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53 忠臣,不明不清,第十個名字,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太監的等級,洪濤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畢竟他在宮裡住了二十年,整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太監和宮女,沒有之一。

明代的宦官入宮之後,統稱為小火者,因為他們啥品階都沒有,也啥差事都不會做,只能揹著竹筐,定時定點去給各個宮殿的地火龍送木炭。

但小火者也是有身份的,俗稱腰牌,烏木材質,平日裡頭上要戴平巾出行,是一種平頂的布帽子,與武官們日常佩戴的平巾幘模樣差不多。

熬上幾年,沒出大差錯,小火者會被提升為內使,還掛著烏木牌、戴平巾,依舊沒有品級,但可以去宮中各監、各庫、各衙門裡打雜了,算是熟練工。

再往上升,就該有品級了,最低正六品長隨,最高正四品太監,烏木牌換成了骨質牙牌,平巾換成了管帽,可以叫做宦官了。

太監再往上無品階可升,卻可以用加恩替代。加恩一等,每年可以多領祿米十二石。除此之外還有加銜,就是在品階前面加上職務,比如司禮監掌印、秉筆、隨堂、以及各種提督、僉事等等。

到了最頂級的太監,如陳矩,他要是再立功必須獎賞咋辦呢?除了加恩之外,還可以給一些特權,比如宮內騎馬、賞蟒服、鬥牛服、飛魚服等等。

明代的宦官升級大體上比較慢,尤其是有了品階之後,十年不動算常態。王承恩剛剛入宮不到一年,就被皇帝看重,不光給了牙牌官帽,還有具體職務,實屬罕見。

“奴婢領旨……王承恩,還不趕緊謝恩!”王安使勁兒看了看花名冊上的三個字,又盯著王承恩再次確認,試圖從中找到一絲端倪。為啥小火者進宮剛一年就被萬歲爺看中了呢?但嘴上半點沒遲疑,大喊一聲。

“奴、奴婢……”王承恩更傻眼了,恍如在夢中一般。如果按照年頭混資歷,怕是再過十年也混不到長隨,還是養心殿走動,天天守在皇帝身邊,天上肯定掉餡餅了!

可即便在此種情況下他依舊沒忘了皇帝的吩咐,兩條腿無論怎麼打晃堅決不跪,哪怕王安瞪眼也不敢軟,很有點風中搖曳的感覺。

“嘿嘿嘿,好膽量!王承恩,從此時起你是甲隊隊長,每次操練時負責整理隊伍、管束隊員,隊伍裡如有違規者先罰隊長。你們也是每隊十人,馬上把隊長選出來,朕只等一刻鐘!”

見狀洪濤不由得笑了起來,張嘴又封了王承恩一個頭銜,然後揮手示意小火者們可以解散了,去選他們自己的隊長。

“王安,朕有識人之術,觀此子面相將來必是忠貞不二之人。你下去好生教導,讓他識字明理。”轉頭看到王安一臉的問號,洪濤還得解釋解釋,理由和白鬍子老頭差不多,冥冥中自有定數。

要問洪濤幹嘛對一個頭次見面的小火者如此看重,原因只有三個字,王承恩。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是在煤山上吊自盡的,當時身邊一個文臣武將都沒有,最終陪著他一起死的只有個太監,名叫王承恩,也是北直隸順德府邢臺縣人,也是曹化淳的名下。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凡是末代皇帝唯有兩人令洪濤心生羨慕,一個是南宋小皇帝趙昺,一個就是明朝的崇禎皇帝。

趙昺國破家亡,走投無路,可身邊依舊有眾多大臣和數萬百姓不離不棄、休慼與共。雖然打仗輸了,可人心沒輸。怕是沒有哪個朝代的大臣和百姓能如此忠於自己的皇帝,寧可跟著一起跳海淹死也絕不改朝換代苟且偷生。

絕大多數朝代的臣民在國家被攻破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投降了,啥皇帝不皇帝的關老子屁事,反正都是混日子吃飯,誰當皇帝不一樣嘛。

崇禎肯定比不上趙昺,但他在眾叛親離時依舊有個人能同生死共患難,也比絕大多數人強。試問誰能在一生之中找到個如此忠實的屬下或者朋友?難啊!他當皇帝肯定不太合格,但在做人方面還是有點可取之處的。

提拔王承恩倒不是洪濤也準備將來走投無路了能有個人陪著一起死,有自己在,明朝怕是沒有之後的幾位皇帝了,更談不上孫子輩的崇禎。

但把這種人留在身邊總比弄些見利忘義之輩強,不敢說關鍵時刻能把後背交付出去,至少側個身還是沒問題的。要問17世紀最缺啥?人才吶!

從這天起,皇帝每日儘量抽時間到內校場轉一圈,親自監督小火者們跑步、舉重、攀爬,或分為兩隊互為攻守,爭相搶奪皮球,場面非常慘烈,常常出現骨斷筋折者。

然有了皇帝的賞賜和督導,小火者們無不奮勇爭先,只要能在比賽中嶄露頭角必然會被皇帝看中安排差事,區區皮肉之苦在重賞之下根本算不得什麼。

外庭對皇帝的做為也沒說什麼,一是皇帝確實沒打算重啟內操,誰家練兵也不是這麼個練法。鑑於皇帝還年輕,肯定喜動不喜靜,權當是個遊戲睜隻眼閉隻眼吧。

二是朝臣們真沒功夫去盯著皇帝的業餘時間做文章了,自打補充官員一到位,工作相對輕鬆了,空閒時間也就多了。古人咋雲的來著?閒人生事!荒廢了幾個月的黨派之爭就得緊鑼密鼓的開始了。

這次的話題不太新,把去年的妖書案和楚王身份的問題又搬了出來。一方說是另一方勾結內宮意欲對當時的太子圖謀不軌,再另一方反擊說有人想利用楚王一事變相打擊同僚。反正誰都是言辭鑿鑿,又誰都拿不出確實證據,基本全是嘴炮。

洪濤連續聽了半個多月,勸完了這邊勸那邊,結果屁用沒有,爭吵反倒愈演愈烈,甚至在早朝上就對噴了起來,把負責維持秩序的鴻臚寺官員都給罵了。

然後洪濤就連續三天不再上朝了,不管內閣大學士們如何規勸最終只答應每月逢三上朝,要是遇到下雨、下雪、颳風、太冷、太熱,還得停。

內閣拿皇帝也沒轍,只能退而求其次,每月逢三就逢三吧,好歹還上朝呢,總比你老子十幾年不露面強。再說也不能全怪皇帝懶惰,你們吵架也得講究點方式方法,這下好了吧,把皇帝惹急眼了,活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北渡春音

放鶴山人

我的姐夫是太子

上山打老虎額

我的諜戰歲月

豬頭七

頑賊

奪鹿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