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奀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2董卓,袁閥,巴奀月,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洛陽上西門,眾洛陽守軍眼睜睜看著一隊隊的西涼鐵騎奔騰湧進了洛陽城,直奔皇宮。
因為洛陽城裡四處混亂,他們沒有接到主帥命令也不敢輕舉妄動。在何進決定調董卓領兵入京時,主簿陳琳曾經提醒他說:“大兵一到,強者稱雄,這樣做是倒拿干戈,授柄於人,不但不能達到目的,恐怕還會引起混亂呢!”
宮門外袁紹、袁術、淳于瓊看著與他們對恃的西涼鐵騎心裡都有些有些驚慌。
他們哪經過這種陣勢,也料不到董卓竟然在沒有得到號令的情況下縱兵進城。
而他們的兵馬不是在城裡搜捕宦官一黨,就是派出城去尋找少帝,在缺少兵力的情況下,他們眼睜睜看著西涼騎兵控制住了皇宮周圍。
不久後董卓簇擁著少帝,和一干大臣回到了宮中。
少帝回到宮中後,大赦天下,改年號將光熹元年改為昭寧元年。
自此董卓大軍屯駐洛陽城外,未幾日,幷州刺史丁原率領大軍前來,被少帝封為執金吾,又封董卓為司空領幷州牧。
而董卓得李儒提醒,卻是以救駕有功為名,大肆封賞了一眾名士,卻是令到董卓威望日盛。
洛陽董卓大帳中,董卓卻是怒氣衝衝地罵道:“吾於北邙山上救駕有功,又為那一眾名士請功討賞,卻是封吾領幷州牧,此何意?丁原本是幷州刺史,年初才改刺史為州牧,如此明顯之離間,當吾看不出來嗎?”
董卓說完,又洩了一通,待得董卓洩完之後,李儒才說道:“主公,如今我們僅三千大軍於洛陽,丁原有整整三萬幷州狼騎駐紮城外,若是我軍與丁原硬碰,不一定能勝,為今之計唯有等候張濟徐榮等人率大軍前來,是時主公手握十萬大軍,當不懼丁原。”
董卓此時亦冷靜了下來,想了想,說道:“張濟徐榮大軍亦不是短時能到,如今乃是我最弱之時,若丁原與袁紹士人聯合出兵攻我,以丁原之幷州狼騎及袁紹等人所掌的西園八校,吾亦不得不撤出洛陽啊。”
李儒聽了之後,想了想,說道:“儒有一計,可拖延時間,以待徐榮率大軍前來,只要徐榮大軍一到,主公當可剷除異己。”
董卓聽得,急道:“文憂何計,且細細道來。”
只聽見李儒說道:“儒有兩計,其一當每夜令三千士卒出營,第二日早上裝作三萬大軍開入營中,如是者數日。丁原、袁紹等當疑主公已有十萬大軍開進洛陽,主公即可詐為十萬大軍,丁原等自不敢妄動,此虛張聲勢之計也。”
聽得李儒一計,董卓急問道:“第二計乃是何計?”
只聽見李儒微笑著道:“原何進部將吳匡,現今掌何進所部,其以為何進之死乃其弟何苗勾結張讓所致,方今其欲殺何苗,主公如助其殺何苗,當可收編何進、何苗所領之北軍,如此我大軍人馬當與丁原等相仿。”
董卓聽得,笑道:“文憂此計大妙,如若收編何進、何苗大軍,吾即可掌洛陽四門,如此洛陽即在吾手中也。”
李儒說道:“事不宜遲,今夜主公當行虛張聲勢之計,三日後當尋一說客去說吳匡。”
董卓點了點頭,問道:“何人為說客?”
