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春闈主考官
鞋底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春闈主考官,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鞋底紅,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閣,禮部尚書閻隆飛正帶著禮部的一眾下屬就今年春闈的事情與諸位閣老商討細節。
原本每三年一屆的春闈應該在二月就放榜了,因為徐皇后崩逝,皇帝以國喪之禮要求全國人民為皇后守孝三個月,於是春闈的時間也推遲了三個月。
說是要商討,其實也沒什麼可說的,就是報告一下工作安排,三年一屆,都有舊例可循,除了時間推遲一些以外,其它的就按照往屆科舉辦就成了。唯一需要商討的事情,唯有主考官人選問題。
大周科舉的會試會分別在BJ和南京兩地進行,BJ錄取兩百名左右的貢生,金陵則錄取一百名左右,兩地的主考官也分別有兩名,副手同考官分別有十二位,所以最終的考官名單,南北各有十四人。
科舉主考官可是件大家搶著乾的差事,每屆透過科舉考試出來的進士們可是要尊稱主考官一聲座師的,就像是宋大人從前那屆會試的主考官之一便是梁氏的爹,他也尊稱岳父一聲老師的。
幾位閣老正在為這個主考官人選扯皮呢,外邊太監一聲高昂的唱喝:“聖上駕到!”
一屋子臣子呼啦一下齊齊起身迎接。
皇帝來了也不廢話,在路上就已經有小黃門過來稟報過內閣正在商議會考主官人選,於是他直接把禮部尚書閻大人擬定的備選名單拿過來瞧了瞧。
“朕聽說幾位愛卿似乎對名單人選有異議?”
首輔嚴九元便起身恭敬地對皇帝道:“問題倒是不大,只是覺得需要刪去幾個名字罷了。”
“是麼?哪幾個名字需要刪了?”皇帝問。
嚴首輔看了一眼坐在角落裡一直一言不發的宋建鳴道:“老臣覺得,宋大人不合適,需要刪去。”
“這是為何?宋愛卿難道不配做主考?”皇帝自己就屬意由宋大人出民生時政題,宋建鳴在嶺南十幾載,所作出來的成績總是實實在在無可辯駁的,民生時政題由他出,再合適不過了,即使做不了主考官,做個副主考也是極好的。
嚴首輔笑笑拱手道:“非是宋大人不配,而是這屆會考,宋大人的嫡長子和嫡次子都參加了。”
宋建鳴起身對皇帝實話實說:“微臣家中長子四年前中了舉,次子乃是去年中舉,二小子都還不成器,鄉試成績並不太好,今年不過想姑且先試上一試。“
“是麼!”皇帝望著宋建鳴,似笑非笑:“宋愛卿不必謙虛,我朝能以弱冠之年便中舉的本來就沒有幾人,宋愛卿這番謙辭莫不是想要在諸位愛卿跟前炫耀不成?”
皇帝說著,內閣中幾位老大人都不約而同地笑起來,只不過這笑聲中多少帶著些嫉妒,宋建鳴自己曾是年少的探花郎也就算了,兒子們一個個的也都這麼出息,怎能不讓人眼紅?
宋大人朝各位同僚拱拱手,像是在討饒。
皇帝可惜地嘆了一口氣,罷了,既然人家家裡兩個兒子都要參加考試,他這個當爹的做主考官的確是不太合適。
皇帝在內閣又呆了小半個時辰,將最後的主考官人選名單確定下來,究竟兩位主考官和十二位同考官都是誰,要待到會試當天才會由皇帝親自敲定,考題也是由皇帝選出的主考官當天擬定,這樣就可以杜絕考題提前外洩。
不過作為閣老的宋大人也並非一點福利也沒有,這不是主考官的待選名單都知道了麼?
還沒下衙呢,宋大人就忙著蒐集名單上的幾位大學士和老大人從前寫過的文章,打聽他們平素的喜好,一回家就把宋辰海和宋辰旭叫到書房來。
“這些文章,你們多看幾遍,熟悉熟悉。”
兩個兒子一聽就知道這些文章跟今年的主考官人選有關,但這話宋大人不能明說。
又跟他們道明幾位大人分別有什麼偏好,比如某位姓袁的大人,偏好辭藻華麗的,某位姓秦的大人就不喜歡廢話太多的,總之這些資訊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到了考場方能隨機應變,作出既言之有物,又合乎考官口味的文章來。
要說自己這倆兒子肚子裡有多少東西,宋大人是十分自信的,他在廣州府的時候,就一直把兩個大兒子帶在身邊打雜。就說通曉時政、熟知律法這兩條,宋大人就堅信自家兒子可以秒殺大部分的同屆考生。
之前的鄉試之所以兩個兒子的名次都不理想,就是因為宋大人根本沒管他們,隨他們自己考,在應試方面的功夫下得太少了。
這回是會試,名次不理想可是要影響未來前程的!宋大人可不能再不管了。
沒過幾日,宋家嫡支那邊有人上門拜訪宋大人。
宋大人知道,這是為了今年的春闈來的,立刻把人叫到了書房,把昨天跟兩個兒子說過的話,又跟今天過來的這幾位毫無保留地說了一遍,其中有位應屆考生年紀跟宋大人差不多,算起來還比宋大人長了一輩,坐在書房裡聽宋閣老在這兒侃侃而談,頗有些不自在。
宋建鳴就當沒注意到,本來嘛,五十少進士,進士本來就不是一般人能考中的。
光在精神上做應試準備還不夠,還要在肉體上做好準備。
宋大人在自家茅房周圍模仿貢院,搭建了一圈幾乎一模一樣的考號,讓兩個兒子和宋家嫡支那邊幾位本屆考生過來提前感受感受,做做模擬。
雖說他作為閣老,覺得禮部那邊不至於真讓自家兒子在考試的時候抽到茅房邊上的“臭號”,但保不準有人從中作梗。
畢竟自己這大半年來得罪了太多人,觸碰了太多人的利益,某些人拿他沒辦法,報復到他兒子身上卻是可能的。
這不,離著今年春闈還有兩個月,京城越發熱鬧起來,不管是“那邊宋府”,還是宋閣老的宋府,都來了幾位進京趕考的親戚,有宋家本家的,有梁家過來的,還有跟宋家本家沾親帶故的,今年曹姨娘家裡居然也出了位舉人老爺進京趕考來了,真是可喜可賀!
宋閣老原本就不算大的府上變得更加擁擠不堪,客院都住滿了,甚至有位從江陵過來的宋家子弟因為晚來了幾天,家裡實在住不下了,讓他去“那邊宋家”問問。
這位滿心想著要在宋閣老面前刷刷臉的宋家子弟只能失望地跑去“那邊宋家”暫住。
辭官回家丁憂的宋大老爺在書房聽著管家給各位進京趕考的諸位宋家子弟以及親眷舊故的安排,皺眉道:“倒是比往年少了一半,江陵那邊怎麼回事?可是族裡有人貪了族學的銀子?”
管家囁嚅著不敢說是因為大家今年都往小宋閣老那邊跑,實在擠不進那邊宋家門的,才跑到這邊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