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水軍陸戰
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水軍陸戰,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冷泡茶加冰,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魏對夷陵結果的記載是“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考慮到史書一貫的水分問題,以及有五溪蠻出兵補充。
大概可以推測出來蜀漢出兵至多五萬,加上五溪蠻湊了個約七八萬之數,號十萬。
陸遜的兵力記載的比較清楚,“遜為大都督,假節…五萬人拒之。”
但孫吳的兵力不能簡單的這麼看,例如赤壁之戰周瑜僅率三萬人,後方孫權領數萬人駐柴桑為第二道防線。
夷陵之戰也是同樣,諸葛瑾領軍在公安構築第二道防線,孫權領大軍駐武昌是第三道防線,整體投入保守估計至少十五萬人。
而且所處的戰場夷陵是於峽谷作戰,劉備是攻方,兵力分散,陸遜防守能將兵力優勢集中在一處。
所以在區域性戰場上反而是吳軍的兵力佔優,很難說是真正的以少勝多之戰。】
說到戰陣幾個將軍並不陌生,一起研究了一下。
關羽從主帥的角度推測道:
“出五萬,那後方子龍領軍至少還有三萬。且五萬之兵應當還要分出一部予那黃權走江北。”
“那這樣後來至夷陵至多四萬人。”
“江東兵不能打,但是真多啊……”張飛有點豔羨。
如今即使算上樂進的一批降卒,可戰之兵也才三萬人。
而這個大舅哥動不動就是十萬以上,要是能認真操練士卒,那該有多強?
劉備面無表情的看著“備僅以身免”幾個字,心中卻感覺在滴血。
即使按二弟所說僅四萬人,那也是好不容易攢出來的一支人馬啊。
他們本應該為國討賊,卻白白葬送在了這裡。
【221年,劉備任馮習為領軍進夷陵西界。
依靠兵力優勢,前期的戰鬥相當順利,破巫縣佔秭歸,五溪蠻首領沙摩柯遣使響應蜀漢。
次年初,劉備向猇亭進軍,與此同時年逾六十的劉備也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
開佷山之道,遣馬良由此至武陵聯絡五溪蠻,當初在荊州時馬良就被劉備派到武陵郡授農桑修水利,在本地少數民族中風評很好。
而果然,五溪蠻響應蜀漢紛紛從軍,蜀漢兵力增加了近兩萬人。】
馬良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想不到微末之功竟被後世知曉?
只是不知道在後世看來,引五溪蠻是功呢?還是治理武陵郡才是功?
龐統則是感覺自己又學了一招:江東對山越多以大軍征伐。
江東的將軍也都評價,山嶽之民悍勇,然擄為吳兵之後便怯懦。
如此看來然山越感治化之功,自願來投也是一種方法?
只是……近兩萬的蠻兵,不知道主公糧草充足否?
孔明低聲道:“年逾六十依然親征……主公何必如此。”
【面對順江而下士氣正盛的蜀漢,陸遜認為應該需要暫避鋒芒。
從益州至夷陵,整體地形沿長江自西向東依次是山谷、峽谷、小平原,而這個小平原就被陸遜用重兵死死鎖住。
出口被鎖,蜀漢軍隊推進至此無可奈何,只能在峽谷連續紮營近百里。
劉備急欲求戰,但陸遜死守不出,任憑百般叫罵我自巋然不動。
雙方一直從年初相持到了炎熱的六月,直至此時劉備才顯露了第一個破綻:
酷暑難耐之下劉備命水軍上岸,于山中紮營避暑以圖秋後再行進攻。】
“如此怎可!”關羽大急:
“棄船而登岸,豈不是將水路白白讓與那陸遜?”
劉備撓撓頭:“若是發現那孫吳水軍來襲,復令上船即可。”
關羽痛苦的搖搖頭:“兄長,船行無聲,何必日襲?”
“以船藏兵,入夜而行,使兵卒噤聲,斷後路,連營首尾不能兼顧,豈不是陣腳自亂?”
劉備的臉這才白了一分。
關羽復請失言之罪:“夷陵之敗,其則在我,若有知水軍之人,定會勸諫兄長。”
“雲長何須自責?”孔明起身將關羽拉了起來:
“如今知之,吾等疏漏又補一矣。”
唯有劉備還是十分自責:“季漢,成於汝等,敗於我手。”
“主公何必如此自罪!”孔明十分生氣:
“若無主公,亮此時還在南陽種地,雲長翼德也不過販夫屠戶!”
“曹賊竊居天下,後世何以會對一竊國之賊津津樂道?”
【陸遜見蜀漢士氣已然回落,且吳軍相較益州兵更適應炎熱的天氣,知曉勝機已然來臨。
堅守半年後陸遜組織了第一次進攻,雖然進攻失利,但陸遜相當有深度的丟了一句話:
“吾已曉破之之術。”
一般來說會認為這裡的“術”便是火燒連營。
但實際上來說,魏蜀吳三方對於夷陵之戰並無過多關於火攻的描述,因為火攻往往需要借風勢。
比如經典的赤壁火攻的描述是“時風甚勐…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夷陵時既沒有大風記錄,火攻破敵之法在史書一筆帶過:
“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諸軍俱攻。”
基本就是讓每人帶個易燃物,點著後扔到蜀漢軍營裡,就這麼簡單。】
“縱馬燒營,此乃亂軍之法。”
關羽對此非常清楚,此刻倒是有點欣賞這個敵手了:
“面急軍而知死守,待敵疲能擇機而出。”
“攻前曉敵情,攻時尋巧法。所作所為,俱是恰當之處。”
簡雍也笑道:
“赤壁時,周公瑾之計使得風火相生,若無猛風,曹賊難有此敗。”
孔明也點頭認同:“火借風勢,如此曹賊方才自顧不暇,若無猛風,曹賊從容撤回何至於一戰喪膽?”
“至於夷陵,荊州仲夏何來大風,如雲長所說,不過擾軍心手段而已。”
“連營定然已被孫吳水軍所斷。”
眾人不由點頭,來荊州也已經兩年多了,夏季時候氣候極熱,一絲微風也無。
【陸遜給孫權的上書裡也從沒有提過火攻如何如何,可見火攻從來都不是夷陵的主角。
反而是進攻前陸遜給孫權的上書裡點名了此戰最關鍵的勝負手:
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
蜀漢和孫吳雙方的勝負,八萬將士的生死,炎漢三興的關鍵之處。
皆繫於那四個字:水陸俱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