李儒說道:“當讓主公之親弟董旻前往。”
董卓笑道:“好,當依計行事。”
第二日,百官均收到訊息,城西有一隊軍隊前來,看人數約有三萬人,打著董卓的旗號,而此軍亦進入了董卓營中。
丁原和袁紹等人收到訊息卻是心中甚憂,立即開了個會議,但最後卻還是對董卓的大軍有所顧忌,不敢貿然開戰,只決定仔細留意。
又過了幾日,董卓軍營中屯駐了過“十萬”大軍令到丁原等人忌憚不已。
當董卓行了幾日虛張聲勢之計後的晚上,董卓之弟董旻尋到了吳匡,將董卓欲連吳匡誅殺何苗之事說了一遍,吳匡念平日何進對自己有恩,便決定誅殺何苗為何進報仇。
董旻立即說出董卓之前交代的計劃,吳匡立即領著手下士卒以為何進報仇為名殺入何苗府中,將何苗一家老小部殺盡,之後董旻將吳匡帶到見董卓,董卓透過一番言語收服吳匡,而董旻則奉令去接收何苗部隊。如此一夜之間,董卓就收編了何進、何苗所率領的三萬多北軍。
原先西園軍有五萬,被袁紹等人收編兩萬多,這三萬多是未北收編或者老弱。畢竟袁紹等人也吃不下那麼多軍隊,畢竟養軍隊需要錢糧的。
董卓收編了何進、何苗原來的軍隊之後,讓本部人馬亦開進洛陽城中,如此有三萬餘大軍的董卓據守洛陽城,就算丁原再多兩倍軍隊,亦不能攻陷重兵防守的洛陽,董卓如今可謂穩如泰山,只需耐心等候自己的十萬西涼鐵騎前來即可動手殲滅丁原。
當夜,西園駐地。
當著一眾部屬的面袁紹惱怒地拍案道:“不想董卓此人竟然敢縱兵進城,那吳匡竟然幫董卓董旻收降了大將軍舊部,我等皆白忙活了一場。
王匡這時也跟著進城,來到西園駐地,他勸道:“董卓統率強兵,將有不軌的打算。現在不早作打算,必然會被他控制。應該乘他剛到,兵馬都很疲憊,發動襲擊,可以生擒董卓!”
袁紹有些憂慮道:“那西涼兵馬驍勇異常,以我們的兵力怕是很難辦到,再說我等只是剛收編了部分西園兵馬,軍心也還不穩定。”
袁熙心想,這時憑袁紹這些兵馬確實不足以對抗董卓,除非聯合上袁術、丁原。
可這不是那麼容易辦到的,而且袁紹一旦決定的事是不會聽他人勸阻的。
王匡有些失望,再說了幾句後就回他城外兵營了。
就在袁熙出營門時,打馬跑來一名騎士,近了一看原來是張遼。
張遼到營門前下馬,跟袁熙見過禮後由他帶進去見了袁紹。
張遼拿出令符文書說道:“張遼募兵完畢,共招募得兵士一千。”
袁紹稱許了他幾句,張遼有些猶豫得問道:“聽聞大將軍已經身死?”
袁熙點了點頭告訴了他始末。
袁紹接著說:“當今局勢危急難明,文遠不如在西園任職以護佑社稷。”
張遼婉言謝絕說:“多謝袁司隸厚愛,既然大將軍已經身死,遼理當回到丁大人那去。”
袁紹也沒有太在意,客套了會後讓袁熙送他出去。
營門前袁熙幫張遼牽著馬匹韁繩,他張遼說道:“有件機密不知該否跟文遠兄說。”
張遼拱手道:“公子儘管講來。”
“我等收到密報,近日董卓欲對丁刺史不利。”
張遼半信半疑道:“多謝公子,我會提醒丁刺史小心堤防的。”
袁熙接著說:“我於文遠兄一見如故,恨不能相交結識,父親也對張大哥很是看重,此去如發生什麼變故只管來找父親與我。”
張遼連忙稱謝倒也沒有太在意。
袁熙心想,自己已經提醒過了,如果丁原還是被殺那也不是他能力所及了,也希望丁原死後張遼能來投吧。
其實董卓的兵馬並不像史書說的只有三千,那三千鐵騎是他嫡系精銳而已。而且晝進夜出造成了大軍源源不斷的假象,但是的確唬住了一幫不懂軍機的大臣百姓。
加上何進部曲將領吳匡的投靠,他收降了何進何苗兵馬後兵力達到了三萬之多,這也是袁紹等不敢妄動的原因。
董卓自持手握重兵,開始流露出囂張跋扈的本性來了。
十日之後,董卓的十萬西涼鐵騎終於開到洛陽近郊,董卓讓三萬飛熊軍進城中駐紮,其餘大軍則在城外安營紮寨,如此一來董卓更是佔盡優勢。
他每日帶鐵騎進出洛陽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出入宮庭,更是略無忌憚。像曹操、荀攸等大臣已經發覺了他的野心本性。
