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心追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祭拜中的發現,救世秦皇,塵心追月,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李斯討論完了劉邦其人,嬴政決定休整一日,然後再帶著劉邦去驪山祭拜劉安。
既然是休整,那就該休息,調整。
可休息的時間去幹嗎?
當然是陪幾位夫人。
前一夜,嬴政忙著送子,這一刻,他想多陪陪南蘇和胡羽。
上午,嬴政陪著南蘇,聊天、喝茶,逗一逗南蘇肚子裡的孩兒。
晌午時候,陪著五位夫人用膳。
用過了午膳,嬴政陪著胡羽來到了蒙府的練兵場。
雖說胡羽幾乎每天都來這裡看新軍操練,可是這次有嬴政陪著,心情自然極好。
“這幾天看了新軍的訓練,感覺怎麼樣?”嬴政問道。
“當然好。”胡羽美滋滋地說道,“吾長這麼大,還是頭一回看見這樣訓練兵士的,真好玩兒。”
在胡羽的認知中,這練兵場上的訓練永遠要比宮中的歌舞要好上太多。
“他們這才只是練習一個基礎。”嬴政略顯得意的說道,“若是寡人將所有的神兵都造出來,那訓練的方式可就大不一樣了。”
“有多不一樣?”胡羽好奇的問道。
“嗯……”嬴政其實也不知道哪裡不一樣,只能神秘兮兮地應付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切。”胡羽撇了撇嘴,說道,“王上你也沒見過,別想蒙臣妾。”
嬴政:“……”
這時,尉繚剛剛結束一組甲士的操練,走到嬴政的身邊,躬身問候。
嬴政扶了一下尉繚的手臂,殷切地問道:“怎麼樣,這幾天有沒有進展?”
尉繚笑了笑,說道:“回王上,既然是新軍,練得又是新的方式,自然天天都有進展,特別是在初期,進步尤為明顯。”
“好,好。”嬴政笑的合不攏嘴。
胡羽在一旁問道:“都尉大人,本宮來了幾天了,見你的訓練,都是讓甲士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動作,有時候還練習翻牆啊,過河啊,什麼的,這是為什麼?”
胡羽問出了困擾她幾天的問題,若不是嬴政陪著她,她也不好意思上前打擾尉繚,隨便亂問。
“回夫人。”尉繚向胡羽拱手道,“這種訓練方式,其實主要練得是甲士的個人基本素養,可以增強他們的體能,耐力,速度,爆發力等方面,而只有這些基礎打好了,才能大幅提升其單兵的作戰能力,否則,若是能力不濟,不但不能更好的使用神兵,更會耽誤陣法的運用。”
胡羽若有所悟地點點頭:“原來是這樣。”
“微臣見夫人每天都來觀看新軍訓練,想必是出於愛好,不知有何見解,還望賜教。”尉繚謙虛地說道。
“賜教可不敢當。”胡羽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吾就是好奇心作祟,看什麼都新鮮。”
“覺得好的話,夫人儘可以隨意觀看。”尉繚笑著說道。
胡羽有些躍躍欲試地說道:“若不是吾身懷有孕,真想上去跟他們一起操練,王上你看那個小組,多有趣。”
嬴政順著胡羽所指的方向看去,那一組甲士正在學青蛙的樣子在向前跳躍。
烈日當空,從他們身上折射過來的光線,感覺頗為刺眼,大概是因為汗水的關係。
“呵呵,是很有趣。”嬴政笑了一聲便板起了面孔,“不過,你可一定要忍耐住,等生產完了之後,愛怎麼練就怎麼練。”
“臣妾知道啦。”胡羽應承過後,還做了個鬼臉。
“這訓練方法,你要是喜歡,可以推介到趙國去,如果趙王喜歡,也可以試著練練。”嬴政頗具誠意地說道。
“真的?”胡羽問道。
