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寫話,廢氣,九掌,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寫話

現在的小學生和我們那個時代的確不同,家庭作業也是五花八門,有些九兒也不曉得。不過有一項九兒覺得不錯,那就是寫話。一開始的寫話可以是很簡短的句子,不會的字還可以用拼音代替。小朋友寫出來的句子很可愛,比如:媽媽,我的寫話本找不到了,翻天翻地都找不到。語言一下子有了畫面感和情緒,覺得這樣的句子是孩子內心奔潰的寫照。年前,家裡來了一個三年級的小妹妹,她的作文,連九兒都輔導不了。要按照老師規定的方式寫作,九兒一向作文寫不好,後來才發現,以前寫的是命題作文,基本能及格,現在寫的是天下第一散文:行散,神散,心更散,想到什麼寫什麼,就是寫話,寫心裡話,碎碎唸成文字。

九兒的書童常常對為師說:師傅,寫作不是像你寫的這樣的,寫作要有主題,要懂收放自如,要有文采。九兒的腦子裡突然出現一幕;當你看到夕陽餘暉,鳥兒歸巣,作家的腦海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哇,好多鳥,哇,好多鳥”。

九兒不是寫作出身,為了入門就上了三次“叨叨三人行”的寫作課,也因此與胡老師接下了不解之緣,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師生戀。

叮鈴鈴......

九兒:起立,敬禮,胡老師好

先生:九兒好

今天我主講的題目是:趙州大蘿蔔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有很多問題,也會在不同的場合去回答別人的問題。一個兩歲多的孩子,一旦學會說話,說的做多的一句就是:這是什麼?人從出生就是一個不斷問和答的過程,直到中風不能說話為止,或是斷了那口氣。

這節課先生將向各位看官講述禪宗的一個小故事,來說怎麼來回答問題,禪語本來難懂,禪宗是要用心去參透。

先生:九兒,你隨便問一個問題。

九兒:先生,你非道非佛非人,非主流,莫非是妖?

先生:趙州大蘿蔔

九兒:老不正經,難道叫你胡蘿蔔?

先生:答人問有三種方法,即是《詩經》的興、賦、比。人家問一樁事情,你順理成章的陳述下去,這就是賦的答法。人家問一個道理,你想了想,用個比喻來說明,這就是比的答法。這兩種答,都是在問之後。但還有一種叫做興的答法,是答在問前。

九兒:還是不太明白。

先生:例如《詩經》裡有一首詩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假如有人問你:聽說你在路上看見某家的新娘子抬過,是嗎?倘使你答這是在何日何地,男家的排場如何、女家的嫁妝如何如何,等等。

九兒:這就是賦的答法。

先生:孺子可教也,又若你的答帶上許多詼諧俏皮,把它形容得像老鼠嫁女,又像鍾馗嫁妹,使人聽得笑疼肚腸。於是又問:此時新娘子在花轎裡是怎樣的心理呢?你答,她像是在神前拔得了一支簽在手,單知道是吉籤,但是尚待領籤語來對。也許唸了籤語還是費去猜。

九兒:你這樣比來比去,就是比的答法。

先生:而倘使人家問你有沒有看見新娘子,你脫頭脫腦的答說:“桃花”。

九兒:九兒懂了,這就是興的答法了。

先生:你問我是妖嗎?我答:趙州大蘿蔔,並不是我是大蘿蔔,更不是胡蘿蔔。就可以說是桃花開得夭夭,是答在問前。人家問是為了要曉得,答了卻使你更糊塗,是一片春陽的胡塗麼?

九兒:哈哈,真有意思!那你說說這“桃之夭夭”與“之子于歸”有關係嗎?