洛陽城中,原本屬於何進的大將軍府此時已經被董卓所霸佔,董卓卻是於府中設下筵席,宴請朝中百官。如今董卓勢大,朝中百官聽得董卓設宴,自然不敢不來。好似袁隗、王允、黃宛等高官也早早便到。而袁熙也隨同父親袁紹一同前來。
而董卓在董府之中讓李傕、郭汜、樊稠三將各領一隊士卒來回巡查,防備森然。其背後則是立著華雄,可謂準備充足。
朝中百官早早就到達,只有執金吾丁原一人最遲。丁原此人臉容威嚴,行走之間又自有一番高官的氣度,不過袁熙卻沒有注意到走進來的丁原,目光反而看向跟在丁原身後的那人。
只見此人生得氣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一柄方天畫戟,袁熙腦海中立即就閃過一個人名:“呂布。”
沒錯,雖然沒有甲胃在身,也只是尋常打扮,但那氣度,手上拿著那標誌性的武器都讓袁熙可以猜出他就是呂布。
呂布跟在丁原身後jin來,隨便掃了廳中的百官一眼,也沒有多停留。但目光掃到華雄、身上時稍微停了一下。
丁原來了,筵席自然開始,酒過三巡之後,董卓卻是乘著酒興說道:“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吾欲廢帝,立陳留王,諸大臣以為何如?”
丁原聽得,拍案而起,立於筵前,大呼道:“不可,汝是何人,敢大言?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為篡逆耶?”
董卓聽得,怒叱道:“順我者生,逆我者亡。”說完執劍而起就欲刺丁原。
只見丁原背後的呂布一個閃身站了出來,手中方天畫戟輕輕一點將董卓刺向丁原的劍盪開,之後卻是收戟而立,怒目而視董卓。
董卓長劍被呂布盪開,呂布力大卻是使得董卓打了一個踉蹌,張濟立即扶住董卓,華雄則是拔劍遙指呂布。
場中劍張弩拔,李儒見得不妙,立即出言道:“今日乃是飲宴,不可談國政,來日朝堂之上再論亦不遲。”
董卓聽得目視李儒,李儒朝董卓輕輕搖了搖頭,董卓只得收劍返身回到自己的案前,而丁原卻是怒哼一聲,拂袖離去。呂布則是瞪著華雄和董卓一眼之後才離去。
丁原離去,酒宴又恢復了,不過百官都心情恍惚,心中令有所想。又飲過幾杯,董卓卻是想再提廢立之事,卻被李儒暗中搖頭提醒,阻了下去。董卓見事情不順,百官心情又恍惚,筵席又過了一會就草草結束。
百官散去之後,董卓卻是問道:“方才執戟者何人也?”
李儒答道:“乃是丁原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有萬夫不當之勇,傳聞胡人小兒之聞其名當可止哭聲?”
董卓驚訝道:“竟有如此勇武?”
董卓身後的華雄卻是哼了一聲,說道:“主公和軍師莫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那呂布若來,吾憑手中大刀將他一刀砍成兩半。”
董卓卻是輕言撫慰道:“華雄英勇,吾心甚慰。”
正在幾人對答間,有人來報,丁原在城外搦戰。董卓聽得大怒道:“丁原匹夫安敢如此,諸將且列陣,本將親自會一會丁原。”
董卓有十三萬大軍屯駐在洛陽城中,如今丁原只在一門外搦戰,董卓親自率領三萬飛熊軍出城,華雄、張濟、李儒等一干文武自然跟隨。
兩軍對峙,雖然丁原手下軍隊多於董卓,但董卓手上皇牌精銳飛熊軍又豈是尋常,雖僅三萬人,但氣勢上卻不輸於丁原等人五萬大軍。
兩軍列陣完畢,只見呂布頂束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隨丁原出到陣前。
丁原指著董卓罵道:“國家不幸,閹官弄權,以致萬民塗炭。爾無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廢立,欲亂朝廷!”
