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吃炸土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趙醫生,救命啊!,最愛吃炸土豆,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天後。
上午九點。
手術室內。
此刻,女孩杉杉已經躺在手術檯上,待做好最後的準備,就開始麻醉並開始手術。
這臺手術,主刀的是神經外科的宋思賢,配合他手術的一助是趙勝,二助是神外的住院醫生小王和小黃,器械護士和麻醉醫生是老熟人戚泠和紀滔,還有巡迴護士李冉冉。
在手術室,主刀、一助、二助、三助,還有器械護士、巡迴護士、麻醉醫生,就是一個很標準的手術團隊了。
要是碰到主動脈瓣膜置換那種大手術,還得額外有一個體外迴圈的團隊。
女孩此時一頭長髮已經沒了,術前準備的時候,已經剃了光頭。
和往常手術不同的是,此刻手術檯旁邊,還有一臺看起來十分有科技感、具有兩隻機械手臂的手術機器人。
這臺手術機器人,就是我國最新的資助研發的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
在神經外科的手術中,都是需要開顱的,不過,單純憑藉肉眼觀察醫學影像和粗略的數值計算得到的定位精度不夠,導致開顱手術時間很長,病人創口大,後遺症多。
而且對於病灶相對較深的病例,醫生利用顯微鏡觀察、用雙極電凝切開腦皮質尋找病灶則會更加困難。
所以,隨著科學的發展,結合計算機技術、機器人學和臨床需求逐漸發展起來的神經外科醫療機器人出現了。
這種機器人,可以根據CT、MRI等醫學影像輔助醫生進行更加精準的定位和導航,機械臂直接抵達醫生在計算機軟體內三維模型上選擇的最佳入顱點,這意味著患者的開顱創口會盡可能地縮小,更有助於術後康復。
而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就是基於這樣的需求研發出來的。
在手術前,患者頭戴Remebot標誌點掃MRI影象,檔案匯入機器人的計算機軟體內後,自動生成患者頭顱的三維模型,主刀醫生根據模型中所示的病灶位置選擇好最佳入顱點和入顱角度。
“老趙,怎麼樣,我夠意思吧,這臺手術機器人,可是科學院最新研發出來的,為了做這臺手術,我給你弄來了。”
宋思賢站在手術機器人旁邊,用看絕世珍寶的眼神看著這臺結合了機械、電子工程的高科技醫療手術機器人,十分自豪的對趙勝說道。
為了弄來這臺手術機器人做這臺手術,他可是費了好大的勁,人情都搭出去好幾個的。
“是不錯。”
趙勝看了看這臺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點點頭。
“豈止是不錯,簡直就是神器好吧。有了這臺機器人,每一次手術,都可以精準定位開刀點,不像以前一樣只能憑經驗來選擇了,你說說,除了機器人以外,還有什麼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實時掃描和三維成像的功能?”
宋思賢可以說把這臺手術機器人誇上了天,不過實事求是的說,這臺機器人確實很牛批。
但要說到實時掃描和三維成像,這不是還有趙勝的【神の右手】麼?
當然了,趙勝也不可能說,右手往患者頭頂一搭,雙眼一閉,就說他找到最合適的位置了吧?
不過這麼一說的話,趙勝這神之右手,也有可能被最新的科技給替代了?
但稍微一想,這臺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造價,高達2600萬,這還是因為這臺機器人是國內自主研發的。
以人力抵這麼厲害的高新科技成果,也足以自豪了。
很快,在完成機器人和病人註冊步驟後,患者與機械臂的相對關係建立,在計算機軟體內操作控制機械臂分步驟完成走位,宋思賢根據機械臂末端指向的靶點位置確定開顱創口的具體位置,並用筆標記在患者頭皮。
這個過程,宋思賢做的那是行雲流水,可以看的出來,他在私下也是十分努力的,不然的話,這種最新研發出來的手術機器人,他怎麼可能操作的這麼溜呢?
“紀醫生,可以開始麻醉了。”
做完手術切口的精準定位,宋思賢對麻醉醫生紀滔說道。
“好。”
麻醉醫生紀滔點點頭。
“用了這大寶貝,你怕是又能水一篇SCI論文了。”
趙勝看了看一臉興高采烈的宋思賢,徐徐說道。
“什麼叫水論文?這是目前國內科技水平最高的自主研發手術機器人,這分量不重?”
“別說我沒帶伱,我倆並列署名。”
宋思賢又對趙勝說道。
寫論文搞科研的難度,只要是臨床醫生,那都是懂的。
為什麼男醫生頭禿的多,恐怕熬夜寫論文也要佔很大的因素。
“你發吧,我最近有論文要發了。”
趙勝微微搖頭說道。
“哈?”
“不聲不響的,老趙你又憋出什麼來了?”
“給我說說。”
聽到趙勝說他有論文要發了,宋思賢有些訝異,趙勝有多忙他是知道的,這麼忙的情況下,還能寫論文發論文。
這趙勝,又把內卷抬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沒什麼,就是搞了一種臨床預測模型。”
趙勝淡淡的說道。
“我才出平A,你就交了大招是吧?!”
宋思賢瞪大眼睛看著趙勝,這一次手術,他這篇論文,其實說起來也就是搭上這個最新研發手術機器人的東風,說白了,就是蹭蹭熱度。
但是趙勝所說的臨床預測模型,可以聽的出來,這是一種結合了臨床和計算機演算法,甚至從預測這兩個字,還能猜想融入了一部分AI演算法。
這論文質量,超出他這篇蹭蹭的論文,不知道幾條街了都!
而兩個神外的住院醫生小黃和小王,此刻已經是聽懵了!
我是誰?
我在哪裡?
我聽到了什麼?!
小黃和小王此時是三臉懵逼。
手術機器人的話,以兩人的知識儲備,尚且還能夠理解。
但是這預測模型?
對於兩個住院醫生來說,這就是天書了!
“老趙,你厲害!”
宋思賢心服口服的說道,這臨床預測模型什麼的,臨床部分還好,他還能懂。
但是計算機和AI演算法部分,那就是計算機專業的來,都不一定玩得轉。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