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39 第 139 章,七十年代婦女主任,張佳音,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柯帶著潘翠蓮和春妮兒在市裡披荊斬棘的時候,趙萍萍的火車也即將到達首都。
組織培訓的大學擔心從全國各地來參加養豬培訓的學員們找不到地方,在偌大的首都迷路,特地安排了一位孫同志來火車站接人,安排住宿。
有兩個南邊兒省的學員們先到站,孫同志接到他們,道:“還要三位黑省同志的火車到站時間很近,咱們等他們一起回招待所。”
大概二十來分鐘後,喇叭聲響起,提示火車到站。孫同志道:“到了。”
然後他到出站口,向裡張望時,舉起一個報紙大小的紙,上面寫著【首都××大學養豬培訓歡迎各省學員】。
另外兩個省的學員們也都向裡望。
乘客不斷地湧出,幾人視線在乘客中搜尋,一直沒有看到符合的人。
這時,有兩男一女出現在出站口,四處張望,女同志率先看到什麼,指向他們這個方向。兩個省的六個學員都是男同志,注意到後,下意識地否定,應該不是。
然而下一秒,孫同志對上他們的視線,又低頭看了一眼名單,揮了揮手,問:“是黑省的金海疆同志、徐孟山同志、趙萍萍同志嗎?"
趙萍萍三人拎著行李走過來。
竟然有女同志?!另外兩個省的男學員都驚訝地看著趙萍萍。
他們省三個參加培訓的學員在省城匯合,一起進京,趙萍萍是唯一的女同志。
本省,工業比較發達,城市工廠裡女工很多,金海疆和徐孟山雖然也驚訝趙村兒大隊的養豬場來的是個女同志,但也沒那麼大反應。
現下,三個省的學員一會面,只有趙萍萍一個女同志,顯得有些不同尋常起來。孫同志給他們互相作介紹,等大家互相打完招呼,道:“走吧,先帶你們去招待所住下。”
他帶他們坐上公交車,隨著公交車的行駛,不乏驕傲地介紹著路過的各種地標建築、老街、老字號..
一行人目不暇接地看著車外後退的一切。趙萍萍感觸很深。
這個時代,很多人一輩子的夢想,就是去首都看看。
曾經的趙萍萍做夢都不敢想,她有一天會透過參加一個培訓來到首都。以前,趙萍萍覺得公社好大,後來她覺得縣城更大,等到了省城,省城的大再一次震驚了她。
而現在,趙萍萍來到了首都。
首都大的驚人,她震撼於首都完全不同於省城的底蘊和繁華。
同時,趙萍萍第一次深刻地意識到,為什麼趙柯總是讓他們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困在小小的趙村兒裡。
世界真的太大了..
如果看不見趙村兒以外的世界,還能夠安於在村子裡過一輩子,身邊即世界。可看見了,眼界就變了,再回頭去看村子裡的所有,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培訓將在大學的教室進行。
招待所就在校區內,這段時間的住客基本都是來參加養豬培訓的。
孫同志帶著一行人進到招待所,打從辦入住,招待所的接待員看趙萍萍的眼神就很稀奇,拿著她的證明和介紹信反覆地看。
趙萍萍有些忐忑,"同志,有啥問題嗎?"接待員好奇地打聽:"你是前段時間報紙上那個趙村兒大隊的嗎?"
趙萍萍一聽,即便心裡還滿是拘謹,表面上也表現出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樣,微笑著點頭,“是的。"
接待員見過形形色色的人,他們這所大學裡經常有了不起的人物進出,上過報紙的人也很常見,並沒有特別失禮,得到答案便隨口透露道:“這次培訓,來參加的女同志只有三個,你們住一間屋子,已經來了一個川省的。"
招待所提前拿到了培訓人員名單,安排房間。
趙萍萍接過她的證明和介紹信,道謝,跟同省兩位男同志說一聲,準備先去房間放東西。兩位男同志住一個兩人間,對她道:“都是同省,有事兒來找我們。”趙萍萍向他們道謝,"你們也是。"
女同志的房間裡沒有人,靠窗的床鋪上整齊地放著一件摺好的衣服。
趙萍萍一個人無措地站了片刻,才選擇靠牆的另一張床,小心翼翼地坐在乾淨的被褥上。直到十幾分鍾後,趙萍萍坐姿才放鬆了些。
門突然開啟,趙萍萍倏地站起來,緊張地看著門口。
進來的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同志,面板很白,一條粗黑的麻花辮垂在胸前,一照面就對趙萍萍露出個和善的笑容,出口的聲音卻很沙啞,“你是剛來的吧?我叫李芳,川省的。”
趙萍萍趕緊自報家門。
李芳很熱情道:“你吃飯了嗎?孫同志說,咱們吃飯就去學校食堂,給你培訓證了吧?有那個就可以進食堂打飯菜。"
趙萍萍老實地點頭,"給了。"
"這快到時間了,咱們早點兒去,跟學生錯開。"李芳放下東西,自來熟地拉著她的手臂,"別見外,走走走。"
趙萍萍被迫跟著她,兩人邊走邊說了會兒話,更加熟稔。她指指自己的嗓子,問李芳:“李姐,你不舒服嗎?”
