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獨寵夫郎 第401節,獨寵夫郎,不曾阿,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掃帚瞬間鑽入花盆底部,然後和底部的土壤融為一體。
黎蕎盯著花盆表層黑乎乎的粉末看了片刻,然後捧著花盆去了養雞的院子。
陶竹這會兒在和黎長風黎雲帆兩個小傢伙午睡,他得趁陶竹醒來之前將這個花盆處理了。
就說仙人掌紮了他的手,他便將仙人掌剁了餵雞,陶竹絕不會懷疑什麼。
將花盆處理掉,他又回了書房裡。
他得抓緊時間修煉異能,想要治理黃河,肯定離不了他的異能。
黎蕎覺得他的異能應是用在治理黃河上,但等半個月後黎刀又將高志遠的小冊子帶來時,他這才發現他想錯了。
*
作者有話要說:
第211章高志遠小冊子新內容高志遠去了邊城
黎二山和範圓圓的婚期定在了入秋這日,如今距離婚期只餘下十日的時間,因此,當黎刀傍晚回府時,黎蕎正在東二跨院與陶竹一起佈置新房。
當初東邊兩個跨院重建時,黎蕎將黎大山、黎二山、黎小山、黎夏的院子做成了聯排小院的格局。
這種獨門小院的樣式黎大山幾人都很喜歡,若是待在自己的小院子裡,那大家就是鄰居。
出了自己的小院,那大家又是熱熱鬧鬧的一家人。
現在黎二山要成親,黎二山的小院子就成了黎家大宅子裡最熱鬧的地方,家裡人齊上陣佈置新房,準備成親時所需的各項物品。
知道是黎刀回來了,黎蕎便丟開手中剪紙的活計,去了東一跨院他的書房。
天氣比起半個月前,氣溫下降了一點兒。
若是擱往年,這個時間依舊熱的人想盡辦法避暑,但今年還沒入秋,夏季的炎熱就開始悄悄溜走了。
“這一路辛苦了,先喝口水。”
黎蕎推門進了書房,示意候在門口的黎刀跟上。
“謝老爺體恤,小的彙報完再喝。”黎刀說著手伸入懷中,掏出了一個牛皮紙包裹著的巴掌大的小冊子。
“小的幾人這些日子聽牆角,沒聽到什麼有用的資訊,那高志遠整日神神叨叨的,三日前,他說要去邊城慷寶縣。”
“昨日他來了京城,僱傭了皇家物流的兩人當保鏢,然後在昨日下午出發去了邊城。”
“他給趙銀簪的解釋是他有不好的預感,需要去邊城證實,具體是什麼不好的預感他沒說,於是小的又把他這個小冊子帶回來了。”
“老爺,您瞧瞧。”
他雙手捧著小冊子,恭敬的遞給黎蕎。
黎蕎一邊接過一邊詫異:“他跑邊城去了?”
“是。昨日下午啟程,今日應是已經離開盛京地界進入暨北省了。”
黎刀道。
盛京往北也是暨北省的地盤,因為胡人這兩年犯邊,於是通向邊城的官道早早就鋪上了灰泥。
按照牛車的正常速度,高志遠大概四五日後就能到達邊城。
黎蕎按下驚訝,開啟了牛皮紙小包,這外層的牛皮紙是黎刀包上的,天熱,黎刀怕揣懷裡染上汗漬汙跡,因此黎刀在高志遠的牛皮紙外又包了一層牛皮紙。
黎蕎將兩層牛皮紙放到書桌上,他翻開了小冊子。
小冊子前面幾頁並沒有增加新的內容,他很快就翻到了盛鴻窮到需要拍賣私家珍藏的那一頁。
再往後翻,入目的是高志遠新添的字跡。
先是一段無能狂怒,豐懷縣之行不但沒有洗刷掉技藝不精被毆打的屈辱,反而又多了一道笑料,於是高志遠不僅罵那個富商和道士,還罵黎蕎和陶竹。
高志遠足足罵了一整頁,黎蕎匆匆一掃,翻開了下一頁。
入目的是明年盛平十五年要發生的事兒,高志遠列了出來:
六皇子死在胡人之手。
特大蝗災,河西府也受害,家中莊稼被蝗蟲吞食了個七七八八,當時還是地主女婿,吃喝不受影響。但聽說這場蝗災波及到三個省。
這幾行字下面留有或長或短的指甲印,還有筆桿戳的印記,顯然,高志遠將明年要發生的這兩件事當成了重中之重,百般謀劃,想要從這兩件事中獲利。
而且,在“三個省”這三字旁邊,還留有原河省、西山省這兩個省的名字。
應是高志遠憶起了三省中有西山省。
但第三個省是哪個,高志遠沒寫。
黎蕎看完這一頁的內容,翻開了下一頁。
粗粗掃了一遍,等看到最後幾行字,他瞳孔一縮,捏著小冊子的手差點兒收緊。
只見這一頁寫著:
盛平二十年,那會兒被該死的地主連累,已被革去功名,只能回三柳村。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陶竹賤人施粥,不只是平城的人來了,還有好多外地人。
當時世道已經亂了,流民多,我在排隊領粥時,聽了不少真真假假的傳言。
有外地人說河西府的大旱不算嚴重,最嚴重的是前幾年盛京還是哪裡大旱,很多河道、甚至水井都沒水了。
也不知這話是真是假,好歹是盛京啊,盛京有好幾條大河呢,怎麼會旱到連做飯的水都沒有,應是暨北省大旱吧?
