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華五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回 查問,錦衣長安,沐華五色,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長暮轉頭看到姚杳一臉狐疑的模樣,微微笑了笑:“阿杳,這是福賢法師,從前是建元寺的方丈。”他轉頭對福賢方丈道:“大師,這是京兆府的姚參軍,與我一起查案。”

姚杳瞭然,建元寺乃是劍南道名寺,韓長暮自然是認得他的,她緩行幾步,行了一禮:“福賢方丈。”

福賢方丈也笑了:“大人不必客氣。”

三人分別落座,姚杳又打量了福賢方丈一眼,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那手卷乃是福慧大法師所書,福慧,福賢,聽這法號像是師兄弟,在看看這福賢方丈的年紀,就更像了。

韓長暮將來意仔細說了一遍,才將那捲法華經拿出來,交給了福賢方丈:“大師您看看,這是不是寺中之物。”

福賢方丈接過經書,緩緩捲開,低垂著眼簾,長了厚厚的發黃的老繭的手指緩緩在字跡間滑動:“不錯,的確是福慧師兄的那捲手跡的摹本。”他的手指點在其中的幾個字上:“大人請看,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這些地方,都是福慧師兄寫字的習慣。”

韓長暮隨著福賢方丈的手望去,他並不知道福慧大法師的寫字習慣,也沒有注意到這些字的特殊之處,他只是記憶超群的記住了那幅繡品的字跡。

經福賢方丈這麼一提,他也看出了這些字和他素日所寫的不同之處,雖然極細微,但很有特點。

韓長暮沉聲又問:“那麼,大師可能分辨出這卷經書是何人所寫,又是何時因何原因給了瑟瑟樓的掌櫃。”

福賢方丈點頭道:“大人稍等,老衲去叫知善進來,寺中的這些事務,一向是由他來打理的。”說著,他便起身去開門。

韓長暮道了聲謝,卻又急急叫住福賢方丈,面露遲疑:“大師,還有一事。”

福賢方丈腳步一頓,又坐了回去,含笑問道:“何事,世子但說無妨。”

他將稱呼從疏離的大人又改回了熟悉的世子,便是告訴韓長暮,沒有什麼不能問的,而他也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韓長暮瞭然,將那本殘卷和捐書名錄拿了出來,把瑟瑟樓一案的來龍去脈仔細說了,沒有半點隱瞞。

姚杳看著二人這副捻熟的樣子,抿了抿嘴,原來韓長暮也是有相信的人的。

韓長暮說的坦白,細節也沒有遺漏,說完後,他一臉凝重的望著福賢方丈。

福賢方丈亦是一臉凝重,一邊翻著那本殘卷,一邊近乎於喃喃的低語:“這幾個陣法雖說寫的是佛家陣法,但只有所需物品是佛家法器,旁的與佛家陣法全無任何關係,且陰損狠毒至極。”他微微一頓,直言不諱道:“如世子所說,此書是十五年前薦福寺所捐,那就有些不對了,薦福寺怎麼會捐這樣一本書給藏書閣。”

韓長暮也覺得十分奇怪,問道:“大師,您可知道這本書的名字?這本捐書名錄裡,可有這本書?”

福賢方丈微微搖頭:“老衲從未見過這樣一本書,就連書中的陣法,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氣氛一時間變得凝重了,書的來歷查不到,缺失的部分無法補齊,不知道究竟寫了些什麼,這線索竟然就斷了,案子也停滯不前,韓長暮二人有些氣悶,半晌無人開口說話。

姚杳想了半晌,問道:“大師,敢問當年捐書的經手人是誰?”

福賢方丈愣了一下,遺憾的嘆了口氣:“老衲是三年前來的薦福寺,十五年前,老衲還在建元寺,對薦福寺之事一無所知。”

姚杳的眼睛暗了暗,可真是查什麼斷什麼了。

福賢方丈卻又開口道:“不過,知善自有在寺里長大,對寺中的事務都十分熟悉,或許會知道些什麼,老衲去叫他進來。”

韓長暮和姚杳對視一眼,心裡生出點希翼。

知善一直就守在靜室外不遠的地方,既聽不到靜室裡在說些什麼,也能隨時看到福賢方丈的招呼。

他看到靜室的門開啟了,福賢方丈衝著他招了招手,他趕忙跟著走到靜室中,行了個禮:“方丈。”

福賢方丈沉聲開口:“知善,這位韓施主是內衛司的少使,奉聖命查案,牽扯到了薦福寺,有些細節,要查問你,你定要一五一十如實詳說。”

知善畏縮了一下,他身在薦福寺,掌管寺中俗務,自然知道內衛司是幹什麼的,也知道那地方有多厲害,更知道少使是天子近臣,得罪不得,他艱難的扯出一絲苦笑:“是,弟子定然據實回稟。”

韓長暮察覺到了知善的緊張,溫和道:“知善師父,你莫要怕,本官只是有些事想要詢問一二,不會苛責於你的,坐下說吧。”