李芳道:“一到這兒就乾得很,昨天一晚上就這樣兒了,你多喝點兒水。”
趙萍萍乖巧地應聲,"好的。"
她們提前去食堂打飯,趙萍萍捨不得,但還是大方地打了一葷一素,坐下後邀請李芳一起吃。李芳來得早,外向膽大,四處逛過,毫不保留地告訴趙萍萍。
趙萍萍聽得很認真,主要問了圖書館以及一些院系教室的位置。
前些年,很多圖書館被砸了,但還是有所保留,大學的圖書館裡面有很多他們趙村兒大隊平時接觸不到的知識。
受趙柯不厭其煩地灌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有上進心的趙村兒人但凡有機會到外面,從來不放過一張紙。
趙萍萍想要去聽課,也想去圖書館看書。
李芳搖頭,"教室應該能進,但是圖書館,沒有學生證明,你進不去。"
這時候,這所大學的學子們三三兩兩走進食堂,渾身的朝氣蓬勃和書卷氣,教人羨慕。趙柯總說:機會難得,一定要主動爭取。
趙萍萍咬唇,不甘心。
她不是特別放得開的外向性格,此時卻執著道:“回頭我問問孫同志,不行我再想想辦法。”李芳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我向你學習。”
培訓正式開始在後天,第二天,另一個內蒙的女同志拎著大包小包出現在她們共同的房間。女同志短髮,面板黝黑,很爽朗地招呼:“你們好。”三人聊得歡,李芳好奇地問:“你們那兒不都是草原,養牛羊嗎?也養豬?”
“我們也有城市,當然能養豬。”
之所以有這個養豬培訓,就是因為政策鼓勵農民養豬,而養豬
,不挑地域,
哪一個省,都可以。
當下,豬肉就供不應求,以後經濟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好,養豬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產業,一定會成為農民創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全國各地的學員們都是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期盼,從四面八方聚到首都來。
培訓的第一天,所有學員都聚在講堂外面。
幾十個學員裡,只有趙萍萍她們三個女同志,格外顯眼。
即便一開始學員們就已經聽說培訓的學員裡有女同志,也並不是每一個都親眼見到過她們。有南邊兒的男同志開玩笑,說這是他們這一期養豬培訓的三朵金花。也有人言語輕慢——
怎麼讓婦女出來培訓?
女人懂啥?好好待在家裡得了。她們老家沒有男人了嗎?
能出來的,無論男女,一定程度上,都是有些出類拔萃的,有可能是能力學識,有可能是人脈,有可能是家世.…
李芳她們兩個都不是好惹的,聽到這話,當即便反駁回去:
“女人怎麼了?婦女能頂半邊天,我們一點兒不比男人差。”“我們草原的女兒,一樣兒強壯勇猛。”
趙萍萍怕起衝突,拉住兩人,勸說:“手底下見真章,我們都到首都來了,學習要緊,不要跟眼界小的人浪費時間和口舌。
然而她這一句話,更讓心胸狹窄的人暴跳如雷。
趙萍萍三人同省的同伴立刻上前來維護三人,男同志中也有對女同志沒有偏見的,更多的是有點兒腦子,不會傻到想啥都說出來的。
都是來培訓學習的,結交一些人脈的正經的,女同志出現在這兒難得,更得結交。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和,先前刻薄的男同志勢單力薄,也不好再說什麼,嘴硬兩句,就過去了。
不遠處,有兩個男人一直在看熱鬧,一箇中年,一個青年,青年脖子上掛著個相機。他們是《群眾日報》的記者,專門過來的。
過了一會兒,學校的領導以及培訓的教授陪著幾位農業部幹部一同出現。兩個記者上前,為他們拍照。
青年記者給他們排位置,領導、教授們站在前排中間,不用動,趙萍萍她們三個女同志就站在第二排的中間,男同志們
則是包圍著他們,分列在三排。
照片拍好,要帶回去洗,青年記者還告訴大夥兒,想要留念的在他這兒報名,到時候會洗出來順便帶到大學來。
不是免費的。
但她來之前,趙柯說過,如果有什麼照片報紙之類的,讓趙萍萍帶回去,要用來宣傳。
趙萍萍不知道能宣傳啥,還是報了名,她還擔心一張照片不夠趙柯宣傳,要了兩張。而兩個記者回到報社,便跟主編閒聊起學員們之間的摩擦。
主編拿著學員們的資料一看,便注意到他們口中的“趙萍萍”來自有名的“趙村兒大隊”。“我記得那個趙柯的稿子,在審了?”