“當然是真的。”嬴政笑著說道,“你大可以讓趙王他老人家派個使臣過來跟著你一起學,也免得你一個人無聊。”
“哈哈……”胡羽笑道,“還是吾王英明,回頭臣妾便給父王寫封書信。”
一國的軍事,本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機密。
可是嬴政對於新軍這一點,似乎顯得十分大度。
其實這也是他與李斯早就商定好的策略,將“我器”的威攝力凸顯出來,讓列國去捕風捉影,想研究又找不到頭緒,只能天天聽說秦國最近再弄什麼神兵,訓練什麼新軍。
這樣一來,列國即便是有聯合起來攻秦的計劃,也會畏首畏尾,不敢輕易有所舉動。
而秦國,就可以安心發展十年,這十年,是白衣老者與嬴政的約定,也是秦國進一步壯大的時機。
而嬴政,就可以專心發展自己的力量,以便率先奪回王權。
所以,對外宣傳神兵“我器”,好處多多,不過當然不會讓列國接觸到核心的東西。
這時,尉繚對嬴政說道:“聽聞王上將景家班的大部分工匠都派往了驪山,如此一來,咱們的賭約便取消了吧。”
尉繚大概是怕自己勝之不武。
嬴政卻笑著擺了擺手,說道:“這倒不必,這景家班鍛造神兵,靠的可不是人,而是那些已經制造出來的器械,只要操作器械的工匠數量夠,就不會耽誤神兵的鑄造,況且,景凡他們已經又造出一整套的器械以備用,若是想加快生產的速率,則可以兩組器械同時開動。”
“那這樣說來,微臣還真的未必能贏了。”尉繚說道。
“哈哈哈……”兩人同時笑了起來。
嬴政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事情,收住笑聲後,問道:“對了,寡人記得都尉曾經說過,以前曾經寫過一些關於軍事,兵法方面的書籍。”
“不錯。”尉繚點頭說道,“若是王上想要鑑閱,微臣這就拿給王上。”
“好,那就有勞都尉了。”嬴政拱手說道。
嬴政留胡羽在練兵場觀看練兵,然後與尉繚來到了蒙武給尉繚安排的住處。
尉繚所著的兵書和兵法,著實是不少,有的是用錦帛所寫,有的是用竹簡所著,有的是尉繚自己的著作,有的是尉繚對史上名家名著的解析。
嬴政喜出望外,挑著自己中意的,交給了趙高,命趙高送回宮中。
不過,嬴政也沒有挑選很緊要的拿,畢竟尉繚還在全力開創新軍的陣法,而自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付劉邦。
兩人返回練兵場,尉繚繼續操練新軍,嬴政則陪著胡羽接著觀賞。
而同一時間,秦境之內,還有另外兩家新軍也正在抓緊訓練。
一處是嫪毐在雍城建立的新軍,取名叫長信軍。
一處,則是昌平君熊啟所收編的山匪所組成的西楚軍。
雍城,長信侯府。
“侯爺,這是今日所招募兵俑的名冊,請過目。”師爺劉元將一部名冊遞到了嫪毐的眼前。
嫪毐接過名冊,簡單看了看,便轉手遞給了在他身側坐著的一位將官打扮的武者。
此人名叫拓跋海,也是義渠部族的後裔,身強力壯,人高馬大,武藝超群,據說還是義渠王室的宗族,在雍城頗受尊重,如今是嫪毐所建立新軍的統將。
“自從秦王走後,一共招募了多少人?”嫪毐看向劉元,問道。
“回侯爺,一共招募了大約三萬兩千人。”劉元答道。
“好!”嫪毐喜道,“繼續招募,不要停,等招募到十萬人馬的時候,本侯再進一步考慮還需不需要繼續招募。”
“十萬?”劉元頗感驚訝地說道,“這個數目,恐怕咱們的軍餉,供應不起啊。”
“不用急。”嫪毐頗為沉穩地說道,“本侯會縮減一些蘄年宮的開支,若是還有所短缺,那就將山陽等地的稅賦填補上。”
“這,恐怕不妥吧。”劉元疑慮道,“那些稅賦可是侯爺的私產,若是都用來填補軍用,恐怕……”
“這些兵士,不也是本侯的私兵嗎?”嫪毐抬手阻斷了劉元的話,“自己供養府兵,天經地義,更何況,不種了種子,豈能收穫糧食?”
