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愜意的朱標,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太監從大殿某處陰影走出,其身形如鬼魅一般,之前竟無人察覺。

“回稟陛下,太子妃確有一名陪嫁侍女斃命。”

“太孫被治癒後的那幾日,太子妃性格煩躁動輒發怒,多名內侍被懲罰。”

“那名侍女打碎了一盞琉璃盞,太子妃盛怒令人將其杖斃。”

朱元璋臉色眼神冰冷,“那侍女離宮之事可屬實?”

那太監回道:“屬實,奴婢查證在太孫染疾之初,那侍女確曾出宮一次。”

“太子妃對陪嫁侍女尤為看重,允許她們每月輪流出宮一次。”

朱元璋冷聲道:“因為一琉璃盞就將其杖斃,她就是這麼看重的?”

那太監低著頭,不發一言。

朱元璋卻沒有再提此事,轉而說道:“將毛驤給咱盯好了,我要知道他的一言一行。”

“是,奴婢告退。”那太監退到陰影裡消失不見。

朱元璋殺意盎然,毛驤竟然敢添油加醋陷害太子妃,其行為無異於噬主,斷不可留。

不過先不著急,借他的手將朝堂的蛀蟲好好清理一遍,再狠狠打擊一下地方富戶。

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然後他面無表情的看了一眼東宮,有些事情也是時候收場了。

呂氏是否無辜,已經不重要了。

威脅到了太孫,這個理由就足夠她死了。

當年常氏薨逝,一來是覺得東宮沒有女主人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二來是想找個人替代常氏,免得朱標沉浸在悲傷裡。

所以就同意了群臣的奏請,為太子尋找新的太子妃。

呂氏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關鍵是她沒有兄弟,將來不會有外戚干政之事,就將其扶正。

不成想竟演變成現在這種情況。

看來以後冊封太子妃之事不能著急。

-----------------

今天朝堂上的事情,以驚人的速度傳揚開來,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應天府。

並迅速向全國各地傳播。

當然,傳開的只有一件事情,重啟科舉。

至於黃河決堤、內閣等事情,連點水花都沒掀起來。

讀書人紛紛走上街頭,四處打聽此事的真假。

平日裡嘴巴很嚴的大人物們,今天全成了漏勺一樣,恨不得拿著大喇叭宣揚此事。

陛下當庭承諾重啟科舉,而且還下特旨開恩科,今明兩年連續舉辦兩次。

訊息一經證實,讀書人徹底沸騰,到處都有高呼萬歲之聲。

之前辱罵皇帝殘暴的聲音,幾乎全部消失。

趙瑁案這樣轟動全國的大案,似乎也變得微不足道了。

要問為什麼?

反正被殺的又不是我,科舉可是和我息息相關。

陰暗一點想,官位就那麼多,不狠狠殺一批,哪有我們的位置。

隨後更多更詳細的訊息傳出。

禮部侍郎公孫聰率先上書,請求重啟科舉。

剎那間,公孫侍郎成為了讀書人口中的好官,萬民表率楷模。

聲望超過了朝中的名臣大儒。

科舉改制的訊息也隨後傳出?

什麼,考中之後要先當兩年刀筆吏?

這……我輩讀書人豈能……豈能不體諒聖意。

這個法子好啊,我們一定好好幹。

什麼,按照省府劃分名額?

這個法子……這個法子也好啊,照顧貧困地區的讀書人,陛下澤披天下啊。

什麼,你不同意?

打死你個亂臣賊子。

讀書人群體完全沒有任何意見,全盤接受了新的科舉制度。

少數有意見的人,也迅速被別的讀書人給鎮壓了。

總之一句話,誰敢阻撓本次科舉重啟,誰就是罪人。

禮部那邊只用兩天就擬定了具體的方略,並呈報內閣。

其實內閣的辦公地點,就是原來四輔官的辦公房。

只是換了個名字,換了幾個人,略微修改了幾條制度而已。

再加上又有兩個原四輔官以老帶新,內閣很順滑的就接手了政務。

一切看起來都沒有什麼改變。

但朱標卻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

自從丞相制度廢除,政務基本上都是朱元璋和他兩個人處理。

那麼多奏疏,也都是爺兒倆批閱。

朱標都已經不知道自己多久沒有休息過了。

但現在,他卻有了一種愜意的感覺。

奏疏由七位內閣學士先行批閱,畫出重點,給出解決的辦法,然後呈報給他批閱。

減輕了他七成的工作量。

現在他可以坐在椅子上,悠哉的喝著茶,看著七人工作。

只需最後複核批覆,然後呈送給皇帝老爹。

嗯,其實也就是走個過程,除了一些重大事項,基本都是他說啥就是啥。

想必這會兒老爹都要閒的發慌了吧。

一想到這裡,朱標頓時就覺得杯子裡的茶不香了。

我是太子好吧,為何要幹皇帝的活兒。

不公平啊。

陳景恪簡直就是天才啊,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為啥要提議讓太子統攝內閣?

你光體諒老爺子辛苦,就不體諒我嗎?

就在他有一搭沒一搭滿腦子跑火車的時候,王源拿著一份奏疏過來:

“殿下,禮部呈送的加急奏疏,關於科舉方略的。”

“哦,這麼快。”

朱標嘴上如此說,表情卻一點都不意外。

禮部速度要是慢了,那才有問題。

重啟科舉之事為何傳的這麼快?還不是百官害怕皇帝反悔,故意宣揚的。

天下讀書人都知道了,你皇帝總不能不要臉吧?

這麼快就拿出章程也是同理,用最快的速度,將此事做成定局。

當然,還有另一方面原因,速度慢了恐怕會被望眼欲穿的讀書人罵。

朱標翻開奏疏,內閣學士已經用藍色的筆墨,將重要內容全部畫出,他看起來特別省力。

不過此事事關重大,他還是一行一行的將內容全部看完。

然後點了點頭,任昂這事辦的不錯,沒有搞什麼花招。

基本都是仿照宋朝成熟的科舉方案,在此基礎上,新增了分省府劃分名額的條款。

關於兩年磨礪,則隻字未提。

這是吏部的事情,禮部要是插手就是越權了。

不過吏部那邊也同樣不敢揹負罵名,幾乎是先後將奏疏呈送過來。

制定了一套還算可行的磨礪之法,大致意思就是:

在地方衙門的六房專門設定一個職務,協助主簿統管六房事務。

兩年為期,合格之後吏部再授官。

所謂六房,就是仿照六部設定的六個機構,管轄職務也大體相當。

朱標看過之後覺得沒問題,就單獨呈送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對兩年為吏的考核之法進行了修改,之後就批覆同意。

訊息也同樣以最快的速度傳播出去。

翹首以盼的讀書人再次沸騰。

然後就一窩蜂的散開,各回各家。

馬上就要開恩科了,趕緊複習吧,誰還有空在這瞎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君,那是你的崽

小詞姐姐

拿錯清冷仙君劇本的我

何所往

大明話事人

隨輕風去

人在三國:從傳道起家

我不做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