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蜀漢,雨落未敢愁,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中,由子午道入漢中,先從入子午谷二十里後,循西南至喂子坪,入灃水河谷後,翻越秦嶺,後折向西南行,過洵河上游,經腰竹嶺抵池河鎮,折向西北至石泉縣,繞黃金峽大彎後西至洋縣,遂進入漢中。
魏延此計,便是要先到子午谷去埋伏。
“我率五千兵卒,摸入子午谷中,魏軍必定不查,待我從子午谷出兵,十日內,便可將長安打下來!大王可親率大軍從斜谷趕到長安支援,屆時,必可一戰而定關中。”
有漢中才有可能割據西川,無漢中,西川必不可守。
漢中通往關中的幾條道路自西向東分別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
陳倉道: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率軍經陳倉道圍攻陳倉,因魏軍堅守,圍攻二十餘日未能破城。
後諸葛亮用計引誘魏軍出擊,設伏兵斬殺魏將王雙。
褒斜道:又稱為斜谷道,其南口名褒谷,北口名斜谷,因此而得名。
斜谷道河谷深險,懸崖壁立,通行極為不易,歷代多修棧道。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自統大軍走祁山道,而命趙雲率偏師出斜谷作為疑兵。建興十二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率大軍出斜谷,與魏軍在渭水相持。
漢中之戰時,曹操領軍也是從斜谷進軍。
儻駱道:又稱為駱穀道,其南口名儻谷,北口名駱谷,因此而得名。其道路最為盤旋曲折,行軍不易,諸葛亮北伐未曾走過。
不過後來鍾會伐蜀,駱穀道是其進軍路線之一。
子午道:又稱為子午谷,即為第一次北伐前魏延建議的進軍路線,從距離上來說是最短,但通行條件不易。
鍾會伐蜀時,子午谷也是進軍路線之一。
鍾會伐蜀是斜谷道、駱穀道和子午谷三路進軍,只能說魏國坐擁中原之地,家底就是足,財大氣粗,打仗都豪橫。
“此計可行?”
劉備將目光定格在諸葛亮身上。
“此計風險太大了,兵行險招,一有風險,便是滿盤皆輸。”
見魏延臉上有不樂意之色,諸葛亮再說道:“似文長那種直接攻關中的方略是很難成功的,行軍艱難,城池堅固且不說。就算僥倖攻下城池,若魏軍大軍來支援,又能堅守多久?魏軍從東面來支援很容易,而漢軍從漢中支援關中則不易。”
聽此言,劉備微微意動,魏延卻是不以為然。
“若以軍師之計,當如何打關中?”
諸葛亮輕笑一聲,對於魏延的冒犯絲毫不在意。
真理越辯越明。
況魏延也並非是與他有仇,方才與他爭辯,都是為了主公興復漢室的大計爭吵。
他諸葛亮不可能連這一點胸襟都沒有。
“現如今糧草不足,為今之計,是先修養一兩年,待漢中、南中屯田有成,太子殿下在荊州站穩腳跟,屆時糧草充足,兵甲已足,便是攻伐關中的時機!”
“過一二年,還有今日之戰機?我看軍師是怕了魏軍了,殿下當日率軍一萬,前去荊州之時,軍師可曾想過,太子殿下會拿下荊襄九郡?曹賊聲勢浩大,麾下兵甲,不比關中更甚?太子殿下兵不足,糧不夠,尚且能夠拿下荊襄九郡,我等大軍屯守漢中,焉沒有拿下關中的可能?”
堂下,不少軍將交頭接耳,不少人都認同魏延的看法。
漢中太守呂義起身說道:“行軍打仗,不冒些風險,怎麼可能?魏延將軍既有計策,又有膽略,試一試,總不差。”
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亦是起身說道:“我贊同文才之計。”
“哼!”
堂下,只見一小將起身,他說道:“大王,魏延將軍之計,乃險計也!諸位仔細想一想:我等可一定要冒這個風險,才能將關中拿下來?還是說只有趁著如今魏國內亂,才有機會將關中打下來?今日一過,關中便打不下來了?”
此小將不是別人,正是馬謖。
馬謖一共兄弟五人,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馬謖兄弟都有才華和名氣,並稱為“馬氏五常”。
現如今,還未有街亭之事,馬謖如今在漢軍之中的評價,還是青年俊彥,前途不可限量的。
尤其是諸葛亮與其相善。
諸葛亮對他的評價是四個字:匡世奇才。
“這”
眾人思索一番,裨將軍王平亦是站出來了。
“若真糧草不濟,也不急於一時,只待我等站穩腳跟,關中指日可下!”
劉備微微頷首。
方才,他確實是著急了些。
“若是如此,倒真不必如此著急。”
知曉曹操病逝的訊息,加上自己的年紀也不小了,指不定哪日就見了祖宗去了。
能早一日打下關中,那自然是要早一日了。
但.
他劉備雖然著急,但起碼的理智還是有的。
不要因為著急,而使如今的大好局面都丟了。
“大王。”
見劉備已被諸葛亮說動,魏延眼中不甘。
這可是他立功的機會啊!
現在居然就在他眼前溜走了?
不成!
魏延看向諸葛亮,問道:“那軍師不依魏某之計,軍師何計能下關中?”
諸葛亮羽扇輕搖,笑著說道:“依我計,徐徐圖之,必定能下關中!”
他緩緩說道:“先統大軍走祁山道先奪取隴右,然後自西向東,居高臨下奪取關中。並且可以同時從漢中向北沿斜谷道、陳倉道進軍,形成西、南兩個方向夾擊關中的有利態勢。”
諸葛亮的戰略很明確,就是先想辦法立足隴右,然後對關中地區進行步步蠶食,逐步消耗魏國的軍力。
“屆時有太子殿下在荊州互為奧援,魏國必不能敵!”
奇襲奇襲!
既然是奇襲,那就是敵人想不到的計策。
敵人想不到的計策,要實行起來,就是有難度的了。
長安乃是堅城,五千人,真能打下長安?
即便是打下長安之後,真能守到大軍馳援過來的時候?
子午奇謀,魏延敢做敢說,確實是勇氣可嘉,但具體施行下來,太難了。
“來年糧草充足,魏延將軍可為北伐先鋒,我軍可堂堂正正而勝,何須弄險?”
諸葛亮此番話一說完,魏延也沒話說了。
只得是將手一拱,說道:“末將依軍師便是。”
從子午道出兵,自然是風險重重。
但他魏延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信心!
不過軍師,還是以穩妥為主,為之奈何?
若是殿下在此,一定會依我之計。
在魏延看來,劉禪在荊州能開啟局面,肯定也是和他一樣,是有冒險精神的。
“軍略已定,諸位散去罷,至於文長你也不必喪氣,好生將子午道情況打探清楚,來日,未必沒有用你之計的可能。”
“諾!”
被劉備寬慰一句,魏延心中果然好受了不少。
不錯!
今日大王不納我計,是還沒到時候!
等糧草充足了,說不定便會用我之計了。
子午道上有諸多關隘如子午關、腰嶺關、饒峰關、黃金戎等,均是扼守要險的防禦重地。
八百多里的路途中,山路就有六百餘里。
且舊子午道橋樑因洪水所致多有毀壞。
得先去將這些情況搞清楚了,來日奔襲,才更有成功的可能!
軍師之計雖然穩妥,但我魏延之計,才是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拿下關中的辦法!
PS:
今日去修電腦了,中午十二點還有一更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