“哈哈哈,少主說的在理。”一旁的拓跋海笑道。
嫪毐看向拓跋海,問道:“你那邊的訓練情況,可需要什麼支援?”
拓跋海微微面露難色:“回少主,這新兵是與日俱增,最難的,是沒有那麼多的兵器配備,若是沒有兵器,那麼日常的訓練也就難以保證。”
的確,按照咸陽那邊所提供的配製,軍械也是一塊空缺。
“那就向外邦購買,買不到就借,等咱們造出了自己的軍械,再還給他們。”嫪毐說道,“聽說秦王那邊,可是造出了幾樣新式的兵器,咱們在這方面,可是不能落了下風。”
“是。”拓跋海拱手道,“屬下遵命。”
“還有。”嫪毐看著拓跋海說道,“以後,不要再叫本侯少主,本侯的身份,不可以讓任何人知曉,特別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
“末將領命。”拓跋海說道。
“你們兩個都去忙吧,本侯要去跟太后談一下軍餉的事情。”嫪毐說道。
兩個人應了一聲,拱手退去。
看著他們的背影,嫪毐的眼珠快速地轉動著,不知道在盤算著什麼。
另一邊,郢城外郊,西楚軍大營。
幾個百夫長圍在一個千夫長的周圍,眼神灼灼地看著千夫長手中的那一把飛弩。
“千夫長,這就是新式的飛弩?”其中一個百夫長問道。
“是啊。”千夫長說道,“這就是飛弩,怎麼樣,好看吧。”
“好看。”幾個百夫長同聲說道。
“怎麼就這一把,吾等都沒有嗎?”其中一個百夫長問道。
“暫時是沒有。”千夫長答道,“就這一把,還是好不容易才分到的,據說秦王送給了項燕將軍五百個,而項燕將軍又回贈了昌平君三百個。”
“吾也聽說了,整個西楚軍,只有千夫長以上的將官才能配備,餘下的,聽說是要組建一個飛弩營。”另一個年歲稍大些的百夫長說道。
“的確如此。”千夫長說道,“據說這飛弩比長弓要省下許多力氣,而且射程要更遠。”
眾人一聽此言,眼神更為熱切。
“不過,當家的,你說項將軍為什麼要送給昌平君這麼多,自己都帶回楚國不是更好。”一個百夫長說道。
“什麼當家的。”千夫長斥責道,“咱們現在已經不是在自己的山頭了,以後都要以千夫長相稱,記住沒?”
“是是是,屬下記住了。”那個百夫長撓了撓後腦勺。
千夫長瞪了他一眼之後,也就沒在說什麼。
“話說回來,這飛弩既然回贈回來了,咱們也別想什麼原因了,用著便是。”另一位百夫長說道。
千夫長思索了一下,說道:“吾只是在想,項將軍他,會不會在暗示著什麼。”
眾人都沉默了,思量著千夫長所說的話。
不知是誰又說了一句:“你們說,咱們有沒有可能,以後會被項將軍收編到楚國,而現在只是一個過渡而已。”
千夫長四下看了看,壓低了聲音說道:“吾將你們召集起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當初咱們撲奔著項將軍的聲名被招安成為西楚軍,而這下一步,該怎麼走,你們想過沒有?”
其中兩個百夫長搖了搖頭。
沒搖頭的那幾個,肯定是考慮過這個問題。
其中一個說道:“吾到是想過,畢竟這也不是小事,這全家人的意見,是既然有機會摘了那山匪的帽子,那就一定要把握好這個當兵的機會,畢竟,昌平君他也是楚人,為人也剛正,跟著他,錯不了。”
“不錯,不管大秦認不認咱,只要昌平君認咱,那咱就不再是山匪。”另一個說道。
“是啊,跟著昌平君幹到底。”
眾人紛紛附和道。
千夫長示意眾人安靜:“好,有你們這句話,咱們日後就認真操練,成為堂堂正正的西楚軍!”
“好!”眾人幾乎是歡呼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