董卓未及回應,就見到呂布策馬直殺過來,董卓身後華雄見得大怒,揮刀策馬直取呂布。
再望過去時,兩騎已經撞到了一起。
“當”一聲大響,兩騎交錯而過之後,華雄差點被呂布一戟掃於馬下。
呂布與華雄一次交手,呂布眼神中透著失望,兩人拔馬再戰。
“當”又是一聲大響,這次華雄卻是知道全力迎戰呂布,呂布原本以為這一戟就能拿下華雄,怎知道華雄全力出手之下卻是令到呂布感到驚喜。
呂布拔轉馬頭,單手執戟遙指華雄問道:“來將通名。”
華雄哼了一聲,喝道:“某關西華雄是也。”
呂布說道:“原來是你,來,且與某家大戰。”
兩騎再次撞到一起,只見其中刀來戟往,兩人在馬上殺得不亦樂乎,兩人戰了四十多個回合,呂布就感覺到華雄漸漸不支。華雄不擅防守,能戰上四十多個回合已經算是揮出盡力了。
就在此時呂布趁華雄不備,一拉韁繩,然後策馬殺向董卓。待得華雄反應過來之後想攔也攔不住了。
見到呂布向自己殺來,董卓立即吩咐道:“撤退,然後自己當先撥馬而走。”
董卓的坐騎雖然是赤兔,亦是一匹馬王,他拔馬逃走,呂布自然就追不上了。董卓一走,徐榮立即指揮三萬飛熊軍緩緩後撤。
丁原見得卻是沒有下令揮軍追擊,只是出陣喝道:“董卓,汝如今知道我軍厲害了吧,當退出洛陽,吾便不和計較妄言廢立之事,若不退出,只需吾兒出手,就能使汝身異處。”說完哈哈大笑。
呂布聽得丁原說話,卻是沒有朝董卓追去追去,只是在三萬飛熊軍前耀武揚威一番。
董卓大軍就這樣緩緩退回洛陽城中,丁原則是率軍回到自己的營地,兩軍交戰就這樣草草結束,不過今日場中的大戰卻是成為了兩軍兵將今後一段時間的談資了。
洛陽城中,董府。
董卓卻是召來眾將議事,只聽見董卓說道:“呂布驍勇,且有丁原五萬大軍為助力。丁原其軍乃是幷州邊地久戰之兵,戰力之強橫不下於吾軍,若我大軍要殲丁原所部,恐怕亦損失慘重矣。”
李儒卻是回道:“主公所言甚是,若我軍與丁原開戰,就算是勝亦是慘勝,此誠不可取也。”
董卓聽完卻是嘆了口氣,諸將卻是低下了頭。
正當眾人無策之時,一人出列拱手道:“主公,肅有一策可令主公不費吹灰之力敗丁原大軍。”眾人視之,乃是新投入董卓麾下的李肅,
董卓見得李肅如此有把握,便問道:“汝有何策?”
李肅答道:“肅與丁原部將呂布乃是同鄉,自幼相交甚厚,肅願為主公說呂布來降。呂布於丁原軍中威望甚高,只要呂布一降,丁原大軍軍心渙散,主公勝之易如反掌。”
董卓聽得卻是問道:“汝以何說之?”
李肅答道:“肅聞主公有一馬,名喚赤兔,可日行千里,肅以此馬及金銀再憑三寸不爛之舌當說呂布來降。”
董卓聽得,卻是問李儒道:“此策可乎?”