在暨北省這三個字下面,還列著幾個府的名字。
顯然,高志遠在研究暨北省哪裡最有可能出現連水井、河道都乾涸的現象。
黎蕎暗暗吸了口氣,忙收回手上的力道,免得在小冊子上留下印記。
他盯著河道、水井都沒水了這句話看了足足十多秒,這才心情沉重的繼續往下翻。
這一頁,還是在講旱災,並伴著對陶竹的罵罵咧咧:
世道挺亂的,娘得病沒了,陶竹賤人每年都施粥,但唯獨不讓我領,該下十八層地獄的賤人!
七皇子竟然又派了侍衛過來,要不是這些侍衛,這賤人的糧食早被流民搶光了!
不過,有這賤人在,平城名氣比從前大了不少,流民愛往這裡跑,來來去去的,真假訊息不斷。
聽說盛之間登基那年,南方太湖乾涸了。要不是惦記著大名鼎鼎的太湖三白,如今也想不起來此事,也不知重活一世能不能嚐到能鮮掉舌頭的太湖三白。
太湖乾涸之後,聽說還有蝗災和瘟疫。
黎蕎麵無表情的看完這一頁,壓下對高志遠的殺意,他翻開了下一頁。
這一頁沒有講旱災了,而是說起了天寒和盛鴻的政策。
接下來氣溫連年下降,平城冷的要死,每年冬天都凍死人,牲畜也凍死不少。
聽流民說,長江結冰一個月,最南邊的東廣省下了半尺厚的雪。
但幸好這種酷寒只持續了十餘年,不然大盛可就危了。
當時聖上宣告天下,減免賦稅,讓地方官開倉放糧,還鼓勵百姓互相救助,承諾等將來形勢好了,會根據災年的貢獻給與賞賜。
聖上還明確說地方官若是能穩住當地局勢,那不僅賞賜金銀,還會根據功績大小火速升官。
這輩子沒能做官,實在是遺憾,不然哪怕不當道士,也能混個高官噹噹。
混個高官噹噹,黎蕎盯著此頁的最後一句話,只想冷笑。
他面無表情的繼續往下翻。
這是最後一頁。
上面滿是塗改的痕跡,留著大大小小的墨團。
簡單來說,就是高志遠又把視線放回到了明年的盛平十五年,高志遠在研究如何抓住六皇子以及大蝗災的機遇。
高志遠想提醒六皇子明年不要去邊城,但又覺得如果六皇子真的沒去邊城,那六皇子就不會遭遇危險。
不會遭遇危險,那肯定顯不出他這位高人的能耐。
到那時,六皇子定然不會信他。
所以六皇子還是得去前線。
還有蝗災。
高志遠也在頭疼此事,他若是在蝗災發生前提醒聖上,那光提醒沒有用,他還得想出具體的措施好減少莊稼的損失。
他列了不少防止蝗災的措施,中間還罵了黎蕎兩句,因為按照河西府如今的狀況看,就算是發生蝗災,那也能應對。
養那麼多雞鴨呢,這可是吃蝗蟲的好手。
這麼一來,河西府滅蝗的功績,會落在黎蕎身上。
黎蕎很快把這一頁看完了,他又往前翻,將高志遠此次新添的內容反反覆覆看了幾遍,而後他合上了小冊子。
高志遠選擇去邊城,看來是把明年的工作重點放在六皇子身上了。
不知道高志遠會不會在蝗災這件事上摻和一腳。
他垂下眸子,拿起書桌上的兩張牛皮紙將小冊子重新包好,然後他遞給了黎刀:“放回原處吧。”
“你們不需要去邊城,等高志遠回來後找他的兩個保鏢打探一下就成。”
“這些時日辛苦了,你們留在城內好好歇歇。”
他說罷,又拿出了五張銀票,算是給黎刀幾人的獎勵。
這幾個護院,真的幫了他的大忙了,必須得給獎勵。
黎刀也沒推辭,他接過銀票,說會繼續盯著陳銀簪以及邊城—盛京的官道。若高志遠回來了,那他第一時間就能知曉。
他不知道小冊子上的內容,但看高志遠鬼鬼祟祟的行事,必然沒有好心思。
高志遠想陷害他家老爺,他可不能讓高志遠得逞。
黎刀下去之後,黎蕎在書房內坐了一會兒,等心中的沉重散的差不多了,抬手揉了把臉,然後出門準備去找陶竹。
走到半路,正好碰到了陶竹。
陶竹手裡拿著兩張宣紙,瞧見了他,便晃了晃手中的紙張:“二山那邊今日的活兒忙完了,你不需要過去了。這是當日宴席的單子,你瞧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