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章 蘇定方:有演員,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冷泡茶加冰,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呢?”

李世勣感覺自己興沖沖的聽了個寂寞。

滅薛延陀之戰一筆帶過,從徵高句麗寥寥數筆。

本以為這是自己戲份的開始,沒想到直接結束了?

“懋功何憂?”

安慰李世勣的是李靖,但是看著老將軍,再想想老將軍也是同列初唐三戰神。

一時間李世勣不由得悲從中來。

反而更傷心了。

蘇烈此刻心中卻油然而生一股慶幸。

匡道府這地方,蘇烈不過呆了三年就感覺人都要變老了。

三十年……根本不敢想這種生活會有多無聊。

過去三年在匡道府的巡察,都比不過跟隨李靖老將軍夜襲陰山那一晚來得驚險刺激。

好男兒當如是!

一股感激和慶幸混雜著的情緒從蘇烈心中升了起來。

若非這後輩所說,他蘇烈想來也很難站在這裡。

掃大街當然只是笑談,但匡道府那地方,不掃掃街道的話,似乎確實很難找到一些能做的事情。

“定方當趁好年華,立不世之功!”

蘇烈扭頭,這句勉勵來自於李世民。

用力點點頭,蘇烈不想去問為啥會閒置長安三十年。

他只知道如今機會已經到來,定要乘風而起!

勉勵完蘇烈,李世民反倒是有點心情複雜:

“突厥獠賊,何以如此輕狡反覆!”

既自傲於果然能鎮住這幫賊獠!

又氣急敗壞於鎮的好像不太久。

不過隨即趕忙補救了一句:

“反者皆賊獠,突厥亦是有好漢子!”

【在小魯動手之前,他的謀反計劃就被庭州刺史送到了李治的案頭上。

李治的行事也很果決,趁著小魯還沒造反,搶先將小魯的嫡子哄騙到了長安。

手握人質之後李治的底氣足了許多,派使者與小魯進行了友好接洽,最終小魯放棄了自己的計劃。

這件無疾而終的謀反本應該到此為止,小魯的兒子應當會在大唐接受忠於大唐的教育,並最終在小魯年老時接過勢力,為大唐的利益奮鬥流乾突厥人的鮮血。

但不知道李治出於何等考慮,不過幾年,小魯兒子這個到手的人質就被放了回去,可以說很不理智了。

小魯的兒子見識過長安的繁華,認為貿然反唐只是自尋死路,力勸自己老爹向西進攻西突厥。

這件事進行的很順利,小魯作為大唐的左驍衛將軍以及一部都督,唐軍的戰法以及軍械對他來說毫無保留。

兩相加持下小魯把自己老鄉打得找不著北,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吞併了西突厥,自稱沙缽羅可汗。

可以說是曲線謀反,也可以說是兒子長大又不想叫爹了。

總之,西突厥又一次的成了唐軍西進的攔路虎,並且更加主動。

自稱可汗的小魯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主動對著大唐露出了獠牙,然後就被李治一巴掌給打傻了:

652年,梁建方與契苾何力領三萬唐軍,另徵召五萬回紇騎兵,合計八萬大軍。

唐軍小勝,逐敵五百里地,斬首六千,斬敵帥六十人,班師回朝。

655年,尼姑庵逛的心滿意足的李治選擇了主動進攻西突厥,程知節被任命為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王文度為副手,蘇定方領前軍,出擊西突厥。

唐軍進入西突厥後很快就初戰告捷,雙方經過漫長的追逐之後,在鷹娑川展開了會戰,突厥的兩萬精騎與唐軍在此殺的難解難分。

對突厥來說,還有兩萬精騎就在支援的路上,只要堅持到援軍到來,勝利必將屬於突厥!

但不巧的是,蘇定方就在戰場的不遠處休息,雙方打的太激烈,被他先察覺到了。

戰場上瞬息萬變,蘇定方瞬間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以五百精騎悄悄繞遠,襲擊突厥後方,與唐軍兩相夾擊,必能大勝!

計劃進行的相當順利,突厥軍大敗,輜重鎧甲丟棄的漫山遍野,蘇定方率軍追殺二十里,斬首一千五百。

而從此時起,這場戰爭對於蘇定方來說變得很是奇怪。

在大勝追擊的情況下,回軍結陣的命令傳遞到了的蘇定方手裡。

滿頭問號的回去後,王文度站出來稱皇帝有詔令,程知節恃勇輕敵,西征大軍從此刻起由王文度指揮。

在程知節的默許下,權力交接進行的很順利,隨後王文度的命令更令蘇定方難以理解。

在已經大勝的情況下,王文度令唐軍結方陣徐徐前進,並嚴令唐軍不得深入西突厥腹地。

到達恆篤城後,有不少胡人懾於唐朝軍威,主動出城投降。

王文度下令稱,胡人狼子野心,必將復叛。

隨後下令將這些投降的胡人全部殺死,並私留這些胡人的錢財。

蘇定方聽到命令後人都傻了,堅決不從,最終只能看著程知節和王文度將這些主動投降的胡人全部殺死,將錢財裝進了腰包。

最終此戰在蘇定方五百騎入陣大勝的情況下,落得個無功而返的結局。

王文度矯詔當判死,最終被除名為平民。

程知節追擊不力按律當斬,念在老臣,免死罷官。】

“此乃縱敵!”