先生:“桃之天天”與“之子于歸”也可以說是沒有關係。民謠有先是一聲長長的“啊!”唱得很高很遠,而什麼字義也沒有,光是發聲,有一個世界要開始了。“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也等於聲的意思,只是已有語義了,可以說是發意。但發聲與發意都不能規定下文的內容,像風吹花開,這就是興。它能不規定開花的內容,不是比喻,亦非暗示,本文尚全然是未知,而只是個開始。與本文不相干的一個開始。那發聲是興在風,而發意則是興在於風與花之際,但都不即是說到了花。

九兒:九兒讀到有些古詩詞的時候也有這樣的體會,比如:

更漏子尋流水

尋流水,坐頤和,擾抗塵埃是非。嗟逝身,悟空心,無人解疑夢。

晨霜薄,臥暖衾,縈夢繞登芳枝。枕煨人,心氣高,煙霞浸海川。

華哥哥家文化博大精深,單說這古詩詞就寫盡了世間許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

九兒:先生講的這些,九兒還要慢慢領會。

先生:華哥哥家的童謠與民歌裡就多有像這樣的發句。好文章都要如此。不但起句,便是寫到中間亦隨處有看似不相干的句子出來,文章就別有搖曳風姿。這通於做人的道理,亦通於一切做學問的道理。若文字與科學皆只是現象的記錄,人的生涯都可以被情報學來處理從頭到末只是一本言歸正傳,沒有不相干的字句,這樣然風景的社會。沒有“興”,就要以“前衛”來作代替了。

九兒:說得太棒了!九兒是學數學的,沒有寫作技巧和經驗,承蒙高手指點,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這樣我就能理解當下許多雷人事件了:

比如:女人內衣外穿,當然男人也要內褲外穿的,小朋友們都叫他超人。在這個環節可以設定觀眾參與八卦:那些年雷過人的事件。

先生:我帶表妹及哥哥去聽義大利的前衛音樂,愈是新作愈奇奇怪怪,出人不意。同來路上在計程車談論這個,表妹忽道:“你那趙州的談話就像前衛,叫人難懂。若是禪宗的和尚出來,前衛的小子們就都要請他來帶頭了。”,說著,三人都笑起來。

天下最好的東西往往與最壞的東西相似。禪宗與前衛,一個無心,一個刻意,趙州好玩,前衛的是活得無趣了,刻意要造作有趣。

九兒:先生,九兒還是不太明白禪宗與前衛,一個無心,一個刻意,是不是兩者都讓人感覺神叨叨的?嘻嘻

先生:禪宗與前衛,兩者完全是異質,禪僧倒是像小孩,一歲半到二歲的男孩。佛沒有小孩氣,禪宗的小孩氣是黃老的。而佛是像十五歲人家端正。

且看雪竇禪師對此則的頌:

鎮州出大蘿蔔,天下衲孫取則。只知自古自今,爭辨鵠白烏黑。賊賊!衲僧鼻孔曾拈得。

興的答法就是機。古人說盜天地造化之機者謂之賊。人家不從子上頭去領會,卻來紛紛議論與考證大蘿蔔的說話,趙州只在一相天,覺得好玩。他好壞呵!而那批笨牛亦真會鼻孔都被他在讓看了叫人好氣的。

九兒:你這樣一解釋,九兒便明白了。但是,又覺得哪裡不對?卻說不上來。胡老師,你可別戲弄九兒呀,九兒很笨的。哦,對了,一開始,九兒問你:莫非是妖?怎麼後來說到胡蘿蔔,哦,不對是是趙州大蘿蔔,哦,還是不對,怎麼講著講著說到比興的手法,說到寫文章,又說到禪宗和前衛。胡郎真壞,把九兒繞暈了。

先生:興的答法就是機。古人說盜天地造化之機者謂之賊。人家不從機字上頭去領會,卻來紛紛議論與考證大蘿蔔的說話,趙州只在一旁暗笑,覺得好玩。他好壞呵!而那批笨牛亦真會鼻孔都被他拴住了,看了叫人好氣的。

九兒:原來回答問題和寫作也是一門藝術,還有這麼多道道,讓九兒受教了。

後來九兒的寫作就源於一個字: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先天大聖傳

愛吃雞蛋羹1

修羅天師

匣子裡的黑貓

柔弱乖巧的沈夫人,馬甲多力氣大

端午粽子

不乖!廢物美人被陰鷙大佬寵懵

玉石不分

穿八零,嫁空少,小辣妻揣崽連夜跑

鹿鳴君

吃旋轉火鍋和前任鄰座後

醇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