李儒微笑道:“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馬。”
董卓點了點頭,便讓人牽來赤兔,又準備金千鎰、明珠十顆、玉帶一條,讓李肅連夜去見呂布。
當天夜裡,李肅和一名隨從牽著赤兔拿著禮物來到呂布營中,卻是被巡查計程車卒見到,士卒喝問之下李肅連忙說道:“吾乃是呂布將軍同鄉,且去為吾稟報呂將軍,就說故人來訪。”
說完遞些大錢給一眾士卒,又說道:“諸位辛苦了,這些錢且收下,日後好去城中吃酒。”
士卒接過大錢,然後卻是去為李肅稟報了。
丁原軍中計程車卒甚是敬重呂布,又收了李肅的錢,就立即去為李肅稟報,當呂布讓士卒放李肅入帳之後,士卒們亦沒有搜李肅的身體,可能他們亦覺得憑呂布武藝,就算是刺客亦不懼。
李肅大步走入呂布帳中,笑著對呂布說道:“兄長別來無恙乎?”
呂布見到是李肅,卻是笑道:“久未相見,不知卻是何風將賢弟吹到為兄這裡來了?”
李肅卻是說道:“日間卻是見到兄長大展雄風,忍不住心中激動被來尋兄長了。”
呂布卻是奇道:“哦,賢弟今日怎會見到為兄?”
李肅卻是笑道:“肅如今卻是在董公麾下效力,現任虎賁中郎將一職,故此卻是見到兄長雄風。”
呂布聽得,有些落寞地應了一聲。
李肅見得,立即說道:“以肅之才亦可任虎賁中郎將一職,兄長武藝可謂當世無雙,若投入董公麾下,所得之高位定然遠在肅之上。”
呂布聽得,瞪著李肅說道:“汝可是來說某降董卓。”
李肅怡然不懼,盯著呂布說道:“兄長武藝當世無雙,丁原無能,以主薄一文職待兄長,卻是埋沒了兄長,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董公既愛兄長之才以肅說之自然高位以待。”
說完又取出黃金、明珠、玉帶等物,說道:“此乃董公心意,外間還有名馬一匹,名曰赤兔,可日行千里,董公日間見兄長無好馬,特命肅牽來贈與兄長,以助虎威。”
說完拍了三下手掌,李肅的隨從立即牽著赤兔走進呂布的帳中。
呂布朝帳門處望去,卻是見到一馬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李肅見到呂布望向赤兔的眼神之中帶著渴望的神色,自然知道呂布對此馬甚是喜愛,便立即說道:“董公對兄長之喜愛表露無遺,而兄長投到董公麾下尚有高位以待,不知兄長以為如何?”
呂布聽得,卻是搖頭道:“丁原乃是吾父,一向待吾甚厚,吾不忍棄之。”
李肅聽得,卻是說道:“兄長此言差矣,兄長姓呂,丁原姓丁,丁原又豈會是兄長之父呢?況且丁原知兄長武藝當世無雙,卻以兄長為一文職主薄,肅以為丁原乃是妒忌兄長之才,不欲兄長領兵作戰立下大功罷了。”
呂布聽了之後沉默不語,李肅卻是加了把火,說道:“觀吾主董公,自入洛陽之後先是救下天子與陳留王車駕。於洛陽城混亂之時又整頓城內治安,使百姓不受兵荒馬亂之苦。而後又大舉提拔當世名士大儒,盧植、蔡邕、荀爽等人均因董公舉薦之故才於朝堂之上取得高位。若兄長棄丁原而助董公,董公自會讓兄長領兵討伐諸胡,到時兄長自可成就不世之功業,有如衛、霍可青史留名。”
呂布聽完之後沉默良久,而後卻是說道:“那為何今日董公要言廢立之事,如此豈非大逆不道?”
李肅聞言,卻是笑道:“董公行廢立之事,乃是尊先帝遺詔,先帝喜陳留王,天下皆知,然為何陳留王不能登基。卻是何進以及其妹擅改先帝遺詔,讓皇子辯登基稱帝罷了。如今董公行廢立之事,實乃遵循先帝遺詔行事,並無不妥,況且陳留王聰慧,若是登基有董公輔助,當可成為一代明君。”
呂布聽完之後沉默了一下,然後長嘆了一口氣說道:“賢弟所言有理,如此為兄且留書一封,隨賢弟去見董公。”
正在呂布準備取筆墨絹布的時候,李肅卻是阻止道:“兄長莫急,兄長初次見董公,何不獻上進身之禮?”
