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感悟,廢氣,九掌,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兒寫了一篇: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它的靜。一位朋友問我對靜字的理解,小北也同樣說過這句話會怎麼翻譯才能翻出靜字的意境。九兒答這個靜字有禪意,因那天九兒心煩意亂,出去畫畫也畫不得桃花,心不靜。若是在一種心靜如水的情況下畫,會不會就能畫得桃花。
九兒看一眼,把桃花印在心裡,用畫筆畫出來,九兒就畫得桃花了嗎?畫紙上的桃花就是枝頭上的桃花嗎?
九兒隨手選了一幅七歲女孩的畫來說明光影的變換。從畫面的光線可以看出是早晨的陽光。孩子的畫筆畫不出非常細緻的部分,但是,可以從畫面感覺到房子前面的草地上,清晨的陽光照在上面,感覺暖暖的。
九兒想起我家大郎說過:一般說來,第一難留的是光。第二難留的是水波。第三難留的是聲。九兒來補充第四點難留的是情。
畫畫的朋友是曉得的,素描的初級階段就是對光影的把握,透過黑白的對比形成視覺上的光線。午後斜照進屋裡的陽光,光線就會不斷變化。那麼,對於作畫的人來說,畫在紙上的光就是那一刻的記憶,並不是光本身。
有朋友說,九兒呀,你講的事情總是似是而非的,真的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九兒上專業課多年就曉得了,專業的知識有說服力,但是總讓人枯燥無味,如同嚼臘,反而失去了文學的美感。
反正九兒這樣的理科生都看見定義就頭疼,何況是浪漫如詩的文科生。你們愛看嗎?這樣有說服力的文字。
還是更喜歡這樣的文字:光一逝不返,你雖可繼續以燃料發光,但不是留了光,而且至終燃料有燼盡之時。然而好文章好書畫有光,那光可以永在。文章書畫之光,與人的容光煥發,都是一種精神意志的狀態。一幅畫,我們欣賞的是畫意,真正的藝術品,傳達一種意象。聽別人說話也是如此,不是咬文嚼字,而是去讀文字背後的意思,是讀心。
相親的男女,回來後都會被問到一個同樣的問題:對方有意嗎?有意就有機會。人只有對萬物有感,恰恰說明自己還活著,對什麼都沒有感覺了,就如同行屍走肉了。
當我們欣賞一幅畫的時候,甚至可以透過畫去感覺到畫者的心意,那就是畫可以留傳下去。文章更可存留得久,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書代替了紙質書,網路代替了實體店,而且,越來越多的網路小說,五花八門,講愛情、恩仇,卻極少能傳世。九兒認為讀書要讀紙質書,才有書意,也因此把小主的碎碎念整理成書。
如今電腦也可以畫畫,叫原畫,有專門給動漫公司畫畫的職業畫手。據說連智慧機器人也可以寫文章了,九兒還說可以和機器人過過招,寫叨文,或是用九先生小說裡的人物來分角色試演一番。現在講究一種演算法,而非感,更非意。
連華哥哥家的禪宗也被遺忘,如今我家小主撿到這把禪宗劍,每日勤學苦練,練禪宗劍。其實就是想用東方智慧解答人們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又或是心靈的創傷。華夏民族有璀璨的文化,後世子孫又能曉得多少?即便慢慢丟失,但是,無可否認來過這個世界,就永遠在那裡了。今,九先生又來講華哥哥家的智慧和文明,又有多少人能懂。事實上,喊一句口號要比真正的懂,容易多了,而人們總是會被幻相遮住了智慧的眼睛。
反正九兒就喜歡華哥哥家有詩意,有禪意,有畫意的文字。畫要有畫意,正如文章要有美感,不同的人講話的語氣和語調都不一樣,不信,你把魯迅先生的文字放到九兒的文章裡,正如愛玲姐姐說的一樣:稍微眼生點的字自會蹦出來。
你說的靜是什麼靜?
人們說的天空的藍,是不是九兒記憶中的那一抹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