一個文質彬彬的男同志點頭,“是,您之前還說,寫得挺好,可惜寄過來的有點兒晚,不然可以
五四那天發。
主編頷首,這不是正好,這篇稿子寫學員們出處的時候,一筆帶過趙村兒大隊,然後下一期報紙,登他們婦女隊長的文章。
這就是預熱
趙柯她們三個,在市裡談合作談得很順利。
潘翠蓮和春妮兒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就順暢了很多,她們去很多廠子如法炮製談地合作,甚至多走了大大小小的工廠,兩個人還自動自發地覆盤。
最後一次,趙柯都沒跟著一起去,由著兩個人發揮。她只提醒她們,說話的時候注意不要觸線,其他什麼都沒有交代。
而趙柯自己去逛了農機廠。
趙村兒大隊當下的發展,主要還是集中在農業和養豬上,磚密和建築隊只能暫時作為副業,進行資金的原始積累。
大隊附近還有不少荒廢的荒地,最好都開墾出來,明年都種上莊稼。靠他們大隊這點人,肯定不行,最有效的辦法是加強機械化。
趙柯心底盤算著趙村兒大隊的資產,秋收之後估計毛都不剩,今年,靠趙村兒大隊自己絕對分不出錢買農用車和農機.…
轉過天,三人凱旋迴歸雙山公社。酸菜廠的地基已經開挖。
趙柯讓潘翠蓮和春妮兒先回趙村兒大隊,一個人去雙山公社找段書記和吳主任,提交她的新計劃--雙山公社集體合作社。
這是她在外面想得,沒有進行深入調研,沒有細緻具體的規劃,只是
個初步計劃,一張薄薄的紙。
趙柯道:“其實按照我們趙村兒大隊目前的發展,如果能夠合併我們旁邊的一個大隊,更簡單,但兩位領導對我和趙村兒大隊寄予厚望,我想選擇更大的挑戰。
段書記和吳主任對視後,問她:“你這個計劃,打算從哪兒開始?”
當然是從農業開始,之後再想其他。不需要有任何遲疑,就是農業。
趙柯認為:本地有農業基礎,土壤肥沃,平原,農田都是大片大片的,非常適合機械化耕種,而且去年開始到今年,各個大隊都進行了排水灌溉的基礎設施改建,正適合大力發展農業。
農業是根本。
段書記和吳主任對此都沒有異議。
趙柯大概說了一下計劃:公社主導,組成一個以公社為單位的農業合作社,目的是為了擴大農田面積,提高產量,提高機械化。
“因為資金上的短缺,採用合作社互助的模式,比如,可以每個大隊單獨購買一輛農用車或者配套農機,春耕秋收的時候就集合所有大隊的機械力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
“但合作社的集體合作方式,肯定不能侷限於農用車和農機,我們把全公社各個大隊的資源整合起來,最大化的利用,共同發展。
之前她已經釋放過這個訊號,但一直沒有具體實施。趙村兒大隊的合作社,對於整個雙山公社來說,就是一個成功範例。
而現在,趙村兒大隊的發展到了瓶頸,受限於政策、環境、資源、資金……沒辦法有更大的動作,當然要把所有大隊都圈起來,一起幹。
先從農業開始,以整個雙山公社為基礎,進行發展建設。
如果雙山公社能夠整體的發展起來,當然也會對趙村兒大隊有更大的給養,這都是相輔相成的。
段書記和吳主任其實聊過,隱約有了一些想法,一直沒有發展成形,趙柯此時提出來,正中他們下懷。
兩人四目相對,段書記開口要求道:“你這個提議很好,這樣,公社派程幹事跟你一起,先進行調研,交上來一份《雙山公社五年發展規劃》,再來談後續。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