呂布聽得,奇道:“進身之禮?”
李肅沉聲道:“丁原人頭。”
呂布聽得拍案而起,怒視李肅道:“汝欲陷吾於不義乎?”
李肅搖頭說道:“兄長此言差矣,肅以為丁原當乃國賊也,為國除賊,何來不義之說。”
呂布聽得,卻是說道:“丁原雖然待某不好,但何以稱之為國賊?”
李肅卻是笑道:“兄長莫急,且坐下聽肅細細道來。”呂布依言坐下,李肅卻是說道:“何進與其妹為一己私利擅自改先帝遺詔,令皇子辯登基,何進可稱國賊乎?”
呂布聽得點了點頭,李肅接著說道:“而丁原乃是昔日何進心腹,如今丁原不欲董公尊先帝遺詔改立陳留王為帝,豈不又是國賊。”
呂布聽得,卻是說道:“廢立之說,各執一詞,其中多有暗味,尚未可知也。”
李肅聽得,卻是說道:“如此廢立一事暫且擱下不說。肅聞當日丁原於幷州出兵,渡黃河之時因無船渡河,故強徵百姓之船,其間百姓不允,與大軍衝突,丁原下令將拒絕大軍徵船之百姓斬殺,可有此事?”
呂布聽得,默然地點了點頭。李肅卻是說道:“丁原遠在幷州,與董公一同收到何進書信,為何丁原比董公路程要遠而大軍比董公要早到,卻正是丁原殘暴,強徵百姓之船所致,為的就是早日到京想以大軍控制洛陽以及朝廷,行不臣之事。”
頓了一下,李肅又說道:“反觀董公,只帶三千兵馬而來,聞得天子與陳留王流落北邙山,當即領大軍于山中尋天子以及陳留王,如此忠心豈是丁原可比。且董公大軍自河東來洛陽,期間並無侵擾百姓,反而大軍過黃河,讓百姓擺渡亦給予錢財,百姓多受董公恩惠,如此行事,當屬賢臣所為。”
見到呂布沉默,李肅接著道:“如果兄長不殺丁原,讓丁原大軍阻董公行賢臣之事,如此兩軍交戰將士自然死傷無數,幷州將士乃是兄長之袍澤,西涼將士乃是兄長日後之袍澤。殺一丁原可救兄長千萬袍澤,如此所為豈是不義,實乃行大仁大忠之事,望兄長誅殺丁原,肅在此代兩軍將士多謝兄長了。”說完李肅“撲通”一下跪在地上。
呂布見得,想扶起李肅,不過李肅彷彿鐵了心一般,長跪在呂布面前,並且磕頭不止。呂布只得長嘆一聲,說道:“賢弟,為兄應承你好了,且先起來。”
李肅聽得,卻是沒有立即起來,而是說道:“這一拜卻是謝兄長救兩軍千萬將士之姓名,兄長萬勿推遲。”
說完恭恭敬敬地向呂布磕了一下頭。磕過之後才被呂布扶著站了起來,對呂布說道:“兄長且去殺丁原。”
呂布嘆了口氣說道:“吾只殺丁原一人。”
李肅說道:“這個自然。”
……
當夜,丁原被部下呂布所弒,其所部部歸呂布統領,呂布則率部投降董卓,如此董卓之勢力於洛陽再無人可擋。
呂布收編了丁原大部將士投降了董卓,但還是有小部分士卒不願投降的,卻是在張遼的帶領下朝東方逃走了。
從執金吾丁原領兵與董卓戰於洛陽之郊。到被叛將呂布所殺。隨後董卓遂並丁原軍。到此刻為止,董卓已經擁兵二十餘萬。戈車千乘、戰將如雲,天下無人能與之爭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