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哥釉,重生之乘風而起,二子從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至指著那口箱子說道:“我看二哥志不在此,不然就不會放棄這麼好的學習機會。”

“現在有老爺子你看著倒是無所謂,等到將來……要來上幾次打眼,傾家蕩產都有可能啊。”

劉三爺驚了一下,顯然他自己之前都沒有想那麼多。

瓷器裡邊還有個嘉慶朝的“百花不落地”小觀音瓶,所謂百花不落地,又稱“萬花錦”,“百花不露”,是將粉彩與金彩結合,用各色花朵將瓷器表面填滿,不露出瓷底的釉上彩表現手法,

這種紋飾多在瓷器中心部位做繪出牡丹等大朵紋樣,並在周圍以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百合、牽牛花等等各種小花作為陪襯,輔紋精細,令整個畫面覆蓋整個瓷器之上,象徵著百花呈瑞的好兆頭。

花之形狀、大小、正側,各盡其致,繁密之極。

雖然說是“百花不落地”,但是在邊緣地方依舊能夠見到有黑地或者白地露出,其中以黑地最為珍貴。

這個題材始造於雍正,興盛於乾隆、完美於嘉慶。

清代著名鑑藏家趙汝珍所著《古玩指南》有述:“嘉慶……佳品不多,惟萬花瓷品俗名百花,到底以此時為佳耳。”

較之乾隆朝,嘉慶時期的“萬花錦”,除了繼承前朝的精細規整之外,還特別注意克服了乾隆時期的堆砌繁縟,重新趨於疏朗簡約,在不失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同時,又透出幾分清逸雅緻、靈秀,屬於嘉慶朝不多不俗的精品瓷器。

不過在審美更崇尚宋風的周至眼裡,“百花不落地”這樣的藝術形式不是他的菜,欣賞完後就交還給了費經理,沒有下手的慾望。

反倒是一個更小的哥釉魚簍尊,引來了周至的興趣。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據史料記載,浙江龍泉南宋時有章家二兄弟,均以陶為業,各主一窯,兄所主之窯名哥窯,弟窯亦稱龍泉窯。

哥釉瓷器從色澤區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其最顯著的特徵,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

若置之於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

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紋,其網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黑者如鐵線,二者互相交織,因而被名之為“金絲鐵線”。

哥窯瓷器的特點是裡外披釉,均勻光潔,晶瑩滋潤,不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輪廓亦柔和流暢。屬於青瓷系,釉面渾厚滋潤,釉面開有大小紋片。

另外宋代哥窯胎質堅細,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邊稍下處形成略微凸出之環形帶,因口沿處胎骨略黯,能夠看到釉下細膩堅實的黑胎,故而被稱之為“紫口”。

宋代哥窯在後世備受人們青睞,元明清仿製者頗多,且各有風格,被稱為仿哥窯或哥釉,但其製作工藝已不能與宋代哥窯相媲美。

乾隆帝尤喜賞宋代哥窯,嘗欣然作詩讚雲:“鐵足圓腰冰裂紋,宣成踵此夫華紛。”

而“紫口”則成為宋哥窯瓷之一絕,之後歷代皆有許多仿宋哥窯,但在燒製上皆未能臻此絕藝。

受當時工藝的限制,哥窯瓷沒有大器,器物以瓶、爐、洗、碗、罐為主。

關於哥窯還有一樁未解的公案。

六十年代時,浙省文物考古單位曾對龍泉大窯等幾處窯址進行了發掘,發現不少黑胎片紋青瓷,大部分為日常生活用瓷。

但其造型、胎色、釉面和紋片,與傳世的哥窯均有不同之處,而最顯著的是這批瓷器都沒有使用支釘。

與之相反的是傳世哥窯瓷器,金絲鐵線的紋理存在自然延伸而來的粗細程度的不同,還有就是重要的紫口和支釘痕跡,因此可以斷定,歷史上價值不菲的“傳世哥窯”器物的產地,不在如今已經發現的幾處窯址。

到底在哪裡?至今都還是一個謎,尚待文物考古學者的分曉。

這個魚簍尊也是一件非常小的器物,單手就能半握,拿在手裡非常的舒服,雖然名為“尊”,其實更大可能是一件文房盛水用的“水注”。

或者說不管以前是幹什麼用的,最終都變成了文人案頭的“水注”。

小物件儲存得非常完美,上面還有一層細微的包漿,古瓷的柔光非常明顯,看得出來被無數的前主人愛不釋手地把玩過。

而周至認為這小物件兒是非常值得這份珍愛的,因為魚簍的造型配合上紫口和網狀的金絲鐵線,真是相得益彰,異常可愛。

周至取來費經理看瓷器的修表放大鏡安在自己的眼睛上,一點點地認真察看了幾處特徵和氣泡,忍不住在費經理之前開口了:“老爺子,這個準備多少出?”

“周小友還學過書畫?”劉三爺問道。

“書法倒是練過,畫就只會看了。”周至笑道:“老爺子怎麼會問這個?”

“從你的興趣愛好看出來的。”劉三爺微笑道:“看你喜歡的物件兒,除了開頭那個開玩笑的獅耳瓶,其餘的都帶著雅氣兒,而不以貴賤先後論。”

“你看,銅髹銀撐腰虎筆架,撮箕磚硯,壽星牙尖雕件印章,青花荷葉筆舔,加上這個哥釉水注,這是一套文房書畫用品啊。”

“這些都是給四表舅準備的禮物,他才是書畫高手。”周至笑著搓了搓那個哥釉小瓶:“不過這個我可沒打算給他,握著太舒服了。”

“難得有聊得來的人上門,又照顧了我這麼多生意,這個小瓶就送給小友吧,反正也是不值當錢的玩意兒。”

“誒?我看這魚簍瓶就很不錯啊,起碼我沒有看出毛病在哪裡,所有特徵都符合傳世宋哥窯的特點。敢問三爺,你覺得問題在哪裡?”

“其實小友你說得很對,從細節特徵來看,我也同意小友的說法。”三爺笑道:“不過只有一個小問題,這個器物,最早燒造出來,它到底是幹嘛用的?”

“你說它是花瓶,明顯小了;說它是水滴,器型不對;說它是水瓶,同樣容量不夠。”

“傳世哥窯多是禮器樣式,這個明顯偏離了禮器典雅的風格,而走上了優雅的路子,少了朝堂莊重之風,卻多了山野隱逸之趣,因此我從風格上斷定它不是傳世哥窯,而是一件非常厲害的高仿。”

劉三爺沒有什麼科學手段,全憑眼力,應該說他說的全都在道理上,一點沒毛病。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養成系男神:聽勸後,我成了頂流

蠢蠢凡愚QD

我在北美撿寶的日子

我是懶姑娘

陸總別裝了,太太又跟人去約會了

夏筱夢

參加戀綜,你把國民女兒拐跑了?

法外狂徒程五

工業摸底:才31馬赫,鷹醬你急啥?

長風吹度

全球高武:重生後,我殺瘋了

歲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