒騰的生意,得以發家致富。

原以為日子就這樣波瀾不驚的過去,卻在桓熙入城的第三天夜裡,被一夥士兵秘密捉來了徵虜將軍府。

趙歙以為是自己在邊境走私的事情敗露,要被桓熙治罪,不由抖似篩糠,驚恐不已。

在桓熙出現之後,趙歙叩首而泣:

“將軍,小民不知哪裡冒犯了將軍,還請將軍開恩。

“小民頗有家資,願盡數獻出,以供將軍養兵之用。”

對於趙歙來說,能夠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桓熙搖搖頭,道:

“起來吧,你所作的事情我都清楚,但本將軍無意要治你的罪。”

趙歙一怔,他不知道桓熙深夜將他帶來,究竟所為何事,但聽說自己不會被治罪,難掩心中喜悅,激動道:

“將軍若有吩咐,儘管直言,小民願效犬馬之勞。”

桓熙微微頷首,問道:

“我聽說你本是關中人士?”

“不敢欺瞞將軍,小民是為躲避戰亂,才來到了漢中,在此安家。”

“離鄉多年,可想過要回去看看?”

“這...”

“我聽說華山有一隱士,名叫王猛,字景略,你若能前往關中,為我尋訪此人,請他出山,我必以重賞相謝。”

趙歙不明白桓熙自小長在江東,從未涉足關中,又是從哪裡聽說華山有這麼一位隱士。

當然,以桓熙的身份,做事何須向趙歙解釋,趙歙也不敢追問,如今桓熙發了話,根本就不容他拒絕,更何況還有重賞作為誘惑,趙歙應道:

“小民謹遵將軍之命。”

臨別之際,桓熙當面叮囑趙歙道:

“王猛此人,我有大用,切記不可失了禮儀。”

趙歙欣然應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之我的身體能無限升級

朝花不惜時

憨夫君寵妻蓄謀已久

安展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