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蘇工玉雕,重生之乘風而起,二子從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問啊,這幾件東西如果我全要的話,一共需要多少錢?”周至的眼光落在對舞飛天和山子上錯不開眼,說話的時候都沒有看向客戶經理。
對舞飛天是用的一塊五六十公斤的子料雕琢而成的,除了中間摳出一塊,然後對剖開,製作一對兒模仿大門上銜門環的瑞獸——椒圖之外,剩下的將外皮完全剝除,只用最純淨油潤的玉肉,雕刻成了一對拿著琵琶和簫對舞的飛天舞女。
椒圖的雕刻很精巧,現在獸嘴裡的玉環效仿了痕都斯坦玉雕的特點,做成了雙股絞合的效果,而且還能夠在獸嘴裡自由轉動,堪稱工藝絕倫。
但是更誇張的卻是對舞飛天,幾乎是完全不計玉料的損耗,直接做成一對立體雕刻的舞女,工藝多麼精美不論,關鍵是這份下刀去肉的奢侈,看得周至不禁咋舌。
反倒是“萬方樂奏有于闐”稍微有一些後世對和田玉珍重萬分的浮雕風格,利用金黃色的皮色雕刻成了沙漠,駝隊,和縱舞的人群,只有上部為了製造雪峰的效果,剝出了羊脂般的玉肉。
“你們,你們不是來看艾德萊斯綢的嗎……”客戶經理有點拿不準面前幾個年輕人是不是在拿自己開玩笑,臉色震驚和難以相信的表情經過再多培訓都掩飾不住。
“這個自治區二十週年獻禮系列,我都想要。”周至笑著用指甲點了點展示櫥窗的玻璃,發出輕微的“得得”聲:“不過你們這個標價是外部價格,我要全拿的話,你們要給我內部價。”
“那……那麻煩你們等一下,我去叫我們經理過來……”客戶經理趕緊招呼:“你們先坐,小劉,小劉來給客人們上茶,我找周經理去!”
小劉是這個大廳裡另一個小女孩,模樣不錯,估計也是清閒慣了的,聞言連忙過來,不過動作卻顯得有點手忙腳亂。
等到周經理過來的時候,卻見到小劉手足無措地站在一邊,一個年輕人卻正在跟另外兩個年輕人展示茶道:“……這下叫關公巡城,這幾下叫韓信點兵……”
“幾位是來買玉的?”周經理上前和大家握手,待得看清阿依古麗的模樣,還不禁恍惚了一下。
這麼漂亮的姑娘在烏市這個美女遍地的城市都算是出類拔萃的。
好在周經理也算見多識廣,不動聲色就調整了過來:“看幾位的年紀,應該是剛參加工作不久吧?家裡有長輩喜歡我們的和田玉?”
很顯然周經理也不大看好面前幾個年輕人有買玉的實力,很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畢竟這個大廳是自己一力主張搞起來的,按照蘇州同行的說法,叫做“三年不開張,開張管三年”,這才悄不聲的開張倆月就有客戶上門,而且開口就是要買走重器,這樣的好運周經理都不敢相信會落在自己身上。
不過周至對付這樣的情況很有經驗了,拉大旗扯虎皮就是最好的辦法:“想必玉雕廠的孫工和秦廠長,還有中行自治區分行的趙行長,周經理都是熟悉的吧?”
“這幾位都熟。”周經理點頭:“就前兩天還和趙行長一起吃飯,聽他說烏市來了位……”
才說到這裡,周經理的眼神一下就亮堂了:“來了位……你就是……那……那位……年輕……”
“對。”周至也給周經理倒了一杯茶端過去:“我就是前幾天採購玉料的那個人,還麻煩孫工跟我跑了好幾天,我叫周至。”
“啊你好你好,咱們還是本家!”周經理趕緊伸出雙手將杯子接過:“怎麼好意思讓小周先生給我倒茶,您這幾天的豐功偉績,可是讓烏市玉石行業翻了天啊!”
“哪裡哪裡。”周至笑道:“還請周經理給我們介紹介紹這幾件玉雕,如果價格合適的話,我也想給此次烏市之行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哦,那麻煩您幾位再等一下。”周經理先是熱情地給大家發了名片,然後對客戶經理說道:“你和小劉先在這裡招呼著,我去取相關的資料過來,再和周先生細談。”
這一去就稍微有點久,周至估計周經理是去找剛剛自己提供的幾個熟人打聽情況去了。
總之等到周經理抱著一沓資料回來,神情語氣又不一樣了,充滿了熱切。
周經理帶來的資料很細緻,細緻到還有當年收購玉料時開出發票的回單,以及幾名工作員帶著玉料去蘇州玉雕廠的時候的出差報銷單據。
然後周至就發現了一個特別好笑的事情,那就是六九年採購玉料的費用,還沒有七四五年工作人員出差的費用貴。
蘇州玉雕廠,是當時全國玉雕最著名的大單位,最興盛的時候工人幾百,歷任廠長都是國家工藝大師級別的人物。
“蘇琢”,從明代起就已經非常出名,所謂“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先後出了陸子岡,王小溪,賀四,江皜臣等制玉大師。
尤其陸子岡,更是被推崇為玉雕界的祖師爺,號稱“玉神”。
周經理將發票收據什麼的收到一邊:“這些沒有參考價值了,不過作為資料保留,還是能表明我們對這套工藝藏品的重視程度。”
周至張了張嘴,不過有句話還是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既然這麼重視幹嘛還擺出來售賣,這東西該擺放到工藝美術博物館,或者自治區輕工業廳陳列室。
不過周經理很快解答了周至的這個問題,原來這個雕刻元件是當時工美商店的“組織決定”,是自發行為,並不是靠財政撥款,因此屬於工美商店的“自有資產”。
從蘇州拖回來以後,雖然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國家級的畫報也上了,報紙也上了,可是等到巡展結束以後,政府卻並沒有買單的意思。
其實那個時候要買單的話也不算貴,不過政府不能開這個先例,只要敢開這個口子,將來就會有無數的單位“先斬後奏”。
因此這套玉雕雖然工藝成就很高,經常被輕工業廳,文化廳,甚至文化部借去展出,但是權屬一直都在工美商店,每次展出完了都會把東西拉回來。
再後來政策就開始變化了,八幾年的時候工美商店和百貨公司合併成了大商場,這套玉雕也就再沒有送展,一直放在庫房裡。
年前公司組織去了南方考察先進經驗,回來讓周經理負責把原來工美商店庫房裡那些東西翻出來想辦法變現,這套玉雕才有機會重見天日,成了新成立工美大廳的重要陳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