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卷:太子監國,暗流湧動 第57章:文武比,李林甫欲禍水東引,大乾監國太子,鄴餘,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範文城微微點頭,面容嚴肅,目光深幽。
若是大燕有這樣的一位太子,那絕對是一件幸事,也就不必讓他們費盡心機,想要藉助這個時候,尋求大乾的議和。
只要是大乾不在他們動兵的時候,趁機扣關,擾亂燕雲之地。
他們就有信心也有辦法可以吞下金國的一半領地,有了這些資源,大燕的實力也會更上一層樓。
然而,這樣一位城府極深、狠辣果決、學識斐然的太子是大乾的監國太子。
對於大燕來說,威脅非常大。
他們是真的不想大乾再出現一位蕭棣這樣的帝王了。
“納蘭先生失敗了,接下來,該是大燕的勇士上場了吧?”長公主慕容雪鴛輕聲道。
這句話,似乎有了那麼一點兒不自信。
和一開始前來大乾的時候,多少有一點兒不一樣了。
因為相傳,大乾軍神嶽山就是一位天生神力的人,他的力氣很大,才能從戰場上殺出來,成為了大乾的軍神。
而嶽山之女嶽紅翎也是天生神力,只不過,一個女子就算是再怎麼天生神力,其力氣又能大的了哪去?
嶽山已經老了,身體大不如以前。
真要是武比,他也不可能再上場了吧?
況且,這一次的武比還有些不太一樣。
嶽紅翎這時候也不在京師,去隴右道剿匪去了。
其他人,也沒怎麼傳出來有天生神力的能力,估計也就無法接招。
這就是大燕當初的打算。
一場文鬥,一場武比,最後再用戰術。
只不過,第一場文鬥卻輸了。
大燕第一詞人納蘭奉孝輸給了大乾的監國太子。
納蘭奉孝的那首詞,慕容雪鴛看過,覺得寫的非常好,不愧是大燕第一詞人。
那首詩,絕對可以成為傳世佳作。
這就是慕容雪鴛的底氣,她覺得大乾確實是文人輩出,但是這幾年,也沒聽說有什麼才高八斗的人,詩聖、詞聖也早就不在人世。
就算是有人站出來了,寫出詩詞來,估計最多也只能是不相上下。
因為短時間內,不可能有人可以做出超越納蘭奉孝所寫的一詞一詩。
那可是他花了幾年時間打磨,最後才填寫出來。
沒有想到,他們小瞧了大乾的讀書人,或者說,寫出詩詞的人,超出了他們的意料。
而接下來的武鬥,慕容雪鴛已經沒了最開始那信心百倍的樣子。
總覺得,會不會再一次出人意料。
範文城看出來慕容雪鴛的擔憂,沉聲道:“長公主也不必太過擔憂,事在人為。”
“這大乾的太子越是優秀,也就越是能引人注目。”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以大乾如今的形勢來看,大乾的太子可不好當。”
慕容雪鴛微微點頭。
……
李林甫有些不太相信地問道:“他真的是當場就寫出了那一詞一詩?”
正午過後。
溫度升高了不少。
雅間的周圍放著冰塊降溫,李林甫的身邊,也有兩個清秀的丫鬟在輕輕地扇著風。
這裡又處於樹林之中,旁邊還有假山假水。
所以也算是一處人造避暑勝地。
朱勉點頭道:“是的,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他寫的是什麼,等到出了皇宮,才聽得風聲。”
“沒有想到,他竟然有如此才學。”
讀書人,就算是心黑,但是對於真正有才學的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那麼一點兒佩服的。
楊照卻叫道:“我不信,公相,太子殿下從未出過京師,他能看到海邊的月亮?”
“這明顯是別人寫的嘛。”
“我就不明白了,他有這麼深的城府,又有這麼好的文采,何必藏拙呢?”
“當初冊封為太子之後,就沒必要藏拙嘛。”
“陛下要是見到他文采斐然,知道他學識很高,也知道他狠辣果斷。肯定是喜愛有加,帶在身邊細心指教了。”
朱勉點點頭,給了楊照一個眼色,他覺得楊照說的不錯,太子殿下真要是這麼厲害,他當初何必要藏拙啊!
李林甫想了想,搖搖頭,輕聲道:“不對,太子殿下確實要藏拙。”
他這話一出,眾人都是看了過來。
李林甫也不著急,大夏天的,喝點兒青茶,解渴的同時,還能提神。
“你們之所以到現在,還不過是一個尚書、一個御史中丞,得不到陛下的器重,就是因為你們不瞭解陛下,更猜不到陛下的心思。”
“為人臣者當永遠急陛下之所急,想陛下之所想,只有清楚地知曉陛下當地是什麼意思,才能把這件事情做的讓陛下滿意,才能得到陛下的器重。”
這就是李林甫能夠一步一步坐上大乾丞相這個位置的原因。
朱勉其實也都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他們把握人心的能力遠遠不如李林甫。
王甫連忙問道:“那太子藏拙所為何謀?”
李林甫慢悠悠地解釋道:“因為當初的陛下聖體安康,若是太子殿下過於聰慧、過於優秀,遲早會成為一個威脅。”
“陛下也不想有個人,時不時地提醒他,他終究會有老去的一天,會有駕崩的那一天,大乾的帝王之位,也會傳給太子。”
“陛下若是有一點兒懶政之象,就會有大臣直諫,請求太子殿下登基,尊陛下為太上皇。”
“你們覺得陛下會願意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楊照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原來如此!
不愧是城府極深的太子殿下,那時候他才多大啊,就知道要藏拙了?
這也太……。
李林甫的這一番解釋,也是合情合理,也終於是讓眾人明白太子殿下為何會藏拙了。
同時,李林甫自己似乎也被自己這一套說辭說服了。
眼見到眾人似乎想到了什麼,神情都有一些不自然,他只好打破了沉靜。
“燕人使團已經輸了第一場,接下來,就是第二場了。”
“第二場是武比,那位身高九尺之餘的壯漢,乃是大燕第一勇士,此人力大無窮,聽聞,可以舉起大鼎,而這一次的武比,就是舉鼎!”
楊照暗自記下了,第二場是武比舉鼎。
李林甫繼續道:“這第二場武比,應該會贏一場。關鍵在於第三場,也就是真正的議和。”
“若想要保住你們脖子上那顆腦袋,就要想辦法,讓太子殿下開始懷疑三皇子。”
“真要是論起來,如今對他威脅最大的人,不是我,而是那鎮守保定關,手中握著燕雲十八騎兵權的三皇子蕭政,其次是江南東道的江東太守董琢,再然後,是戍邊五王。”
“最後,才可能是我這個坐在朝堂上的丞相。”
眾人紛紛表示李林甫自謙了。
但是說完,又覺得這話好像又有點兒不太對勁兒。
至於到底什麼地方不對勁兒。
卻又說不上來。
李林甫則是稍微的鬱悶了一下,卻又清楚這些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正是因為他們是這樣的人,他才會提拔他們,讓他們坐在關鍵的位置上。
當然,他說這話本來也是給這些人洗洗腦,讓他們覺得太子殿下最大的敵人不是他,而是三皇子。
只有這樣,自己這邊的人都相信了,那位太子殿下才可能也會慢慢地相信這一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