知善點了下頭,卻不敢坐,只恭恭敬敬的在一側站著。

韓長暮也不多做勉強,沉聲發問:“知善師父在薦福寺多少年了。”

知善的眼睛暗了暗,聲音微微有些低沉:“小僧是被遺棄在山門,寺中人抱回來養大的,在寺裡快四十年了。”

韓長暮微微頷首,又問:“那麼十五年前的事情,知善師父可還記得。”

知善愣了一下,十五年前,那不是當今聖人登基為帝的第二年嗎,他偏著頭,聖人登基,百廢待興,事情都亂糟糟的,這位大人問的沒頭沒尾的,他能記得什麼事。

韓長暮知道自己問的籠統,笑了笑:“知善師父,十五年前,薦福寺是不是捐了一批典籍給藏書閣。”

這件事情知善記得清楚,點頭道:“是有這麼回事,當時寺中缺人手,典籍數量又十分巨大,小僧還被調去了藏經閣幫著做些雜活。”

韓長暮大喜,和姚杳對視了一眼,急切的追問道:“當年經手此事的人除了你,其他人可還在寺中。”

知善偏著頭想了半晌,蹙著眉仔細回憶道:“十五年前正兵荒馬亂,寺中的僧人並不多,若非如此,也不會調了小僧過去幫忙,小僧記得藏經閣裡只有三個僧人,好像都出寺了。”

韓長暮皺了眉頭,不甘心的追問道:“知善師父確定這三人都出寺了嗎?”

知善點點頭:“大人有所不知,那幾年兵荒馬亂,大靖寺院中的僧人也多有離散,許多寺院都斷了傳承,聖人登基後,便下旨從幾大皇家寺院中選了僧人,去重建各地寺院,也就是那個時候,薦福寺的僧人便走了大半。”

韓長暮深深透了口氣,十幾年前,是有這麼回事,他也是記得的,若非如此,他又如何會認得福賢方丈。

福賢方丈適時開口:“世子,這件事是確有其事的,老衲當時也是奉聖命,前往劍南道建元寺,才會與王爺和世子相識。”

韓長暮點了點頭,又問:“那麼,知善師父可知道藏經閣中的那三人,後來都去了哪些寺院嗎?”

知善苦惱的搖頭:“小僧不知,十幾年前,小僧還未執掌寺中俗務,只是在客堂做雜活的,這些事情小僧並不清楚。”

韓長暮也沒了法子,但想到知善也曾在藏書閣料理過捐書之事,便道:“知善師父,這本書是藏書閣裡的殘卷,說是薦福寺所捐,那一本是當時捐書的名錄,勞煩知善師父看一下,這本殘卷是這名錄中記載的哪一本書。”

姚杳聞言,趕忙將名錄和殘卷一併交給了知善。

知善捧著沉甸甸的兩卷書,就像捧著滾燙的山芋,惹禍上身的他謹慎點頭:“小僧盡力而為。”

那名錄十分重,繞是知善不敢坐,也得坐下慢慢翻看了。

他先看了殘卷,這知善執掌寺中俗務,平日裡格外忙碌,但佛法顯然也沒有荒廢掉,他仔細看完了那本殘卷,臉色已經陰沉的十分厲害了,但他沒有開口說什麼,伸手去翻那本名錄。

那名錄繁多,他又看的仔細,時間便這樣靜靜的流淌了過去。

姚杳抬眼看了看窗外,日光越發明亮,該用午食了,看這個架勢,下午怕是沒什麼時間去安王府了,只能等明日了。

韓長暮像是知道姚杳在想什麼,低聲道:“不妨事,晚間去安王府也可以的。”

姚杳抿了抿嘴,點點頭。

風過竹林,沙沙聲透窗而入,靜室中有說不出的氣氛,讓人心生安寧。

門外突然傳來叩門聲,福賢方丈說了個進字,便有四個小沙彌提著食盒進來,不聲不響的擱在食案上,行了個禮,便緩緩退了出去。

福賢方丈親自揭開食盒,將齋飯擺在食案上,笑眯眯道:“世子,姚參軍,用飯吧。”

姚杳道了聲謝,幫著擺竹箸。

韓長暮倒是毫不客氣,打趣了姚杳一句:“這薦福寺裡的素齋是一絕,這回你可有福氣了。”

姚杳嘁了一聲:“是啊,卑職是沾了大人的光。”

福賢方丈看著二人鬥嘴,臉上的笑意更深了,突然想起一件事,轉身開啟抽屜,拿出一張紙放在手邊,沉聲問道:“世子,王妃的病可有起色了?”

韓長暮的目光一暗,竹箸停在碗口,半晌沒動,哀慼低語:“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季漢眾人穿越到三國劇組

化石採集

我靠發瘋整治修真界

三日成晶

全家殉國變痴傻,清醒後我權傾朝野!

一壺濁酒

我的意呆利

黃油烤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