一看陛下那氣憤的神色,長孫無忌當即率先出言。

隨後若有所思:

“兩位行軍總管行事如此離奇……朝中或有變故。”

長孫無忌總覺得從其中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朝中再有如何變故,也不能以士卒性命作玩笑!”

李世民面色冷冷:

“而且再如何變故也當以國事為重,如何不懂?”

蘇烈猛點頭。

一時間他都感覺自己運氣是不是太差了一點。

長安掃大街三十年就掃出來這等遭遇?

主帥和副官都不想贏,合著就他一個認真打仗的?

杜如晦將抄錄下來的文字內容看了兩遍,最終找到一個疑點:

“皇子治……尼姑庵?”

房玄齡伸過頭來看了一會兒最終也搖搖頭不太明白:

“或是因為彼時玄奘大師歸國,大唐上下皆崇佛,皇子治亦受其影響。”

杜如晦看了房玄齡一眼,兩人話猶未盡,但其中意思很明白:

心向佛法的話也應該去寺廟,去尼姑庵是何體統?

李世民只是氣憤質問,並不是政治白痴,略微思考了一下冷哼道:

“程咬金倒是個懂得明哲保身的。”

不驗詔令真假就順從交權,從容殺降藏財以落罪名,這套操作李世民簡直太明白了。

程知節缺錢嗎?這恐怕大唐上下沒人會信,從瓦崗兵敗投王世充後,程知節就沒不得志過。

當先鋒時悍勇,領大軍時進退有度,可以說錢財功名對程知節都如同浮雲一般。

一個大唐的國公,去搶劫一個窮得叮噹響的胡人,除了主動授人口柄以外,想不出有其他的可能。

“彼時知節已六十有七,或已力不從心矣。”

秦瓊幾乎沒太多考慮,還是選擇為老朋友說句話。

咬金是程知節的舊名,陛下主動呼這個名字,本就說明很有意見了。

李世民看著這明明一開始氣勢如虹,最終卻無功而返的戰場,嘆了口氣。

皇子治如今剛出襁褓,什麼性格他不知道。

知節在他手下就已榮寵嘉身,功名錢財皆浮雲,但或許對皇子治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好的訊號。

但……有所猜測並不意味著心裡沒有疙瘩。

所以李世民再次冷哼一聲:

“畢竟朕那時已經噶了,管不住爾等了。”

於是群臣趕忙拱手稱罪。

【程知節和王文度為何玩出來這些騷操作,至今也還是個說不清的事情。

但如果聯絡到當時的朝堂,或許能做一個相當大膽的猜測。

在程知節和蘇定方出軍的655年,朝堂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廢王立武。

李治小同志頂著朝堂的巨大壓力,廢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

當時朝堂中對此的議論可謂是洶如潮水,因此出軍西突厥,某種意義上可以看做是李治和武后為了轉移朝堂注意力的一種做法。

而查一下籍貫會發現,王皇后出身山西祁縣王家。

所以要說巧了麼不是,矯詔的王文度同樣也是祁縣王家出身。

而且縱觀此事,王文度矯詔為了啥,就為了浪費大唐的糧草,給程知節添堵,並讓自己被砍頭?

最最神奇的地方在於,王文度矯詔按律當斬,但僅僅落得一個廢為平民的懲罰,而且在短短兩年後就重新起復,拜熊津都督,鎮守百濟,仕途反而還更進一步了。

因此是不是可以做出一個大膽猜測:

王文度是受人指使,此舉是為了給李治和武則天添堵?

那麼武則天的對手是誰?長孫無忌。

而且王文度最終的遭遇也跟長孫無忌隱隱有所對應。

659年,有人向李治呈遞奏章,稱長孫無忌謀反。

李治沒有與長孫無忌對質,直接削其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並令沿途府兵“護送”。

同年七月,中書舍人親自趕到黔州,逼令長孫無忌自縊。

僅僅一年後,660年,在百濟的王文度暴死。

證詞是百濟的本地人籤的,稱王文度忽然發病,當場暴死。

而這件事當中,程知節應該只是順水推舟,因為他真的想告老還鄉。

程知節藉此事致仕,在家中享天倫之樂十年後去世,陪葬昭陵。】

甘露殿頓時人仰馬翻。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北渡春音

放鶴山人

我的姐夫是太子

上山打老虎額

我的諜戰歲月

豬頭七

頑賊

奪鹿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